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4.00 KB
  • 8页

生物限训9.5限训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2.2010年8月,圣元奶粉疑因含有性激素而引起儿童性早熟而遭到卫生部审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是性激素合成的“车间”B.性激素属于脂质,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C.雌激素的分泌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控D.体内性激素含量过多,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3.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体内,又存在于动物体内B.对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差异的比较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C.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较多D.核糖体、染色体、噬菌体和H1N1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4.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方向是CO2→C5→(CH2O)B.脂肪分子中含氢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D.RNA和DNA主要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5.下列各组物质肯定不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A.干扰素和呼吸酶     B.RNA聚合酶和抗体C.解旋酶和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6.在人体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下列哪项是相同的(  )A.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B.脱氧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C.脱氧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含量D.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含量7.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如图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水◇+○A.在适宜条件下,该反应也可发生在试管中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其结果能增加氨基和羧基的数目C.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 D.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8.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 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 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如下图所示,物质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是一种淋巴因子,可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物质C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B.控制A、B、C、D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C.物质A、D分别为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物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10.层粘连蛋白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是由一条重链(α链)和两条轻链(β1、β2链)构成,并存在不同受体结合位点(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层粘连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中具有作用B.层粘连蛋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若层粘连蛋白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含有(m-3)个肽键D.层粘连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11.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中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是在夜间D.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脂肪之间的转化12.下图中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1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菜豆的幼根处,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下图a和b部位(a是分生区),则随生长进程,a和b部位的放射性含量变化情况为14.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人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15.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现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肥胖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加工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病因D.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4.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种蔬果,请分析回答以下与番茄有关的问题: (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番茄细胞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_______________的吸收较多,而对另外离子的吸收较少甚至不吸收,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mg/l00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3)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在成熟的番茄果实中含量较高。①番茄成熟过程中,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的(填某种植物激素)调控。②已知自然状态下的番茄植株是二倍体(2n=24),在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中需人为施加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无子番茄其果肉细胞中有______个染色体组。1.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Ⅰ.实验步骤(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    ,装置乙作对照。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    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 。 ②把装置甲、乙放在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1.5cm乙装置右移0.5cm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4.5cm乙装置右移0.5cmⅡ.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h;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1)甲图细胞与肺炎双球菌所共有的细胞器为(填数字),光照充足时,B细胞内[⑥]产生的气体的去向是。(2)乙图中的G从甲图中的④通过进入⑧。若甲图中的A细胞为浆细胞,则该细胞可来自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乙图中各分子在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填字母);乙图中的G→H过程可以发生在甲图的结构中(填数字)。 (4)若要将甲图中的A细胞克隆成一个完整个体,则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和等生物技术。1C2解析:性激素的合成车间是内质网,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不能用苏丹Ⅲ染料检测;体内性激素含量过多,会反馈抑制使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答案:C3解析: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葡萄糖是单糖,在动植物体中都存在。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之间没有特异性,所以不能用小分子物质(如核苷酸、氨基酸等)来区分生物。自由水参与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核糖体、H1N1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答案:B4解析: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方向一般是CO2→C3→(CH2O)。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中,脂肪储存能量较多,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NA和RNA的基本单位不同,碱基种类也有区别,但组成元素相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水中H来自羧基和氨基,O来自羧基。答案:C5解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由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合成的。答案:D6解析:在不同的细胞中,核质的体积比不同,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含量可能不同,但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是相同的。7解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酶促反应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麦芽糖水解后得到两分子的葡萄糖,产物的结构应该相同。答案:C 8解析:检测还原糖用的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的,现配现用,混合后加入待测样液中,且水浴加热后呈砖红色沉淀。由于检测的是尿液中葡萄糖的有无,所以对照组应选取含有葡萄糖的蒸馏水溶液。答案:D 9解析: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数目及其空间结构有关;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应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物质D应为生长激素;物质B为淋巴因子,物质C为抗体,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答案:D 10解析:由题干可知,层粘连蛋白是糖蛋白,但并不一定含还原糖,因此选项B错误。答案:B11解析:由于“BMALI”蛋白能促进脂肪堆积,且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因此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在白天多进食容易发胖;草的营养成分白天和夜间没有差别;生物体内物质代谢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马在白天吃草,不可能到夜间才实现物质的转化;“BMALI”蛋白最可能的作用是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成脂肪。答案:D12B13B14C15C16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题时从物质功能入手,首先确定E、F、G、H分别代表的是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肪,然后根据已有知识分别回答其他各项。答案:(1)C、H、O、N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DNA 脱氧核苷酸 4 (3)淀粉 糖原 糖蛋白 (4)脂肪 (5)病毒 染色体(或染色质) (6)F (7)纤维素17(1)主动运输Ca2+、Mg2+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0CO2浓度(3)①乙烯②生长素(类似物)21.解析:Ⅰ.要测光合作用强度必须先测呼吸作用强度,在测呼吸作用强度时一定要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使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用NaOH溶液除去玻璃钟罩内的CO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一定量O2,释放等量CO2,而CO2被NaOH溶液吸收,根据玻璃钟罩内氧气体积的减少量即可测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要满足光合作用的条件:充足的光照、一定浓度的CO2(由NaHCO3溶液提供),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一定量CO2,释放等量O2,而CO2由NaHCO3溶液提供,因此,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只受O2释放量的影响,而不受CO2气体减少量的影响。Ⅱ.对照装置乙中红墨水滴右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影响的结果,实验装置甲同样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量等于玻璃钟罩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即1.5+0.5=2(g/半小时);根据净光合作用的测定值是4.5-0.5=4(g/半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的净光合作用量是(4×2)×15=120(g),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15小时光合作用实际量减去24小时呼吸作用消耗量,等同于15小时的净光合作用量减去9小时的呼吸作用消耗量,即8×15-4×9=84(g)。答案:Ⅰ.(1)①NaOH溶液 ②遮光 (2)NaHCO3溶液,装置乙作对照 ①光照充足、温度相同的环境中 (3)左 右Ⅱ.4 84答案(16分,每空2分)(1)③进入⑩中被利用(2)核孔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答全才给分) (3)G、H、I、J(答全才给分)③⑥⑩(答全才给分)(4)核移植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