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0 KB
  • 12页

生物实验专题:青蛙实验专题专项训练1(2011年高考必备)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青蛙实验专题专项训练选择题1.蛙的心肌细胞由哪一部分细胞发育而成的()A.动物半球部分外包细胞B.动物半球部分内卷细胞C.植物半球部分内陷细胞D.植物半球部分内卷细胞[解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心肌细胞由中胚层发育而来;②中胚层由内卷的植物极细胞形成,外胚层由外包的动物极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陷的植物极细胞形成。[答案]D2.动物胚胎学家研究蛙胚发育时,用同位素将囊胚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作上标记。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可能出现在蝌蚪的()A.肝脏和胰脏B.骨骼和肌肉C.心脏和肾脏D.大脑和小脑[解析]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将来分化为内胚层,内胚层细胞又将发育为肝脏和胰脏等。[答案]A3.蛙的胚后发育的起点是()A.受精卵B.蝌蚪的形成C.蝌蚪从卵膜孵出D.原肠胚形成后[解析]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或从卵膜孵化出来发育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是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故应选答案C。[答案]C4.下列属于生殖的是( )A.红骨髓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B.蝌蚪变为青蛙C.大豆种子萌发成大豆植株D.嫁接[解析]生殖是生物产生后代,延续种族的过程,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的方式。A选项是细胞分裂,B、C选项则是指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只有D选项是指生物的生殖。[答案]D5.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蚕豆的叶肉细胞 12 C.蛔虫的卵细胞      D.水螅的神经细胞[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这种潜能。而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只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B[来源:Z#xx#k.Com]6.下列叙述中属于变态发育的是()A.蚕的受精卵→幼虫B.蝌蚪发育为青蛙C.阉割母鸡→移植睾丸→表现公鸡性状D.鸡受精卵→雏鸡→成鸡[解析]变态发育是某些(如两栖类、昆虫类)胚后发育的一个阶段的特点。其幼体与成体的差别很大,又是在短期内完成的。[答案]B7.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了观察蛙胚发育,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促使雌蛙排卵,这是由于垂体制备物中含有:A.生长激素B.性激素C.促性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命题意图]考查动物体液调节的知识。[解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能够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题干要求“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促使雌蛙排卵”,而不是促进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不可能是生长激素。[答案]C8.(多选题)一九二九年,德国的胚胎学家用无毒的染料标志蛙胚的外胚层,结果发现这部分细胞不能够发育成()[来源:学科网ZXXK]A.真皮B.呼吸道上皮C.神经系统D.消化道上皮[答案]ABD9.(多选题)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总含量减少C.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增高D.囊胚腔逐渐减小,形成原肠腔和羊膜[答案]AB12 10.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①表示蛙下肢皮肤的感受器,⑤表示下肢肌肉,③表示脊髓的中枢,箭头指示兴奋的传导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发生兴奋;②内主要由长长的轴突组成B.刺激④即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亦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C.a、b两处的突触保证了神经冲动只能沿箭头所示方向传导[来源:Z§xx§k.Com]D.若毁掉了蛙的脑,则图所示的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命题意图]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解析]A选项错误:②内主要由轴突和长树突组成。B选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而在细胞间是单向传递,因此刺激④不可导致a处的兴奋。C选项正确: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由此决定了突触传递的单向传递特点。D选项错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若毁掉了蛙的脑,则不影响图示反射活动的进行。[答案]C非选择题1.下图为蛙胚发育某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示蛙胚的发育阶段为______胚。该阶段新形成的胚层为[]______。在此阶段之前的蛙胚称为______,其特征是具有[]______。(2)由于植物半球内陷形成的腔是[]______。[12 ]______发育成的器官系统中,能使动物具有应激性的特性。[解析]具有三个胚层的胚为原肠胚,植物半球内陷形成的是原肠腔。高等动物对外界刺激迅速作出反应,是依靠神经系统完成的,外胚层将发育成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答案](1)原肠②中胚层囊胚⑤囊胚腔(2)④原肠腔①外胚层2.下表是某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请回答:项目组别[来源:Z§xx§k.Com]水源水量水温水深蛙卵数孵化天数[来源:学_科_网Z_X_X_K]孵化出蝌蚪数A池塘水500ml[来源:学科网]22~250C5cm2504245B自来水500ml130C10cm2508165(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有:①自来水中的Cl2、HClO对蛙胚有毒害作用,②。(2)如果B组的孵化温度改为22OC~25OC,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提高B组的孵化率,该措施为。(3)利用A组同时孵化的蝌蚪多条,再提供玻璃缸两只、甲状腺激素制剂少量、池水及蝌蚪饲料,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作用。