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50 KB
- 10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章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治
概述
一、内环境的概念1、广义:2、狭义:
细胞外液血浆水组织间液细胞间隙结缔组织液体相骨基质液淋巴三个腔
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成分的比较细胞内细胞外阳离子钾、镁、钠钠阴离子磷酸盐、蛋白质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
表:透细胞液中主要电解质含量(单位:mmol/L)液体Na+K+Cl-HCO3-唾液3320340胃液609840胆汁149510145胰液14157792回肠液1291111629盲肠液80214822脑脊液141312723汗455580
二、内环境的生理作用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器官功能人体生命所必需的条件药物发挥作用的基础
三、水、电解质与疾病水、电解质失衡疾病治疗
四、治疗的特殊性1、综合处理2、掌握纠治的速度与时间3、注意监测
第一节 麻醉手术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一、麻醉对水、 电解质平衡的影响1、麻醉药物和方法对血管壁张力的影响2、麻醉药物对内分泌影响3、呼吸管理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交感神经阻滞血管床容积有效血容量相对不足低血压补液麻醉恢复血管张力恢复液体超负荷高血压椎管内麻醉与体液平衡
二、手术创伤对水、 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1、第三间隙2、体液丢失3、水钠潴留(一)细胞外液(ECF)
(二)电解质钠钾AG
第二节 麻醉手术后体液治疗一、体液补充量的估计
1、术中体液补充量术中体液补充量=基础需要量+术前额外丢失量+术中额外丢失量
正常人每天基础需要量呼吸道蒸发 350ml皮肤蒸发 500ml粪便 150ml尿 1500ml总计约 2500ml
禁食期间基础需要量=(基础需要量÷24)×禁食时间(h)
术中额外丢失量1、出血2、第三间隙3、蒸发4、漏出液:手术创面组织液和淋巴液
不同程度脱水时体液丢失量及补液量的估计严重脱水>8%80ml/kg中度胶水6%60ml/kg轻度胶水4%40ml/kg
出血量与补液种类出血量 补液种类<5ml/kg 晶体液(出血量×3)5~10ml/kg 晶体液10~20ml/kg 晶体液+胶体液>20ml/kg或Hct<20% 晶体液+输血
出汗与体液丢失出汗 不显性失水微汗 11~17ml/kg大汗>35ml/kg室温>29℃+500ml
表、麻醉手术后体液补充量的计算体液补充量=(术中需要量+术后需要量)-术中补充量术中需要量:1、基础需要量2、术前额外丢失量:体液丢失、失血等3、术中额外丢失量:体液丢失、潴留、蒸发、漏出、失血等术后需要量:1、基础需要量2、术后额外丢失量:引流、潴留、蒸发等3、麻醉对需要量的影响4、专科手术的特殊影响:TURP综合征等
术后额外丢失量呕吐胃肠减压引流瘘管伤口温度
二、输液的种类的选择(一)有效循环血容量基本充足:晶体液基础需要量+额外丢失量
(二)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1、体液总量无明显不足:胶体液:血容量晶体液:基础需要量+额外丢失量输血: 出血量>1/3或Hct<20%2、体液总量不足:内外兼顾晶:胶=2:1
三、输液速度1、体液缺失程度2、输入液体的种类3、病情:心肺肾4、监测结果
第三节 钠代谢及紊乱
水钠的生理调节1.渴感的调节有效渗透浓度有效动脉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渴感的调节有效渗透浓度有效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渴感
2.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ADH渗透性刺激非渗透性刺激血容量的维持比渗透性浓度的维持对生命更为重要.
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血容量渗透压渗透感受器细胞渗透性脱水心房容量感受器ADH远曲小管、集合管水重吸收渗透压血容量
3.醛固酮的作用aldosteron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浆钠离子钾离子浓度
醛固酮的作用肾素-血紧张素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高钾、低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钠-钾交换氢钠交换保钠排钾
4.心房利钠因子atrialnatriureticfactor,ANF
血浆渗透浓度1)等渗性低钠血症(假性低钠血症)2)高渗性低钠血症3)稀释性低钠血症一.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细胞外液容量1)细胞外液容量减少2)细胞外液容量正常3)细胞外液容量增多
(一)、伴有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1、病因:失钠大于失水1)肾丢失2)肾外丢失3)医源性
2、临床特点(1)失钠大于失水(2)血浆渗透浓度降低(3)易休克(4)临床表现
(二)伴有细胞外液容量正常的低钠血症1、病因:皮质醇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异常增多症等
2、临床特点(1)尿钠浓度、尿渗透浓度增高(2)血渗透浓度、血钠浓度及血浆蛋白水平下降(3)临床无明显水肿
(三)伴有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的低钠血症1、病因2、临床特点:(1)钠潴留小于水潴留(2)常伴有低钾、低蛋白、贫血、尿少、尿钾高、尿比重高等
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容易先发生循环系统症状———休克
防止脑水肿的保护性机制急性低钠血症低渗血浆水入脑脑组织间液流体压脑组织间液CSF蛛膜网粒血液脑钠进入脑组织的水
低钠血症初几个小时脑组织失钾、钠、氯脑细胞内渗透压脑细胞水肿持续性低钠血症脑细胞内缓慢丢失氨基酸等有机物质防止脑水肿的保护性机制
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肾功能
诊断失钠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
治疗1.病因治疗:
低钠血症 治疗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等渗盐液细胞外液容量正常 等渗盐液+利尿细胞外液容量增多 高渗盐液+利尿不同类型低钠血症的治疗
