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50 KB
- 2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章建筑设计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其他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第4章楼梯计算4.1设计资料本宾馆共设有两部楼梯,分别为1号、2号楼梯,布置见结构平面布置图。底层和其它层楼梯由于楼梯高度及踏步数不相同,因此分开计算,楼梯配筋详见楼梯配筋图。4.2梯段板设计板厚h=120m,约为板斜长1/30,板倾斜角tg=150/300=0.5,cos=0.894取1m宽板带计算:板配筋选用HRB335,梁选用HRB3354.2.1荷载计算恒荷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水磨石面层(0.3+0.15)0.65/0.3=0.98KN/M三角形踏步0.50.30.1525/0.3=1.88KN/M混凝土斜板0.1225/0.894=3.36KN/M板底抹灰0.0217/0.894=0.38KN/M小计6.6KN/M活荷载3.5KN/M总荷载设计值P=1.26.6+1.43.5=12.82KN/M4.2.2截面设计板水平计算跨度=4.5m,=3.0m则弯矩设计值==板的有效高度=120-20=100mm
,配,选配4.3平台板设计设平台板厚120mm,取1m宽板带4.3.1荷载计算恒荷载水磨石面层0.65120m混凝土板0.1225=3.0板底抹灰0.0217=0.34小计3.99活荷载3.5总荷载设计值p=1.23.99+1.43.5=9.688KN/M4.3.2截面设计平台板计算跨度=1.7-0.2/2+0.12/2=1.66m则弯矩设计值=板的有效高度=120-20=100mm选配4.4平台梁设计平台梁截面尺寸为200mm350mm
4.4.1荷载计算恒荷载梁自重0.2(0.35-0.17)25=0.9梁侧粉刷0.02(0.35-0.12)217=0.156平台板传来3.991.7/2=3.39梯段板传来6.64.5/2=14.85;6.63/2=9.9小计19.30;14.352活荷载3(4.5/2+1.7/2)=9.3;3(3.0/2+1.7/2)=7.05总荷载设计P=1.219.30+1.49.3=36.18KN/MP=1.214.35+1.47.05=27.09KN/M4.4.2截面设计计算跨度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截面按倒L形计算=b+5=200+5120=800mm梁的有效高度=350-35=315mm,选配,选配
配置箍筋=0.71.1200315+1.2521056.6/200315=71919N61690N46190N满足要求第5章桩基计算5.1设计资料1、该场地地形平整,无滑坡,无液化土层等不良地质现象2、地基承载力fa=80kPa(工程地质剖面见附图)场地自然条件:根据上海xx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xxx-xxx),拟建场地属上海地区正常地层分布区,地层分布稳定。该建筑物场地地势平坦,地表高程4.05~5.00m,属于Ⅳ类场地土。场地的浅层地下水位年平均埋深0.50~1.00m左右,属于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无侵蚀性。场地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表-1层号土层名称平均层厚(m)含水量w(%)重度(kN/m3)孔隙比e压缩模量Es1-2(Mpa)摩擦角φ(゜)粘聚力c(kPa)①杂填土1.30~~~~~~②灰褐色粉质粘土2.0030.218.50.883.9320.518.0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4.4041.817.31.193.3720.013.0③夹灰色砂质粉土0.6020.518.80.806.1730.04.0
④灰色淤泥质粘土5.0035.017.51.024.5616.015.0⑤灰色粉质粘土10.5031.417.80.955.8518.021.0⑥草黄~灰色粉砂~24.318.20.857.9532.55.0预制桩、灌注桩桩周土极限摩阻力fi值与桩端土极限端承力fp值层号土层名称埋深(m)预制桩灌注桩fi(kPa)fp(kPa)fi(kPa)fp(kPa)①杂填土0.00~2.00②灰褐色粉质粘土1.50~3.501515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3.00~6.5015(6m以下)1820(6m以下)③夹灰色砂质粉土4.00~6.002025④灰色淤泥质粘土8.00~14.002520⑤灰色粉质粘土13.50~24.5045100035450⑥草黄~灰色粉砂21.50以下501500405005.2选择桩型、桩材及几何尺寸5.2.1桩型结合地质资料及上海施工的特点,本工程拟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桩基础。由于基地位于居民区附近,沉桩方式应避免采用锤击方式。各区基础连为一体,采用桩基加独立承台加拉梁的基础形式。桩长32m,桩尖进入灰色砂质粉土层4.2m。5.2.2桩材采用PHC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5.2.3桩直径选择=0.4m,=15/0.4=37.5<100,满足要求。5.2.4桩距的计算
桩距1m,取m。桩距2m,取6m5.2.5桩的详细尺寸见图7-15.3桩基的计算5.3.1桩基的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根据《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6.2.4规定,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本工程的假设绝对标高为3.70m采用Φ400为管桩:桩周长,截面工程地质剖面图7-2,取桩长15m桩端伸入5层的长度为4.2m(>2D)单桩承载力取620KN。5.4初选承台尺寸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承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承台边缘至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对于条形承台梁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75mm;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本设计选用的承台采用C20混凝土,承台保护层厚度70mm,N/mm2,N/mm2;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N/mm2,底面埋深为D=1.5m,装顶埋入承台100mm。
5.5承台计算5.5.1柱下独立承台:CT-1 1、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二桩承台圆桩直径桩列间距桩行间距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承台根部高度承台端部高度柱子高度(X方向)柱子宽度(Y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中心最小间距为(-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钢筋强度设计值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承台混凝土的容重承台上土的容重承台顶面以上土层覆土厚度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2、控制内力: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轴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 、、 3、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承台底部面积承台体积承台自重标准值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4、承台验算: (1)、承台受弯计算: a、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基础规范8.5.3-1) 每根单桩所分配的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b、Y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轴) ①号筋() (2)、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a、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柱对承台的冲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7-1) X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b、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由基础规范8.5.17-1式推导出按下列公式: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3)、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Y方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后Y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8-1)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5.5.2柱下独立承台:CT-2 1、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四桩承台圆桩直径桩列间距桩行间距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承台根部高度承台端部高度柱子高度(X方向)柱子宽度(Y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中心最小间距为(-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钢筋强度设计值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承台混凝土的容重承台上土的容重承台顶面以上土层覆土厚度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2、控制内力: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轴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 、、 3、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承台底部面积承台体积承台自重标准值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4、承台验算: (1)、承台受弯计算:
