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门禁及楼宇对讲系统施工工程企业技术标准工程名称门禁及楼宇对讲系统施工工程编号一、工作内容门禁及楼宇对讲系统工程所需的管路敷设、线缆敷设、控制箱安装、设备安装及调试。二、材料供应⑴、甲供材料设备:门禁读卡器、门禁控制器、发卡器、对讲主机、对讲分机、管理机、控制器、电控锁、电磁锁、出门按钮、计算机、不间断电源等所有安装设备;材料:镀锌钢管、镀锌桥架、金属软管、PVC管、镀锌钢管。⑵、乙供材料辅材:塑料胀管、自攻钉、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绝缘胶布、热缩套管。三、施工工艺1.1施工准备⑴、材料准备设备:主要包括门禁读卡器、门禁控制器、发卡器、对讲主机、对讲分机、管理机、控制器、电控锁、电磁锁、出门按钮、计算机、不间断电源等。材料:镀锌钢管、镀锌桥架、金属软管、PVC管、镀锌钢管、塑料胀管、自攻钉、接线端子、钻头、焊锡、绝缘胶布、热缩套管等。⑵、机械设备手电钻、冲击钻、梯子、水平尺、拉线、克丝钳子、剥线钳、电工刀、电烙铁、一字改锥、十字改锥、尖嘴钳、偏口钳、万用表等。⑶、人员配置要求技工占总施工人数的50%,普工占50%。1.2施工方法及要求管路敷设 控制箱安装 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设备接线、调试1、管路敷设1)明配管根据设计图加工支架、吊架、抱箍等铁件以及各种盒、箱弯管。2)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径的4
倍。加工方法可采用冷煨法,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工。支架的规格设计无规定时,应不小于以下规定:扁铁支架:30mm*3mm.角钢支架:25mm*25mm*3mm.1)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的管卡最大距离见下表。1、钢管名称2、15~203、25~304、40~505、薄壁钢管6、10007、15008、20004)穿线钢管固定方法:胀管法、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抱箍法。5)管路敷设:水平或垂直敷设明配管允许偏差值:管路在2m以上时,偏差为3mm,全长不应超过管子内径的l/2。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内侧有无毛刺,镀锌层或防锈漆是否完整无损,管子不顺直者应调直。6)敷管时,先将管卡一端的螺丝拧进一半,然后将管敷设在管卡内,逐个拧牢。使用铁支架时,可将钢管固定在支架上,不许将钢管焊接在其他管道上。7)管路连接: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采用扣压式管连接。8)钢管与设备连接: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干燥房屋内,可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应包缠严密。b.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可在管口处装设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应套绝缘保护软管.经弯成防水弧度后再引入设备。c.管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00mm。d.埋人土层内的钢管,应刷沥青包缠玻璃丝布后,再刷沥青油。或应采用水泥砂浆保护。9)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金属软管与钢管或设备连接时.应采用金属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宜超过lm。b.金属软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lm。c.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2、控制器箱安装1)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表面配合严密。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2)控制器箱通常安装方位依设计而定,在无具体要求时宜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
1)控制器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严禁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2)安装明装壁挂式控制器箱时,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行固定。要求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其高度有设计要求时以设计要求为准。3、线缆敷设1)清扫管路a.清扫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及杂物等。b.清扫管路的方法: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绑扎在带线上,从管的一端拉向另一端,以将管内杂物及泥水除尽为目的。c.穿带线穿带线的目的是检查管路的通畅和作为电线的牵引线,先将钢丝或铁丝的一端馈头弯回不封死,圆头向着穿线方向,将钢丝或铁丝穿人管内,边穿边将钢丝或铁丝顺直。如不能一次穿过,再从另一端以同样的方法将钢丝或铁丝穿入。根据穿人的长度判断两头碰头后,再搅动钢丝或铁丝。当钢丝或铁丝头绞在一起后,再抽出一端,将管路穿通。2)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3)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4)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均需单端可靠接地。5)4、设备安装1)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电磁锁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特殊要求,读卡器和出门按钮的安装高度宜为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0.1m,电控锁的安装高度宜为1.1m。2)读卡器的安装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配件齐全。3)读卡器一般通过专用机螺丝直接固定在暗装装底盒上,注意固定牢固可靠,使面板端正,4)按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接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读卡器的接线端子相连接。5)安装电磁锁、电控锁之前应核对锁具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安装的位置、高度、门的种类和开关方向相适应。