补钠:缺钠(mmol)=(140-实测血钠浓度)*0.2*体重1克氯化钠=17mmol钠
补钠注意事项维持细胞外液容量正常边治疗边监测注意补钠速度
三.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一)病因1.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高钠血症2.细胞外液容量正常的高钠血症3.伴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的高钠血症
(二)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内脱水高渗性脱水不常发生休克
(三)临床表现口渴脱水神经症状
(四)诊断病史尿液检查血液检查
(五)治疗1、病因治疗:2、按照分类给予不同的治疗3、注意事项:慢速纠正高钠血症降血清钠速度应小于2mmol/(L.h)
第四节 钾代谢及紊乱
钾的生理功能1、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2、维持细胞渗透压及调节酸碱平衡3、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及心脏的正常功能(1)细胞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2)跨膜的离子通道:(3)细胞膜通透性:(4)膜电导:
低钾血症机体总钾量取决于细胞内钾含量低钾血症不等于钾缺乏症血清钾减少常伴有体内总钾量减少
一.病因和发生机制钾摄入减少钾排出过多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稀释性低血钾
一)对骨骼肌的影响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增大,膜电位出现超极化而使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呼吸肌麻痹为重要死因。
二)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兴奋性增高心肌传导延缓心肌自律性增高心肌收缩性减弱
三)对肾脏的影响:尿量增多、低比重尿、钾缺乏性肾病。1)尿浓缩功能受损:2)氨生成和尿液酸化障碍:3)碳酸氢盐重吸收增多:4)钾缺乏性肾病:5)氯化钠重吸收:
四)对代谢的影响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六)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低钾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制1。低钾血症时脑细胞静息膜电位增高使兴奋性下降;2。缺钾影响糖代谢使ATP生成减少,影响脑细胞功能;3。钾在维持膜钠钾ATP酶活性、脑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度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低钾血症必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三.治疗1.病因治疗2.补钾原则
补钾原则1、不能以血钾和心电图作为补钾依据2、缓慢持续补充3、补钾浓度限制4、注意监测5、心脏阻滞或肾功能不全者补钾速度减半6、注意纠正低镁、低钙血症7、纠下酸中毒前应补钾8、减少钠的摄入9、静脉补钾过渡到经口补充
第二节高钾血症一、病因一)摄入过量:二)排泄减少:三)体内再分布:
排出障碍1)肾功能衰竭2)醛固酮不足3)原发性肾小管钾分泌缺陷4)药物抑制肾小管泌钾
钾体内再分布酸中毒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严重挤压伤和烧伤截瘫严重感染
肾移植造成高钾的原因1)体外保存的肾脏血管中的液体含钾量高;2)移植肾最初尚无排钾功能;3)肾移植的排斥反应导致少尿而引起高钾血症。4)高钾性远曲小管性酸中毒
二、对机体的影响一)骨骼肌:轻度增高:肌细胞兴奋性肌肉轻度震颤、手足感觉异常重度增高:肌细胞兴奋性四肢无力软瘫、腱反射减弱、呼吸肌麻痹等
二)心脏:1.兴奋性:轻度时,兴奋性增高重度时,兴奋性降低或消失ECG:T波高尖,QT间期缩短2.传导性:降低ECG:受低钠、低钙血症和酸中毒的影响。
3.自律性:降低。血钾缓慢升高:广泛传导阻滞血钾快速升高:室性异位心律等4.收缩性:降低。
三)其他:刺激许多激素释放(如胰岛素、肾上腺素、醛固酮等)、代谢性酸中毒等。
三、治疗1、病因治疗2、紧急治疗措施
治疗 起效时间 持续时间钙剂 几分钟 30分钟碳酸氢钠 30分钟 数小时极化液 10分钟 2-4小时紧急降低血钾措施
第五节 镁代谢及紊乱
镁的概述
食物中的镁: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绿色蔬菜最多,其次为豆类、鱼、肉、蛋、硬水。
镁的生理功能1.它是多种酶的激活剂2.镁可影响细胞跨膜电位,房室结传导,神经肌肉兴奋性,心肌兴奋性及血管张力
低镁血症血清镁浓度正常范围为0.75-1.25mmol/L低镁血症时总体镁并不一定减少总体镁减少时通常伴有低镁血症
一、病因一)摄入不足二)排泄增多三)体内重新分布
一)摄入不足:1、饥饿2、胃肠外营养3、区域性隐性镁缺乏:加工变质食物、快餐
二)排泄增多1、药物2、慢性酒精中毒3、糖尿病4、肾疾病5、高钙血症6、内分泌疾病7、躯体和精神性就激8、过度哺乳
三)体内重新分布1、输血2、急性出血性胰腺炎3、饥饿骨综合征:伴有低钙、低磷血症,见于甲状旁腺切除病人。
表.低镁血症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无力抑郁症震颤激动肌肉自发性收缩精神病Chvostek‘s征阳性眼球震颤Trousseau’s征阳性癫痫发作心脏代谢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低钙血症─────────────────
心脏神经-肌肉代谢
三.防治1.防治原发病2.并发症的治疗1)手足抽搐2)癫痫发作精神病3)心律失常
3.肾功能4.补镁
补镁1)剂量2)途径3)时间4)过量的纠治
高镁血症
一.原因和机制肾排出减少镁的重新分布镁制剂的过量应用
表高镁血症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深腱反射消失不适呼吸抑制嗜睡心脏代谢低血压低钙血症心脏阻滞心电图改变──────────────
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性传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抑制房室传导、降低兴奋性抑制平滑肌
三、防治病因治疗急性并发症的治疗轻度高镁血症的治疗
第七节 体液治疗的监测
一般检查体重、血压、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电解质AG、渗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