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1.65 KB
- 4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ICS17.120P12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384——2007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stageobservationplatform2007-07-14发布2007-10-1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编制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制定《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本标准系初次编制。《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共8章24节,主要技术内容有:——水位观测平台的界定和位置、形式选择要求;——水位观测仪器对平台的技术要求;——平台设计标准;——平台各部分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文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黑龙江省水文局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原赵蜀汉陈松生代文良陈宇丰姚永熙郭金巨原金勇王运祺张永平车新垒田岳明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李里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目次1总则2平台位置选择3平台形式、类型与选择3.1平台形式与选择3.2平台类型与选择4设计标准4.1防洪标准4.2测洪标准4.3抗震标准4.4防雷标准5仪器对平台的要求5.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5.2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6荷载6.1荷载分类及代表值6.2均布活荷载6.3雪荷载6.4风荷载6.5水冲击荷载6.6地震荷载6.7荷载组合与校核7直立型平台设计7.1测井设计7.2仪器房设计7.3栈桥设计7.4基础设计7.5进水管、沉沙设施7.6测井水位滞后量计算与验算8其他类型平台设计8.1悬臂型平台8.2双斜管型平台8.3斜坡型平台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总则1.0.1为统一水位观测平台设计、建设和观测仪器及传感器对观测平台的要求等方面的技术规定,保证水位观测平台设计、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正常运行,为防汛抗旱、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等的水位观测提供保障,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定义的水位观测平台包括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和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并提供使用有关仪器测量地表、地下水水位的相应环境以及安装条件。水位观测平台主要包括测井、仪器房、栈桥及支架等附属设施。1.0.3本标准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和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1.0.4水位观测平台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河床演变、水文与气象特征、水力条件、航运和冰情等情况,经过技术、经济综合论证确定方案。1.0.5水位观测平台的设计与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6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平台位置选择2.0.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位置选择应满足建站目的和观测精度的要求,宜选择建设条件适宜的地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河道的水位观测平台应选择在岸边顺直、稳定、不易冲淤、主流不易改道、水位代表性好的位置;并宜避开回水和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地方。2湖泊及水库内的水位观测平台宜选择在岸坡稳定,水位有代表性的地点。3受风暴潮影响地区的水位观测平台宜选择在岸坡稳定、不易受风浪直接冲击的地点。4水位观测平台应靠近基本水尺断面,两者间距水位差不宜超过1cm;采用水文缆道测流的站,其水位观测平台与缆道测流断面宜保持3m~5m的水平距离。2.0.2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选择的位置处的水位应代表当地地下水位,满足观测目的和精度的要求,并应符合SL183-2005的有关规定。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3平台形式、类型与选择3.1平台形式与选择3.1.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按其在断面上的位置,布置形式可分为岛式、岸式、岛岸结合式。3.1.2岛式适用于河床稳定,不易受冰凌、船只和漂浮物撞击的测站。3.1.3岸式适用于岸边稳定、岸坡较陡、淤积较少的测站,也适用于断面附近经常有船舶停靠,河流漂浮物、冰排较多的测站。3.1.4岛岸结合式适用于中低水位易受冰凌、漂浮物、船只碰撞的测站。3.1.5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按形式可分为机电井、压水井、敞口井和观测孔等;形式选择应符合SL183-2005的有关规定。3.2平台类型与选择3.2.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按其结构和工作方式可分为直立型(进水管可以是水平、虹吸、虹连等),其他类型(悬臂型、双斜管型、斜坡型等)。3.2.2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按其建筑结构的材料可分为管材(金属或其它材料)、钢筋混凝土、砌体和其他类型。3.2.3水平进水管适用于岸坡较稳定,滩地较低,河流含沙量较少的测站。3.2.4虹吸及虹连进水管适用于河床较稳定,滩地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大的测站。3.2.5悬臂型主要适用于各种主流摆动、冲淤变化较大、遥测、无人值守的非接触式水位计。3.2.6双斜管型适用于坝坡稳定、水位变幅较大的水库站,适用于滚动式浮子。3.2.7斜坡型主要适用于多泥沙、结冰、水位变幅较大、岸坡较长的水位观测处,适用于接触、非接触和遥测水位计。3.2.8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按其测井的用途可分为专用监测井、民井、勘测孔、生产井。生产井不宜作为水位基本监测井。3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4设计标准4.1防洪标准4.1.1水位观测平台设计应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同时不低于当地防洪标准。当出现小于或等于当地防洪标准相应洪水位时,应能保证水位观测平台建筑物的安全,并不应淹没仪器设备。4.1.2大河重要控制站,水位观测平台防洪标准应高于100年一遇;当受水利工程调节影响或地形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这一标准时,其防洪标准应不低于近50年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4.1.3大河一般控制站,水位观测平台防洪标准应高于50年一遇;当受水利工程调节影响或地形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这一标准时,其防洪标准应不低于近30年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4.1.4区域代表站、小河站水位观测平台防洪标准应高于30年一遇。4.1.5湖泊站,水位观测平台防洪标准应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或堤顶高程。水库、闸坝站,水位观测平台防洪标准应高于水库、闸坝最高蓄水位。