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12页

2014年全国名校生物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9(新课标i版)(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选择题1.(2014届广东茂名华侨中学高三8月月考)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2014届四川省蒲江中学上学期高三入学考试)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三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B.16,9C.27,9D.16,7 3.(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高三8月摸底)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4.(2013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第一次诊断)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5 .(2014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新高三素质测试)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目要相等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应多次计数取平均值C.利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D.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结构6.(2013届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一)必做题7.(2014届湖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下图一表示人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内离子通道的三种类型。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2)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进入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B两侧液体属于细胞外液的是。(3)由图二可推测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Na+内流、K+外流的通道应属于图中的通道。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图中的通道打开。(4)除以上所涉及的方式外,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还有。 8.(2013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一诊)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状腺激素与氨基酸类似,它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其受体位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诱导基因的过程。(2)mRNA通过(填结构名称)出细胞核。(e)过程在遗传学上表示,该过程除需图中的结构或物质外,未表明的是。(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反过来会抑制的分泌活动。(5)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的实验中需设置的条件对照是。 9.(2014届湖北省公安县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面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狼和兔的数量波动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结构。(2)图甲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_____,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甲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乙图中狼和兔数量波动情况,可发现二者在数量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现型有三种,分别为沙色(aaB_或A_bb)、红色(A_B_)、白色(aabb)。经观察绘得系谱图如下,其中1号、2号为纯合子。请据图分析回答:(1)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2)6号和7号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理论上6号和7号的后代中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狗有一种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有这种病的狗基本正常,但是其部分白细胞的核异常(核不分叶)。实验一:将Pelger异常的雄狗与健康的纯系雌狗杂交能产生后代,下一代的情况是:正常雌狗63只,正常雄狗60只,Pelger异常雌狗61只,Pelger异常雄狗58只。实验二:将都属Pelger异常的雄狗与雌狗杂交,下一代的情况有所不同:正常雌狗57只,Pelgel异常雌狗119只,正常雄狗61只,Pelger异常雄狗113只。①根据上述两组实验结果,推测Pelger异常狗的基因型(用D或d表示)▲。②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分析实验二的结果。▲。 (二)选做题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和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2)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分别是。(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如果其总数越多,则说明。(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2.(2014届山东省山师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Ⅰ、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离体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___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此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①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使用了______________法。导入农杆菌时,首先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这里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还要用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要通过检测与鉴定,马铃薯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做抗病毒接种实验,可以检测马铃薯是否具有抗病毒的特性,属于________水平的检测。②该转基因马铃薯产生的配子中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Ⅱ、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要经过__________细胞处理后形成抗原—MHG复合体,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__________________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