第一步:将两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分别放入等量的池水、蝌蚪饲料及同时孵化出的相同数量的蝌蚪。第二步:第三步:[答案](1)温度低[来源:Z*xx*k.Com](2)将B组实验用水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以除去Cl2和HClO。(3)第二步:向甲缸内放入拌有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乙缸内只放有普通饲料作对照。第三步: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若甲缸内蝌蝌发育超前,则说明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作用。3.向你提供玻璃缸、河水、一些大小和发育状态相近的小蝌蚪、蝌蚪饲料及甲状腺制剂,请设计一个实验,12 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功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分析。(一)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结果预测(1)预测结果:(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实验步骤:⑴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缸,并编号A、B,内装体积相同的河水和大小发育状态相近、数量相等的蝌蚪,并保持两缸温度相同,放置在温暖的地方。⑵在A缸中每天加入拌有甲状腺制剂的蝌蚪饲料,B缸只加蝌蚪饲料。⑶饲养若干天。(二)实验结果预测:(1)预测结果:A缸的小蝌蚪,很快发育成小青蛙;B缸发育成青蛙的速度要慢得多。(2)结论:甲状腺制剂中有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4.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然后进行下列实验:①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②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试分析回答:12 (1)根据实验①判断背根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②判断腹根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传人功能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人功能。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表明背根无传出功能。(2)传出功能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产生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是传出功能。5.下述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青蛙的呼吸情况而设计的方案。图是实验装置,用于测定正常青蛙和皮肤涂满油脂的青蛙在单位时间内耗氧量的改变。请把下述方案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实验假设:青蛙的呼吸包括肺呼吸和皮肤呼吸,正常青蛙在单位时间内(如3小时)的耗氧量应比只用肺呼吸时多。实验步骤:①将甲、乙、丙三只青蛙分别放入三套装置内(有足够的氧气)。②③[来源:学。科。网Z。X。X。K]④将甲、乙、丙三只青蛙取出,全身涂满油脂,再分别放入三套装置内(有足够的氧气),重复以上实验步骤②③。实验结果:实验测得玻璃管内红墨水液面的刻度记录如下表:(单位:mm)正常的青蛙涂油脂的青蛙甲乙丙甲乙丙12 实验开始时222319161820实验终了时818398525666液面上升596079363846(1)补充写出上面空缺的实验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里的NaOH溶液在本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装置是不是必须做好密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只青蛙只用肺呼吸与正常呼吸所得变化值相比,就是肺呼吸所占比例。青蛙皮肤呼吸与肺呼吸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答案](1)②记录此时玻璃管内红墨水液面的刻度。③3小时后,再次记录此时玻璃管内红墨水液面的刻度。(2)吸收青蛙呼吸放出的CO2,使本实验能测定出青蛙的耗氧量。(3)本实验通过青蛙呼吸消耗氧气后,引起容器内的气压下降,从而测定出耗氧量。所以必须做好密封。(4)39:61生物:青蛙实验专题专项训练6.现有相同容积的玻璃缸几只,利用自然的清水,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饲喂蜊蚪的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并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放在50℃的温水中处理10分钟。根据这些现有的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经过处理以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1)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步,取玻璃缸3只,分别标记为甲、乙、丙;[来源:学科网ZXXK]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第三步,如果甲缸每天饲喂饲料,丙缸每天饲喂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的相拌的饲料,则乙缸怎样饲喂________________;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饲喂,观察现象,得出结果和结论。(2)结果分析:①12 若乙、丙缸的蝌蚪发育同步,迅速变态为小青蛙,而甲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甲、乙缸的蝌蚪的发育同步,而丙缸发育变态迅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乙缸的蝌蚪发育比甲缸快,比丙缸慢,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设置甲、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求续写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目的:验证甲状腺激素经过处理以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变量分析: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经过处理情况(即50℃的温水处理的甲状腺激素与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来源:学,科,网Z,X,X,K]反应变量:蝌蚪的发育情况实验方法:等组实验法对照实验类型: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并构成相互对照。