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6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细胞的内膜系统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细胞的内膜系统A型题:1.与细胞粗面内质网直接接触的是A.60S的大亚单位B.40S的小亚单位C.80S的核糖体颗粒D.50S的大亚单位E.30S的小亚单位2.下述哪种蛋白质的合成与粗面内质网无关A.消化酶B.肽类激素C.抗体蛋白D.溶酶体蛋白E.大多数可溶性蛋白3.粗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来源:Z§xx§k.Com]A.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B.参与蛋白质的合成C.解毒作用D.物质运输的管道E.区域化作用4.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A.溶酶体B.粗面内质网C.微粒体D.滑面内质网E.以上都不是5.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A.合成蛋白质B.合成脂类C.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D.参与细胞氧化过程E.消化异物6.高尔基复合体最重要的部分是A.扁平囊B.大囊泡C.小囊泡D.液泡E.微泡7.与内质网形态功能改变无关的是A.肿胀B.扩张C.脱颗粒D.增生E.位置变化8.滑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A.脂质和胆固醇类的合成B.蛋白质及脂类的运输C.糖原代谢D.肌肉的收缩E.肽类激素的活化9.所含内质网RER的细胞是A.平滑肌细胞B.癌细胞C.胚胎细胞D.培养细胞E.胰腺外分泌细胞10.全为SER的细胞是A.肝细胞B.肾上腺皮质细胞C.杯状细胞D.横纹肌细胞E.浆细胞11.滑面内质网的标志酶是A.胰酶B.糖基转移酶C.RNA聚合酶D.葡萄糖-6-磷酸酶E.以上都不是12.高尔基复合体的特征性酶是A.磺基-糖基转移酶B.磷酸脂酶C.酪蛋白磷酸激酶D.糖基转移酶E.甘露糖苷酶13.小肠上皮细胞的杯状细胞核顶部有丰富的A.高尔基复合体B.粗面内质网C.滑面内质网D.溶酶体E.线粒体14.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A.滑面内质网腔内B.粗面内质网腔内C.滑面内质网膜上D.粗面内质网膜上E.高尔基复合体15.自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A.吞饮体B.吞噬体C.多囊体D.残质体E.自噬体16.细胞消除衰老破损的细胞器的作用是A.溶酶体的自噬作用B.溶酶体的异噬作用C.胞内消化作用D.残质体出胞作用E.溶酶体粒溶作用17.溶酶体所含的酶是A.氧化酶B.ATP合成酶C.糖酵解酶D.脱氢酶E.酸性水解酶18.溶酶体酶进行水解作用最适PH值是A.3~4B.5C.7D.8E8~919.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A.合成ATPB.胞内消化作用C.参与过氧化物的形成与分解D.合成外输性蛋白质E.合成内源性蛋白质20.内质网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而且也是脂类组装的重要场所,在内质网合成的主要磷脂是 A.卵磷脂B.鞘磷脂C.磷脂酰乙醇胺D.磷脂酰丝氨酸E.胆固醇B型题:A.合成蛋白质B.合成脂质C.合成多糖D.合成DNAE.合成RNA21.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是22.粗面内质网的功能是23.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是A.磷酸转移酶B.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C.半乳糖转移酶和唾液酸转移酶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糖原转移酶E.以上都不是24.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的扁平囊含有25.高尔基复合体成熟面的扁平囊含有26.高尔基复合体中间的扁平囊含有A.无活性酸性水解酶B.有活性酸性水解酶C.过氧化氢酶D.尿酸氧化酶E.ATP合成酶27.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28.初级溶酶体所含的水解酶29.次级溶酶体所含的水解酶30.类核体所含的酶A.自噬体在胞内由溶酶体降解B.吞噬体及吞饮体在胞内由溶酶体所降解C.胞内消化及防御作用D.H2O2的分解E.吞噬体31.自噬作用即32.膜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可以形成33.异噬作用即34.溶酶体的作用是35.过氧化物酶体的作用是C型题: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参与肌肉收缩的是37.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是38.参与蛋白质加工与分配的是39.与核膜形成有关的是40.向外可与细胞膜相连接的是A.高尔基复合体B.粗面内质网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1.蛋白质涉及O-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42.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43.与蛋白质运输有关的是44.参与血小板形成的是45.参与肌肉收缩的是A.嗜酸性B.