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5 KB
  • 7页

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导规范手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衢江区学校流行性感冒防控指导规范冬春季是流感、水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幼托机构作为学生、幼儿集聚的场所,由于该群体人群年龄小,人口密度大且接触频繁,是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高发场所。目前已处于流感等传染病的流行期,近段时间我区流感病毒活动度逐步上升,多所学校发生了流感聚集性疫情,为加强学校(园)冬春季传染病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的防控工作,保护学生、儿童身体健康,维护校园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及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现将防控方案制定如下:一、疾病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临床表现:此病潜伏期一般2-3天,甚至几个小时。流感的症状虽与普通感冒有些相近,但更为严重: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厌食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为严重的是,流感可并发肺炎、脑病、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特别是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或婴儿可因流感木身或其合并症引起死亡。2.流行病学: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仅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使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可引起反复发病。2.防治措施: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春季也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春天,家长和孩子去户外活动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最好提前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患儿在退烧后24小时才可以解除隔离。患儿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合并症,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然痊愈。二、学校及托幼机构防控要点:(一)日常防控工作要点: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各单位要制定本单位流感应急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人。2、每学年开学后应即组织校医、园医或负责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工作的人员学习流感防控知识。3、若有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4、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的学生和幼儿,立即电话通知其家长领返回家,尽早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学校校医室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和感冒药品。晨检症状监测种类:(1)发热:腋窝体温(水银温度计测量)上37.5°C可定为发热。(2)咳嗽:指急性咳嗽。(3)咽痛:咽喉红肿热痛。 流感样病例(ILI):发热(腋下体温$38°C),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來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5、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6、加强各类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场所(如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保育室、宿舍、教研室)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7、落实手部卫生,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托幼机构由保育员每日落实幼儿勤洗手,推行六步洗手法。8、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宣传知识要点:(1)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用过的纸巾;(3)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山、牙刷、口杯等个人物品;(4)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5)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6)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7)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9、在流感流行季节,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10、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 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二)突发或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要点:1、学校、托幼机构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时,及时(12小时内)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聚集性病例是指同一宿舍或班级内1天发生3例及以上(或3天发生5例及以上)。2、停止举办校内、园内各种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孩子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园或较多人员集会,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3、实施班级为单位的晨检和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立即电话其家长领返,尽早到更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4、加强因病缺勤登记,学校和托幼机构市专人负责与离校或离园的学生进行家访联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记录热退时间,症状消失48小时后,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证明方可回校或上班。5、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指定校医或其他人员负责疫情信息核实和上报工作,每日汇总、统计晨检、缺勤学生情况及新增病例数,每日报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掌握每日流感样病例现症学半增减情况。6、加强室内消毒与通风,学校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教室、寝室及公共教室如电脑、视听、图书馆等的消毒与通风。7、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做好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主要包括流 行因素调查和协助采样。流行因素调查包括近期聚集性活动、疫苗接种情况、活动场所通风情况、口常消毒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缺勤登记落实情况、病例发现、隔离措施等。8、临时停课后措施:(1)提倡学生个人患病停学休假。在卫生计生部门科学评估提岀停课建议后,由学校对应的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并宣布停课,如需多所学校大范围停课则应报当地政府决定实行临时停课措施。(2)建立学校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制度。停课前,学校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流感防控等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3)停课期间,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学生(包括住宿生和非住宿生)每天的健康状况跟踪,掌握学生每日健康情况。并按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同时,对校内各类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4)复课后,学校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午检和病例报告,至少持续14天。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后48小时,方可上学。(三)班主任工作要点:1、及早发现病例,做到一摸、二看、三问。一摸:触摸学生的额头和手心,初步辨别一下孩子有无发烧,必要时可测量体温;腮腺、颌下淋巴结核是否肿大。二看:看学生面色和神态,有无疾病和传染病的迹象,如眼结膜充血、皮疹。 三问:询问学生的饮食、睡眠、大小便和有无病史等情况,必要时可询问学生家长。若有学生诊断为流感,隔离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前往公共场所。隔离期满(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凭校医开具的返校证明方可复课。2、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1)未发病时做好的防护措施:在流感流行季,学生家长应注意做好孩子的防护,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注意多摄取富含维&素C的食物和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的食品,流感流行时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家庭内经常开窗通风;(2)发生流感后做好的防护措施:学生发生流感后,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配合学校做好信息沟通。当家里有流感病人时,要做好家居隔离,在家中更使用单独的水杯和碗筷,与家人分桌就餐,有条件的家庭要让患者和家人分房居住;病人与家人直接接触时要戴上口罩,以免传染给其他家人,特别是学生。3、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叶痰,不乱扔垃圾,个人丰活用品要专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发生流感后 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