4.1.6对防汛、水资源、水质监测等有重大影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文测站,可按对应的水文站级别划分原则提高一级防洪标准和测洪标准建设。1国家重要水文站;2位于重要城市和重要城市上游并对城市防汛起重要作用的水文站;3对水资源配置、水环境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水文站;4国际河流和跨界国际河流水文站;5位于城市重要水源地或重点产沙区的水文站。4.2测洪标准4.2.1水位低于等于测洪标准相应水位时,水位观测平台应能正常运行。4.2.2大河重要控制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50年一遇,或不低于当地和下游保护区防洪标准。4.2.3大河一般控制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30年一遇,或不低于当地和下游保护区防洪标准。4.2.4区域代表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20年一遇。4.2.5小河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10年一遇。4.2.6湖泊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最高洪水位或堤顶高程。4.2.7水库、闸坝站,水位观测平台测洪标准应高于水库、闸坝校核水位。4.2.8大河重要控制站、大河一般控制站的水位观测平台,观测的水位变幅为历年最低水位~测洪标准相应水位。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的水位观测平台观测水位变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业务主管部门确定。4.2.9当漫滩较宽、边坡较缓时,应根据漫滩、边坡和造价等情况,经综合分析后,可分级设置水位观测平台。4.3抗震标准4.3.1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大河重要控制站、大河一般控制站和大型水库(湖泊)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应按甲类建筑抗震设防,区域代表站和中小型水库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湖泊)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应按乙类建筑抗震设防,小河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应按丙类建筑抗震设防。4.4防雷标准4.4.1水位观测平台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计。4.4.2水位观测平台接地体电阻应小于10Ω,并应在仪器房内设置等电位体、等电位连接。5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5仪器对平台的要求5.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5.1.1水位观测平台安装浮子式水位计,其测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井的截面可建成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应有足够大小的尺寸安装所使用的浮子式水位计。2测井井壁应垂直,测井底应低于设计最低水位0.5m,测井口应高于设计最高水位0.5m以上。3测井不论采用何种截面,均应使安装在其中的浮子式水位计的浮子、平衡锤距井壁应保持7.5cm以上的间隙。4一个测井内安装二台或更多的浮子式水位计,所有浮子、平衡锤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cm。5.1.2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安装其他形式水位计,其测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压力式水位计,测井中应有牢固的安装传感器的设施,传感器不应受淤积和冰冻的影响。2安装声学水位计和雷达水位计,应根据所采用水位计的发射波束角和水位测量范围估算所需的测井内径;井壁应平整。3激光水位计宜安装在小口径测井内,井壁应平整并具备安装水面反射器的条件。5.1.3仪器房应适宜水位自记仪器安装及正常运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牢固,满足使用要求;2房内干燥、通风、明亮;3有防潮、防盗、防虫、防鼠、防雷设施;4有安放仪器的工作台,台面平整水平,工作台面积大小应方便测报人员工作,高度宜为85cm左右,并带有贮放常用工作物品的抽柜或屉斗;5仪器房及整个平台应有架设、保护电源、通风、信号通信电缆的设施;6测井井口应封闭。5.2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5.2.1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安装浮子式水位计,其测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井的截面宜建成圆形,可用金属或塑料管材构建。下部管壁上应设有适量的透水孔。2测井井壁应垂直,在水位变化范围内,浮子能自由升降。测井底应低于设计最低水位0.5m以上。3测井内径的大小应能保证安装在其中的浮子式水位计的正常工作。5.2.2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安装其他形式水位计,其测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非浮子式的地下水水位计安装在测井内,测井及整个平台应能适应仪器安装和维护的需要。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安装压力式水位计,测井的内径应能便于装入压力式水位计的传感器和传输电缆,并不应小于10cm。3安装接触式地下水位计,测井内径应大于接触式地下水位计的水面跟踪触头,并应使水面跟踪触头及其悬挂线缆能无阻碍地跟踪水面升降。7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6荷载6.1荷载分类及代表值6.1.1作用于水位观测平台及附属物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自重、土重、固定的仪器设备重等。2可变荷载:平台面活荷载、栈桥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水冲击荷载等。3荷载:撞击力、地震作用等。6.1.2平台设计时,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1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可变荷载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偶然荷载应根据试验资料,结合实践经验确定或按有关规范计算其代表值。6.1.3平台设计时,可采用标准值作为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永久荷载标准值:对平台各部份结构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2常用材料和构件,其自重可参照GB50009-2001附录A的规定采用。3可变荷载标准值,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计算或采用。6.2均布活荷载6.2.1平台各部分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应按表6.2.1的规定采用。表6.2.1平台各部分均布活荷载标准值项次类别标准值(KN/m2)1平台仪器房2.02平台挑出部份2.53平台屋面1.54栈桥桥面3.5注1:第1项包括工作人员、仪器设备;2注2:第2项,当人群有可能密集时,宜按3.5KN/m采用。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6.3雪荷载6.3.1平台台面和栈桥桥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Sk=UrSo(6.3.1)2式中Sk—雪荷载标准值(KN/m);Ur—平台平面积雪分布系数;2So—基本雪压(KN/m)。6.3.2基本雪压应按GB50009-2001附录D.4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6.3.3有雪地区,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雪压值在GB50009-2001附录D中未给出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雪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全GB50009-2001附录D中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近似确定。