a、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基础规范8.5.3-1) 每根单桩所分配的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b、Y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轴) ①号筋() (2)、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a、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柱对承台的冲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7-1) X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b、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由基础规范8.5.17-1式推导出按下列公式: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3)、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Y方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后Y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8-1)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5.5.3柱下独立承台:CT-3 1、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八桩承台圆桩直径桩列间距桩行间距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承台根部高度承台端部高度柱子高度(X方向)柱子宽度(Y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中心最小间距为(-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钢筋强度设计值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承台混凝土的容重承台上土的容重
承台顶面以上土层覆土厚度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2、控制内力: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轴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 、、 3、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承台底部面积承台体积承台自重标准值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4、承台验算: (1)、承台受弯计算: a、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基础规范8.5.3-1) 每根单桩所分配的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b、X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X轴) ①号筋() Y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轴)
①号筋()(2)、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a、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柱对承台的冲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7-1) X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b、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由基础规范8.5.17-1式推导出按下列公式: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3)、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Y方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后Y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8-1)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5.5.4柱下独立承台:CT-41、基本资料: 承台类型:九桩承台圆桩直径桩列间距桩行间距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承台根部高度承台端部高度柱子高度(X方向)柱子宽度(Y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中心最小间距为(-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钢筋强度设计值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承台混凝土的容重承台上土的容重承台顶面以上土层覆土厚度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2、控制内力: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轴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值(k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值(kN·M);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 、、 3、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承台底部面积
承台体积承台自重标准值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4、承台验算: (1)、承台受弯计算: a、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基础规范8.5.3-1) 每根单桩所分配的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b、X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X轴) ①号筋() Y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Y轴) 同上(2)、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a、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 柱对承台的冲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7-1) X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b、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角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由基础规范8.5.17-1式推导出按下列公式: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X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Y方向上冲切系数(基础规范8.5.17-3) 满足要求。 (3)、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a、Y方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后Y方向斜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基础规范8.5.18-1) Y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X方向上自桩内边缘到最近柱边的水平距离:
满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