- 36.50 KB
- 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电力系统运行特点(1)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是同时进行的(2)暂态过程非常迅速(3)电力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密切2.对电力系统的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2)保证电能质量:电压,频率,波形(3)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3.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电压,频率,波形4.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有哪几种接地方式?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有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系统5.简述消弧线圈作用:为了限制接地点的电流,使接地点电弧能自行熄灭单相接地时:Ø中性点电位升高为相电压:Ø消弧线圈中出现感性电流与相差1800Ø流过接地点电流:+(相互抵消)6.电力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有几种补偿方式?一般选择何种补偿方式?1、全补偿:IL=IC即1/ωL=3ωC调节度=1接地点电流为零不采用缺点:XL=Xc,网络容易因不对称形成串联谐振过电压危及绝缘2、欠补偿:IL<IC即1/ωL<3ωC调节度<1接地点为容性电流少采用缺点:易发展成为全补偿方式,切除线路或频率下降可能谐振。3、过补偿:IL>IC即1/ωL>3ωC调节度>1接地点为为感性电流采用注意:电感电流数值不能过大≯10A7.负荷表示方法常采用复功率形式表示第一种表示方法复功率=√3倍线电压共轭复数与线电流复数的乘积8.电路短路定义:指电力系统中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通过电弧或其他较小的阻抗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常连接9.产生短路的原因:(1)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绝缘损坏(设计不周、安装不合理、维护不当)(2)外界原因造成电气装置或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3)运行人员不遵守安全规程和运行规程造成误操作(4)其他原因
10.短路电流计算中基本假设(1)短路过程中,所有发电机电动势的相位相同(2)在三相电力系统中,除不对称短路故障所引起的三相情况不同之外,其他均认为系统中的三相是对称的(3)各元件的磁路饱和和磁滞损失忽略不计(4)一般元件的电容忽略不计(5)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时,一般忽略各元件电阻值的影响,只有在短路回路总电阻大于短路回路总电抗的1/3时,才计及电阻影响。(6)短路计算中的短路故障,均指金属性短路指短路处故障相之间或接地短路的相与地之间的过渡阻抗为0的短路。11..一次调整与二次调整和三次调整(最优化调整)一次:对于第一类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化,变动周期小于10s,变化幅度小,小操作、线路摇摆等,调整由发动机组的调速器自动进行调整调速系统结果:对应着负荷增大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加,其频率低于初始值;如果负荷减少,调速调整结果是使输出功率减少,其频率略高于初始值二次:对于第二负荷引起的频率变化,变动周期在(10s,180s),变化幅度较大:大电机、电炉启停。调整不能仅仅依靠调速器,必须通过调频器进行调整最优化调整:变动周期最大,变化幅度最大:气象、生产、生活规律。由电力系统调解部门预先编制的日负荷曲线分配第三类负荷,达到调频要求。12.三类负荷一、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周期较短,负荷变动有很大的偶然性。二、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较长,具有冲击负荷性质如电炉、电气机床。三、变化缓慢的持续变动负荷,如由生产、生活、气象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13.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u利用发电机励磁调压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在负荷增大时,电压损耗增加,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提高发电机端电压来维护用户电压;在负荷较小时,降低发电机端电压以维持一定的电压²利用变压器的分接头调压²利用有载变压器调压:本身有调压绕组和带有附加调压器的调压变压器²利用改变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分布调压:当电力系统参数确定,改变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布²利用改变线路参数调压(改变阻抗)(1)改变电力系统导线截面(2)改变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3)串联电容补偿14.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1)采用自动励磁装置(2)减小系统电抗(3)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15.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a)选用快速继电保护装置和高速断路器(b)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c)采用强行励磁装置(d)采用快速控制调速汽门(e)减小系统阻抗
16.系统振荡的特征1、发电机、输电线路的功率、电流和节点电压发生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变化;2、系统振荡时系统内的任一点电压、电流的相位角发生振荡3、在系统发生振荡时,系统内没有统一的频率,系统中原来的送电端频率高,受电端频率低;4、系统振荡时系统的电流、功率表的指针作周期性的摆动15.系统振荡后的处理系统发生振荡之后,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恢复同步运行,而恢复再同步运行的必要条件是设法使两端的频率相同。可采取以下措施:1、减小系统发电机的出力,同时增加受电端的电机出力;2、当受电端系统没有备用的容量可用来提高频率时,可采取切除部分负荷的办法,使受点系统频率回升,同时应尽量增加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与系统电压,使发电机的同步功率幅值增大3.人工再同步16.隔离开关作用隔离开关没有特殊的灭弧装置,不能用于切断负荷电流作用:(1)隔离电压(2)切换电路(3)拉合小电流:拉合电压互感器与避雷针回路消弧线圈回路。17.高压熔断器的分类:按断路器的灭弧原理分为(1)真空断路器(2)六氟化硫断路器(3)磁吹断路器(4)油断路器(5)压缩空气断路器18.高压断路器作用:(1)控制作用。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将部分或全部电气设备,以及部分或全部线路投人或退出运行。(2)保护作用。当电力系统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时,它和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相配合,将该故障部分从系统中迅速切除,减少停电范围,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系统中各类电气设备不受损坏,保证系统无故障部分安全运行。19.电气主接线的概念:又称为电气主系统或电气一次接线。它是由电气一次设备按电力生产的顺序和功能要求连接而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也是电力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0.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2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2.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4.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5.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