6.3.4山区的基本雪压,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区的基本雪压值乘以系数1.2采用。6.3.5平台平面积雪分布系数可按GB50009-2001第6.2.1条有关规定采用。6.4风荷载6.4.1垂直作用于平台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w=βuuw(6.4.1)kzszo2式中w—风荷载标准值(KN/m);kβz—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us—风荷载体型系数;u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2wo—基本风压(KN/m)。6.4.2基本风压应按GB50009-2001附录D.4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2应小于0.30KN/m。6.4.3当城市或建设地点的基本风压值在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上未给出时,可根据附近地区规定的基本风压或长期资料,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的对比分析确定;也可按GB50009-2001附录D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近似确定。6.4.4山区的基本风压,可按相邻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乘以下列调整系数采用:1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取0.75~0.85。9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与大风方向一致山谷口、山口取1.2~1.5。6.4.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6.4.5确定。根据水位观测平台位置的特点,地面粗糙度可分为下列二类:1A类指湖岸、沙漠地区等;2B类指乡村、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表6.4.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51015203040A类1.171.381.521.631.801.92B类0.801.001.141.251.421.566.4.6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GB50009-2001第7.3.1条有关规定采用。6.4.7平台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βz可按下式计算:ζνϕzβ=1+(6.4.7)zuz式中ζ—脉动增大系数;ν—脉动影响系数;ϕz—振型系数(取1.00);u—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1脉动增大系数,可按表6.4.7-1确定。ζ表6.4.7-1脉动增大系数222wT(kNS/m)0.010.020.040.060.080.100.200.400.600.801.002.00o1钢筋混凝土1.111.141.171.191.211.231.281.341.381.421.441.54及砌体结构注1:平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可按GB50009-2001附录E计算;2注2:计算WoT1时,A类地区用当地基本风压乘以1.38代入,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2脉动影响系数,可按表6.4.7-2确定。表6.4.7-2脉动影响系数ν总高度H(m)102040A类0.780.830.87B类0.720.790.851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6.5水冲击荷载6.5.1作用于平台测井和栈桥桥墩上的水冲击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2p=4.0KρFVh(6.5.1)0w0式中p—水冲击荷载标准值(KN);0Kw—水阻力系数,园形截面取0.8,多边形截面取0.9,方形截面取1.0;3ρ—水的密度系数(t/m),淡水取1.0;V—台身或桥墩处最大水面流速(m/s);02F—台身或桥墩每米高度的阻水面积(m);h—测井出土面至水面的高度(m)。6.5.2对可能发生比设计荷载还要大的荷载(漂浮物、冰排、波浪等),在设计时,可用水冲击荷载乘以综合工作条件系数ζ确定,计算时应根据考虑因素的多少,系数ζ按3.0~5.0采用。6.6地震荷载6.6.1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建设水位观测平台时,应考虑地震荷载作用。6.6.2计算地震荷载作用时,可仅考虑水平方向的地震荷载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6.6.3作用于平台台身的水平地震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F=αG(6.6.3)EK式中F—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EKα—地震影响系数;G—平台重力荷载(KN)。6.6.4计算时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αmax,不同基本烈度的最大值按表6.6.4采用。表6.6.4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与基本烈度关系基本烈度6789αmax0.040.080.160.321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6.7荷载组合与校核6.7.1计算平台支承结构和基础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作用的荷载进行组合,并应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6.7.2荷载组合可分为以下3种,设计时应根据荷载实际情况选用。1永久荷载、水冲击荷载与其他活荷载;2永久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撞击力;3永久荷载、风荷载、潮(啸)水撞击力。6.7.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地区,计算时应将地震荷载纳入相应的荷载组合,对设计进行校核。1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7直立型平台设计7.1测井设计7.1.1测井截面形式设计应符合本标准5.1.1的规定。7.1.2测井截面大小应满足下列要求:1圆形截面的测井:1)现浇砼或砌体结构的测井,放置一台仪器内径不应小于800mm,放置二台仪器内径不应小于1000mm,放置三台仪器内径不应小于1200mm。2)框架式及悬吊式测井,内径不应小于600mm。3)钢管式内径不应小于250mm。4)地下水水位观测的测井,内径不应小于100mm。22椭圆形或方形截面的测井,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5m。7.1.3多沙河流测井底部宜悬空,悬空高度不宜小于300mm,可设为漏斗状,并在测井靠河流一侧全高范围内设蜂窝状小孔。7.1.4测井井身的支承可选择以下形式:1基础式:测井井身直接位于河床基础上;2框架式:适合多沙河流,测井井身连接于双肢杆或四肢杆构成的“框架”上,底部悬空;3悬吊式:测井井身宜支承在陡岩或桥墩上,以及其他建构筑物上,底部悬空。7.1.5对于承受动水荷载的直立式测井,不管采用何种支承方式,其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下式:M稳K稳=≥2.5(7.1.5)M倾式中M稳——稳定力矩;M倾——倾覆力矩。7.1.6平台基础底面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仅考虑轴心荷载作用时,应符合下式要求:p≤f(7.1.6-1)式中p——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考虑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式(7.1.6-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pmax≤1.2f(7.1.6—2)式中pmax——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设计值。