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00 KB
  • 5页

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10.13~14)班级姓名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在正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见下图)()2、剪去行道树悬铃木主干的顶端,能更好地遮荫,其依据的原理是()A.破坏顶芽B.控制侧枝C.顶端优势D.抑制生长、3、.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A.乙烯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4、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5、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补救方法是()A.喷洒N肥B.提高浓度C.喷洒P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6、对下面的物质描述错误的是()A、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B、脱落酸是植物激素,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的作用C、乙烯是植物激素,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一氧化碳是植物激素,有使植物叶片变黄脱落的作用7、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D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8、在农业生产上,通过移栽往往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由于移栽过程中能()A.促进侧根生长素的产生B.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C.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D.促进侧根细胞的分裂9、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棉花摘心;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⑦红柿得木瓜之气而发,可去除涩味。A.①③B.②④⑦C.⑤⑥D.②⑤10、比较动物和植物的激素,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有机物B.都是微量而高效的物质C.都是定向地运输到作用部位D.都可用外源激素改变相应生物的性状11、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棉花脱铃,你应该及时喷洒的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是()A.萘乙酸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12、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际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儿童食用过多用乙烯利催熟的果实会过早出现性成熟B.鉴别一个半成熟的桃子是自然成熟的还是催熟的,可以根据桃子内部和外部成熟的先后顺序来判断C.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所以都无毒无害,可以安全食用D.在树木的茎部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木质部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树木茎部长粗 13、延长马铃薯保存时间的措施是()A、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增加氧气B、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减少氧气C、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D、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14、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随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15、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以下实验:将被切下来的胚芽鞘顶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和B,紧贴在胚芽鞘顶端C的切面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顶芽的胚芽鞘D及幼根E上。实验装置如右图。经几小时后,胚芽鞘D、幼根E的生长方向最有可能分别为()A.向左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C.不弯曲,向左弯曲D.向右弯曲,向右弯曲16、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17、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1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19、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A.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B.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C.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D.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20、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88只B.86只C.90只D.92只21、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老年组生殖年龄组幼年组DCBA22、外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2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25、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26、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2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28、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B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问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竞争29、右图甲、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30、右图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限制因素()A.EF段B.DE段C.BD段D.CB段二、简答题(40分,每空1分)31.(10分)Ⅰ、如图是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3)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_________。(4)曲线BD段(对茎来说)表示_____________。Ⅱ、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6)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_______处理。(7)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这说明 32.(10分)有供实验用的3组番茄,甲、乙两组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和套袋,甲组在套袋之前将雌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不作任何处理,最后,这3组番茄会出现什么结果?(1)甲:_______果实,乙:_______果实,丙:_______果实。(2)甲、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3)乙、丙两组对比,说明传粉后子房能发育成果实,并且能促进子房发育,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还应有的操作为_________,应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4)甲、丙两组对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番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则上述3组实验中能结果的果实细胞内染色体数甲为_________、丙为。 33.(10分)Ⅰ、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其中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3)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Ⅱ、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4)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5)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6)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34、(10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进入我国江河湖泊生长,短短两年时间将云南滇池水面几乎全部占据,造成旅游、水产多方面损失。图中曲线符合水葫芦的疯狂蔓延,表现了达尔文进化观点中所说的生物特性。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是人为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方式之一。(2)如图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处于段。(3)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图中带阴影的部分表示。曲线中表现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种内斗争表现最为剧烈的时段是。在对青霉菌进行发酵培养时,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点应在点。(4)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应把握在点时进行,因为此时种群数量的恢复能力最强。(5)如果上图表示“植物叶的生长时间与叶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图中正确表示的曲线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选择题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10.13~14)班级姓名一、(60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CACDDCCDCABDD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ACADADBDBDBBA二、简答题(40分,每空1分)31、(1)10-8,抑制生长(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3)不同不同(4)当生长素超过一定浓度时,随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减弱。(5)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6)脱落酸赤霉素(7)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敏感性更强32.(1)无籽 没有 有籽 (2)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 (3)幼嫩种子 幼果时除去种子 子房停止发育 (4)幼嫩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 (5)24 24 33.(1)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五点取样法(2)大(3)10m约14株/m2(4)竞争(5)c、a、(6)40034、(1)I过度繁殖外来生物(物种)入侵(2)a—ba—b(3)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或环境阻力、生存压力)b-CC(4)e(5)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