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50 KB
- 6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welcome
1、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任何一项开发建设项目,都会不同程度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破坏土壤结构,使土体的抗蚀力、抗冲力减弱,在外营力(自然和人为)的作用下,都会造成水土流失。★主要危害: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1)破坏水土资源: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农业减产或弃耕,耕地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加剧了人、地、水的矛盾。(2)损坏基础设施:工程防护不够(高开挖边坡、高填方地段),在暴雨、重力等作用下,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塌方或泥石流,冲毁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3)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造成附近河道、水库泥沙量增加,防洪能力降低,加剧了洪涝灾害,直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恶化生态环境:林草植被的减少,群落退化,植物生长条件劣化,使项目建设区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基础设施,加剧洪涝灾害,不利于生态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领导人的重要指示:跨世纪奋斗目标: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根据《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使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是落实有关法律规定,使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真正落到实处;为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方案作用国家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关口——否决权;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突破口——权利与义务对等。项目法人开发建设项目履行法定责任的基础;预防和治理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技术保障;维护项目法人权益的有力措施。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切入点;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的基础;计算防治和补偿费用的依据。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的基本知识★管理范围:凡是开发建设项目(交通、电力、矿业、水利、城建、农林等)都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方案报告书:凡征占地面积在1hm2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0000m3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方案报告表: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编制单位资格和业务范围:编制资格分为甲、乙和丙三级,各编制单位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并对所编制的方案负责。甲级:大中小型开发建设项目;乙级:中型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丙级:小中型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
★审批权限:中央立项,且征占地面积在50hm2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50*104m3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或者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中央立项,征占地面积不足50hm2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0*104m3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地方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跨地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经审批的项目,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项目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本规定的程序报原批准单位审批。
★审批手续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向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各一式三份。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审查,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审批申请之日起20日(1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按时作出审查决定的,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或者个人。
★方案报告书编制格式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版面格式:用A4幅面(210mm×297mm),插图(表)可适当加大。图件格式:各类图件要求用CAD制作,制图格式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方案封面的要求颜色:方案及所有附件的封面均应为彩色皮纹纸印制,送审稿为墨绿色,报批稿为浅湖蓝色。版式:封面左上角为设计单位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质证号和工程设计证书号,右上角为工程编号,用3号或4号宋体字印制。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第一行为工程名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第二行为水土保持方案,用初号或小初号黑体字;第三行标明送审稿或报批稿,用括号表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封面下方为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全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上行为建设单位,下行为编制单位,左方盖建设单位印章,右方盖编制单位印章。再下为出版年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扉页的要求扉页中上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资质证书和工程设计证书的彩色复印件,注意有效期。扉页下部:逐项列出设计单位地址、设计单位邮编、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内容,用3号或4号黑体或宋体字。加盖方案质量专用章。
方案责任页批准:应为证书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分管领导;核定:方案编制单位证书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审查:处室的技术负责人;校核:编制小组成员;编写: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执笔人;参加人员:编制小组成员,可分章节或分专业、分工注明。审查、校核、编写和参加工作人员须有编制方案上岗证书,并注明证书号;注:姓名须先用4号字印刷,后为签名。
★方案报送方案送审稿直接行文至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分支机构,如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或技术评审单位,送审单位也可为部门或分支机构,甚或筹建处。建设单位应于评审会议前5天将方案送达有关专家和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方案报批稿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行文(与印章对应,不能为分支机构),并说明何时委托何单位开展编制工作,何时通过技术评审或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审查,何时完成报批稿,现报请审批。并将方案报批稿作为附件。报批单位必须为独立法人。建设单位还应于批复后将方案(报批稿)送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1、水土保持: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综合措施)。2、水土流失:土壤及其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按外营力性质分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只要发生点的位移就叫水土流失。第二部分基本概念
3、土壤侵蚀强度: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微度<200,500,1000轻度200,500,1000~2500中度2500~5000强度5000~8000极强度8000~15000剧烈>15000
钦州市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情况参见广西区水土流失现状图,各县区土壤侵蚀面积见下表:2000年广西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面积统计表(钦州)km2县名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工程侵蚀毁坏型合计轻中强度极强剧烈小计钦北82.5228.817.651.750.06120.79004.170钦南19.5910.039.390.37039.380016.480灵山207.2949.2815.085.620.13277.4002.350浦北70.8818.483.120.07092.54001.610总计000钦州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模数(200,500,1000~2500)
4、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土壤侵蚀模数是计算水土流失的基础,该模数的确定一般是通过调查和现场实测、分析得到的。5、土壤容许流失量: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西北黄土高原区1000南方红壤丘陵区500北方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200西南土石山区500
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第一目标;并非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主要为六个:扰动土地率、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度、水土流失模数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覆盖率。7、水土保持设施:根据广西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如水库、塘坝、堤堰、挡土墙、截水沟、水平梯田和梯地等;水土保持植物,如人工种植或野生的林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自然地形地貌。
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是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注意一般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淹没面积属于项目建设区范围。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建设等活动直接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区域。
第三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基本内容和技术要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基本内容前言1.方案编制总则2.工程概况3.区域环境概况4.水土流失预测5.水土保持方案6.水土保持监测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方案保证措施9.综合结论和建议附表1: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附表2:单价分析表附件:附图:
前言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前期工程开展情况和审查情况;项目区地形地貌、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钦南区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灵山、浦北和钦北区为重点治理区)、方案的编制过程等。
1、方案编制总则1.1目的和意义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e)《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f)《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g)《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
1.2.2部委规章a)《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水保[1994]513号文);b)《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C)《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12号令);d)《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第16号令)。
1.2.3规范性文件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b)《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文);c)《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第5号文);d)《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e)《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的通知》(水利部水保监[1999]29号);f)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办函[2002]154号);…………..
