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5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专题14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命题剖析考向扫描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2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细胞的分化考查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命题动向该知识点高考考查较简单,内容重在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将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结合共同命题 (2010年江苏卷)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解析: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的作用,无胸腺裸鼠不能产生T细胞,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体液免疫。由于无胸腺裸鼠的免疫力极低,因此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因不能识别、清除异体组织,即无排斥反应,人类的癌细胞也可在其体内进行增殖。答案:A。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命题剖析考向扫描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2结合图像、表格等形式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命题动向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免疫的过程,会与抗体的合成、分泌与基因表达、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相联系,形成学科内综合题,还将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出现。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1.(2012年广东理综卷,5,4分)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而不是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如果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就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神经中枢是神经调节的核心,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故选B。答案:B。2.(2012年重庆理综,3,6分)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解析:麻疹疫苗属于抗原,是大分子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疫苗(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抗体和效应T细胞消灭麻疹病毒;再次接种麻疹疫苗,抗原能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能加强其他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抗体与入侵机体的麻疹病毒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答案:B。3.(2012年福建理综卷,4,6分)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解析: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和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能诱导家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这些抗体和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发生反应;根据题干,小鼠T细胞能够被家兔血清凝集成细胞集团,发生的反应即相当于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的反应,所以说小鼠的T细胞与B细胞的抗原相同。所以选择C。答案:C。4.(2012年四川理综卷,3,6分)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析表格可知,分离出的部分胸腺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说明M细胞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了胸腺淋巴细胞(T细胞),并引起产生了细胞免疫,T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产生淋巴因子,不能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故D错误。答案: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该过程是细胞免疫过程。5.(2012年北京理综卷,4,6分)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过程、特点。分析图示可知,病毒侵入小鼠细胞,可引起细胞免疫。从感染LCM病毒的小鼠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含有效应T细胞,与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混合培养,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通过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可以知道靶细胞的裂解程度。答案:D。6.(2012年江苏生物,12,2分)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解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只产生相应抗体,无分裂能力。答案:B。7.(2010年福建理综卷)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过程相关的知识。被结核杆菌侵入的细胞为靶细胞,对靶细胞发挥作用,促使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是T淋巴细胞受到吞噬细胞呈递相应抗原刺激后形成的。该免疫为细胞免疫,而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答案:D。8.(2010年浙江理综卷)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接种乙肝疫苗时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具备更强的免疫能力。答案:C。本题考查了免疫学中二次免疫知识及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疫苗通常是一些灭活的病毒,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多次注射产生的反应属于二次免疫。9.(2012年大纲全国卷,32,11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 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 (3)一种病毒含有 (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病毒核酸类型等知识。(1)大多数病毒属于抗原,抗原一般需要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便于T淋巴细胞识别。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可产生淋巴因子。(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该病毒再次侵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会产生抗体以消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人体不患病。(3)一种病毒一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4)灭活的仙台病毒常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应用。答案:(1)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3)1种 (4)细胞融合10.(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AKP作为抗原可刺激小鼠产生抗体。在该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而浆细胞又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在二次免疫中,抗原可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当然也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B 浆 记忆 特异性11.(2011年北京理综卷)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 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说明血清中的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 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 ,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 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 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f.