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1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本文由爱情密码201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生物“非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非选择题”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常见题型,是高考卷中的主要试题形式之一。通过对“非选择题”的解答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表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的的认识和作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在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性方面还有着许多的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导致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方面出现瑕疵,影响答题效果和得分率。“非选择题”,有何类型、特征?如何科学地解答“非选择题”?本文就此谈谈一些认识和做法,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依据“非选择题”的答题结果可将之划分为: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以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综合类型。及此三类彼此间的综合类型“非选择题”呈现形式和答题结果的多样性体现了高中生物综合类型《考试大纲》中提出的“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的解答,在策略上除了............要遵循解题的共性思维要求外(如:仔细审题,提取信息、找准已知和未知等),还应针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答题的特殊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着重就前三类分别加以阐述。文字表述类”1“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文字表述类”1.1“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几种类型“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常见形式有二种,即:材料综合型、实验(设计)型。材料综合型”1.1.1“材料综合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的。其常体现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的考查,是高考中非选择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和填表)和简答二种。例1.[09全国卷Ⅰ·第31题](10分)09全国卷Ⅰ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因为www.ks5u.com-1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答案:(1)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答案:(2)A(3)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4)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高贮存温度(5)叶绿素含量低实验设计型”1.1.2“实验设计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高考题型的最高形式,文字表述既有科学性,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它是近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的另一主要形式。通过对实验的设计、问题表述,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对“实验设计型”试题的解答,首先体现在对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论等(此点本文暂不作探讨)的掌握情况方面;其次才是对答题时的“文字表述”方面。故此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常是试卷的压轴题。例2.[2009广东卷09广东卷·第36题](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1)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测试:答案:答案: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2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温度25度,培养一周3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Lux(黑暗)实验结果测试: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自然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科学原则,所以至少分三组,且有黑暗作为对照,每组必须有一定的种子数量,且数量相等。预测实验结果要根据题中所给的自然现象,即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文字表述类”1.2“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2.1力求答题用语的专业化用本学科的专业述语、概念、原理、结论、模型等表述问题是各学科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技巧和原则,生物学试卷的简答题理应如此。1.2.2确保表达形式与题干形式的一致性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2-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如:“能够与‘腺嘌呤’互补配对的碱基为。”在解答此题时,由于题...干中‘腺嘌呤’是文字,故答案应为“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一般不要答成“T或U”..,这样就保证了答案与题干表述的一致性。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1.2.3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保证答案的科学性是答题准确性的最重要要求,没有科学性的答案其毫无正确性可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坚持答题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最终就会使答题结果有获得高分的最大可能。如: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方面应遵循“①着丝点分裂→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的顺序。而许多同学在答题时常答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染色体..→②着丝点分离→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其错误表现在:。..①将“分离”和“分裂”的主体未搞清楚,即犯了科学性错误,②答题的逻辑性,条理性....混乱。此外,对于依据表格、图解或曲线来解答的文字表述题,有些问题还应注意根据“表格、图解或曲线”的特点进行分层(即对统计表、曲线进行分段)表述,不能太笼统。例3.[2009安徽卷·第30题](18分)Ⅰ.(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1)图中a线段表示+,此时Na(内、外)流。(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Ⅱ.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8,调节产。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机体通过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答案:答案:Ⅰ.(1)静息0mv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Ⅱ.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管舒张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Ⅰ.(1)从图可以看出a线段表示未受刺激时的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静+息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2)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末梢,是单向的。