g)《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h)《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i)《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保[2003]202号);j)《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1991]16号文);k)《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l)《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号);m)《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桂价费字[1999]247号)。
1.2.4规范标准a)《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b)《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c)《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d)《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e)《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f)《造林设计规范》(GB/T15776-1995);g)《防洪标准》(GB50201-94);h)《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i)《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j)《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k)《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l)《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1.2.5主要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a)工程委托书;b)《*****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c)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1.3编制深度1.4设计水平年
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2.2工程规模和等级应有工程项目特性表:项目名称、工程规模和等级、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工期、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土石方量、工程投资等。2.3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与水土保持有直接关系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如基础开挖、导流方式、土石方的开挖、回填、运输和堆存方式等,从中找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
2.4工程规划布置和占地项目主要组成有…………,总占地面积…..,见表….(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2.4.1…..2.4.2…..2.4.3附属企业规划布置2.4.4道路规划布置2.4.5石方工程量及弃渣场、临时堆土场规划布置土石方平衡计算不能简单“挖方-填方=弃方或借方”的方法计算平衡,要充分考虑施工时序、标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列出工程量计算表、并绘出土石方流向平衡框图2.5施工进度
3、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形地貌具体到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对于线形工程,应分段描述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3.1.2地质3.1.3水文3.1.4气象附近气象站的系列实测资料(气温、降雨量、蒸发量、风速等),要有一定频率的6h、12h最大降雨强度值;3.1.5土壤3.1.6植被3.1.7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工程项目的占地情况,具体描述该工程项目的土地利用现状。
3.2社会经济调查项目区或沿线地区的土地、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群众生活水平,发展方向,项目对周边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是否需要移民等等,要注意控制范围,不能用过大范围的资料。3.3水土流失现状可以简单描述项目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根据广西2000年遥感调查成果,列表说明该区域的水土流失侵蚀类型和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所占比列,并进行分析本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情况,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容许值。3.4水土保持现状和当地水土流失防治成功经验通过当地水保部门了解几年来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修建梯地、塘坝、小流域治理、种植经济林、水保林等数量、保存状况、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水土流失防治经验主要指根据当地开展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现有开发建设项目的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类型及标准、当地适生的水土保持树草种、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执行情况及效果等。
4、水土流失预测4.1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工程建设期(工程施工期和植被恢复期)和运行期(至方案服务期末)。4.2预测内容和方法4.2.1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根据工程有关设计资料,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注: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
4.2.2工程弃渣量预测4.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根据工程项目征占地范围与实地查勘,并根据水土保持设施的定义分析确定本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并应按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4.2.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项目建设破坏、埋压土地及植被造成原地貌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二是因为项目建设造成的弃土、弃渣及其不合理堆放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预测公式如下:
扰动前水土流失量扰动后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W=W2-W1式中:W1——扰动地表前水土流失量t;W2——扰动地表后水土流失量t;Msi——施工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t/km2·a;Ai——各施工区扰动地表面积km2;Fi——预测时段a。
★式中各计算参数的确定如下:a)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Msi通过现场踏勘,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测算出本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b)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Mi一般采用类别分析法,类比相近的类似工程,同时类比工程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经过实测得到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工程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并列表表述两个工程的可比条件(工程性质、区域气候、施工工艺、项目功能区、水土流失类型等)和土壤侵蚀模数类比分析表。工程类比条件见下表:
项目类比工程本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区域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施工方法和工艺项目功能区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区域划分类比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类比表
★根据确定的预测参数进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工程建设期造成水土流失量计算表(格式)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水土流失面积扰动前土壤侵蚀模数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影响年限水土流失总量(t)Ai(hm2)Msi(t/km2·a)Mi(t/km2·a)Fi(a)扰动前扰动后新增量
4.2.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1)破坏水土资源;(2)损坏基础设施;(3)加剧洪涝灾害;(4)恶化生态环境4.3预测结果和综合分析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或地段,即重点防治区段;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防治措施类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根据水土流失量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
5、水土保持方案5.1方案编制原则及防治目标5.1.1方案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2)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的原则。在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各施工部位水土流失特点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全面规划、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4)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做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保证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建设和节省投资。
5)按照“重点防治与一般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依据“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水土保持方案要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相结合。6)弃渣和堆土要坚持“先挡后弃,边弃边防”的原则,拦挡工程必须先砌筑,并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弃渣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覆土整治绿化。7)植物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8)按照“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务于主体工程的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应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9)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5.1.2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5.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2.1确定的依据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对工程征占地范围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合理界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2.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应按照工程区、行政区划、占地性质、地类分列。