细菌X(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知识。(1)中对B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是与A组的实验小鼠作对照。(2)图2中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基本相同,说明Ⅱ组小鼠血清中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细菌繁殖。4天中,Ⅰ组小鼠脾脏中活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增长,而活化T细胞应是针对被细菌侵染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的,由此可以推测该细菌生活在细胞内。(3)题中,Ⅰ组小鼠因为注射了相应T细胞而有效抑制了活菌繁殖,说明该细菌仍为X细菌。由图2可知,感染1天后才注射的T细胞或血清。(4)题中,由图3可知,对细菌X杀伤力最强的应是活化巨噬细胞。(5)题中,想验证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能活化巨噬细胞,实验组应选择培养过活化T细胞、有活化T细胞释放物质的培养液培养未经免疫的B组小鼠巨噬细胞,再用此巨噬细胞来处理细菌X,观察免疫反应的变化。(6)题中一系列的实验都与细菌X有关,应与探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有关。答案:(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12.(2011年福建理综卷)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表:组别处理方法0h12h24h48h①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②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③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 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 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 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 ;从 (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 育种,其特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解析:(1)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等均为免疫活性物质。(2)细胞凋亡称为编程性(程序性)死亡。从表中信息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少。在②③中IL18的有无为单一变量。②③结果不同应是IL18作用的结果。(3)④组与③组的区别是IL18注射与核辐射处理的时间,设置④组的目的应是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题中γ射线照射应为诱导突变的物理方法,其特点与基因突变特点相符:如突变的不定向性,变异频率高,突变的多害少利导致优良变异类型少等。答案:(1)免疫 抗体(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 少 ②③(3)比较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4)诱变(辐射) 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变异不定向,盲目性大;优良变异类型少(答出两点即可)13.(2010年上海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 A.溶酶体B.汗液C.口腔黏膜D.胃酸(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 (4)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 和 。 ⑧和⑨分别表示 和 。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 (6)接种疫苗属于 免疫方法。 解析:人体的第1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所以汗液、口腔黏膜和胃酸都属于第1道防线。图中①是吞噬细胞,可以对多种病原体进行吞噬,无特异性。细胞②是B淋巴细胞,⑥是由B淋巴细胞直接分化成的浆细胞,其上是由记忆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的物质⑧是抗体。③
是T细胞,可以分化成④记忆T细胞,⑤是由记忆T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其右侧是由T细胞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其分泌的物质⑨是淋巴因子。接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答案:(1)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至少答出两个)(2)A (3)非特异性(4)B淋巴细胞 记忆T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5)初次免疫后,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 (6)人工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的基础知识。(1)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①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特点;②免疫系统的组成;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④免疫学应用知识。(2)识别免疫图解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识别图解要注意:①首先要正确识别图中的结构和物质;②弄清结构和结构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以及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关系。14.(2010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 ,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淋巴细胞是产生抗体(免疫反应)所必需的,而且需要有抗原的刺激,才能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溶菌酶和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而编码抗体的基因不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而红细胞不是。答案:(1)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命题剖析考向扫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命题动向该考点多结合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机体调节过程综合考查免疫过程和相关调节知识,一般以新情境为知识背景进行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010年广东理综卷)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解析:自身产生的抗体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引发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导致刺激神经时,突触前膜所释放的神经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兴奋无法传递到肌细胞,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答案:A。
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三、强化课堂实践环节,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教学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缺失,这也是制约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与提升的一个瓶颈。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将教学内容有效延伸与拓展,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衔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强化自身道德意识,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不同生活角色中进行转换,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平。举例来说,具有高道德水平的人,一定是一个遵守社会规矩的人,在开展社会规则教学当中,就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索,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如何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并且去亲身实践,正确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并最终把这些正面评价反馈到课堂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外出踏青的时候,可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丽的同时,还要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利郎,努力做一名文明游客。