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50 KB
  • 5页

高二生物第五章复习讲义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五章复习讲义一、选择题1.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一个突变性状,将具该性状的个体培养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属于(  )A.显性突变(d→D)B.隐性突变(D→d)C.人工诱变D.自然突变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花所结种子种下后,各自交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D.基因重组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无性生殖时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5.如下图中,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图中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观察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于Ⅰ过程,基因重组发生于Ⅱ过程B.Ⅲ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C.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性D.由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过程7.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8.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玉米种子播种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种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D.小麦花药的离体培养所发育成的植株产生的变异9.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因此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B.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C.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D.人为改变环境条件,可以促使生物产生变异,但这种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10.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1.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芝麻(  )A.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芝麻B.产生的配子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无遗传效应 C.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不育的三倍体芝麻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后期1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13.将一粒花粉培育成幼苗,将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在下列细胞中哪一种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A.根尖成熟区细胞B.种皮细胞C.花粉细胞D.极核细胞1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16.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均表现为性别差异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17.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愚型,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下列各图均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与哪个图相符( 1 )18.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B.染色常用的染液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也可用醋酸洋红替代C.最好选用分裂中期的图像进行观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D.低温处理与观察不能同时进行19.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20.下图是人类某些遗传病的系谱图,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根据图谱做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谱②肯定是显性遗传病B.图谱①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图谱③一定不是细胞质遗传病D.图谱④一定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唇裂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 C.在翻译蛋白质的过程中,一种转移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D.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22.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果生女孩,则100%患病,如果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X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24.如图是甲、乙两个有关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Ⅲ7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  )A.甲的2号和乙的1号B.甲的4号和乙的4号C.甲的2号和乙的2号D.甲的3号和乙的4号25.一正常女人与一患某遗传病的男人结婚,所生男孩正常,女孩都是患者。他们的女儿与正常男人结婚,所生子女各有一半为患者。判断决定该种遗传病的基因最可能是(  )A.Y染色体上的基因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7.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由此可知(  )A.该病孩的祖父母一定是正常的B.该病孩可能是女孩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概率是1/2D.该病孩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28.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新生无脑儿”患者,则其下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1/4B.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C.“先天性愚型”患者是体内第21号常染色体缺失一条所致D.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30.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31.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B.Ⅰ-2C.Ⅰ-3D.Ⅰ-4 二、简答题32.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以下图、表回答问题:一第二个字母三UCAGA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赖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UCAG(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Ⅱ过程叫______。(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_______。(4)从表中可以看出密码子具有________,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33.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种品种。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称为________,方法Ⅱ称为________,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__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为__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称为________,形成的⑥叫做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4.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都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的时期。据表回答。处理方法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加过量的胸苷—秋水仙素—低温(2℃~4℃)—————(1)胸苷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当把过量的胸苷去除,细胞可恢复正常分裂。加入过量的胸苷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2)如果观察染色体色带(染色体在特殊染色时会出现一定的横带,不同物种的带型各有特点)并进行分析,最好用哪种方法处理?为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水仙素和低温抑制细胞分裂的原理常被应用于生产、生活或科研,就这两种方法各举一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复习讲义答案1~5AAACD6~10ABCBC11~15CDBAC16~20DAACD21~25DBBDB26~30DDDDD31.B32.(1)核糖体 转录 (2)丝氨酸 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 (3)A或T (4)简并性 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33.(1)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人工诱导多倍体 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34.(1)抑制了间期DNA分子的复制(2)最好用秋水仙素处理;因为此法处理使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的最佳时期(3)①利用秋水仙素可诱导多倍体的形成 ②利用低温贮藏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