(3)如果某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Ⅱ.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www.ks5u.com-3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保持细心、1.2.4保持细心、减少笔误细心少误是保证答题准确性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易出现答题笔误的词很多,如:将“液泡”写成“液胞”,将“孢子”写成“胞子”,将“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将“能量流动”写成“能量循环”等等。为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时应特别予以重视。图表建构类”2“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2.1“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类型图表建构类”依据此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可将之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形态结构图、坐标图、流程图和统计表。形态结构图类”2.1.1“形态结构图类”非选择题例4.[2004上海卷·39·第⑵题]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⑵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请在上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答案:答案:坐标图类”2.1.2“坐标图类”非选择题“坐标图”是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纵观多年的高考题,“坐标图”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其一“坐标曲线图”,其二“柱(条)形坐标图”,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能否正确建构坐标图,反映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图”互动能力的高低。高中生物知识中,能够建立这种函数关系的知识点很多,“细胞分裂各期的DNA、如:染色体、染色单体与分裂时期间”,“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间”“酶的活性与温度、PH值间”,等等。例5.[2005全国理综卷·III第30·⑵题](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湿热干热湿温干温湿冷干冷甲拟谷盗100108613310乙拟谷盗090148769100www.ks5u.com-4-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①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答案:答案:如下右图例6.[2009海南卷·第7·题]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答案:A流程图类”2.1.3“流程图类”非选择题“流程图”
反映了事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在高中生物知识中,“流程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如:物质代谢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等都可以用“流程图”来表示。“流程图”的典型特征是图中有“→”号、逻辑性强,是“文图”的综合(即亦文亦图)。例7.[2005广东卷·第33·⑴题]用含有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35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S蛋白质。35⑴请写出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先后顺序)。答案:答案: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胞外)统计表类”2.1.4“统计表类”非选择题“统计表”反映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形象直观、泾渭分明。例8.I.[2009山东卷(2)题](18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09山东卷·第27·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35www.ks5u.com-5-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Ⅱ-2的基因型为,Ⅲ-1的基因型为,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CGG重复次数(n)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症状表现n<50501000无症状n≈15050400轻度n≈26050120中度n≈500500重度此项研究的结论。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的结合。(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用作实验材料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答案:答案:bBb(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AaXYaaXX7/32(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核糖体(3)(小鼠)睾丸解离固定液醋酸洋红染液压片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缺失www.ks5u.com-6-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例8.II.[2002上海卷·第43·⑷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⑴~⑶(略)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⑶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每分钟心跳次数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浓度1浓度2浓度3蒸馏水(对照)图表建构类”2.2“
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对于“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答,首先首先应注意“文→图表”“图→表”“表→图”、、首先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其次其次应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如下——其次形态结构图”2.1.1“形态结构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遵循画生物图的要求和方法,搞清与画美术图的区别,用铅笔画图,所画线....条应保持清晰、流利,最好一笔绘成,对浓稠或阴影部分,须用稠密有度的细点来表示,..切忌涂抹。....其次,...其次,要符合“题问”的要求,保证所画图形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即“图”的结构不能任意删加,各部分位置、比例、布局要合理、科学,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一般画成圆形,标出中心体,图注指示线要用直尺画,注释一般要写在图的右侧等等。第三,..第三,要注意“静与动”的统一性、连续性、差异性和顺序性,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形就既有连续性、顺序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坐标图”2.2.2“坐标图”解题策略形坐标图”2.2.2.1“柱(条)形坐标图”的解题策略“柱(条)形坐标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着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建构“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法要求,如例5。坐标曲线图”2.2.2.2“坐标曲线图”的解题策略首先,..)一名称”“二标”。,即横、首先,要抓住“二标一线(或图,如“条形统计图”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依要求而定)。.......“一名称”做好了这些方面,曲线也就基本上“形”似了。www.ks5u.com-7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平均值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其次,要注意所画(用铅笔)曲线与横、纵坐标轴间的对应关系,要使曲线图与其次,..