7.1.7需要防冻的测井,应采取下列措施:1对浮筒实行电器加热;2加大测井井壁厚度;3防止测井内结冻的其他措施。7.1.8需要防腐的测井,应采取下列措施:1测井井身及基础水下部分采用水工混凝土或大坝混凝土;2钢管测井应刷防锈漆或采用不锈钢管、工程塑料管等;3测井水下部分的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60mm。13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7.1.9需要防生物寄生的测井,应采取下列措施:1测井井壁应采取特殊塑胶涂层,防止贝类水生动物附着寄生;2测井井壁应采取特殊结构,防止水生植物附着或者蔓延。P01—前池;2—进水管;3—检修孔;4—沉沙池;5—掏沙廊道;6—测井;7—仪器室;8-栈桥;9—桥墩。图7.1.10直立型测井示意图7.1.10混凝土圆形截面测井(见图7.1.10)的内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井内径、外径可按下式计算:22.055V0hsD=×(7.1.10-1)05.0fc+.094fyρδD=D0+2δ(7.1.10-2)式中D—测井外径(mm);D0—测井内径(mm,取100整倍数);δ—井壁厚度(δ取150mm~300mm);V0—设计水面流速(m/s),无资料时,山溪性河流V0取5m/s,平原河流V0取3m/s~4m/s;hs—测井井身地面以上水深,hs取(0.6~0.7)hb(m);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Mpa);1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ρ—井筒截面配筋率(取ρ=0.006~0.012)。2计算的内径如不符合本标准7.1.2的规定,应按7.1.2的规定取值。7.1.11砖砌体圆形截面测井的内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沿周边均匀布设有6根构造柱的砖砌体测井,按下式计算其内径:22.055V0hsD=×(7.1.11)05.0f+.094fyρδ式中f—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ρ—为6根构造柱中全部纵筋在整个环形截面中比率,取0.002~0.004;δ—壁厚(取250mm)。2计算的内径如不符合本标准7.1.2的规定,应按7.1.2的规定取值。7.1.12置于桥墩、陡岩或其他建筑物上的悬吊式测井(下端伸入最枯水位0.5m),应采用钢管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内径应能满足放置仪器浮筒,预留空间应符合本标准5.1.1的规定;2管外径与壁厚之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3管在所属建筑物(如桥墩)或陡岩上的支承间距不应大于3m。4钢管竖向支承,应满足抗剪强度的要求。抗剪安全系数应满足下式:W总KV=≥8(7.1.12)∑Vi式中W总—为井筒及上部仪器、人员等全部重量;∑Vi—各支承抗剪力总和。7.1.13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的测井可用钢管、混凝土预制管、工程塑料管建成;测井内空间应满足本标准5.2的有关要求。7.2仪器房设计7.2.1仪器房设计应符合本标准5.1.3的规定,并适宜测报人员进行水位观测。7.2.2仪器房外形设计、装饰应与当地城市建设环境相适应,并应与平台整体结构相协调。7.2.3地处城市或需要观测平台附近水面情况的观测平台,仪器房外应设带防护栏杆的外走廊。7.2.4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的仪器房建设面积应符合SL276-2002的规定,室内空间高度应满足使用要求,并配置照明设备。仪器房带外走廊时,走廊净宽不应小于55cm。7.2.5地下水水位观测平台的仪器房,其室内面积与空间高度应满足使用要求。7.2.6仪器房墙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砖砌体。采用砖砌体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顶部圈梁。7.2.7仪器房门宜采用防盗门。墙体上宜安装百页窗或固定窗。采用固定窗时,窗扇上部墙15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体处应开设安有密孔钢丝网的通风孔。窗框上是否安置防盗网,可根据当地环境确定。7.2.8仪器房室内墙体上应预留好电缆、电源线、引线、挂钩或导管等设施的安装位置。7.2.9仪器房室内地坪应进行防滑、防潮处理。室内地面应适当高出室外地面,其中地下水位观测平台仪器房的室内地面应高于最高地面积水高度。7.2.10仪器房顶可采用平顶、亭式或半球壳等结构,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地处城市测站的水位观测平台或与缆道房(值班室)邻近的水位观测平台的仪器房,房顶宜采用正多边形的亭式结构。2仪器房顶檐边至少应伸出墙体外30cm;平台带外走廊时,亭式屋顶檐边至少应伸出走廊外边缘15cm。3采用平顶式房顶,其平板的厚度不宜小于7cm,并应采用带隔热层的双层结构;房顶需设排水孔时,应面对河流一侧设置。7.2.11仪器房应安置防雷设施,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仪器房应有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防雷)和内部防雷保护(防雷电电磁脉冲),观测平台周围无其他防雷系统覆盖时,应单独设置外部防雷系统,接地电阻应在10Ω以内。2进入仪器房内的电缆、电源线、信号线的屏蔽层以及金属导管等均应连接防雷地网及过电压保护器,并实施等电位连接。3对有水位自动采集、传输、发送要求的观测平台,防雷系统应结合自动测报仪器的要求统筹设计。7.3栈桥设计7.3.1栈桥由桥墩、连接梁、桥面板、防护栏杆四部分组成。7.3.2栈桥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可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砖石结构或其混合结构等不同的结构形式。7.3.3栈桥入水桥墩的设计,除满足一般设计要求外,应考虑漂浮物偶然撞击的因素;桥墩基础部分还应考虑是否有水流冲刷的影响。7.3.4栈桥桥面板两侧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其高度宜为1.0m~1.1m。7.3.5桥墩可采用砖(块石)砌体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入水的桥墩应尽可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7.3.6不入水的桥墩基础埋置深度可参照一般房屋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入水的桥墩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地基土壤的承载力;1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满足基础自身的结构要求;3满足冲刷深度的要求;4有冲刷处,非岩石河床桥墩基础底面埋深安全值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按表7.3.6规定选取;表7.3.6基底埋深安全值(m)总冲刷深度(m)051015埋深(m)1.52.02.53.0注:总冲刷深度为自河床面算起的河床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之和。5对于不受集中冲刷的墩台,可置于一般冲刷线以下再加适当的安全值。受淤积影响的墩台,可不考虑冲刷作用。7.3.7入水桥墩横截面应采用减小水流阻力的结构形状。下列几种截面形式(见图7.3.7)可供选择。圆形腰子形尖劈形图7.3.7栈桥桥墩截面形式示意图7.3.8栈桥基础设计还可按执行本标准7.4的有关规定。7.3.9栈桥梁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栈桥桥面宽宜取1.0m~1.5m,单跨桥长宜在5m左右。2桥面板可采用整体式现浇或装配式面板,现浇桥板厚度不宜小于8cm,装配式面板厚度不宜小于5cm。h3现浇可采用矩形梁板或T形梁板(见图7.3.9)。采用矩形梁板时,梁的高宽比,一bh11般取2.0~2.5;采用T形梁板时,高跨比,一般为~,跨度较大时选用小比值,梁l10141肋宽b取15cm~18cm,梁翼边缘厚度c不宜小于6cm,梁肋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217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cb图7.3.9T形梁板示意图4钢结构桥面板可由木板、钢板或钢丝网水泥板制成。