1)电磁锁安装:首先将电磁锁的固定平板和衬板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然后将电磁锁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内,即可固定螺丝,按图连接导线。2)电控锁安装:在金属门框安装电控锁,导线可穿软塑料管沿门框敷设,在门框顶部进入接线盒。3)锁具安装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在门框、门扇上开孔。4)对讲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可靠,。5)对讲分机应安装在户门墙内侧,二次确认门铃设置于分机背面户外侧墙上,高度均为底边距地面1.4米处。6)门口主机设置于楼门口或单元门口一侧,一般采用嵌入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4米。7)产品安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纸或技术文件进行全部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合格后方可安装。5、设备接线、调试1)设备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2)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及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3)接线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行校对,直至确认无误。4)按照设计图纸及产品说明书连接系统管理主机、UPS电源、打印机等设备。5)在系统管理主机上安装门禁系统管理软件,并进行初始化设置。6)按照系统软件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对系统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7)分别对各户分机进行地址编码存储于系统主机内,并进行记录。安装完后,对所有设备进行通电联调,检测各分机同系统主机、分机同门口主机及系统主机同门口主机之间的通话和视频效果,以及报警功能。同时检查呼入系统主机的分机对应的编号是否与记录相符,如不符则对该号重新编地址码,直至无误。四、检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第8.3.7条的规定对门禁系统进行检验,门禁系统的前端设备(各类读卡器、识别器、控制器、电锁等)抽验数量不低于设备总数的20%。系统功能、软件功能和数据记录等应全数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被检设备的合格率为100%按照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第4.5.7条的规定,对楼宇对讲视频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系统的主观评价不应低于4级标准。五、工程开始条件管理室内、弱电竖井、建筑内其他公共部分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敷设位置等均应符合设计施工要求。管理室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六、工程结束条件达到工程设计要求,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合格。七、过程检查1)设备之间、干线与端子之间连接不牢固,应及时检查,将松动处紧牢固。2)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用现场实地目测、钢尺等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3)使用屏蔽线或同轴电缆时,外铜网与芯线相碰,按要求外铜网应与芯线分开,压接应特别注意。4)用焊油焊接时,非焊接处被污染。焊接后应及时用棉丝(布条)擦去焊油。5)由于屏蔽线或设备未接地,会造成干扰。应按要求将屏蔽线和设备的地线压接好。6)对讲分机接线不牢固、成像不清晰,造成无信号(声音、图像、报警信号)或信号质量不合要求,应及时进行复查调试,并更换不适合的设备。7)安装门口主机、户内分机、、二次确认门铃、解码器箱时,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8)机房内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水措施。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和丢失零部件,应及时关好门窗,门上锁并派专人负责。9)设备之间、干线与端子之间连接不牢固;应及时检查,将松动处紧牢固。10)使用屏蔽电缆时,外铜网与芯线相碰;按要求外铜网应与芯线分开,压接应特别注意。11)
由于屏蔽线或设备未接地,会造成干扰。应按要求将屏蔽线和设备的地线压接好。1)箱(盒)位置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箱(盒)无破损及受压变形。2)箱体背后抹灰墙体表面无空鼓和裂纹现象,箱(盒)内清洁无杂物。3)管子敷设路径正确,管子弯曲数量符合规定,管弯曲处无折皱凹陷和裂缝;管子连接紧密无松动;管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不含抹灰层)。管口光滑,管子进入箱体处顺直,管与箱(盒)连接方法正确,配件正确齐全。黑色钢管与箱(盒)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箱内壁3~5mm;镀锌钢管与箱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宜外露2~3扣管端螺纹;PVC管与箱(盒)连接可使用连接器件或在管端做喇叭口,喇叭口应紧贴箱(盒)接触面。4)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位置正确,固定可靠,管进入箱体顺直,回路数量及管与箱体连接位置及方法均正确;暗式配电箱四周无空隙,箱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建筑物表面;箱内部件齐全;箱体油漆完整。5)箱后背建筑物表面无空鼓和裂缝现象,箱体内外清洁;箱盖开闭灵活,箱内结线整齐美观,回路编号齐全、正确。6)导线在箱内余量适当,接线位置正确,连接牢固紧密,不伤芯线。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2根,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八、材料质量标准护套线材全部为铜芯线缆,线缆上要有清晰的长度计量标识,所有线缆要有检测报告。护套线缆按《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1266690标准及《电工软铜绞线》GB/T12970.2-2009的标准进行检测。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需"CCC"认证标志。设备要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全部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3C认证标识。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标准审查人:标准审批人(产品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