[答案](1)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和20只蝌蚪;每天饲喂用经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2)①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对其活性没有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完全丧失了生物活性③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使生物活性有所降低(3)起对照作用7.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图一的结构中,[1]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器)有关,[3]的化学本质是,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2)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BCD段表示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为12 。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3)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分解。许多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的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很快分解,神经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为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请依据所给材料,补充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材料:剥制好的两个相同的青蛙神经——肌肉标本、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①取两上培养皿,编号1、2,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②同时用电刺激两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③。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纤维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答案][来源:学科网](1)高尔基体糖蛋白(糖被)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然后又变为外正内负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来源:学科网](3)有机磷杀虫剂②肌肉收缩后再舒张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早剂,2号培养甲中滴加等量的生理盐水④1号标本震颤不已(或持续收缩),2号标本正常收缩和舒张。8.下图为支配青蛙后肢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假设图中各结构都有生命活性;现提供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电位测量仪),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阐述预期结果并作出结论。12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①方法步骤:                        。②预期结果:                        。③实验结论:_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①方法步骤:                         。②预期结果:                         。[来源:学科网]③实验结论:                             。[答案](1)①在c处接电位计,电刺激b处②电位计有示数,肌肉收缩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①用电刺激a处,用电位计测b或c电位;再用电刺激b或c处,用电位计测a处电位②肌肉收缩,电位计有示数肌肉收缩,电位计无示数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9.某种药物X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该药物作用的机理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为探究这个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获得了甲乙丙三套蟾蜍的屈肌反射弧标本。(1)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分析实验结果。12 材料与用具:离体的蟾蜍反射弧甲、乙,电刺激器,任氏液(作用是保持实验过程中反射弧中细胞的活性),药物X(用药方式和剂量不作要求)方法与步骤:第一步:将离体的蟾蜍反射弧甲、乙置于任氏液中,保持温度、氧气等条件适宜;取出标本,分别电刺激甲、乙的皮肤,肌肉都能收缩。第二步;第三步[来源:Zxxk.Com]。结果预测和分析:(2)刺激反射弧丙的C点,A点是否会出现电位变化?为什么?(3)在本实验中,保持温度、氧气等条件适宜的原因是。[解析][答案](1)第二步,将药物放在反射弧甲C处,刺激皮肤(或A处),观察肌肉是否收缩;(3分)第三步,将药物放在反射弧乙B处,刺激皮肤(或A处),观察肌肉是否收缩。(3分)[来源:Z。xx。k.Com]结果预测与分析:①将药物放在反射弧甲C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反射弧乙B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收缩。表明该药物只能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2分)②将药物放在反射弧甲C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反射弧乙B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不收缩。表明该药物只能阻断神经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2分)③12 将药物放在反射弧甲C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反射弧乙B处,刺激皮肤(或A处),肌肉不收缩。表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和神经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2分)(2)不会。(2分)因为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2分)(3)因为本实验是要观察反射弧的反射现象,所以要必须保持标本的生命活力,也就是要保持细胞的生命活力,维持新陈代谢,需要适宜的温度以保证酶的活性,需要足够的氧以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保证生命活动能量的供给。(4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