5桥面应采用防滑设计地面,并应预埋防护栏杆的固接铁件。7.4基础设计7.4.1平台基础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测井结构等采取井筒式嵌岩基础、墩式嵌岩基础、板式基础、大直径桩基础和大直径群桩基础等形式。7.4.2在岩质地基上建岛岸式平台时,可采用井筒式嵌岩基础(见图7.4.2),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嵌岩深度可按下式计算:2P+P+.066bfPh000cb0sh=(7.4.2)k.033bf0cb式中hk—井筒嵌入岩石中深度(m);2fcb—岩石侧壁容许应力(KN/m);b0—测井计算宽度(m),圆形井:当直径d≤1m时,b0=0.9(1.5d+0.5);当直径d>1m时,b0=0.9(d+1)。方形井:当边宽b≤1m时,b0=1.5d+0.5;当边宽b>1m时,b0=b+1。P0—水冲击荷载(KN);hs—基础以上水深(m)。2当拟建测井位置基础埋深不能满足(7.4.2)式计算的hk时,井位应向岸边移动,使之满足。1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图7.4.2嵌岩深度计算示意图7.4.3在岩质地基上建岛式平台,可采用墩式嵌岩基础(见图7.4.3),其嵌岩深度可按下式计算:2p+p+.066bf[M−B(3/G+N)]000cbhk=(7.4.3).033bf0cb式中B—墩或板宽度(m);N+G—测井及基础自重(KN)。7.4.4在较坚硬土质地基上建岛式平台,可采用板式基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井抗倾覆安全稳定系数应满足本标准7.1.5的要求。M稳K稳=≥2.5(7.4.4-1)M倾2板宽可按下式计算:5ph00B=(7.4.4-2)h()γ砼−γ水+h(γ土−γ水)0bt式中h—测井基板厚度;0bht—板上填土厚度;3γ、γ、γ—砼、上部填土及水的重度(tf/m)。砼土水图7.4.3嵌岩深度计算示意图19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3板厚应满足抗弯、抗冲切以及最粗竖向钢筋锚固长度要求,并应满足抗倾覆安全稳定的要求。7.4.5在较密实砂土地或砂质粘土的地基建平台,可采用大直径桩基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混凝土桩,直径不应小于800mm;2采用单桩时,桩直径宜与上部测井外径一致,否则应设桩帽;3桩直径可按下式计算:MDZ≥2×3(7.4.5-1).0661αf+.167fyρ1c式中M=0.45P0;DZ—桩直径;α—调整系数,混凝土强度低于C50时取1.0。1(7.4.5-1)式计算的桩直径可小于上部测井外径,但不应小于1300mm。4当计算的桩直径小于上部测井外径时,应在桩与井筒衔接1200mm~1500mm范围内设置桩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帽厚度应不小于1200mm,宽度应大于测井外径300mm;2)桩帽布筋(上、下、左、右、前、后):六方均为φ12@150,中间设竖向拉筋φ12纵横@600;3)桩帽混凝土标号应与桩或上部测井混凝土标号相同。5单桩埋土深度可按下式计算:砂质粘土或粘土:2p+p+5.0bfPh000cb00shk=(7.4.5-2).025bf0cb纯砂土:2p+p+.045bfPh000cb00shk=(7.4.5-3).0225bf0cb岩质地基按(7.4.2)式计算。对h0s、hk的计算起点为,自然土:去掉表层0.6~0.9m耕作层处;开挖土:开挖深度超过0.6m的土,在开挖层地表处。6桩配筋率ρ不应小于0.006,钢筋的混凝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60mm。箍筋不小于φ8,间距@≤200。7桩混凝土标号不应小于C20,水下浇注不应低于C50。7.4.6当采用单桩因埋置过深,引发地下水施工困难时,可采用四肢桩基础(见图7.4.6)。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桩桩径可按(7.4.5-1)式计算,但其桩径不应小于800mm。2桩的间距B应保持5~6倍桩的外径。3当采用4肢单桩组成的群桩时,埋置深度可按下式计算:2p+p+5.0bfPh000cb00shk=(7.4.6).025bf0cb采用(7.4.6)式计算时,不计群桩间相互影响,也不计承台摩阻作用。2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341—桩;2—拉梁;3—井筒;4—承台。图7.4.6群桩布置示意图4桩间拉梁截面应不小于300mm×800mm,上下配筋各不小于3φ25,箍筋φ8@100。5桩上承台应符合下列要求:1)承台厚度不宜小于800mm,并与拉梁一起现浇。承台配筋上下双层、双向φ16@150。对角线设计十字形暗梁,暗梁高度与承台相同,宽度取400mm~600mm,其主筋不小于5φ25。两端直接锚入桩内40d,暗梁箍筋4肢φ10@150。2)当测井高于16m,且桩距大于6D时,应对暗梁作抗弯、抗剪校核。3)平台上、下层设拉筋φ14,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00mm,(弯钩或电焊在上下层网筋上端)。7.4.7在采用桩基础时,若在埋土深度内遇见岩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若基岩深度小于1/2hk(hk由(7.4.5-2)计算)时,采用(7.4.1)计算桩嵌入岩石深度。不计入岩层面上土体对桩的有利作用。2若基岩面深度大于1/2hk(hk由(7.4.5-2)计算),可按构造要求,将桩嵌入基岩2倍的桩径。7.4.8在松软及淤泥质地基上建平台,应根据勘测的地质资料确定基础的持力层;并应按(7.4.5-2)式、(7.4.5-3)式计算基础埋置深度,取其中较大的值。7.5进水管、沉沙设施7.5.1水平式进水管横截面宜为圆形或方形,可采用钢管、混凝土管、工程塑料管等材料,也可用砖、石砌成暗渠等形式。当进水管过长时,可根据需要分段设置沉沙池。7.5.2虹吸式进水管应采用成型管材,其管材、管头连接应密封性能好,工作状态时不漏气。7.5.3进水管入水口应高于测井底部以上0.3m,设置坡度应大于1/100。7.5.4对于河床不稳定、主流位置随高、中、低水位不同而变化的测站,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高程的进水管。7.5.5进水管和沉沙池应密封不漏水;沉沙池的进水管应高于河床以上0.3m;结冰的河流或有封冻的地区,进水管应低于冰冻线。7.5.6测井及进水管横截面积应根据测井截面计算确定,测井内水位滞后不宜超过2cm,测井内外含沙量差异引起的水位差不宜超过2cm。7.5.7设计平台应根据地形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进水管形式,并符合下列要求:1在河岸稳定、边坡较缓、进水管路较短、易于开挖的地方建平台,宜选择水平式进水1管,管头处应设置沉沙池。布置形式见图7.5.7-1。2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测井;2—水位仪;3—仪器房;4—进水管;5—沉沙池。图7.5.7-1岛岸结合式平台进水管布置形式示意图2在水位变差不大,进水管较长,堤、路外进水管路等不易开挖地方建平台,宜选择虹吸式(1)进水管,管径宜为5c,布置形式见图7.5.7-2;1234561—水位计;2—阀门;3—测井;4—三通;5—虹吸进水管;6—支柱。图7.5.7.-2虹吸式(1)进水管布置形式示意图3在水位变差不大,进水管较长,进水管路不易深开挖的堤、路内建平台,宜选择虹吸式(2)进水管,管径宜为5cm~10cm,布置形式见图7.5.7-3;4在进水管较长,进水管路不宜开挖的地方建平台,宜选择虹连式进水管,布置形式见图7.5.7-4。5虹吸式进水管的最大虹吸高度不宜超过7m。2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32451—水位计;2—测井;3—阀门;4—虹吸进水管;5—支柱。图7.5.7-3虹吸式(2)进水管布置形式示意图1—仪器;2—自记仪器浮子升降管;3—排气管;4—进水管。图7.5.7-4虹连式进水管布置示意图7.5.8沉沙池宜为矩形或圆形等形式,多沙河流宜多级沉沙池。沉沙池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也可采用砖、石等其他材料砌筑。7.5.9测井底及进水管应设计防淤和清淤设施,多沙河流的测井可根据需要设置排沙廊道。廊道形式有平顶道、拱顶道及混凝土管形廊道(见图7.5.9),排砂廊道的材料可采用石料、混凝土等。7.5.10排沙廊道应与进水管走向一致,检修孔宜设置在测井底以上1.2m,并正对排沙廊道。23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回填土回填土进水管进水管进水管图7.5.9排沙廊道形式图7.5.11平顶廊道及拱顶廊道内空高度应为1600mm~1800mm,宽度应为800mm~1000mm。管形廊道的混凝土预制管,内径应不小于1200mm。