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组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A.DdrrB.DdRRC.ddRRD.DdRr 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作用 3.番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果实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F1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二室,1/8为黄果多室,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RRMM×RRmmB.RrMm×RRmmC.RrMm×RrmmD.RrMM×Rrmm 4.(201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卷)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B.2种,13∶3C.3种,12∶3∶1D.3种,10∶3∶3题组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6.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他们生育视觉正常(视网膜与视神经都正常)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A.1/8B.9/16C.3/4D.1/4 7.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B.6/64C.15/64D.20/64 8.(2012·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卷)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完全显性),其后代中有( )A.4种基因型,9种表现型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D.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9.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基因(A_) 基因(bb) 前体物质药物1药物2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7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10.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11.(2013·宁夏调研)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WwddB.wwDDC.WwDdD.wwDd12.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分析此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D.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13.(2013·深圳模拟)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F1基因型正确的是( )14.(2011·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B.1/16C.1/8D.1/415.(2012·江苏卷)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7
16.(2013·天津卷)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 黄色 × 黑色 F1 灰色 F1雌雄交配F2 灰色 黄色 黑色 米色 9 ∶3 ∶3 ∶ 1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17.(2012·上海卷)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基因 B基因 白色色素粉色色素红色色素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18.(2013·广西模拟)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3∶1,关于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规律的性状分离比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色19.(2013·宜昌调研)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规律,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B.3/5C.1/4D.3/420.(2013·福建卷)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基因型AA__Aa__aaB_aa_Daabbdd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 ,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__。(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21.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基因型A_B_(A和B同时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或aabb(A不存在)7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2)与氰形成有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___。(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22.(2013·大纲卷)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7
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A 分别从每一对基因考虑,甲DdRr,其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3∶1∶1,则乙可以是Ddrr,也可以是ddRr。2.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进行自由组合。3.C 红∶黄=3∶1为自交,则双亲第一对基因为Rr×Rr;二∶多=1∶1为测交,则双亲第二对基因为Mm×mm。4.C 由题干信息“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知,等位基因之间会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异常分离比。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后代可表示为:9W_Y_∶3wwY_∶3W_yy∶1wwyy,由于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因此W_Y_和W_yy个体都表现为白色,占12/16;wwY_个体表现为黄色,占3/16;wwyy个体表现为绿色,占1/16。5.D6.B 本题考查遗传的概率计算。据题意视觉完全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根据乘法原理:当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时,子代中A_B_的个体占的比例为3/4×3/4=9/16。7.B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涉及三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情况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对应概率的计算,难度不大。由题可知粒色最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6显),颜色最浅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0显),此外,小麦粒色还存在5显、4显、3显、2显、1显等情况。AABBCC与aabbcc杂交得到F1(AaBbCc),F1自交后代中与Aabbcc(1显)表现相同的有Aabbcc(1/2×1/4×1/4)、aaBbcc(1/4×1/2×1/4)、aabbCc(1/4×1/4×1/2),合计6/64。8.D Aa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BB自交后代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c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dd自交后代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故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代有3×1×3×1=9种基因型,2×1×2×1=4种表现型。9.C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中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能合成药物1,不能合成药物2;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能合成两种药物;基因型为aaB_和aabb的个体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10.A 两对性状分开来考虑,亲本与aa测交,后代只有Aa,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亲本与bb测交,后代为Bb∶bb=1∶1,说明亲本为Bb,所以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11.D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测:两纯合南瓜的杂交后代基因型为WwDd。将两对性状先分开分析:白色∶黄色=1∶1,则亲本基因型为Ww和ww;扁形∶圆形=3∶1,则亲本基因型都为Dd,综合推测出“某植株”的基因型为wwDd。12.C 首先分析其中一种病,如甲病,在Ⅰ1和Ⅰ2婚配生出的Ⅱ4、Ⅱ5、Ⅱ6中,Ⅰ1、Ⅰ2为甲病患者,Ⅱ5、Ⅱ6正常,且甲病患者男女都有,可判定甲病为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再分析乙病:从Ⅰ1和Ⅰ2婚配生出乙病患者Ⅱ4得出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Ⅱ5与Ⅱ6的基因型都为aaBB(1/3)或aaBb(2/3),Ⅱ7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由此可推出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3×1/2=2/3,C项错误。分析D项中Ⅲ10为aaBB(2/3)或aaBb(1/3),而Ⅲ9为aabb,因此他们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2/3+1/3×1/2=5/6,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13.C 据题意,F1的基因型为AaBbCc,从F1测交结果分析,F1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abC、ABc、Abc、aBC,可见A和c基因、a和C基因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14.B 观察给定的杂交组合可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含有“Dd”这一对杂合基因,根据题意,其他四对等位基因都纯合,其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16。15.D 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基因之间有互作现象,A错;当完全显性时,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性状相同,B错;测交既可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检测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是否分离,从而形成2n种(n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数量相等的配子,C错;如果没有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雌雄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就无法得到比例相同的四种结合方式,因此得不到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16.B 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规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错误;F1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为两种表现型,B正确;F27
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1/9的为纯合体(AABB),其余为杂合,C错误;F2中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1/3,与米色(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2/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17.C 本题考查特定情景条件下遗传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AABB与aabb杂交得到F1(AaBb),F1自交得到(aabb+aaBb)(白色)∶A_bb+AaB_(粉色)∶AAB_(红色)=4∶9∶3。18.D 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说明黑色为显性;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3∶1,即形成的后代中双显性占1份,其余为3份,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中性状分离比与显隐性关系颠倒,不能单纯用分离规律解析;B项中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则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形成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黑∶白=1∶1;C项中,由于题中子代数量没有明确,故不能用这个结论来解释。19.B 本题可以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计算。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上下代之间的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由AAbb∶Aabb=1∶1可得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9/16,aa为1/16,Aa为6/16,因aa的个体胚胎致死,所以稳定遗传的个体AA所占比例为9/16÷(9/16+6/16)=3/5。20.(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AABBDD×aaBBDD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DD,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BbDd和1aaBbDd,对照表格可知其表现型及比例为乳白花∶黄花=1∶1。(2)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是黄花(9aaB_D_、3aaB_dd、3aabbD_)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3/15=1/5。(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A和a、B和b、D和d,故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1/4、乳白花的比例是1/2、黄花的比例是1/4×3/4×3/4+1/4×3/4×1/4+1/4×1/4×3/4=15/64、金黄花的比例是1/4×1/4×1/4=1/64,故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21.(1)(种类)不同 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 (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3/64 (4)P AABBEE×AAbbee 有氰高茎↓无氰矮茎F1 AABbEe 有氰高茎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解析:(1)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密码子改变了,可能导致氨基酸种类改变,或者是终止翻译。(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为AaBb,有氰,根据自由组合规律可得子代基因型及比例。(3)纯合子能稳定遗传,符合要求的牧草基因型为aabbEE、AAbbEE、aaBBEE,利用乘法定理可算出各占1/64。(4)当双亲的基因型是AABBEE和AAbbee时,杂交后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22.亲本 (纯合白非糯)aaBB×AAbb(纯合黄糯)亲本或为: (纯合黄非糯)AABB×aabb(纯合白糯) ⊗ AaBb(杂合黄非糯) F2 F2子粒中: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7
解析:常用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杂交方案为自交法和测交法。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测交法是教材中给出的验证方法,若杂合子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规律,若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