坐标轴形成有机的统一,即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流程图”2.2.3“流程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抓住“流动”的主体,明确是什么在“流动”其次,要明确流程途径上的相关“点”及其顺序性,这些“点”的概念、所处位其次,..置(尤其不能搞错)、特征等常常就是考查的对象。第三,..第三,要注意流程途径上“量”的变化特点。统计表”2.2.4“统计表”解题策略“统计表”的构建实际上是对某些物质间“数量变化关系”或“逻辑变化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为此,在解题策略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首先,要依据研究对象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即:所构表格的“首行与首列”的含义以及与所统计项(即表格所要填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其次,要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先草拟出表格最可能的模型、然后科学.........地设计出表格的格式,使表格具有“三性”...:直观性(即表格的长和宽比例要适中)..、易统计性和可比较性。......计算类”3“计算类”非选择题计算类”3.1“计算类”非选择题的特点生物学“非选择题”中的计算题,不论是独立的题目,还是综合题中的某个小题,其最大特点是全为填空式。这一特点使得此类计算题在解答过程中失去了按步骤得分的可能填空式...性,提高了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由于结果表述失误而丢分的几率。为此,在解答此类计算题时特别应注意以下策略——计算类”3.2“计算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3.2.1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
在解答生物学计算题时,除了运用常规的方法外,还应重视学习和积累一些技巧及科学的解题方法,如:公式法、图解法、设数法、关系量法等等。例9.[2004年江苏卷·第33·⑴题]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解析:,生产者“草”光合作用每产生1mol葡解析:①依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关系量法”萄糖的同时产生6mol氧气,故产生600mol氧气的同时就产生了100mol的葡萄糖。②鼠作为初级消费者,其要获得能量最多,则“草”的能量必须按20%的效率传递,故其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20%×100=20mol的葡萄糖。20mol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简并性”3.2.2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简并性”清晰思维、细心计算是解题结果准确性的保证。而对计算结果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要遵循“简并性原则”,即:结果要简洁明了,切忌臃长啰嗦。另外,没有计算单位的结果数值一般不宜用小数。如下例——.......例10.[2002年上海卷·第30题改编]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解析:解析:据公式①“基因中的碱基量=2×信使RNA上碱基量(最大)=6×氨基酸量(最大),②“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下的水的总量””。故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n?18nnnnn×a?18×(?1),化简得:+18,一般不要写成:×a?18×(?1)。666663.2.3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单位是某些计算题答案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反映着计算结果的属性,答题时不容轻视.........www.ks5u.com-8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和忽视,否则答案将是不完整的,将会大大增加答题失分的可能性。w.w.w.k.s.5.u.c.o.mwww.ks5u.com-9-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1本文由zhsabc2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生物“非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非选择题”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常见题型,是高考卷中的主要试题形式之一。通过对“非选择题”的解答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表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的的认识和作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在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性方面还有着许多的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导致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方面出现瑕疵,影响答题效果和得分率。“非选择题”,有何类型、特征?如何科学地解答“非选择题”?本文就此谈谈一些认识和做法,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依据“非选择题”的答题结果可将之划分为: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以及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此三类彼此间的综合类型“非选择题”呈现形式和答题结果的多样性体现了高中生物《考试综合类型。综合类型大纲》中提出的“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的解答,在策略上除了要遵循解题........的共性思维要求外(如:仔细审题,提取信息、找准已知和未知等),还应针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答题的特殊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着重就前三类分别加以阐述。文字表述类”1“文字表述类”
非选择题文字表述类”1.1“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几种类型“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常见形式有二种,即:材料综合型、实验(设计)型。材料综合型”1.1.1“材料综合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的。其常体现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的考查,是高考中非选择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和填表)和简答二种。例1.[2004江苏卷·第36题]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⑴激素A是。⑵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⑶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共同调节的。⑷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这是一种调节机制。答案:⑵碘主动运输⑶增加增加神经和体液(激答案: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素)⑷下降(负)反馈实验设计型”1.1.2“实验设计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高考题型的最高形式,文字表述既有科学性,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它是近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的另一主要形式。通过对实验的设计、问题表述,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对“实验设计型”试题的解答,首先体现在对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1-法步骤、结论等(此点本文暂不作探讨)的掌握情况方面;其次才是对答题时的“文字表述”方面。故此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常是试卷的压轴题。例2.