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00 KB
  • 10页

微生物发酵工程测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微生物发酵工程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微生物个体都非常微小,需借助显微工具才能看清B.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是分解者C.微生物包含了除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外的所有生物D.微生物少数对人是有用的,多数对于人和动植物是有害2.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炭疽热、人间鼠疫都是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引起这些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分别是()A.病毒、细菌、病毒、细菌B.病毒、病毒、细菌、细菌B.病毒、病毒、病毒、病毒D.细菌、细菌、细菌、细菌3.据报道,一些日本人根本没有饮用任何酒精饮料,却经常呈醉酒状态。经抗生素治疗,很快恢复健康。下列是对致病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所致B.由于肠道中感染的乳酸菌无氧发酵所致C.于肠道中感染的酵母菌酒精发酵所致D.D.由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有氧呼吸所致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碳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B.自养型微生物以CO2等无机物作为唯一或主要的碳源C.常糖类是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和能源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相差不大5.19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发明了纯培养技术,分离出了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这种培养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判断在培养基上细菌哪些是同一种。他的判断依据是()A.细菌鞭毛的有无B.细菌能否形成芽孢C.细菌的菌落特征D.细菌荚膜的有无6.关于细菌培养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培养基、手、接种环的灭菌、消毒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灭菌、酒精、火焰烧灼B.培养基分装的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5,搁置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1/3C.高压蒸汽灭菌结束时,当压力为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D.接种时,不要画破培养基,也不能使接种环接触管壁或管口7.下列关于平菇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也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所需压强、时间与细菌培养基灭菌时完全一样B.培养基的pH应调至高无上8.0C.接种过程中,要在火焰旁操作,防止杂菌感染D.接种后应放在完全密闭的适宜温度的房间里培养8.下列关于固氮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B.具有根瘤的豆科植物能以氮气为氮源C.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D.豆科植物与根瘤内的根瘤菌互利共生9.下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中的不同物质),由此判断哪种物质是细菌不能合成的(  )10 培养基  生长状态SCM   —SCM+VZ—SCM+UY+SCM+ZX—SCM+VY+SCM+UX—SCM+YZ+A.U      B.V        C.Y       D.Z10.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于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是    (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弧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此图见大成467页教师用书)11.下面各图分别表示在发酵罐中培养酵母菌时,各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繁殖速率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图见494面12.在一个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所示,在下图所示的有关坐标中不正确的是()见467面13.关于细菌质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的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的小型环状DNA分子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C.质粒控制着细菌的主要遗传性状D.细菌的质粒控制着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的生成等性状14.微生物自身有一整套完善的代谢调节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酶的合成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B.诱导酶一旦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C.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不能同时存在D.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15.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B.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C.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无关D.单细胞蛋白的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16.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的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只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B.测定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物质C.是测定一个细菌成为一个群体的规律D.只能接种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17.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要应用的生物工程的组合是()①基因工程②细胞工程③发酵工程④酶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的细胞质里有多种颗粒状的内含物,但无细胞器B.酵母菌没有核膜的细胞核,主要进行出芽生殖C.放线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主要进行孢子生殖10 D.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以后,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蛋白质19.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化作用全是异养型B.同化作用全是自养型C.异化作用全是需氧型D.异化作用既有需氧型又有厌氧型20.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C.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核区21.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 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22.对于自养型的细菌而言,下列物质中既可作为能源物质,又可作为其氮源物质的是( )A.氨B.硝酸盐C.脂肪酸D.淀粉23.关于病毒的代谢,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B.病毒获得能量方式是无氧呼吸C.在宿主细胞外,病毒不能进行代谢D.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4.