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名师金典】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整理+重难点聚集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综合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本章有以下高考命题规律。1.命题内容:生长素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常见的重要的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应用。2.命题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非选择题主要以曲线的分析、实验设计进行命题。3.命题思路:(1)生长素及其他植物激素的分布特点、生理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及所出现的现象,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去分析、理解。(3)依照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曲线,分析、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命题趋势:1高考对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功能及作用,很可能置于农业及林业的生产实践或实验中,进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2利用生长素的发现等一系列实验进行拓展与迁移,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或其他植物激素的感光部位、极性运输等
是不可掉以轻心的考点。3提供信息材料的实验探究题是高考的热点。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本章的复习备考策略如下。1.知识方面:利用图文结合方法表示科学家系列实验过程及结果,理解生长素的科学发展史,常见的重要的植物激素,各自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和作用结果同中有异,相互协调。2.能力方面:1以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系列实验为线索,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实验设计原则,推理实验结论、体验科学发现过程。2以植物激素的作用为线索,复习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实验探究设计。一、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及作用1.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运输特点:(1)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横向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特别旺盛的地方,运输方向可受外界刺激(如单侧光)的影响。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运输。3.分布部位: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4.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5.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发芽、生根,防止落花落果。(2)高浓度抑制生长、发芽、生根,疏花疏果。6.生长素的应用(1)农业:果树剪枝、棉花摘除顶芽。(2)园艺:修剪绿化带造型、盆景剪整。三、其他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1)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2)应用:乙烯利→果实促熟;赤霉素→促进芦苇伸长生长、诱导大麦生成α-淀粉酶来酿酒。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1.植物向光性实验及其解释(1)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2
)向光性原因:合成生长素的尖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一侧,而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运输时却是极性运输,这样使得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速度快。a.生长素:产生部位??尖端;作用部位??尖端下部。b.胚芽鞘:感光部位??尖端;横向运输??尖端;纵向运输??尖端下部。c.材料:琼脂片能透水和生长素;云母片不能透水和生长素。d.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而是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转移,分布不均。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1)CA,对根而言C已是高浓度→A生长快于C→根向地弯曲。(2)DB,对茎而言D的浓度更促进生长→D生长快于B→茎背地弯曲。a.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b.根的向重力性和顶端优势现象能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
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向光性和茎的背重力性却只能表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功能,不能体现出两重性。3.生长素的运输1横向运输a.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①→②;b.重力引起生长素由③→④和⑤→⑥;c.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⑦→⑧。(2)极性运输??幼根、幼叶、芽中①实验:②结论:实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与外界刺激无关)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3)非极性运输:通过韧皮部的筛管的运输。判断下图中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1)没有单侧光的影响,尖端的生长素均匀运输到下段,胚芽鞘直立生长,而(2)向光弯曲生长。(3)云母片在下段,并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向光弯曲生长,(4)尖端的横向运输受阻,导致下段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生长。(5)尖端的生长素虽可向背光侧运输,但因云母片阻隔,不能运输到下段,不能生长。(6)尖端右侧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因此向右弯曲生长。(7)下段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
生长。(8)下段左侧生长素较多,生长较快,向右弯曲生长。(1)直立生长(2)向右弯曲生长(3)向右弯曲生长(4)直立生长(5)不生长(6)向右弯曲生长(7)直立生长(8)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生长素作用的曲线分析(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③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促进效果,而且A、B、C三点分别代表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④AA′、BB′、CC′段依然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2)不同作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①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②A点浓度之后,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但仍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可以用此浓度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3)同一器官不同浓度下的作用分析①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为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②曲线中的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③曲线中的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④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2m,但促进生长作用相同。2.顶端优势(1)顶端优势: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2)原因: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其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2010?天津模拟)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10-1浓度在曲线A点为10mol?L,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FC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上所示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选A。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根向地性产生的原因是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对植物根向地侧的生长促进程度小或达到抑制的程度,故B、C选项不正确。在太空中植物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上所示的弯曲生长,a、b侧生长素浓度相同,并且都能促进根的生长,使根水平生长,但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仍然适用于根的生长。其他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几种激素的比较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a.生长素与赤霉素的作用最为相似,都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b.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c.几种植物激素并不独立存在,它们相互联系,共同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设计实验:选取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a.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b.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需要先进行预实验。2013?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上图曲线可表示单子叶植物,最好用图中点浓度的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法处理插条。(3)植物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具有现象。(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材料用具: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培养皿、恒温箱等。实验程序: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实验数据:请回答: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②本实验的因变量是:。③依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