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48 KB
  • 4页

隧道工程技术管理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玉铁项目隧道工程技术管理玉铁工程指挥部2011年2月1、总体概况其中,重点控制性工程杉坡岭隧道全部为Ⅴ级围岩长度1870米,天鹅岭2#隧道ⅢⅣⅤ级围岩长度分别为1190米,130米,238米。2、项目隧道工程典型地质情况2.1、第三工区青杠塘隧道洞身地层主要为全风化砾岩,隧址范围内无构造断裂通过,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不良地质为进口浅埋偏压,DK31+540~DK31+620段位于冲沟内,埋深在14~21m之间2.2第四工区杉坡岭隧道丘陵地貌,洞身地层主要为全风化砾岩,隧址范围内无构造断裂通过,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不良地质为进口浅埋,DK35+924~DK36+042段位于冲沟内,最小埋深8m,DK35+650~DK35+950段左侧80~100m处有二个约20000方容量的水塘,涌水量可能较大,对隧道影响极大。2.4第八工区天鹅岭二号隧道出口围岩较好,进口围岩相对较差。DK99+670~DK99+810段位于冲沟内,最小埋深4m。2.5早禾一号隧道为全风化砂岩,全隧浅埋、偏压,最大埋深17m,偏压自然坡比1:2.6。2.6第九工区观音岭隧道中低山丘陵地貌,本段地层上部位泥盆系中下统下亚组页岩,下部为泥盆系中下统下亚组砂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DK121+515~DK121+580段位于冲沟内,最小埋深10m。2.7第十工区黄京岭隧道本隧地质单一,以III级围岩为主,地质风险小。3、玉铁项目隧道工程不良地质分布情况本管区隧道主要不良地质为断层破碎带、储水及透水性极强的全风化带。施工时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钻探,探明不良地质影响范围、富水情况及水量、水压,根据情况采取超前预支护、注浆堵水、劳动防护等措施,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支护等级。杉坡岭隧道DK35+650~DK35+950段洞顶左侧有水塘影响,裂隙水尤其在雨季表现的极为丰富。六珠岭隧道DK78+165~DK78+225段推断存在断层。天鹅岭二号隧道DK99+670~DK99+810段位于冲沟内,最小埋深4m。观音岭隧道DK121+515~DK121+580段位于冲沟内,最小埋深10m。软弱围岩“三超前、四到位、一强化”三超前:超前预报、超前加固、超前支护四到位: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衬砌跟进到位一强化:强化量测4.1、洞口段施工技术要点4.1.1、详细检查洞口山坡坡体边仰坡以上部分的山体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4.1.2、隧道洞口边仰坡工程必须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完成洞口边仰坡加固、防护及防排水工程等,确保洞口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4.1.3、洞口土石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严禁掏洞取土。对于洞口石方采取浅孔小台阶爆破。4.1.4、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进行正洞施工。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4.2洞身爆破钻孔作业技术4.2.1、炮眼位置必须捣平,防止打滑或炮眼移位。4.2.2、周边孔位置必须有经验较为丰富的老钻工施钻。4.2.3、不能干打眼,必须先开水,后开风;停钻后先停风,后停水。4.2.4、不能在裂缝处、残眼处进行打眼。 4.3爆破装药施工施工技术要点4.3.1、刚打好的炮眼由于温度较高不得立即装药。4.3.2、装药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检查记录装药情况,剩余爆破器材交回炸药库。4.3.3、装药时洞内严禁烟火。4.3.4、洞内照明使用36V安全电压。4.3.5、装药与填塞必须由爆破员持证上岗操作。4.4洞身开挖施工技术要点4.4.1、总体原则为:隧道洞身应遵循“早进晚出”基本原则。本项目V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I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4.4.2全断面开挖控制:放样轮廓及方向点,每循环开挖断面中线、高程测量放线;隧道开挖后的断面测量并绘制断面图与设计进行比对;开挖后及时观察并做好围岩监控量测。4.4.3、台阶法开挖控制:每一循环后及时施测开挖断面并进行中线高程测量控制;先开挖上断面然后开挖下断面,台阶长度一般控制在3~5米;下台阶开挖在上台阶开挖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后进行开挖。4.4.4、开挖支护前的每一循环,都应进行围岩监控量测并就此指导下一循环施工。4.4.5、检测断面超欠挖值,拱部控制在15厘米左右,边墙控制在10厘米,严格控制欠挖,拱墙和拱脚以上1米范围内断面严禁欠挖。4.4.6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米。4.4.7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应大于2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不得大于2榀。隧道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3米。4.5爆破起爆作业技术要点4.5.1、起爆线路网络连接在全部炮眼装填完毕且无关人员全部撤离现场后实施。4.5.2、起爆线路必须由两名有经验的爆破员组成进行线路与起爆器材进行全面检查。4.5.3起爆员由两人负责实施,一人操作,一人监督。起爆前必须进行安全警戒,无关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进行,起爆后,经检查无瞎炮或其他险情后方可解除警戒。4.6.4、喷射时喷嘴与受喷面保持1.5~2.0m的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4.6.5、严格按设计进行钢架加工、制作、安装。