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4页

草地有害生物防治简答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除草剂的类别按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兼土壤处理剂按除草剂选择性分类: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按传导性分类:传导性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光合作用抑制剂、呼吸作用抑制剂、脂肪合成抑制剂、微管形成抑制剂、氨基酸合成抑制剂、生长素干扰剂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分:禾本科杂草除草剂、阔叶杂草除草剂、莎草科杂草除草剂、广谱性除草剂杂草分类按防除方法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按形态分: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按繁殖方式分:实生菌杂草、再生菌杂草按生活史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按对土壤水分适应性分:旱生杂草、水生杂草、混生杂草按发生时期分:早春杂草、晚春杂草、秋生杂草、旱生杂草按植物学分类方法分:界门纲目科属种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口器,其营养方式是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组织为食。如蟑螂、蝗虫;由5部分组成:上唇、下唇、上颚,下颚,舌危害特点:造成植物机械损伤,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危害状:缺刻、孔洞、虫道白斑,蛀果、蛀杆、断茎、断根嚼吸式口器,此口器构造复杂。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如蜜蜂;刺吸式口器,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如蚊、虱、椿象等;下唇的前颚特化为喙管,适于吮吸深藏在花底的花蜜,危害特点:取食植物汁液舐吸式口器,其主要部分为头部和以下唇为主构成的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伪气管组成的唇瓣,用以收集物体表面的液汁;下唇包住了上唇和舌,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还有唾液管。如蝇;为双翅目蝇类特有虹吸式口器,是以小颚的外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如蛾、蝶等.口器类型与害虫的防治关系咀嚼式口器:主要采用胃毒、触杀性较强的农药刺吸式口器:用内吸杀虫剂虹吸式口器: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使供吸食后中毒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锈病,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褐斑病,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昆虫成为动物界最繁荣类群的原因1是无脊椎动物类群中唯一有翅的类型2身体相对较小3昆虫口器类型分化,适应性强4繁殖力强昆虫与人类有害方面:1取食植物,传播植物病害(植物普遍被害,发生种类多,昆虫造成的损失巨大,传播植物病毒害)2吸食或啃食人畜血肉,传播人畜疾病(体外寄生吸收,传播动物、人的疾病)有益方面:1昆虫为人类创造的财富难以估计2资源昆虫、传粉昆虫、天敌昆虫、药用昆虫、腐生昆虫、食用昆虫昆虫纲的特征: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有三对足,常有两对翅三个体段的生理功能: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因为有口器和触角,胸部是运动中心,因为有三对足,着生在胸部的三个体节上,一般有两对翅,着生在中后胸上,腹部是生殖和代谢中心,因为有生殖器官和代谢器官植物病毒病害的特点:常带毒却不表现性状,叫隐症状带毒引起观赏植物颜色,形态变异,反而增加了植物的观赏价值多引起叶片斑驳、花叶、黄花;伴有植株矮化、丛枝,产量降低,少数在叶片茎秆上造成肿瘤也增生症状症状表现受温度影响大田间混合侵染现象明显植物病原残虫的生态学生活史:1由卵孵化出生后,幼虫发育成成虫,两性交配后产卵2幼虫与成虫在生殖系统上有差异,幼虫发育不完全3幼虫会脱皮,每蜕一次皮,增加一岁4一个生长季内可发生若干代5除休眠状幼虫、卵、孢囊外,都需有水环境才可生存生态习性:1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组织内2在15-30度之间均可发育;40-50度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3土壤是线虫最重要的生活环境4有些只有在根部寄生后才可大量发生,根系分泌物会吸引线虫真菌的基本特征:1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和生物2营养体简单,多为菌丝体3营养方式为异样,无光和色素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孢子5大多腐生,以死的有机体为来源,少数寄生真菌寄生的活植物上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方面:食用真菌;医药真菌;工业发酵;农用真菌;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害方面:侵染动植物引起病害、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使食物、贮藏物质发霉或腐烂变质 