[2004湖南卷·第31题]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㈠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㈡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㈢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答案:答案:略文字表述类”1.2“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2.1力求答题用语的专业化用本学科的专业述语、概念、原理、结论、模型等表述问题是各学科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技巧和原则,生物学试卷的简答题理应如此。1.2.2确保表达形式与题干形式的一致性如:“能够与‘腺嘌呤’互补配对的碱基为。”在解答此题时,由于题干中...‘腺嘌呤’是文字,故答案应为“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一般不要答成“T或U”..,这样就保证了答案与题干表述的一致性。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1.2.3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保证答案的科学性是答题准确性的最重要要求,没有科学性的答案其毫无正确性可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坚持答题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最终就会使答题结果有获得高分的最大可能。如: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方面应遵循“①着丝点分裂→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的顺序。而许多同学在答题时常答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染色体→②..着丝点分离→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其错误表现在:①将..“分离”和“分裂”的主体未搞清楚,即犯了科学性错误,②答题的逻辑性,条理性混乱。....此外,对于依据表格、图解或曲线来解答的文字表述题,有些问题还应注意根据“表格、图解或曲线”的特点进行分层(即对统计表、曲线进行分段)表述,不能太笼统。例3.[2005年江苏卷·第35题·⑵]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甲),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⑵
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解析及答案:解析及答案:题中(甲图)的坐标曲线尽++管不是温度对K的吸收速率关系,但是,K的吸收速率存在着与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即“在较低温度到最适范围内.K的吸收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K的吸收速率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在解+答本小题时头脑中应充分考滤温度对K的吸收-2-速率影响的曲线变化特点,分二个层次表述,这样才能保证完整性。答案:①10℃到最适温①10℃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②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保持细心、1.2.4保持细心、减少笔误细心少误是保证答题准确性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易出现答题笔误的词很多,如:将“液泡”写成“液胞”,将“孢子”写成“胞子”,将“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将“能量流动”写成“能量循环”等等。为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时应特别予以重视。图表建构类”2“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2.1“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类型图表建构类”依据此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可将之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形态结构图、坐标图、流程图和统计表。形态结构图类”2.1.1“形态结构图类”非选择题例4.[2004上海卷·39·第⑵题]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⑵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请在上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答案:答案:坐标图类”2.1.2“坐标图类”非选择题“坐标图”是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纵观多年的高考题,“坐标图”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其一“坐标曲线图”,其二“柱(条)形坐标图”,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能否正确建构坐标图,反映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图”互动能力的高低。高中生物知识中,能够建立这种函数关系的知识点很多,如:“细胞分裂各期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与分裂时期间”“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间”“酶的活性与温度、PH值间”等等。,例5.[2005全国理综卷·III第30·⑵题](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湿热干热湿温干温湿冷干冷甲拟谷盗100108613310乙拟谷盗090148769100-3-①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答案:答案:如下右图例6.[2002上海卷·第39·⑵题]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⑵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答案:如下图)答案:如下图)(流程图类”2.1.3“流程图类”非选择题“流程图”反映了事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在高中生物知识中,“流程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如:物质代谢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等都可以用“流程图”来表示。“流程图”的典型特征是图中有“→”号、逻辑性强,是“文图”的综合(即亦文亦图)。例7.[2005广东卷·第33·⑴题]用含有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35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S蛋白质。35⑴
请写出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先后顺序)。答案:答案: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胞外)统计表类”2.1.4“统计表类”非选择题“统计表”反映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形象直观、泾渭分明。例8.[2002上海卷·第43·⑷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⑴~⑶(略)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⑶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浓度1浓度2浓度3蒸馏水(对照)图表建构类”2.2“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对于“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答,首先首先应注意“文→图表”“图→表”“表→图”、、首先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其次其次应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如下——其次-435每分钟心跳次数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平均值形态结构图”2.1.1“形态结构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遵循画生物图的要求和方法,搞清与画美术图的区别,用铅笔画图,所画线条....应保持清晰、流利,最好一笔绘成,本文由白Se北极熊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生物“非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非选择题”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常见题型,是高考卷中的主要试题形式之一。