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含有核糖体不含有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⑤在遗传中会发生基因突变A.①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25.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菌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加入不同的抗菌素26.养殖场做青贮饲料时,先将鲜绿的玉米秆切成小节,然后放入挖好的坑内,密封贮存以备冬用,在贮存期间生命活动旺盛的生物是( )A.玉米秸秆B.乳酸菌C.害虫玉米螟D.寄生在玉米叶表的玉米大斑病菌27.将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细菌的数目。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曲线中,细菌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A.衰亡期和调整期B﹒对数期和衰亡期C.调整期和稳定期D﹒稳定期和对数期28.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进行无氧呼吸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进行有氧呼吸29.炭疽杆菌在活体内不易形成芽孢,在人工培养基或外界环境中易形成芽孢,芽孢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会造成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炭疽杆菌主要进行出芽生殖B.芽孢主要是在衰亡期产生的C.炭疽杆菌产生芽孢是适应外界环境的表现10 D.炭疽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与蛔虫不相同30.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血液中,除了有乙肝病毒颗粒(HBV)外,还有大量的空心乙肝病毒,即病毒外壳。这一重要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空心乙肝病毒颗粒"可能来自A.HBV中DNA分子侵入肝细胞后留在外面的空壳B.在HBV增殖过程中未组装的HBV外壳C.由基因突变而来D.由人体肝细胞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外壳3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首先要提取目的基因,然后要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等B.一般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以随着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D.一次基因工程操作中,能够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很多3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d,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20.将10毫升酵母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样品酵母菌数量(个/立方毫米)pH112104.828205.4312103.7410005.0从表中数据分析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28.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只能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B.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C.体外培养时,一个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D.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越性明显选择题答案卡10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31.下表为一种培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内容作答:成分含量Ca(NO3)21gKH2PO40.25gKCl0.12gMgSO40.25gFe(NO3)2⑵0.25gMo等极少蒸馏水1000mL⑴若用于植物培养,培养初期,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可采用的最简单的有效措施是。⑵要使植物正常生活,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种必需元素。⑶此培养基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有类。从物理性质分,它是培养基,从组成成分角度分,它是一种培养基。⑷若不慎将过量的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用于培养。⑸此培养基若用于鉴定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还应加入、、。32.修建沼气池,用秸秆进行沼气发酵,是合理利用秸秆的方法之一。将农作物秸秆和人畜家禽的粪便和排泄物放入沼气池,然后加水到一定位置以留下储气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便有沼气产生。①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带刺激性的臭气(主要是氨气味)。有一种微生物具有除臭的作用,这种微生物是什么?它是如何除臭的?②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如酵母菌)3种。试分析这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33.草履虫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有人在一定的容器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用一种粘菌作为饲料培养草履虫。(1)草履虫把粘菌吞噬进细胞内的方式是,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2)在容器里,草履虫较多地集中在培养液的上层,这说明草履虫的异化方式是______。(3)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进行____________生殖。(4)在容器里,草履虫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其原因是许多草履虫之间进行着______。(5)如果把甲乙两种草履虫同时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乙草履虫逐渐消失。在生态学上,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10 34.正常人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除了母体中的胎儿外,世界上没有无菌的人,胎儿一旦出生,离开母体几个小时,皮肤、粘膜、呼吸道就会有微生物存在。据报道,成年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等处都分布有微生物,总重量达1千克,种类上百。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⑴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福氏志贺氏菌接种于普通小鼠,可见到其很快被排出消化道,但如果接种于无菌小鼠,24小时候此菌就在消化道内定居,那么福氏志贺氏菌与小鼠体内正常菌的关系可能是.⑵人体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可合成维生素B12、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这些维生素及氨基酸属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因此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可不加类营养物质。⑶如果经常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有可能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疾病,这些菌与人体的关系是。35.右图表示制造啤酒的方法:(1)为什么要把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2)为什么要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加进去?(3)为什么要在发酵罐上盖子?(4)科学家研究了发酵池中糖的作用,他们发现温度变化对气体产量的影响。