5.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5.3.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工程施工规划布置以及水土流失特点,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若干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3.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防治分区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区1……………….………………分区2……………….………………分区3……………….…………分区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注意:体系图中各防治分区所列的水土保持措施要和章节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吻合。
5.4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及评价5.4.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的介绍,应按照各个防治分区逐个进行描述,尽可能细化(包括具体措施的布置、设计标准、稳定计算等),并列出各个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工程量,为后面评价和投资提供依据。5.4.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综合评价
5.5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根据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评价,补充完善各个防治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措施(挡土墙、排水沟、边坡防护等布设情况、稳定计算、工程量等)、植物措施(立地条件分析、树种和草种的优化选择、种植方式和数量)、临时防护措施(临时排水沟、临时挡护等)和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同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联合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5.6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5.6.1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按照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和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列,各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应和章节所列的措施工程量一一对应。5.6.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水土保持方案施工进度用双线横道图表示(即主体工程进度和水保工程进度对照标示,落实“三同时”的要求)。
5.7方案实施效果分析a)保土效果分析通过计算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后,可减少的水土流失总量、水土流失控制率和土壤侵蚀模数控制比来分析保土效果。序号项目名称水土流失面积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治理后土壤侵蚀模数影响年限水土流失总量(t)Ai(hm2)Msi(t/km2·a)Mi(t/km2·a)Fi(a)扰动后治理后减少量
b)拦渣率分析c)扰动土地和治理面积的分析根据工程扰动土地面积和治理面积,计算扰动土地治理率。d)绿化指标的分析根据植物措施实施后,通过调查分析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绿化面积,计算植被恢复系数(绿化面积/可绿化面积)、林草覆盖率(林草面积/责任范围面积)指标。e)综合防治指标分析主要分析本方案实施后,6个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标情况分析(列目标值和实现值的对照表)。
6、水土保持监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核实建设过程及完工后6项防治目标的达标情况。6.1监测的内容防治目标(验收指标)调查内容监测内容扰动土地治理率扰动地表面积、水保措施防治面积、工程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工程建设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水保措施类型、数量及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水保措施防治面积防治措施数量、质量;防护工程稳定性、完好程度;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采取措施后的土壤侵蚀模数降雨、坡面坡度、下垫面状况拦渣(灰)率弃渣量、灰渣及石膏排放量、弃渣流失量、灰渣流失量堆灰(渣)面积、高度、体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拦渣保土效果植被恢复系数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扰动地表林草恢复情况林草覆盖率林草总面积、责任范围面积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扰动地表林草恢复情况;责任范围面积调查
6.2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对于征占地面积、植被面积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数量、质量及运行情况,不同阶段林草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监测;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采用定位观测。6.3监测的时间和频次水土保持监测从施工准备期开始,监测期为整个施工期;监测频次为雨季每月1次,非雨季每2个月1次;当24h过程暴雨量大于75mm时进行加测。
6.4资料整理和报送每次的监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确保监测的成果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并编写监测报告,最终总的监测报告应报送业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设计单位。6.5监测工作保障措施a)组织领导措施b)技术保证措施c)监督管理措施d)资金保障措施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7.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7.1.1编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估算依据、价格水平年、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有关费率的计取同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参照《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文);7.1.2投资估算的编制按照常规编制(工程单价由直接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工程单价*工程量计算投资)。
7.1.3水土保持独立费用参照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实际工作量核定计列。(监测费、技术咨询服务费、技术评估费等)7.1.4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文件[1999]247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按照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以0.5元/m2征收。
7.1.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编制成果1)总估算表;2)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3)新增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资估算表;4)新增水土保持临时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6)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年度投资表。
7.2效益分析7.2.1基础效益a)新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保土效益、拦渣效益);b)改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的提高)。7.2.2社会效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行,创造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后,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可减少的水土流失量,减少了流入附近河流的泥沙量,减轻对水质的影响;减缓河道泥沙淤积速度,提高行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有利于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
8、方案保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确保水保措施落到实处。2)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保证,使水保方案达到预定目标。3)实行招标监理制,加强监督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4)加强资金保证,确保水保方案顺利进行。
9、综合结论和建议综合结论: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对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结论性意见、主体工程设计和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总体方案、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工程投资与效益。建议:必须提出对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建议;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建议;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后续设计提出要求,下阶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附件:1、工程委托书;2、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3、有关选址、取水、取土等文件;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桂政发[2000]40号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5、《*****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组评审意见》;6、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文件(桂水水保[***]**号)《关于确认***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的批复》;7、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桂水保监函[****]*号)《关于****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复函》;8、***公司(**监理函[****]*号)《关于****工程水土保持监理的复函》。
★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水土流失现状图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6、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图7、**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8、***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基本格式
- 陕西省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书
- 建设类与建设生产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异同分析
-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 荒田水库除险 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请示
-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水土保持方案和验收审批情况
-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方案
- g105金安区毛坦厂段升级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
- 水土保持方案
- 莱芜高新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和竣工验收单位
- 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方案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