通过对“非选择题”的解答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迁移能力、概括表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长期以来,同学们对非选择题的的认识和作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在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性方面还有着许多的迷惘,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导致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等方面出现瑕疵,影响答题效果和得分率。“非选择题”,有何类型、特征?如何科学地解答“非选择题”?本文就此谈谈一些认识和做法,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依据“非选择题”的答题结果可将之划分为: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以文字表述类图表建构类、计算类综合类型。及此三类彼此间的综合类型“非选择题”呈现形式和答题结果的多样性体现了高中生物综合类型《考试大纲》中提出的“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能力要求。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的解答,在策略上除了............要遵循解题的共性思维要求外(如:仔细审题,提取信息、找准已知和未知等),还应针对生物学“非选择题”答题的特殊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着重就前三类分别加以阐述。文字表述类”1“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文字表述类”1.1“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几种类型“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常见形式有二种,即:材料综合型、实验(设计)型。材料综合型”1.1.1“材料综合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的。其常体现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的考查,是高考中非选择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和填表)和简答二种。例1.[09全国卷Ⅰ·第31题](10分)09全国卷Ⅰ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因为www.ks5u.com-1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答案:(1)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答案:(2)A(3)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4)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高贮存温度(5)叶绿素含量低实验设计型”1.1.2“实验设计型”非选择题此类非选择题是高考题型的最高形式,文字表述既有科学性,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它是近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的另一主要形式。通过对实验的设计、问题表述,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对“实验设计型”试题的解答,首先体现在对实验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论等(此点本文暂不作探讨)的掌握情况方面;其次才是对答题时的“文字表述”方面。故此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常是试卷的压轴题。例2.[2009广东卷09广东卷·第36题](8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1)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测试:答案:答案: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2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温度25度,培养一周3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Lux(黑暗)实验结果测试: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自然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科学原则,所以至少分三组,且有黑暗作为对照,每组必须有一定的种子数量,且数量相等。预测实验结果要根据题中所给的自然现象,即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文字表述类”1.2“文字表述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2.1力求答题用语的专业化用本学科的专业述语、概念、原理、结论、模型等表述问题是各学科答题的基本要求,....是一种技巧和原则,生物学试卷的简答题理应如此。1.2.2确保表达形式与题干形式的一致性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2-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如:“能够与‘腺嘌呤’互补配对的碱基为。”在解答此题时,由于题...干中‘腺嘌呤’是文字,故答案应为“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一般不要答成“T或U”..,这样就保证了答案与题干表述的一致性。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1.2.3注意语言表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保证答案的科学性是答题准确性的最重要要求,没有科学性的答案其毫无正确性可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坚持答题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最终就会使答题结果有获得高分的最大可能。如: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和条理性”方面应遵循“①着丝点分裂→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的顺序。而许多同学在答题时常答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染色体..→②着丝点分离→③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分离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其错误表现在:。..
①将“分离”和“分裂”的主体未搞清楚,即犯了科学性错误,②答题的逻辑性,条理性....混乱。此外,对于依据表格、图解或曲线来解答的文字表述题,有些问题还应注意根据“表格、图解或曲线”的特点进行分层(即对统计表、曲线进行分段)表述,不能太笼统。例3.[2009安徽卷·第30题](18分)Ⅰ.(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1)图中a线段表示+,此时Na(内、外)流。(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的结合。Ⅱ.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8,调节产。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机体通过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增加散热。答案:答案:Ⅰ.(1)静息0mv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Ⅱ.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管舒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Ⅰ.(1)从图可以看出a线段表示未受刺激时的静息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静+息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2)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末梢,是单向的。(3)如果某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Ⅱ.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www.ks5u.com-3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保持细心、1.2.4保持细心、减少笔误细心少误是保证答题准确性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易出现答题笔误的词很多,如:将“液泡”写成“液胞”,将“孢子”写成“胞子”,将“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将“能量流动”写成“能量循环”等等。