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 1.[2014·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1.C [解析]线粒体的内膜上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线粒体外膜,A项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项错误。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动比腹肌细胞旺盛得多,其线粒体的数量也比腹肌细胞的多,C项正确。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D项错误。2.[2014·安徽卷]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2.D [解析]由图可知,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进入上皮细胞中是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钠离子通过肾小管管腔进入上皮细胞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只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3.[2014·安徽卷]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探针细胞总RNA 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丙酮酸激酶基因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胰岛细胞--+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3.B [解析]用探针对细胞中的RNA进行分子检测,如果有杂交带出现,说明该基因发生了转录,由表可知,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基因完成了转录,输卵管细胞中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基因完成了转录,胰岛细胞中只有丙酮酸激酶基因完成了转录。完成转录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没有转录,应当处于关闭状态,A项正确。同一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基因相同(不考虑突变),B项错误。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的产物——丙酮酸激酶对维持鸡细胞的生命活动是很重要的,C项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生理功能也会发生差异,D项正确。4.[2014·安徽卷]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丁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4.A [解析]图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A项正确。图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源染色体的组成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图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但着丝点并未分裂,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已经完成复制,C项错误。图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项错误。5.[2014·安徽卷]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杂交1 ♂甲×乙♀ 杂交2 ♀甲×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5.B [解析]由杂交2中F1的眼色与性别有关,可推知该鸟类眼色的遗传与性染色体有关,两对等位基因中应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杂交1中双亲均为纯合红色眼,其后代雌雄均为褐色眼,可知红色眼亲本只有一种显性基因,而另一种基因为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F1中雌雄均为褐色眼。A项正反交的结果会相同,B项符合题中结果,C项杂交后雌性为红色眼,雄性为褐色眼,D项中甲是雌性,乙为雄性。6.[2014·安徽卷]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6.C [解析]食物作为直接刺激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是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与喂食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A项错误。食物引起味觉,味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铃声引起唾液分泌也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二者均属于条件反射,B项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大脑皮层会通过记忆记住铃声,长期的记忆与相关神经元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C项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这两种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也不相同,D项错误。29.[2014·安徽卷]Ⅰ.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固定的部位。(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mg·g-1、3.9mg·g-1和4.1mg·g-1。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1)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若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甜菜夜蛾幼虫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____________。(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4)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玉米秸秆还田。用________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其中大小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Ⅰ.(1)高 蓝 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2)3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Ⅱ.(1)遗传(基因)多样性 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2)样方法 竞争 生殖隔离(3)玉米馒头(4)刚果红 菌株产酶能力或酶活性强弱[解析]Ⅰ.(1)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CO2量来表示,从题图可知,出苗30天后花生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出苗15天后的净光合速率,由中间的一幅图可知,出苗后15天或30天蓝光照射下的气孔导度高于对照组(自然光)的气孔导度,而红光照射下的气孔导度低于对照组(自然光)的气孔导度,说明蓝光促进了气孔的开放。气孔开放会使CO2的供应更加充分,暗反应阶段速率加快。(2)CO2的固定在叶绿体中,叶肉细胞间隙的CO2需要穿过细胞膜和两层叶绿体膜才能被利用。(3)因为2.1mg·g-1的实验数据与另两组实验数据差别较大,很有可能是该组实验出现了操作失误,需要再次取样重复测定其叶绿素含量而不是取三组数据的平均值。Ⅱ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1)在不同田块种植不同品种的玉米,增加了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由于大豆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2)玉米螟幼虫的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甜菜夜蛾幼虫与玉米螟幼虫均以玉米为食,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两种玉米螟的性信息素不同,使两种玉米螟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维持生殖隔离。(3)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其所含的能量将少于玉米粥。(4)刚果红能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当微生物将纤维素分解后,其周围会因缺少纤维素而形成一个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其产酶能力或酶活性也越强。30.[2014·安徽卷]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时间(min)0306090120150血糖浓度(mg·mL-1)0.751.251.100.900.750.75(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________,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__________________,将其导入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30.(1)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2)等体积生理盐水 稍低(3)如图所示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4)抗原 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感受态[解析](1)同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不同细胞,且所发挥的生理作用也不相同,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有关。(2)实验要遵循对照和等量原则,题中在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为实验组,对照组应该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血糖在高于正常浓度的情况下,通过体液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若这种情况下在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就难以判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抑制是由血糖浓度过高引起还是由胰岛素的抑制作用引起。(3)血糖的浓度应根据实验结果描点连线,从题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0.75mg/mL,饲喂高浓度的糖溶液后,该动物血糖浓度将上升,机体会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来调节血糖平衡,当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值时,胰岛素浓度也要恢复到实验前的正常水平,结果如答图所示。(4)当人体的组织细胞表面含有与某种病原体相同的抗原时,在机体对病原体发挥免疫作用的同时,也会对自身的具有相同抗原的组织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病。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之前,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进入受体细胞。31.[2014·安徽卷]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香味物质积累。(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为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
(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________。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___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31.(1)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2)Aabb、AaBb 3/64(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4)愈伤组织 全部遗传信息 幼苗[解析](1)由题意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当香稻的基因型为AA或Aa时,香味物质在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的作用下生成了其他物质,导致米饭没有香味,当香稻的基因型为aa时,因缺少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物质代谢过程受阻,香味物质得以积累。(2)将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子代中抗病∶感病=1∶1,亲本的杂交组合为Bb×bb,子代中无香味∶有香味=3∶1,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Aa,由此可知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亲本Aa×Aa→1/4AA、1/2Aa、1/4aa(F1),子代(F1)自交,后代(F2)中产生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植株占1/2×1/4+1/4=3/8;亲本Bb×bb→1/2Bb、1/2bb(F1),子代(F1)自交,后代(F2)中产生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占1/2×1/4=1/8。亲本AaBb和Aabb杂交,其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8×1/8=3/64。(3)纯合无香味母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香稻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F1的基因型理论上为Aa,表现为无香味,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出现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基因突变为a,受精后aa个体的性状表现为有香味;二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受精后细胞中只有a基因,也表现为有香味。(4)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花粉经过离体培养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花粉能够在体外培养成完整植株,说明花粉具有全能性,原因是花粉细胞中含有该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单倍体高度不育,要获得二倍体需要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安徽卷)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