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2 KB
- 1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中建总公司 篇一:施工现场CI管理程序 施工现场CI管理程序(XX0429) 1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准确、规范地执行中建总公司新版《CI视觉识别规范手册(电子版)》(以下 简称CI),树立“中国建筑”品牌,增强竞争能力,赢得竞争能力,赢得广大用户的信任,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项目经理部。 3相关文件 1)《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中建总公司新版。 2)《关于视觉识别规范施工现场分册增加、调整内容的通知》中建政工字(XX)10号。 4组织机构 在工程项目经理部组建的同时,项目经理部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现场CI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
在落实各部门机构的同时,要建立经理部的CI管理执行小组,该小组应由技术、工程、安全、机械、消防、生活管理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办公室设在经理部办公室,负责日常CI管理工作。 5施工现场常用组合规范 标志、标志释义及标志最小使用范围标志制作规范标志不可侵犯范围 标志负形、标志烫金使用规范及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及运用规范标准中英文制作规范施工现场常用纵使规范工地大门围墙现场门卫室现场办公室现场会议室或接待室现场宿舍、食堂现场卫生间 标牌旗帜人员着装形象机械设备楼面形象 6检查与验收 验收标准 1CI验收根据中建总公司新版《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和《关于视觉识别规范施工现场分册增加、调整内容的通知》(中建政工字(XX)10号)规定内容进行验收,共设定可实施CI项目10大项、27小项,满分为120分。 2验收等级细分为如下四个:CI创优金奖工程、CI创优银奖工程、CI达标工程、CI不达标工程。1)CI创优金奖工程,实施CI项目不得少于22项,得分标准115分以上;2)CI创优银奖工程,实施CI项目不得少于22项,得分标准110分以上;3)
CI达标的工程,实施CI项目不得少于19项,得分标准90分以上;4)达不到以上要求者为CI不达标工程。 3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不同,对不能完全执行中建总公司新版《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和《关于视觉识别规范施工现场分册增加、调整内容的通知》(中建政工字(XX)10号)全部内容的工程项目,评分以“可执行CI内容”的分数为总分。CI检查和验收程序、时间、奖励和处罚 1各级CI执行小组应依据中建总公司新版《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和《关于视觉识别规范施工现场分册增加、调整内容的通知》(中建政工字(XX)10号)、《总公司施工现场CI管理程序》对下级单位进行督促、检查。 2总公司CI工作小组及其授权的总公司驻各地办事处、总公司CI评审员负责对全系统或授权范围的工程进行CI检查和验收。 3CI验收的时间:总公司CI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验收,各单位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申请验收时间。 4达标验收由项目申报,公司推荐,上级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
各局、公司、办事处将按CI达标项目的一定比例推荐参加总公司CI创优项目评比。推荐项目要求: 1)建筑面积10000m以上,工期一年以上; 2 2)国家、省、市、自治区重点工程;3)有影响的工程; 4)城市繁华街段的临街工程;5)准备参加各级创优的工程;6)对于宣传企业形象有意义的工程; 7)CI达标验收成绩110分以上并曾获在、市级荣誉奖的项目。6符合上款1)--6)项要求的工程必须严格按分册规定标准实施。 7凡欲参加总公司优质工程、鲁班奖等总公司负责评定、推荐的各种评优的工程,只要符合达标工程条件,必须参加CI验收。验收创优的工程项目方可参加总公司优质工程、鲁班奖等总公司负责评定、推荐的各种评优项目。 8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能参加各局、总公司优秀项目经理及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评选,同时总公司CI领导小组将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 9总公司将评选若干名总公司级的创优工程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奖杯,依据总公司CI创优标准,各工程局可设立局级创优工程,给予表彰和奖励。 10
总公司委派的CI评审员,有权对总公司系统内的施工现场进行抽查,对不符合CI要求的工地有权要求限期整改,如系已通过创优验收,但不加维护,问题较多的工地,可取消总公司CI创优工程,并登记备案。 CI检查方式:检查采取现场检查和档案检查两种方式。 1现场检查:在工程最能体现CI全貌的时候,由局、总公司CI验收小组前往检查、评比。若参加CI创优的项目,则按如下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准备迎接总公司CI评审小组的现场验收。创优的项目需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概况; 2)项目获地、市级荣誉情况及相关荣誉证书影印件;3)项目现场CI策划书(含《CI达标项目一览表》);4)CI工作学习记录;5)CI工作交底及维护记录;6)现场CI检查整改记录;7)CI形象图片档案资料;8)总公司CI创优推荐表;9)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CI评分表; 10)以上所有资料制成的光盘(或其他电子储存形式)。 2档案检查:凡欲参加中建总公司评优的工程,从工程一开始就必须建立CI达标创优档案,按照CI达标评分标准将工程的CI情况拍照、录相,登记、造册,形成完整的CI管理材料及电子文件,交由上级有关CI验收小组审查。附件: 1《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CI评分表》2《CI策划书》基本格式3CI达标项目一览表4