4.6.6、严格按设计间距架设钢架,全线为V级围岩居多,围岩较差,设计为I16钢架或格栅钢架,安全储备低。4.6.7、严格按设计施作超前小导管,确保外插角、注浆效果。4.6.8、喷射混凝土密实,严禁回填片石、石棉瓦等。4.6.9、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4.6.10、钢架底必须坐落在稳固的地基上,严禁在虚渣上架设,必要时增加钢板或预置混凝土块。并加强锁脚锚杆。4.7防排水施工技术控制4.7.1铺设前割除外露头,找平。4.7.2盲管外裹土工布,与纵向盲管采用三通连接。4.7.3加强防水板焊接质量,搭接不小于15cm,并与衬砌断面至少错开2m以上,焊缝宽度不小于2cm,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漏焊和假焊。4.7.4、铺设平顺,无褶皱,有一定松弛量。4.7.5、橡胶止水带定位准确,固定牢靠。4.8锚杆作业技术要点4.8.1、按照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位置,锚杆偏差控制在±15厘米以内。4.8.2杆孔深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厘米,直径大于杆体直径1.5厘米,孔位允许偏差±15厘米以内。 4.8.3、杆体插入孔内长度应不小于设计规定的95%,锚杆位置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4.9中空注浆锚杆作业技术要点4.9.1按照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位置,锚杆偏差控制在±15厘米以内。4.9.2锚杆对准布设的孔位缓慢钻进,直至设计长度。保持锚杆外露长度为10~15厘米。4.9.3、锚杆数量符合要求,锚杆打入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的95%,水泥浆体达到10Mpa以后方可上紧垫板螺母,锚杆垫板与喷射混凝土面保持密贴。4.10砂浆锚杆作业技术要点4.10.1、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定出锚杆开孔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15厘米。4.10.2、杆孔深度误差不大于设计±5厘米,直径大于杆体直径1.5厘米。4.10.3、砂浆强度不低于M20,将注浆管插入距离孔底5~10厘米,缓慢注浆然后退值注浆孔,全部退出后,立即将锚杆插入眼孔,用木楔堵塞眼孔,防止砂浆流失。安装好的锚杆不得敲击或悬挂重物,同时,注浆嘴不得对人放置。4.10.4、锚杆入口至孔底时无水泥浆溢出,须拔出锚杆重新进行注浆安装,安装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的95%。安装数量及位置符合要求。4.11钢筋网片施工技术要点4.11.1安装网片在初喷后进行,第二层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挂设,钢筋网应随初喷的起伏面,与受碰面的间隙不小于4厘米。4.11.2、钢筋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厘米,钢筋搭接长度允许偏差为±5厘米,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厘米。4.12钢架作业技术要点4.12.1型钢钢架采用冷弯成型,格栅拱架采用胎膜焊接,型钢钢架各节长度不宜大于4米。4.12.2钢架加工焊接部位不得有虚焊、漏焊现象发生,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和焊瘤等缺陷。4.12.3钢架安装前应检查开挖断面的尺寸和标高,并确定钢架安设的准确位置和标高。4.12.4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衬断面,各节钢架间用螺栓连接,连接板要密贴,钢架外缘每隔两米用钢偰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4.12.5、分部开挖时钢架及时落底接长,及时封闭成环。4.12.6、钢架拱脚采用锁脚锚杆等措施加强支承。4.12.7、钢架允许偏差:钢架间距±10厘米,横向位置和高程±5厘米,垂直度±2度,连接筋及锁脚锚杆等不得有虚焊、漏焊现象。钢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毫米。4.13格栅钢架作业技术要点4.13.1、拱部和边墙等部位各单元钢架应分别加工。4.13.2、钢架加工允许偏差:主筋全长±10毫米,弯折位置20毫米,箍筋内净尺寸±3毫米。4.13.3焊接好各单元应明确标记类型及单元号,分类存放,堆放高度不大于1米。4.13.4格栅拱架周边轮廓拼装偏差不大于±30毫米,格栅拼装后,各单元间孔眼眼孔中心间距公差不大于±0.5毫米。4.13.5、格栅钢架安装应做到拱架圆顺,直墙架直顺。4.14.3、在没衬砌段拱顶顶部注意埋设2至4个注浆孔,模板台车走形轨道和轨面标高误差不大于10毫米。4.14.4、混凝土浇筑必须两侧对称、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4.14.5、混凝土脱模在初期支护稳定后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后方可脱模,初期支护未稳定前施做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才可脱模。4.14.6、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仰拱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后可以过人,达到100%后方可过车。4.14.6、二衬的主要技术指标指标:二衬混凝土厚度、实体强度、钢筋网层距数量、墙后脱空及填充物控制要求等。4.16.3按照设计及规定要求对开挖后断面进行及时观测。4.16.4对每次量测要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便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及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安全指导隧道施工。4.16.4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4.16.5监控量测项目断面及设置原则洞口浅埋地表沉降观测标准H(埋深)≤B(开挖宽度),测点纵向间距5~1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