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做一名好少年,在公共场所,要做一名文明公民,不吵闹和大声喧哗,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在家庭生活中,要尊重父母,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在校园生活中,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四、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是塑造学生个人品格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德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系统和价值理念,进一步深入体察社会、融入社会。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将德育知识与小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道德水平。1.11.1数的近似和科学记数法一、夯实基础1、2.598精确到十分位是()A、2.59B、2.600C、2.60D、2.62、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按要求取0.06018的近似值,下列四个结果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B.0.06(精确到0.001)C.0.06(精确到0.01)D.0.0602(精确到0.0001)3、50名学生和40kg大米中,是精确数,是近似值.4、1.90精确到位.二、能力提升5、12.30万精确到()A.千位B.百分位C.万位D.百位6、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精确到百位B.精确到个位C.精确到万位D.精确到千位7、精确到0.001的近似值为____________.8、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____________.9、3.567精确到____________.10、2.9600精确到____________.三、课外拓展11、某学生在进行体检时,量得身高约为1.60米,他在登记时写成1.6米,从近似值的意义上去理解,测量结果与登记数是否一致?为什么?四、中考链接12、(呼和浩特中考题)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按要求对0.050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精确到0.001)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D2、B3、50404、百分位能力提升5、D6、D7、2.1678、2.369、千分位10、万分位课外拓展11、不一致,精确度不同中考链接12、C我的写字心得体会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几年来我认认真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写字。以前练习写字,大多是在印有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进行。教材中田字格或米字格里的范字我都认真仿写,其难度较大。我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练习写字时,一开始观察字的笔画偏旁在格子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进行仿写,并要求把字尽量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培养我读帖习惯,可以从整体布局上纠正我不能把字写在格子正确位置上的毛病;二是促使我习惯写大字,这样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有利于他们写字水平的持续提高。这使我意识到,写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对练字重要性的认识。写字不仅能培养我们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勤奋、刻苦的精神,健康、高雅的情趣,还能促进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审美力的发展。二、能使我的写字姿势得到训练。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不但会影响字的美观和书写的速度,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视力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写字时随时提醒自己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有意识地注意纠正自己的姿势,并持之以恒。逐渐地,这样就能保持正确、良好的写字姿势。三、做好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进行自评可以增强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找出自己的缺点。在自我评价后,要找爸爸妈妈进行检查和督导,让大人谈谈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字写得不好,为什么没有写好。和家长共同评价、交流写字积极性会更高。四、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认真练习。练字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有时会觉得进步很慢,因而想弃练字。这时,我们要知道自己的练习是有成绩的,字是有明显进步的。这样,就会体会到成就感,也就会坚持练下去。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写字水平也提高了许多。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数学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内错角相等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答案:C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A、缺少两直线平行的前提,故本选项错误;B、缺少两直线平行的前提,故本选项错误;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应该互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如图,小聪把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并测得∠1=23°,则∠2的度数是( )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邻边互相( )。3.( )和(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下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梯形。5.下面的每个图形中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组 ( )组 ( )组 ( )组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梯形只有一条高。(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伸缩门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6.平行四边形有2种不同的高。(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可能都是( )。A.锐角B.钝角C.直角D.平角2.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都是( )。A.线段B.射线C.直线D.曲线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一定是( )。A.直角梯形B.长方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4.下图中,AB与CD相交成直角,正确的表述是( )。A.AB是垂线B.CD是垂线C.AB和CD都是垂线D.CD是AB的垂线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它的周长( )。A.不变B.变小C.变大D.不能确定6.下面的图形中,两个( )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A B C D四、英语字母的笔画中有些是垂直的,有些是平行的。将下面10个字母填入合适的位置。五、画一画。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画出下面各图形的高。3.下图是一个正方形的两条边,请你把另外两条边画出来。4.请你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说说你的画法。5.李村要修一条小路与公路连接,如何修最短,请你画出来。新课标第一网六、解决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24厘米,比它的邻边短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72厘米,腰是15厘米,上底是18厘米。它的下底是多少厘米?3.如下图,一个平行四边形纸板沿高剪开,分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多多少厘米?4.小刚用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中间形成的空白部分也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6厘米。(1)你知道小刚用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吗(2)每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不相交 直角2.平行 垂直3.长方形 正方形4.3 35.2 1 2 3二、1.✕ 2.✕ 3.✕ 4.✕ 5.√ 6.√三、1.C 2.A 3.B 4.D 5.A 6.A四、五、1.略 2.略 3.略4.2种。方法一: 方法二:5.六、1.(24+2+24)×2=100(厘米)100厘米=10分米2.72-15×2-18=24(厘米)3.4×2=8(厘米)4.(1)30×2=60(厘米) 提示:一条长+一条宽=30厘米。(2)长:(30+6)÷2=1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