他们在20℃温度下收集10min内放出的气体体积,以后在不同温度下重复做这样的测量,他们的记录在下表中示出:请在上面的方格子纸上,用上列数据,画出一条光滑的曲线。(5)解释这个曲线为什么是这样的形式。36.右图为细菌的生长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中2为______________期,特点是______________旺盛,______________比较稳定,发酵生产中常用作______________菌种,以缩短生产周期。10 (2)发酵工业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产品,常需延长3的时间,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1期的长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4)若在培养过程中灭菌不严格混入了青霉菌,那么,初期出现的生态学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赖氨酸是一种人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在食品、医药、畜牧业上需求量很大。在生产中常用黄色短杆菌来生产赖氨酸。右图所示为其代谢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照图中代谢情况分析,黄色短杆菌不能充分利用天冬氨酸来大量合成赖氨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产中,现阶段已成功解决这一难题,其主要方法是对菌种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菌种。(2)为了测定这种新菌种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的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分别装入5个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0、4.5、5.0、5.5、6.0,分别标记为I、II、III、IV、V;②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装到3只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每捆试管外挂上相应标鉴;③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分钟灭菌后冷却;④无菌条件下接种等量的菌种;⑤37℃恒温中培养24小时;⑥测定每管中的赖氨酸的产量:记录、统计并分析结果。以上步骤中有三个明显的科学性错误,请在相应文字下划线标记并按顺序改正如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一)实验材料用具:配制培养基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接种所需工具、恒温箱等。(二)实验主要步骤:(三)实验结果:10 37.(11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1)过程(1)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2)图中(1)过程是以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DNA单链,再进一步合成DNA双链。(3)图中(2)所示________________的DNA(质粒),它含有目的基因。(4)图中(3)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________细菌的途径。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________处理,以增大_______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5)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把已经导入了普通质粒A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14分)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2)炭疽杆菌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___细胞,它与酵母菌细胞的差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3)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0 题号答案CBCDCBCCCDCBC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CDADABBCBBCCA31.(1)培养液浓度过高加水稀释放(2)4(3)自养型微生物3液体合成(4)含碳有机物金黄色葡萄球菌32.①硝化细菌它能将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②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好氧型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活动和繁殖。但随水中氧含量的下降,好氧型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兼气型和厌氧型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好氧型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厌氧微生物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繁殖。33.(1)内吞作用粘菌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需氧型(3)分裂(4)种内斗争(5)竞争34.(1)竞争(2)初级生长因子(3)共生35.(1)杀灭细菌(2)避免酵母菌被杀死(3)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条件(4)(5)因为酵母菌的发酵或呼吸等代谢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与酶的活性有关,当温度超过40℃酶的活性迅速下降,高温使酶的结构被破坏。36.(1)对数代谢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扩大培养(2)温度pH氧(3)菌种培养条件(4)竞争全部死亡青霉菌代谢产生了青霉素杀死细菌37.(1)苏氨酸、赖氨酸共同积累,抑制了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2)诱变高丝氨酸脱氢酶(2)①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⒍5、⒎0、⒎5、⒏0、⒏5;②98Kpa高压蒸汽灭菌10分钟后冷却;③测定每管中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细胞数目(或菌体的重量)。38.(二)主要步骤:(1)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无氮培养基:另一种是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B、b。备用;(2)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3)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4)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取生长良好的菌落,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5)接种后,把a、b培养基中再放入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三)实验结果:在a、b培养基上获得的分别是圆褐固氮菌、酵母菌。37.(1)反转录法(逆转录法)(2)生长素基因转录来的信使RNA为模板逆转录(3)重组质粒(4)侵染、CaCl2细胞壁(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质粒A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因为普通质粒A和重组质粒上都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6)现象是:有的能生长,有的不能生长10 原因:导入普通质粒A的细菌能生长,因为普通质粒A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因为目的基因正插在四环素抗性基因中,破坏了其结构和功能。39.(14分)(第(4)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抗体球蛋白效应B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体液(2)原核有无核膜(3)异养型(4)①对照原则②将未经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感染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③全部死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