CI创优资料汇总封面5CI创优资料汇总目录6CI工作学习记录7CI工作交底及维护记录8现场CI检查整改记录9总公司CI创优推荐表 七、有关施工现场分册内容的强调说明: 各单位要尊重标志和标准组合的严肃性。严禁滥用标志和随意破坏标准组合的比例关系。分册所规定尺寸、材质为通用标准,各单位严格遵守。如需要变化,应注意不能破坏标准组合及整体比例。若材质超过分册所定标准,则在考评时可适当增加分数。 分册规定对标志与企业名称的非标准组合规定只有门楼式大门的门楣。分册规定的标志脱离企业名称的使用场合只有三个: 1办公室门牌;2安全帽;3专用标语。 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CI评分表 篇二:中建八局施工现场CI管理程序 中国建筑八局 施工现场CI管理程序 一、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准确、规范地执行中建总公司新版《CI视觉识别规范手册(电子版)》(以下简称CI),树立“中国建筑”品牌,扩大中国建筑八局的社会影响,增强竞争能力,赢得广大用户的信任,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局及局属各单位项目经理部。 三、相关文件: 中建总公司新版《CI视觉识别规范手册(电子版)》及《关于印发企业理念的通知》(中建政工[XX]9号)、《关于视觉识别规范施工现场分册增加、调整内容的通知》(中建政工[XX]10号)、《关于施工现场CI执行标准增补内容的通知》《中建八局CI实施管理办法》。 四、组织机构 局和公司成立CI实施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CI实施执行小组。在工程项目经理部组建的同时,项目经理部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现场CI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在落实各部门机构的同时,要建立经理部的CI实施执行小组,该小组应由技术、工程、安全、机械、消防、生活管理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办公室设在经理部办公室,负责日常CI管理工作。 五、施工现场常用组合规范 标志、标志释义及标志最小使用范围(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 现场分册P2)
标志制作规范(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3) 标志不可侵犯范围(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4) 标志负形、标志烫金使用规范及标准色、辅助色(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5) 辅助图形及运用规范(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6) 标准中英文制作规范(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7) 施工现场常用组合规范(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8--16) 工地大门(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18--20) 大门分为无门楼式和门楼式两种形式,各单位可自行选用。 、无门楼式大门: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无门楼式大门。 A、材质:大门为金属管焊制或为薄铁板。 B、规格:大门形式为对开门或四开门。总宽度为6--8米;高度为2米;每扇门面积为3×2米或2×2米(宽×高)。 C、色彩:大门颜色为白色或不锈钢本色。
D、文字组合及其它: 每扇门正腰安装一块面积为I×2米或l×3米(宽×高)的薄铁板或宝丽板,颜色为中建蓝色(C100M30,以下简称蓝色),上面用白色隶书体字(刘炳森手书)书写“ 蓝色,面积同上。 门柱:门柱截面尺寸建议为×米,高度为米,其中米为柱帽高度,柱帽为梯形,顶面积为×米。门柱通体为蓝色。两柱帽上”字样,如门为铁板制成,正腰则涂为 方可加灯箱,各单位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门楼式大门: A、大门门体形象:同无门楼式。 B、门柱门媚形象: a、材质:门柱为不锈钢球形网架或普通钢管构造,可在普通钢管外包薄铁板或其他板材。 b、尺寸:门柱截面尺寸建议为1×1米,总高度为米,其中门楣高度为米,大门净高度为5米。 C、色彩:门柱若包有薄铁板,从地面起2米高为蓝色,2--5米处为白色;门楣为蓝色,标志反白,字为白色。 d:标志与文字组合:标志尺寸为1×1米,文字内容分为两排,上排为施工的工程局全称(只能写到局),下排为承建×××工程。此为非标准组合,只限于门楣上使用,未经允许,严禁在其他场合使用。
注:如施工当地的政府在规格、繁体字上有要求,规格按当地政府规定制作,字体选用特例简体隶书字样。 大门不能因开小门破坏 “”字样,如果需要开小门,可将大门平均分成六等份,在最边上的一等份开小门或在门柱外侧开小门. 除上海地区及地方政府规定用特例简体字外,其他地区一律使用白色隶书体字(刘炳森手书). 围墙(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21--26) 分为一次性使用的砖砌和可重复使用的金属式两种类型,各单位可根据情况选定。 围墙规格: A、砖砌式:高度为2米,颜色为白色。其中围墙上端米高,下端米高为蓝色。 B、金属式:一般为彩钢板或金属栅栏,高度为2米。 围墙标准组合: A、砖砌式:主图案为中建标志和“”繁体手书字样组合,标志和字体均为蓝色,标志尺寸为×米,位置居白色墙体上米、下米之间,即距地面米;大门右侧第一组标志与门柱相距1米;字体按附图尺寸组合,每组的组合图形之间用辅助图形间隔。每组间距为米,辅助图形居中。 B、金属式:
a、彩板颜色为白色,上端米高,下端米高为蓝色。自大门边第二块板起每隔5--8块板设一中建标志与“”繁体手书字体上下组合图形(蓝标、黑字)。图形组合尺寸在×米(高×宽)之间,具体位置见附图。 b、用蓝色板与白色板的组合,从大门边的第二块板(白色)起,每隔5—8块蓝色板,设一块白色板,在白色板上制作中建标志和“”繁体手书字体上下组合图形(蓝标、黑字)。图形组合尺寸在米×米(高×宽)之间。 C、彩板颜色如a,在白色彩板的上端米处和下端米处,刷成蓝色,自大门边的第二块板(全蓝色板)起,每隔5—8块板,设一处蓝色板,在蓝色板上用螺钉固定一块米×米的白底、蓝标、黑字的中建标志和“”繁体手写字体上下组合图形,具体安装位置见附图。 围墙内侧(砖砌式):颜色同外侧一样。内容为中建标志同中建专业标 语组合,标志、字体(黑体字)均为蓝色,尺寸为米×米。广告标语组合:A、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 B、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 C、构筑大地风景奉献人间真情(此条已不再用) 注:如施工当地的政府在规格、繁体字上有要求,规格按当地政府规定制作,字体选用特例字样。 在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围墙的维护,不能出现小广告、滥图滥写等内容。注:如果是临街工程应在围墙内侧(不是在围墙上)树立“中建标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宣传牌,在一层办公用房的上面加“中国建筑八局承建×××工程”宣传牌。如是两层办公用房,可在一、二层中间的高度粘贴“中国建筑八局承建×××工程”宣传牌,宣传牌用蓝底白色黑体字。不能写到公司。(见楼面形象) 标牌(见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P27--32) 施工图牌: 主要包括CI图牌、中建总公司企业理念牌、工程简介、工程平面图、组织结构、工作制度、安全制度等,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增减。但CI图牌和企业理念牌必须要,并且要放在重要的一端。每一块图牌不需落款。CI图牌只能写到局 图牌应置于大门入口处显要位置 图牌规格:图牌为长方形,可竖式也可横式,高宽或长宽比例为3:2(建议尺寸为:m×1m),可选用钢管支架(不锈钢),也可镶嵌于墙上或悬挂于玻璃橱窗内。 图牌材料:平直的板材,颜色为白色或不锈钢本色。 篇三:中建一局集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标准 中建一局集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标准 (YQB-085-04)