杂草的危害直接危害:毒害或伤害人畜,降低劳动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克生、寄生作物间接危害:与作物竞争生活因子,恶化农田小气候,孕育农作物病虫害他感作用机理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的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抑制光合和呼吸作用抑制酶活性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吸收他感作用的杂草防除中的作用利用他感作用的植物作为覆盖物在作物行间种植其它他敢作物直接种植对杂草有他感作用的作物利用他感化合物作为模板,合成新的除草剂生物引进天敌要遵循的原则可以利用的生物有昆虫、小动物、鱼类、贝类、病原菌等防除对象为外来杂草时,因从外来杂草的原产地引入天敌用昆虫防除杂草时,要研究它的食性,绝对不能危害有益植物,所以事先必须在密闭的条件下严格进行试验昆虫、植物两者在植物分类学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种,所以必须理清对象生物的生物学地位化学除草与其它农业有害生物化学防除的区别很难用一种除草剂解决农田杂草危害容易造成作物药害施药时期难以选择不需要预测预报,年年需要防除可以人工防除杂草综合治理特点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允许杂草在作物受害密度以下继续存在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的危害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旱降雨土壤等有机得联系起来,其重点是改变环境,恶化杂草的发生条件,通过人为干扰控制杂草发生土壤兼茎叶处理剂特点具有封、杀双重特点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作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灵活单从除草效果上考虑,最佳的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早期兼有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的优点杂草防除措施:(1)物理防除: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火焰除草、电力与微波除草、覆盖除草;(2)生态防除:作物轮作,土壤耕作;(3)生物防治: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引进天敌的原则:利用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的防除杂草。(4)化学防除:利用化学药剂除法(喷雾法、喷粉法)。(5)生物工程方法防除;(6)综合治理:选好草坪品种,加播种量,加强草坪管理,控制草害。 真菌各亚门主要特征。(营养体、无性繁殖体、有性繁殖体。)鞭毛菌亚门:多为无隔菌丝;游动孢子;卵孢子。接合菌亚门:多为无隔菌丝;孢囊孢子;结合孢子。子囊菌亚门:有隔菌丝;合生孢子;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有隔菌丝;无或有但不发达;担孢子。半知菌亚门:有隔菌丝;分生孢子;无或未发现苜蓿籽蜂:膜翅目,广肩小蜂科。蓟马类:缨翅目,蓟马科。蝗虫:直翅目、蝗总科。草原毛虫类:鳞翅目,毒蛾科。籽象:鞘翅目,象甲科。盲蝽类:半翅目。苜蓿叶象:鞘翅目,象甲科。根瘤象:鞘翅目,象虫科。豆芜箐:鞘翅目,芜箐科草坪虫害防治的主要途径:(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2)控制主要害虫的种群和数量(3)控制草坪易受虫害袭击地热生育期与虫害发生的相互关系。具体措施:植物检疫,栽培管理技术,抗虫渝中,生物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提高植物的抗虫性、使环境条件不利于虫害的发生,在虫害大发生前预防或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如何组建草坪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1)首先要明确防治的目标是将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损失讲到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而不是也不能彻底消灭。但是,对于检疫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不论何地何时,都必须彻底铲除。(2)因地因时地确定已对草坪为害的最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主要的防治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有害生物。(3)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特点组建技术体系,要充分考虑措施间的优缺互补,做到多种措施的协调配合。(4)由于草坪的特殊地位,对其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5)搞清当地草坪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有害生物种类及种群数量,已明确防治对象和兼职对象以及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型。(6)研究不同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植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已明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的有利时期。(7)研究不同防治对象和寄主,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草坪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定科学的经济阂值和防治指标。(8)在对各种防治对象的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按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协调组建系统防治措施。根据以上条件,从草坪在生态系统的整体和生态平衡的总体观念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因素控制的作用,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发展,而有利于草坪生长发育与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即以抗虫品种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地协调应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必要的技术措施,使之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同时不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最后,方案的实施,采取试验,扩大的程序,并对其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再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