设置廓道平台的测井可不设沉沙前池。7.5.12当采用廓道长于30m以上时,宜在测井外侧设置一检修竖井。检修竖井内径应大于1000mm,内设爬梯(见图7.5.12)。1—进水管;2—廊道;3—爬梯;4—检修竖井;5—测井;6—检修孔。图7.5.12测井、检修竖井、廊道、进水管布置示意图7.5.13当测井高于10m时,宜设置检修孔,检修孔位置可设在测井出土处或设在廊道与测井相联处。检修孔内外应设置人员便于进入测井内检修的设施。7.5.14测井、进水管和沉沙池应经常进行清淤。7.5.15结冰河流应对测井、进水管和沉沙池采取防冻保温措施;结冰严重的季节,对停止观测的测井,应排除测井、进水管和沉沙池内的余水。7.5.16通航河流应在测井进水管口与被水淹没的测井四周加设防护桩或设立防撞墩、浮桶等标志。7.5.17虹吸式或虹连式进水管应经常检查管路、管道接头处有无漏气现象,并应定期进行排气检查。2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7.6测井滞后量的计算与验算7.6.1设计测井和进水管,应进行测井水位滞后量和测井内外水体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的计算,其值应符合本标准7.5.6的要求。7.6.2测井水位滞后量可按下式计算:1AW2dZ2△Z1=()()(7.6.2-1)22gwAdtP1nl2=∑ξi+λ(7.6.2-2)w1d式中△Z1——滞后量(m);2g——重力加速度(m/s);2AW——测井的横截面面积(m);2AP——进水管的横截面面积(m);dZdZ——水位变化率(m/s);当设计测井和进水管时,取河流最大水位变率;当dtdtdZ计算测井滞后量时取测井中实际水位变率。dtw——进水管内水头总损失系数;d——进水管直径(m);l——进水管长度(m);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当不同的边界变化情况有不同的ξ值,可查阅有关水ii力学计算方面的手册。λ——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与雷诺数(Re)有关,可查阅有关水力学计算方法。7.6.3测井内外水体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可按下式计算11△Z2=(−)h×CS/1000(7.6.3)ρρ0式中△Z2——测井内外水位差(m);33ρ——清水密度(t/m),一般取ρ=1.0t/m;003ρ——泥沙密度(t/m),可实验分析确定,或采用2.65计算;h——进水管的水头(m);3CS——含沙量(kg/m)。25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8其他类型平台设计8.1悬臂型平台8.1.1悬臂型水位观测平台由支架、维修平台、仪器箱立柱、仪器箱、悬臂、斜拉杆和水位传感器等组成。悬臂型平台结构示意见图8.1.1。8.1.2悬臂型平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架可采用混凝土、钢结构等,支架应加注脚梯。2仪器箱立柱可根据当地水文气象条件设计,立柱高度宜便于检修。3维护平台宜高出设计水位1.50m~2.00m。4应根据维护时使用设备和人员数量,选择维修平台的适当尺寸,并应加防护栏和人员入口,尺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悬臂设计可根据河流的主流摆动情况选择长度尺寸,宜采用钢质材料;如设在主流位置,臂长不宜大于4.5m。6仪器箱和斜拉杆可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选取合适材料制作。2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支架;2—维修平台;3—仪器箱立柱;4—仪器箱;5—斜拉杆;6—悬臂;7—水位传感器。图8.1.1悬臂型平台结构示意图8.2双斜管型平台8.2.1双斜管型水位观测平台设计应结合地形查勘确定斜面角度范围,测量斜面角不应小于o25。8.2.2双斜管型水位观测平台由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和仪器房组成。双斜管型水位观测平台结构示意见图8.2.2。8.2.3双斜管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由两根并列的斜管、滚动式球型浮子和滚动式球型平衡锤组成,浮子重量应大于平衡球重锤(铁球);滚动式球型浮子和滚动式球型平衡锤均由牵引环及内置气室的浮球组成。双斜管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球型浮子和平衡锤结构示意见图8.2.3-1和8.2.3-2。8.2.4水位轮直径应使水位传感器准确的反映水位变化的量值。水位轮直径可按下式计算:D斜=D直/sinα(8.2.4)27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式中D斜-斜管观测水位轮直径(cm);D直—直立式测井观测水位轮直径(cm);α-斜管与水平面的倾角。8.2.5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迟滞误差:≤2cm;2分辨力1cm:3滚动浮子直径:210mm;4斜管直径:≥250mm;5测量范围:0m~40m;6滚动球型平衡锤直径:100mm。通风窗模块水位计木板1231—仪器房;2—斜管;3—水泥柱。图8.2.2双斜管型水位观测平台结构示意图3425161—球形平衡锤;2—浮子;3—水位轮;4—导向轮;5—钢索;6—斜管。图8.2.3-1双斜管浮子式水位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2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422221155滚动式球型平衡锤滚动式球型浮子1—牵引环;2—气室;3—球型浮子;4—平衡铁球;5—钢索。图8.2.3-2球形浮子式及平衡锤结示意图8.2.6双斜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双管应分主、副管,主管放置浮球,副管放置重锤。2主、副管应接入仪器房内,管口伸出墙面不应小于15cm。3主、副管应顺直安装,倾斜角度应上下一致;副管安装应与主管上下并列或左右平行。4主、副管宜采用直径不小于250mm的工程塑料管,副管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150mm的工程塑料管,管壁厚度均宜大于6mm。5主、副管内壁应光滑无异物,管子接口处应采用接口连接,连接不应有大的缝隙、突起;应使用混凝土或扁铁等方式固定,并防止混凝土进入管内。6主、副管上端口应高于地面0.5mm~1.0mm,下端口接至设计最低水位。主、副管下端口应采用钢筋或铁栅栏封堵,主、副管铁栅栏间隙应小于5cm。8.3斜坡型平台8.3.1斜坡型水位观测平台由活动测井、测井运行轨道和测井拖动绞车三部分组成。斜坡型平台结构示意见图8.3.1。29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轨道;2—行车;3—活动测井;4—仪器室;5—太阳能电池;6—发射天线;7—绞车;8—转向轮;9—传感器传动轮;10—平衡锤;11—电热浮子。图8.3.1斜坡型平台结构示意图8.3.2活动测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井高度宜为3m~4m,单次移动行车的有效水位观测范围宜为3m。2测井对水流及波浪应有滤波作用,并应能阻隔汛期漂浮物及冰期流冰。3测井水上部分应密封,且留有可调通气孔;观测井底部上、下游侧应设置多个冲沙孔。4测井顶部应设置仪器箱,仪器箱宜采用筒状结构,分上、下两室,隔层设置通风孔。上室放室外端机,下室放传感器。仪器箱壁应设百叶通风防雨孔。仪器箱邻河开门。5测井内浮子应安装电热浮子,浮子用电应与市电隔离。并安装自动温控装置,自动调节浮子发热量。8.2.3自动温控电热浮子应采用一次成形不锈钢筒,内部加装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700w的交流电热环,浮子内填充绝缘导热材料。采用1Kw、110v的交流变压器作为隔离变压器,加装可控硅温度控制电路,电热环发热功率应控制在0w~350w之间。8.2.4支撑测井的行车应用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设计行车重量应不小于0.5t;行车与轨道之间应加装防脱板。8.2.5观测井行车轨道应采用20b热轧槽钢制作,轨道坡度宜为1:2,轨道净宽宜为1.2m,轨道长度根据岸坡实际确定。两轨之间采用槽钢焊接固结,并用地脚螺栓将轨道固定在基础上。8.2.6电动绞车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行车自重宜为1100kg~1300kg,机械磨损系数为0.5。2设计电动绞车运行速度为0.1m/s~0.2m/s。3电动绞车系统及安装,可参考水文绞车设计规范。