编制说明 环境对人们门常生活越来越重要,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建筑施工领域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标准来指导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 XX年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组织了—局建设发展公司、土木公司和集团公司质量安全部等单位、部门编写了“中建—局集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标准”。标准共分六章,即总则、—般规定、环境影响、能源消耗、材料与资源、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为全集团在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即将实施的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集团《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眢理体系》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施工阶段)要求,吸收了“北京乐喜金星大厦”和“富华金宝”工程中成功的管理办法,但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全面之处,希望广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继续补充完善,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目录 1.总则 2.—般规定 3.环境影响 场地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 废气排放
噪声影响 水污染 光污染 施工周边区域的安全保护 古树、名木与文物保护 4.能源消耗 节能措施 节能效果 能源优化 5.材料与资源 材料选择 材料节约 资源再利用 水资源保护 6.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场地文明 人员安全 人员健康 《中建一局集团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标准》 (YQB-085-04) 1总则
为了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的方针和技术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建立企业切实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装饰、市政总承包工程;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或合同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 本标准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作业人员办公区和生活区。 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安全防护与人员健康,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一般规定 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有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和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保护的有效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制度,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应定期对项目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组织考核工作。 开工前应指定专人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防护措施等知识的培训和交底。
施工中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减少对场地地形地貌破坏,制定严格控制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的措施。3环境影响 场地环境保护 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介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如:绿化、喷浆、隔尘布遮盖、地面硬化或混凝土封盖等。 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为了减少现场堆放的回填土过干产生粉尘,除应采取覆盖措施外,还 应派专人定时洒水,土的含水率控制在15%-25%即可。 清理模板内已绑扎好的钢筋中残留的灰尘和垃圾时要尽量使用吸尘器,不得使用吹风机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拆除旧有建筑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并应遵循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有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周围的围挡及大门等的设置应符合中建总公司《中建总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施工现场分册)》要求,围挡要保持清洁、严密。
施工材料、垃圾的运输: (1)施工现场路面硬化处理的宽度应不小于出口。根据道路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硬化处理方法; 不同的硬化处理方法和位置标高表1 (2)运输车辆严禁超载、超量装载运输。运输土方、渣土、垃圾等以三楼物质的车辆必须采用密封运输,必须持有市政管理部门批准运证件; (3)施工现场门口处铺垫草帘子,设置洗车池,对于占有泥土的车辆,用清水冲洗。车辆外部不准挂有拉运的物质,车轮不准带有泥土上路; (4)运输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物及细颗粒散体材料时车辆要覆盖严密或使用封闭车厢,防止遗洒和飞扬。 (5)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要加强防遗洒的管理,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必须在现场清洗干净车辆方可离开; (6)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应确保不遗洒、不混放,应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