嗜碱性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6.富含滑面内质网的细胞质47.富含粗面内质网的细胞质A.溶酶体的某种水解酶缺少,相应的物质在细胞内积累B.溶酶体膜的不稳定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8.先天性溶酶体病49.矽肺50.细胞组织的自溶X型题:51.具有生理极性的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如A.胰腺细胞B.精细胞C.输卵管内臂细胞D.神经细胞E.小肠绒毛上皮细胞52.溶酶体的特点A.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B.由单层膜包围C.其内容物电子密度高D.具有异质性E.是细胞内的消化器53.内膜系统包括的细胞器为A.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C.溶酶体D.线粒体E.细胞膜54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器为A.溶酶体B.核膜C.滑面内质网D.粗面内质网E.高尔基复合体55.内质网的病理改变表现为A.解聚B.脱粒C.肿胀D.所含内容物质和量的改变E.萎缩56.信号肽假说的特点[来源:Z&xx&k.Com]A.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B.是特异性的C.是暂时性的D.受时间的限制E.受空间的限制57.常见的残余小体,长期留在细胞内而不被排除的为A.脂褐质B.含铁小体C.多泡体D.髓样结构E.吞噬小体 58.在哺乳动物中只有在什么细胞中可观察到典型的过氧化物酶体A.肝细胞B.肾细胞C.脾细胞D.肌细胞E.卵细胞59.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A.酸性磷酸水解酶B.氧化酶C.过氧化氢酶D.糖基转移酶E.核酸酶60.过氧化物酶体的来源A.滑面内质网出芽形成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细胞膜内险形成E.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名词解释:1.内膜系统2.多聚核糖体3.解聚4.脱粒5.蛋白质分选信号6.信号肽7.自噬作用8.异噬作用9.自溶作用10.粒溶作用11.膜流填空题:1.内膜系统分布于细胞之中。2.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心地位,因为其不仅在蛋白质和脂类合成上起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细胞的许多其他内膜结构的来源。3.内质网根据其膜表面是否有核糖体的附着分为和。4.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的蛋白质为、、、。5.内质网膜和所有的生物膜系统一样也由和组成,但含有的比细胞膜的多。6.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的携带将引导到内质网膜,并进行的合成。7.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寡聚糖共价连接,其连接方式为:一种为,另一种为。[来源:学科网]8.内质网蛋白的分选信号为信号。9.溶酶体蛋白的分选信号为信号。10.溶酶体的标志酶为,最适宜反应的PH值为。溶酶体的膜比质膜,脂质双层中以居多,能有效地保护细胞自身结构免受溶酶体酶的消化。简答题: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2.核糖体循环。3.分泌蛋白的排出途径。4.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5.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6.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7.溶酶体的功能。8.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9.滑面内质网的功能。10.分泌蛋白的运输模型论述题:1.论述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2.内膜系统中膜相互转换的关系3.矽肺是怎样产生的。答案:A型题:1.A2.E3.C4.B5.C6.A7.E8.E9.E10.C11.D12.D13.A14.B15.E16.A17.E18.B19.C20.A21.B22.A23.C24.A25.C26.B27.C28.A29.B30.D31.A32.E33.B34.C35.D36.B37.A38.D39.C40.C41.A42.B43.C44.D45.D46.A47.B48.A49.C50.B51.ACE52.ABCDE53.ABCD54.BD55.ABCDE56.ABCDE57.A58.AB59.C60.A名词解释:1. 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内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以及各种小泡等。2.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通常由rnRNA串连在一起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被串连的核糖体少则只有几个,多的可达四五十个或更多,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称作多聚核糖体。3.解聚:当用四氯化碳引起大鼠肝细胞中毒时,粗面内质网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为单个核糖体,并失去正常而有规律的排列,该现象称为多聚核糖体解聚。5.