3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标准用词说明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标准用词说明标准用词在特殊情况下的等效表述要求严格程度应有必要、要求、只、只有……才允许要求不应不允许、不许可、不要宜推荐、建议推荐不宜不推荐、不建议可允许、许可、准许允许不必不需要、不要求3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位观测平台技术标准条文说明2006年北京3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目次1总则2平台位置选择3平台形式、类型与选择4仪器对平台的要求5设计标准6荷载7直立型平台设计8其他类型平台设计33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1总则1.0.2水位观测平台是仪器房、测井及附属设施的总称,因此,平台设计包括仪器房、测井及附属设施的设计。1.0.3对直接受风暴潮冲击的沿海地区的潮水位观测平台不在此标准考虑的范围内。1.0.4水位观测平台的结构选择是否妥当,对观测平台的建设和观测成果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平台建设前,必须进行勘测调查,了解河道地形、河床演变、水文气象特征、水力条件以及测站测验环境等情况,为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1.0.5国家现行的标准主要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方面的规范或规程。3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2平台位置选择2.0.1对于主流摆动和冲淤变化较大的河道,确需建设水位观测平台,应尽可能选择在主流弯道下首的弯直结合部。如果确实因条件不允许,必须设在顺直段时,尽量考虑河道近年来的平均水平摆动情况,并兼顾各种摆动条件。观测平台应尽可能靠近基本水尺断面,使观测的水位与基本水尺断面的水位具有相同的代表性;平台与缆道测流断面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以防铅鱼进入和平台发生碰撞。2.0.2地下水观测井相关技术要求除满足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35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3平台的形式、类型与选择3.2.1地表水水位观测平台分直立型和其他类型两大类,工作方式主要是指进水管与测井的位置关系和进水方式。3.2.3水平进水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是多个,称为分级传感,适用于河床不稳定、主流位置随高、中、低水位不同而变化的测站。3.2.4~3.2.7平台类型的合适选择,关系到平台的正常运行和观测水位的代表性。因此,应按要求、结合河流特性、地形等经比较论证后确定。3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4设计标准4.1.1水位观测平台应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当出现小于等于防洪标准相应洪水位时,应保证水位观测平台建筑物不被冲毁,但允许被洪水淹没。4.1.2~4.1.4系根据(SL276---2002)4.1.2制定。4.1.6水文站级别划分原则系根据(SL276---2002)3水文测站级(级)别划分原则制定。其中水文实验站、潮水位站、大型水库(湖泊)水位站、国家级水质站、大城市重要水源地水质站按大河一般控制站对待,中型水库(湖泊)水位站、省级水质站和水土保持监站按区域代表站对待,小型水库(湖泊)水位站、地市级水质站按小河站对待。具体内容系根(SL276---2002)3.1.5制定。4.2.1在小于等于测洪标准相应的水位时,水位观测平台应能正常运行,测洪标准以洪水位的重现期表示。4.2.2~4.2.5系根据(SL276---2002)4.1.2制定。4.2.8由于大河重要控制站、大河一般控制站实现水位自记的迫切性和水位信息的重要性,本标准对其水位观测平台的水位观测变幅作了规定。但对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的水位观测平台,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其水位观测变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业务主管部门确定。4.2.9当漫滩较长、边坡较缓时,采取分级设置,可减少水位观测平台建设的工程量。4.3.1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大河重要控制站、大河一般控制站的水位观测平台观测的水位信息,在地震时期尤为重要,是抗震防汛的重要依据,当遭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具有抗震防汛特殊要求的建筑,所以将这部分站定为甲类建筑抗震设防;区域代表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在遭受地震荡破坏后,由于使用功能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定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小河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在遭地震破坏后,影响一般,所以将其定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4.4.2防雷设计标准根据水位观测平台的重要性,要求接地体电阻小于10Ω。37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5仪器对平台的要求5.1.1本条只适用于直立型平台安装浮子式水位计,不包括其他类型安装浮子式水位计的要求。测井井壁应垂直,保证在水位变化范围内,浮子能自由升降。水位观测井可以用工业管材直接构建。甚至可用二根合适的管材并靠竖立构建,一根容纳浮子,一根容纳平衡锤。5.1.2压力式水位计主要包括压阻式压力水位计和气泡式压力水位计二种型式。它们对水位观测井的断面尺寸,形状没有要求。在水位观测井内使用压力式水位计不需要考虑井内外水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压力水位计测到的是井外井内相等的水压力。井内流速很小,对压力传感器的影响也很小。水位观测平台的测井为声学水位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水介质和气介质声道,温度变化也很均匀,水气间反射介面平稳,有利于声学水位计的工作,提高了测量准确性。除浮子式水位计以外,也可以采用压力式水位计、声学水位计、雷达水位计、激光水位计等仪器。它们可以不需要测井,但它们安装在测井内会工作得更好。受声波、微波发射角和水位测量范围影响,声学水位计和雷达水位计可能需要较大口径的测井,井壁要求平整。雷达水位计用微波探测水面(水位),适用于一般的水面。激光水位计对水面反射要求较高,往往要求在仪器下方反射水面处有一固体漂浮物。5.1.3对遥测站点,应根据需要增设通信设备、太阳能电池的安装设施。5.2.1许多地下水位站点应用的是已建成的地下水位测井,地下水位测井也不可能具有较大口径。所以,往往只能使仪器适应此使用环境。5.2.2声学水位计、激光水位计、雷达水位计极少用于地下水位测量,因此,未做相应的要求。3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6荷载6.1.1~6.1.3主要依据(GB50009-2001)的有关条款,并结合水位观测平台的特性制定。有关参数的计算,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2.1依据(GB50009-2001)的有关条款,并结合水位观测平台各部分荷载的特点制定。6.5.2采用工作条件系数,主要是考虑设计中有一些因素不能具体量化,因此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取值的大小可根据平台的安全性确定。6.6.2、6.6.3根据平台测井的结构特点,将地震荷载简化,仅考虑水平方向的荷载,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6.7.1、6.7.2荷载组合的选用,除采用本标准的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荷载进行组合。6.7.3其他情况下的校核可根据需要进行。39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7直立型平台设计7.1.2对现浇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的测井,如内径过小施工不便,因此最小内径不应小于800mm。7.1.4“框架”式测井只是形如框架,各杆之间仅用抱箍连接,不可能承受弯矩,因而并非真正框架结构;“框架”式测井一般高度较低,当稳定性不满足时可在杆顶设拉线。