为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时应特别予以重视。图表建构类”2“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2.1“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类型图表建构类”依据此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可将之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形态结构图、坐标图、流程图和统计表。形态结构图类”2.1.1“形态结构图类”非选择题例4.[2004上海卷·39·第⑵题]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⑵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请在上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答案:答案:坐标图类”2.1.2“坐标图类”非选择题“坐标图”是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纵观多年的高考题,“坐标图”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其一“坐标曲线图”,其二“柱(条)形坐标图”,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能否正确建构坐标图,反映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图”互动能力的高低。高中生物知识中,能够建立这种函数关系的知识点很多,“细胞分裂各期的DNA、如:染色体、染色单体与分裂时期间”,“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间”“酶的活性与温度、PH值间”,等等。例5.[2005全国理综卷·III第
30·⑵题](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湿热干热湿温干温湿冷干冷甲拟谷盗100108613310乙拟谷盗090148769100www.ks5u.com-4-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①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答案:答案:如下右图例6.[2009海南卷·第7·题]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答案:A流程图类”2.1.3“流程图类”非选择题“流程图”反映了事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在高中生物知识中,“对浓稠或阴影部分,须用稠密有度的细点来表示,切忌....涂抹。..其次,...其次,要符合“题问”的要求,保证所画图形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即“图”的结构不能任意删加,各部分位置、比例、布局要合理、科学,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一般画成圆形,标出中心体,图注指示线要用直尺画,注释一般要写在图的右侧等等。第三,..第三,要注意“静与动”的统一性、连续性、差异性和顺序性,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形就既有连续性、顺序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坐标图”2.2.2“坐标图”解题策略形坐标图”2.2.2.1“柱(条)形坐标图”的解题策略“柱(条)形坐标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着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建构“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法要求,如例5。坐标曲线图”2.2.2.2“坐标曲线图”的解题策略首先,..)一名称”“二标”。,即横、纵坐标首先,要抓住“二标一线(或图,如“条形统计图”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依要求而定)。做好了这些方面,曲....“一名称”线也就基本上“形”似了。其次,..其次,要注意所画(用铅笔)曲线与横、纵坐标轴间的对应关系,要使曲线图与坐标轴形成有机的统一,即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流程图”2.2.3“流程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抓住“流动”的主体,明确是什么在“流动”其次,..其次,要明确流程途径上的相关“点”及其顺序性,这些“点”的概念、所处位置(尤其不能搞错)、特征等常常就是考查的对象。第三,..第三,要注意流程途径上“量”的变化特点。统计表”2.2.4“统计表”解题策略“统计表”的构建实际上是对某些物质间“数量变化关系”或“逻辑变化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为此,在解题策略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首先,要依据研究对象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即:所构表格的“首行与首列”的含义以及与所统计项(即表格所要填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其次,要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先草拟出表格最可能的模型、然后科学地.........设计出表格的格式,使表格具有“三性”...:直观性(即表格的长和宽比例要适中)....、易统计性和可比较性。....计算类”3“计算类”非选择题计算类”3.1“计算类”非选择题的特点生物学“非选择题”中的计算题,不论是独立的题目,还是综合题中的某个小题,其最大特点是全为填空式。这一特点使得此类计算题在解答过程中失去了按步骤得分的可能性,提
填空式...高了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由于结果表述失误而丢分的几率。为此,在解答此类计算题时特别应注意以下策略——计算类”3.2“计算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5-3.2.1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解答生物学计算题时,除了运用常规的方法外,还应重视学习和积累一些技巧及科学的解题方法,如:公式法、图解法、设数法、关系量法等等。例9.[2004年江苏卷·第33·⑴题]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解析:,生产者“草”光合作用每产生1mol葡萄糖解析:①依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关系量法”的同时产生6mol氧气,故产生600mol氧气的同时就产生了100mol的葡萄糖。②鼠作为初级消费者,其要获得能量最多,则“草”的能量必须按20%的效率传递,故其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20%×100=20mol的葡萄糖。20mol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并性”3.2.2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简并性”清晰思维、细心计算是解题结果准确性的保证。而对计算结果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要遵循“简并性原则”,即:结果要简洁明了,切忌臃长啰嗦。另外,没有计算单位的结果数值一.般不宜用小数。如下例——......例10.[2002年上海卷·第30题改编]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解析:“基因中的碱基量=2×信使RNA上碱基量(最大)=6×氨基酸量(最大),”解析:据公式①②“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下的水的总量”故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n?18nnnnn+18,一般不要写成:×a?18×(?1)。×a?18×(?1),化简得:666663.2.3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单位是某些计算题答案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反映着计算结果的属性,答题时不容轻视和.........忽视,否则答案将是不完整的,将会大大增加答题失分的可能性。-6-1流程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如:物质代谢过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等都可以用“流程图”来表示。“流程图”的典型特征是图中有“→”号、逻辑性强,是“文图”的综合(即亦文亦图)。例7.[2005广东卷·第33·⑴题]用含有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35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S蛋白质。35⑴请写出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先后顺序)。答案:答案: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胞外)统计表类”2.1.4“统计表类”非选择题“统计表”反映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形象直观、泾渭分明。例8.I.[2009山东卷(2)题](18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09山东卷·第27·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35www.ks5u.com-5-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Ⅱ-2的基因型为,Ⅲ-1