脱粒:解聚之后的核糖体进一步脱离内质网,称为脱粒。6.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能准确无误的地被运输到相应的膜结构和细胞器,是由于蛋白质上存在着分选信号。有些分选信号是肽链某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也有些是氨基酸侧链上的特殊基因,甚至氨基酸侧链上的极性电荷、蛋白质某种空间构象都可作为蛋白质的分选信号。7.信号肽: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启动后,rn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编码首先合成一段短肽-信号肽。含15~30个氨基酸残基,中间部分有6~12个氨基酸是疏水的,它作为与RER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RER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进入内腔,起协同翻译转运的作用。8.自噬作用: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组分的消化分解为自噬作用。9.异噬作用:溶酶体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分解过程称为异噬作用。10.自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溢出致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分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自溶作用。11.粒溶作用:溶酶体分解胞内剩余颗粒的作用称为粒溶作用。12.膜流:把膜相结构之间膜相互转换和移位的现象称为膜流。填空题:1.基质2.内质网3.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4.分泌蛋白膜蛋白驻留蛋白溶酶体蛋白5.脂类蛋白质蛋白质6.核糖体蛋白质7.N-连接寡聚糖蛋白[来源:学*科*网Z*X*X*K]O-连接寡聚糖蛋白8.KDEL9.甘露糖-6-磷酸10.酸性磷酸酶5薄鞘磷脂简答题: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答:(1)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的离子环境(2)为各类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活动提供所需的一切底物(3)同时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来源:学科网ZXXK]2.核糖体循环。答: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游离细胞质的核糖体大小亚基在起始因子作用下分别与rnRNA结合,并启动蛋白质合成,核糖体与RER膜的结合决定于rnRNA中特定的密码顺序,也就是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是特异性的,暂时性的,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结束时新生肽链完全转入RER腔,此时,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离,大亚基从RER膜上脱落,游离在细胞质中以供循环再用,膜上蛋白质转位装置也散开,通道消失,待下一次核糖体附着时,再重新聚集。3.分泌蛋白的排出途径。答:由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进入内质网腔后,经过糖基化的作用,又被包裹于内质网分离下来的小泡内再经高尔基复合体,变为浓缩泡,之后再由浓缩泡浓缩成分泌颗粒而排出细胞之外,这是分泌蛋白质的常见途径。另一种途径是含有分泌蛋白质的小泡由内质网脱离后直接形成浓缩泡,再由浓缩泡变为分泌颗粒而被排出。4.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答:(1)参与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加工和修饰(2)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3)参与蛋白质的分选运输(4)对蛋白质进行水解、加工(5)参与膜的转化5.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答: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构成的,膜表面光滑没有核糖体附着,形态上可分为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1)扁平囊:其顺面,靠近细胞中心面向细胞核,或称形成面。其反面,远离细胞中心而靠近细胞膜为反面,或称成熟面。形成面较薄约6nm,与内质网相似。成熟面的膜较厚约8nm,与质膜相似。(2)小囊泡:又称运输小泡,顺面的小囊泡由内质网出芽而来。功能:转运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到扁平囊。(3)大囊泡:又称分泌泡。由扁平囊的反面的局部或边缘膨出脱落而来,大囊泡也可发育成溶酶体和贮藏泡,大囊泡的形成不仅带走了扁平囊内加工、修饰的各种大分子物质,且使扁平囊膜不断消耗而更新。6.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1)初级溶酶体:又叫内体性溶酶体,仅含水解酶,不含作用底物及消化产物的溶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反面扁平囊出芽而来的新生溶酶体。