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50 KB
  • 9页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杨家坪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1分)1.某学校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生长繁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哪个水平()A.个体水平B.生态系统C.群落水平D.种群水平2.某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生物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原核生物C.异养生物D.低等植物3.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C、H、N、P、MnB.Cl、Fe、S、N、MgC.B、Cu、Zn、Mn、MoD.N、P、K、Cu、Fe、I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C.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上百种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5.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A.1种、4种、4种B.2种、5种、8种C.2种、4种、4种D.2种、5种、5种6.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A.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D.糖类、蛋白质7.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这一事实说明()A.无机盐是细胞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D.无机盐可维持细胞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形态8.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错误的说法是()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脂肪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C.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的稳定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10.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如果让该细胞吸收含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的氨基酸,同位素示踪可以发现,这种氨基酸首先出现在图中哪一序号所示的细胞器中() A.lB.2C.3D.411.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A.原生质层B.液泡C.细胞质D.原生质12.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1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15.右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处于t1温度时的使用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B.酶处于t1温度时的使用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C.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16.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脂肪酶C.蛋白酶D.麦芽糖酶1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酶都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1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D.1摩尔ATP水解时,能释放出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19.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储存能量、释放能量,从结构上看,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远离腺苷A的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0.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2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酿酒过程中密封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C.细胞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D.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22.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无CO2产生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23.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CO2的比为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A.1:2B.2:1C.3:2D.2:324.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扩散,其中扩散得最慢和含量最多的分别是()A.胡萝卜素、叶黄素B.叶黄素、叶绿素aC.叶绿素a、叶绿素bD.叶绿素b、叶绿素a25.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无色钟罩内如下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丙>甲>乙26.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增加27.根据右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D.②产生的ATP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28.如图为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中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这一曲线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上升B.B点光照最强,过了B点光合作用强度就开始下降C.DE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D.BC段光合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CO2供给不足所致29.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D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5℃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30.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相符的是() 31.右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D.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单体消失33.小鼠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豌豆细胞明显不同的是()A.间期有染色体复制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单体的分离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34.如图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是()35.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突变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3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37.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致癌因子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D.蝌蚪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38.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A.能无限增殖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39.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4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b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0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41.(8分)图a和图b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A.轮藻的叶肉B.肝细胞C.洋葱根的分生区D.蓝藻(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多选)()A.⑥与细胞壁形成有关B.①②④⑤⑥都具有膜结构C.①可产生O2,也可消耗O2D.⑤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⑤⑥(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填图中编号)。(4)该细胞中发生葡萄糖的合成和分解的场所分别是。42.(22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为图I装置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③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装置Ⅱ装置Ⅲ1a________b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2c不移动d________只进行无氧呼吸3e________f________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_。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43.(16分)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①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2)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C5含量将。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 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3)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时植物体(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二中点表示。(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温度为图三中的℃最佳。(5)如果将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提高植物产量的措施(环境因素)(至少写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14分)下图中的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d段形成的原因是。(2)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根据图2中的细胞分裂图像,可判断此细胞为(动物或植物)细胞。(4)在细胞分裂的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5)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14级12月考试题生物(总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