7.1.5在计算安全系数时,应考虑浮力对水下结构的影响;在计算水荷载时,综合系数ξ取值不应小于3。7.1.7防冻方法不限于本标准所述措施。7.1.8规定的三种措施都应考虑。7.1.10、7.2.11设计测井,其内径应先计算,后校核。7.2.2地处城市测站的水位观测平台往往建于防洪堤外或处城市景观带,因此兴建时,应与城市规划部门配合,在结构造型、外观装饰方面应尽量符合城市建设整体要求,使之既满足水文功能要求,又能成为城市之一特色景观。7.2.6仪器房墙体在用砖砌体时,考虑悬空较高,面积又不大,受风力影响较大,为增强其整体性和稳定性,故要求设立构造柱及顶部圈梁,以确保其安全。7.2.8仪器房设计时,为避免建成后又进行挖补,影响美观,故在设计时应考虑平台太阳能板的进线位置,有关仪器的悬挂位置,信号线传输,电源线的引出位置,争取一次到位。7.2.10仪器房顶采用何种式样,应结合环境要求确定。当采用亭式结构时,应考虑诸如太阳能板基座的安装位置及人员检修的方便等因素。7.2.11水位观测平台一般为独立的建筑物,因靠河、湖、库水边,一般无其它高耸建筑物,为保证仪器及观测人员安全,应设置避雷系统,通常接地电阻10Ω以内,若与自动测报系统一体,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特殊要求进行设计。7.3.1栈桥由桥墩、连接梁、桥面板、防护栏杆四部分组成,是指多跨完整的栈桥结构,对于单跨桥或岸式测井平台,并非需要四部分齐全。7.3.3栈桥的桥墩许多是埋设在河流当中,既受水流冲击影响,还可能受漂浮物的撞击;河床受冲刷的情况下,桥墩下部还将受冲刷影响。水流冲击可以简单算出,河床冲刷也可根据多年平均冲刷情况进行判断,但漂浮物的撞击是一个不确定量,在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条件的限制设计。7.3.6基础最小埋深(m)是针对桥墩埋于有冲刷的河床而设置的安全埋深,其数据选取是采用JTGC30-2002,对于没有冲刷或淤积的河床,在桥墩基础设计时,不需要考虑此值。在堤坡处的桥墩因受开挖基坑的影响,周围土结构被破坏,易松塌,故最好在夯填后能铺石保护,确保堤坡及桥墩基础的安全。墩台附近河床的冲刷及墩台局部冲刷的有关计算可查阅JTGC30-2002的有关计算公式。桥墩的基础设计还可参考本标准7.4的有关规定。7.3.7入水桥墩横截面应选取阻水小的结构形式,选取什么形式,可根据栈桥整体结构及外形设计确定。7.3.8栈桥梁板的高跨比是参照房屋结构一般要求选取的,对于一般离岸边较近的观测平台,完全可满足要求,而对大江大河上的观测平台上的栈桥,根据设计计算荷载要求,可以4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自行调整,以确保安全为原则。连跨桥梁不宜采用固结型式,应采用铰接或活动连接,以保证砼的热胀冷缩要求;对于桥墩处,桥面有负弯矩,为防开裂,应配负筋,以防桥面开裂。现浇连跨梁板在桥墩处应留伸缩缝,特别是与测井仪器房连接的一跨,由于桥墩地基受井身建造开挖时的影响,使桥墩与井身基础沉降很不一致,应特别注意。7.4.3深度大于宽度时,为墩式基础;当深度小于宽度时,为板式基础。不管是墩式或板基础,其嵌岩深度均可用(7.4.3)式计算。7.4.4岛式水位观测平台采用板式基础时,应考虑的稳定性要求。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中对挡墙要求K稳≥1.5,是因为挡墙的荷载是静荷载,而测井的荷载是水荷载。属脉动荷载,故取K稳≥2.5。计算板式基础时,还应考虑水的浮力影响。7.4.6桩基础主要解决不均匀沉降和倾覆问题。桩基础埋土较深,施工也比较方便,利于解决上述问题。桩径计算公式,是由GB50009-2002(7.3.8-2)简化推导而成的。桩径宜与井身同直径,以免采用桩帽带来施工麻烦。扩大头桩由于附加轴力的产生,使4肢(或3肢)群桩产生受拉肢与受压肢。P+GMP+GM受拉肢N=−,受压肢N=−。1242B42B通过(7.4.6)式计算埋土深度后,即可进一步计算其受拉肢及受压肢承载力。由于水荷载是一种短期荷载,一次洪水最大值持续时间不过几小时。在抗拔、抗压及抗倾稳定有保证条件下,可认为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沉降可不进行计算,是因为整个平台竖向荷载较小。即使有较小沉陷,对结构及使用不会产生影响。7.5.1~7.5.6主要依据(GBJ138-90)的有关条款,并根据现运行的水位观测平台的实际情况制定。7.5.7虹连式进水管是将虹吸管与连通管连接使用,除在测井内敷设“U”形连通管与虹吸式进水管相连外,其余结构均与虹吸式进水管相同。运行前应在管内预注清水(潮水河站可预注澄清后的海水)。虹连式进水管可以避免泥沙大量淤积,但在含沙量较大时,因清水与浑水比重不同,所测水位应加改正。虹吸式进水管的最大虹吸高度为虹吸管倒U型的顶端至设计最低水位的高度。7.6.1在设计测井和进水管时,应进行测井水位滞后量和测井内外水体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的计算,其值应符合本标准7.5.6的要求,不符合时应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7.6.2、7.6.3测井与河流之间,一般用进水管进行连通,由于受水位涨落而进水管存在摩擦阻力。当水在管内流动时,就会产生水头损失,形成河流水位与测井中水位之间的差异,从而产生水位滞后量(△Z1)。滞后量的大小,首先决定于测井与进水管入水口的截面积之比,一般在1000:1时,滞后量很小。其次决定于进水管的长度、直径、水位变率,以及测井内外水体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Z2)等因素的影响。水位滞后量和测井内外水体密度差异引起的水位差对水位观测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计算。10.1.1~10.1.7主要依据(GBJ138-90)的有关条款,并根据现运行的水位观测平台的实际情况制定。4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标准最全面8其他形式平台设计8.3.2进水孔大小应满足滤波要求为原则。在确保上下游侧冲沙孔总面积等同的前提下,冲沙孔数量上游宜多于下游,冲沙孔单孔孔径下游大于上游,以确保高含沙水流时,静水筒内没有泥沙落淤。观测井水上部分应密封,且留有可调通气孔,以便调节排(进)气量,利用空气阻尼原理实现静水作用。静水筒内浮子设计为电热浮子,解决冬季静水筒内结冰问题,实现稳定封冻期的水位全天候观测。8.3.4行车与轨道之间加装防脱板是为预防行车脱轨造成水位计落水。4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1.2-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调整标准编制计划的原则和程序.pdf
- SJ1.3-1987编制电子工业技术标准主办单位责任制.pdf
- SJ1.4-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编制计划实施阶段划分及要求.pdf
- SJ1.5-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标准草案(送审稿)函审程序.pdf
- SJ1.6-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报批程序和规定.pdf
- SJ1.7-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标准草案(报批稿)报批时资料齐套性要求.pdf
- SJ1.8-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标准草案编写时应遵循的要求.pdf
- SJ1.9-1987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标准草案(报批稿)报批审查时退稿的原则和程序.pdf
- SL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pdf
- SNT2587-2010刺桐姬小蜂检疫处理技术标准.pdf
- SNT3070-2011蔬菜类种子溴甲烷熏蒸处理技术标准.pdf
- SY0415-96埋地钢质管道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pdf
- SY4063-1993电气设施抗震鉴定技术标准.pdf
- SY4064-1993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技术标准.pdf
- SY4081-1995钢制球型储罐抗震鉴定技术标准.pdf
- SYT0017-1996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pdf
- SYT0017-2006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pdf
- SYT0032-2000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