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7页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繁荣发展,现阶段的公路建设工程日益增多。本人自98年从事公路建设已经15年了,软土地基是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地基类型,很多时候工程施工都不能将之有效避开。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的低强度、高含水量、渗透性差和物理性质差等因素,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使路基发生较大沉降问题,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软土地基展开处理,保证公路建设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现结合施工实际总结软基处理几种施工技术。关键词:软土地基;公路;处理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 在本人参与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均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其物理性质较差,具有的强度较低,天然含水量较大,容易受到扰动,是一种多孔饱和介质。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中未足够重视、地基承载能力无法满足上部构造物的承重需求,或者虽然暂时满足承重要求,但是在后期使用中,因为水或地基自身问题造成地基不够稳固,常会使上部构造物发生较大沉降,造成了局部构造物的损坏,为后期的修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对后期工程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因在公路建设中,很多软土地基常常无法有效避免,为此在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和保证施工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本人对在进行公路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就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行探讨和总结,具体施工中遇到的软基处理方法如下:1在公路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存在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一定要遵循相应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首先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选择与确定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符合工程需求的基础上对经济性加以考虑,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同时,在处理中还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尽可能就地取材的展开处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同时还可以有效缩短地基处理所需时间,对工程工期的实现极为有利。2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2.1置换填土法7 当公路工程需要穿过有水生植物长期生长的泥沼地带或者暗浜时,由于区域内存在较厚的淤泥,表层中含有机质较多,而经过测定有机质的烧灰量在7%及以上时,必须利用置换填土方法进行处理。如在某公路施工过程中,一般要将换土的深度保持在30cm至50cm之间,在对表土进行清除时,要避免使下部的原状土遭到破坏。在处理过程中,要先将淤泥按照工程需要进行清除,之后用渗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填充,可以用片石、砂或卵石等材料,如果实际情况允许,还可以加以一些水泥或石灰。在这一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保证置换材料在有水浸入时,其承载力依然不会降低,同时,进行置换填土后,要进行充分压实处理。2.2浅层与垫层处理技术当地基表面较为软弱时,一般可以用浅层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浅层处理主要是利用排水、浅层拌合或材料增设等方式将地表的强度有效提高,避免地基发生局部沉降或变形,使填土荷载可以在地基上均匀分布。垫层即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软弱土挖出,之后用高性能、高强度的粒状材料进行回填。2.2.1砂砾垫层方法7 在粘性土或粉土中,采用砂砾垫层方法较为有效。在运用这一技术时,首先要对材料选用加以注意。一般情况下,所用的砂多为中、粗砂,同时要保证材料洁净,含泥量要保持在5%以内,或者也可以用最大粒径在5cm以内的天然级配砾石进行垫层。同时,要对垫层的厚度和宽度加以准确把握。一般而言,垫层宽度要比路基边脚多出0.5m至1.0m左右,避免雨水天气或者施工中的机械操作造成垫层破坏,使垫层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在施工中一般用振动法和碾压法进行垫层施工,进行逐层铺设并逐层压实。因此,分层的厚度要根据振动力大小确定,一般以10cm至25cm范围内为宜,保证不会因为沉降作用导致垫层发生断裂。2.2.2表层排水当地基的土质尚可,只是因为含水量较大才会形成软土地基时,最经济的处理措施就是展开表层排水处理。在填土前,可以在地表进行沟槽开设,将地表水有效排除,同时可以使地基表层中含有的部分水量可以最大限度排出,便于机械顺利通行。同时,要用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材料如碎石、砂砾等进行回填,保证开挖出的沟槽可以实现盲沟效果。2.2.3石灰土垫层当软土地基约为1m至3m厚时,可以采用石灰土垫层方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一般用消化石灰、粉煤灰或消化石灰与土料作为垫层材料。在施工前,需要先展开下部地基的检验工作,将其中存在的局部软土挖出,用灰土或素土进行填实。在这一处理技术中,灰土的拌合较为重要,在拌合过程中要对含水量进行准确控制,如果含水量不足,要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如果含水量过多,可以进行晾晒。一般情况下,灰土的配合比以3:7或2:8为宜。2.3粉喷桩技术7 粉喷桩技术是利用粉体对地基进行喷射与搅拌,使软土地基得到有效加固的技术,其中,粉体物质是作为加固料使用,和原始的软土强制性展开搅拌,利用化学及物理作用使二者形成强度较高、水稳定性较强、变形特性良好的特殊混合柱体,也就是粉喷桩。一般情况下,粉喷桩技术多使用在天然含水量超过30%的粉土、淤泥质土和粘性土加固中,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对上部构造物的承载能力,对于地基沉降量的减少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通常而言,在展开公路施工前就要结合工程设计情况和实际情况展开粉喷桩典型施工,以便对地质资料的正确性与相关参数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准确把握。在粉喷桩施工中,关键环节是要对喷粉量进行准确控制,并且要保证喷粉均匀适当。对于粉喷量进行控制,主要是由储灰罐和送灰管间的压力差与电机转速实现。一般而言,储灰罐与送灰管间的压力差以0.2MPa为宜。另外,要对粉喷桩的施工顺序进行严格把握,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流程展开施工。2.4碎石桩技术7 在一般的粘性土和沙土中,可以利用碎石桩技术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这一技术是在高压水流作用下,通过振冲器对地基进行振动与冲击,使之形成适当孔洞,分批将坚硬材料如碎石等向孔洞填入,制作成桩体,由粘性土和桩体共同形成复合地基。在这一处理方法中,很多材料都可以直接使用,如卵石、砂渣、碎石或砂砾等,因此要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种填充材料要保证粒径在20-50mm、含泥量在10%范围以内。在碎石桩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具体施工方法和成桩步骤加以注意,还要将施工中出现的偏差严格保证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2.5水泥搅拌桩技术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利用特殊的深层搅拌设备,将石灰或水泥作为主要固化剂材料,在软土地基中将固化剂与软土进行强制性搅拌,使二者发生化学及物理反应,从而使软土发生固结,形成具有较高强度、水稳定性和整体性的地基,通过桩土对荷载进行共同承载,使其承载能力可以大幅提高。这一技术可以在深度处理中加以应用,非常便于施工,所用设备轻便,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2.6塑料排水板技术这一技术是向软土层中打入塑料排水板,和砂垫层、堆载相结合,使软土中含有的水分不断排出,从而使水体发生固结。这一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地基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排水能力,使水平方向上进行排水时的距离大幅缩短,在冲填土地基与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地基中使用较为广泛。结束语7 针对公路建设中不同的软土地基,要根据处理原则结合道路状况、土质类型、工程造价控制等实际问题选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或者也可将一些技术加以综合运用,力争处理效果的优良性,为公路建设工程安全、有序、可靠而经济的开展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汪海.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第2期[2]王浩罗广林.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技术及施工之我见[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年第2期[3]高梅真赵鑫.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3年第3期[4]赵会凯.浅析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今日科苑》2011年第1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