(2)次级溶酶体:又叫吞噬溶酶体,含有作用底物及消化产物是一种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据消化底物来源不同分为以下几种:a.自生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内源的。b.异生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外源的。c.混生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既有内源的又有外源的。终末溶酶体:不能消化的物质残留在细胞内,,所以又称残余小体。7.溶酶体的功能。答:(1)消化功能(2)自溶作用(3)参与受精作用(4)参与激素的生成(5)参与骨质更新。8.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答: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各种氧化酶能氧化多种底物(RH2)。在氧化过程中,氧化酶能使氧还原为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酶能把能把过氧化氢还原成水,这样就免除了H2O2对细胞的危害。9.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答:参与脂质和胆固醇的合成与运输;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参与解毒作用;参与肌肉收缩;参与血小板的形成。10.分泌蛋白的运输模型答:细胞分泌过程可概括为六个阶段:(1)核糖体阶段(2)内质网运输阶段(3)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4)高尔基复合体加工修饰阶段(5)细胞内贮存阶段(6)胞吐阶段论述题:1.论述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答:该假说认为,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启动后,由rnRNA在特定的顺序编码首先合成一段短肽-信号肽,它作为RER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RER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进入内腔,起协同翻译的转运作用。信号识别颗粒(SRP)是一种核糖体蛋白质复合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当信号肽露出核糖体,SRP的疏水部分与信号肽疏水部分结合,另一部分与核糖体结合,肽链合成暂时终止,这种结合的SRP-信号肽-核糖体复合物由SRP介导RER膜上受体,并与之结合,当核糖体RER膜面时,大亚基即附着在膜上蛋白质转为装置上,可能由于蛋白质转位装置各成分的聚集。形成膜通道使新生肽链RER腔。结合后暂时终止的肽链合成又恢复,新生肽链尾随信号肽继续延伸。当信号肽的作用完成后,即被内质网上的信号肽酶切除,肽链继续合成延伸当遇到终止密码时,合成终止,新生肽链完全转入RER腔。与此同时,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离,大亚基从RER膜上脱落,游离在细胞质中以供循环再使用。2.内膜系统中膜相互转的关系答:(一)从结构上看都具有相似性从分子结构上看,都由生物膜所形成且这些膜都以蛋白质和脂类分子为主要的成分,并以脂类双层为基本骨架。;只不过膜的厚度略有差异,脂类双分子层上相嵌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二)它们在行使各自功能时相互转化,形成膜流。细胞在吞噬外来异物时,经入胞作用形成吞噬(饮)体,初级溶酶体与吞噬(饮)体结合形成次级溶酶体,经消化后将残渣通过出胞作用排出细胞外。这样溶酶体的膜,就加入到细胞质膜中去,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的腔道,以“出芽”方式形成转运小泡,移近高尔基复合体并汇集成小囊泡,并在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成面与扁平囊融合。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的形成并移近细胞膜与之融合,将分泌物质排出细胞外,同时其膜加入到细胞质膜中去。如果从高尔基复合体脱落下来的大囊泡含有水解酶,则这种大囊泡就形成初级溶酶体。这样内质网的膜经高尔基复合体转化成细胞膜的一部分或溶酶体的膜。另外衰老破损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经自噬作用形成自噬体,被溶酶体经自溶作用消化后,也经出胞作用将残渣排出胞外,这些细胞器的膜也成为细胞膜中的一部分。所以随着细胞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的不断进行,各膜相结构之间不断地处于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中。3.矽肺是怎样产生的。 答:矽肺是一种职业病,其病因与溶酶体有关。当工人在劳动中肺部吸入矽尘颗粒后,矽尘末即被肺部的巨噬细胞吞噬。但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不能消化分解该颗粒而使之蓄积在细胞内。由于胞内矽尘颗粒表面形成矽酸,破坏了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水解酶释放出来便使巨噬细胞自溶,矽尘颗粒从死亡细胞中释放出来后又重新被另外的巨噬细胞吞噬,如此反复,巨噬细胞相继死亡,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胶原,形成胶原纤维结节,结果是肺组织弹性降低,肺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