的基因型为,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CGG重复次数(n)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症状表现n<50501000无症状n≈15050400轻度n≈26050120中度n≈500500重度此项研究的结论。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的结合。(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用作实验材料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答案:答案:bBb(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AaXYaaXX7/32(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核糖体(3)(小鼠)睾丸解离固定液醋酸洋红染液压片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缺失www.ks5u.com-6-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例8.II.[2002上海卷·第43·⑷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⑴~⑶(略)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答案:注:本小题表格的建构是建立在⑴~⑶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题的基础上的,其答案略)每分钟心跳次数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第一次测量浓度1浓度2浓度3蒸馏水(对照)图表建构类”2.2“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对于“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答,首先首先应注意“文→图表”“图→表”“表→图”、、首先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其次其次应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相应的策略。具体如下——其次形态结构图”2.1.1“形态结构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遵循画生物图的要求和方法,搞清与画美术图的区别,用铅笔画图,所画线....条应保持清晰、流利,最好一笔绘成,对浓稠或阴影部分,须用稠密有度的细点来表示,..切忌涂抹。....其次,要符合“题问”的要求,保证所画图形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即其次,...“图”的结构不能任意删加,各部分位置、比例、布局要合理、科学,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一般画成圆形,标出中心体,图注指示线要用直尺画,注释一般要写在图的右侧等等。第三,..第三,要注意“静与动”的统一性、连续性、差异性和顺序性,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形就既有连续性、顺序性又存在着差异性。坐标图”2.2.2“坐标图”解题策略2.2.2.1“柱(条)形坐标图”的解题策略形坐标图”“柱(条)形坐标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着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建构“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法要求,如例5。坐标曲线图”2.2.2.2“坐标曲线图”的解题策略首先,..)一名称”“二标”。,即横、首先,要抓住“二标一线(或图,如“条形统计图”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
,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依要求而定)。.......“一名称”做好了这些方面,曲线也就基本上“形”似了。其次,..其次,要注意所画(用铅笔)曲线与横、纵坐标轴间的对应关系,要使曲线图与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平均值-7-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坐标轴形成有机的统一,即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流程图”2.2.3“流程图”解题策略首先,..。首先,应抓住“流动”的主体,明确是什么在“流动”其次,..其次,要明确流程途径上的相关“点”及其顺序性,这些“点”的概念、所处位置(尤其不能搞错)、特征等常常就是考查的对象。第三,..第三,要注意流程途径上“量”的变化特点。统计表”2.2.4“统计表”解题策略“统计表”的构建实际上是对某些物质间“数量变化关系”或“逻辑变化关系”的另一种表示方式。为此,在解题策略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首先,要依据研究对象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即:所构表格的“首行与首列”的含义以及与所统计项(即表格所要填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其次,要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先草拟出表格最可能的模型、然后科学.........地设计出表格的格式,使表格具有“三性”...:直观性(即表格的长和宽比例要适中)..、易统计性和可比较性。......计算类”3“计算类”非选择题计算类”3.1“计算类”非选择题的特点生物学“非选择题”中的计算题,不论是独立的题目,还是综合题中的某个小题,其最大特点是全为填空式。这一特点使得此类计算题在解答过程中失去了按步骤得分的可能填空式...性,提高了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由于结果表述失误而丢分的几率。为此,在解答此类计算题时特别应注意以下策略——计算类”3.2“计算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3.2.1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解答生物学计算题时,除了运用常规的方法外,还应重视学习和积累一些技巧及科学的解题方法,如:公式法、图解法、设数法、关系量法等等。例9.[2004年江苏卷·第33·⑴题]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在“草→鼠”食物链中,若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0mol氧气,则能同时产生mol葡萄糖。鼠从中获得的能量至多相当于mol葡萄糖中所储存的能量。解析:,生产者“草”光合作用每产生1mol葡解析:①依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关系量法”萄糖的同时产生6mol氧气,故产生600mol氧气的同时就产生了100mol的葡萄糖。②鼠作为初级消费者,其要获得能量最多,则“草”的能量必须按20%的效率传递,故其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20%×100=20mol的葡萄糖。20mol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简并性”3.2.2细心计算,注意计算结果的“简并性”清晰思维、细心计算是解题结果准确性的保证。而对计算结果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要遵循“简并性原则”,即:结果要简洁明了,切忌臃长啰嗦。另外,没有计算单位的结果数值一般不宜用小数。如下例——.......例10.[2002年上海卷·第30题改编]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解析:解析:据公式①“基因中的碱基量=2×信使RNA上碱基量(最大)=6×氨基酸量(最大),②“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下的水的总量””。故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nnan?18nnn×a?18×(?1),化简得:+18,一般不要写成:×a?18
×(?1)。666663.2.3注意计算结果的单位单位是某些计算题答案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反映着计算结果的属性,答题时不容轻视.........和忽视,否则答案将是不完整的,将会大大增加答题失分的可能性。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