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4页

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简介、作者、目录)简介  《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内容简介: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是我国工业生产规模较大的纳米粉体材料。人们对其使用安全性问题极其关注。《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分为两篇,分别介绍了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研究进展,各篇首先对相应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性质和表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从暴露的方式、整体/器官毒性和机理、细胞毒性和生态毒性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予以介绍。最后,对两种纳米材料的毒性的解决方案,以及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  丰伟悦,1989年获复旦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生物体内金属蛋白、核分析技术在生物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参与了Wiley出版社出版的Nanotoxicity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纳米生物医学技术》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目录  《纳米科学技术大系》序  《纳米安全性丛书》序  前言  第一篇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  第1章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及应用  1.1纳米二氧化硅的理化特性  1.1.1结构特性  1.1.2化学特性  1.1.3光学特性  1.1.4催化特性  1.2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  1.2.1在橡胶中的应用  1.2.2在陶瓷制品中的应用  1.2.3在润滑剂中的应用  1.2.4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  1.2.5在涂料中的应用  1.2.6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2.7其他应用  1.3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2.1.1气相法  2.1.2湿法  2.2纳米二氧化硅的表征  2.2.1纳米二氧化硅成分分析   2.2.2粒径分析  2.2.3形貌分析  2.2.4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纳米二氧化硅的暴露途径与生物转运  3.1纳米二氧化硅的暴露途径  3.1.1呼吸暴露及肺部沉积  3.1.2其他暴露途径  3.2纳米二氧化硅的生物转运  3.2.1纳米二氧化硅与生物膜  3.2.2纳米二氧化硅的生物转运  参考文献  第4章纳米二氧化硅的肺脏毒性  4.1二氧化硅粉尘表面结构与毒性  4.2二氧化硅肺脏毒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4.3纳米二氧化硅在呼吸系统的沉降、清除和转运  4.4纳米二氧化硅致肺脏毒性反应  4.4.1自由基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4.4.2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  4.4.3肺部细胞损伤和凋亡  4.4.4肺部纤维化形成  4.5纳米二氧化硅与微米二氧化硅毒性作用比较  参考文献  第5章纳米二氧化硅的心血管毒性研究  5.1二氧化硅致心血管毒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5.2吸入纳米二氧化硅的肺外转运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  5.3纳米二氧化硅对心血管系统毒性的研究  5.3.1致氧化损伤及血液流变学改变  5.3.2致内皮系统紊乱  5.3.3对心脏功能及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5.3.4血栓性心血管系统疾病  5.4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纳米二氧化硅的免疫毒性研究  6.1纳米二氧化硅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6.1.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纳米二氧化硅  6.1.2纳米二氧化硅的免疫毒性  6.2纳米二氧化硅免疫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6.2.1自由基损伤学说  6.2.2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二氧化硅毒性  6.2.3溶酶体的通透性改变  参考文献  第7章纳米二氧化硅暴露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7.1纳米二氧化硅暴露对肝肾系统的影响   7.1.1纳米二氧化硅暴露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7.1.2纳米二氧化硅引起肝肾细胞的毒性作用  7.1.3纳米二氧化硅引起肝肾组织的氧化性损伤  7.2纳米二氧化硅暴露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7.2.1纳米二氧化硅进入神经系统的途径  7.2.2纳米二氧化硅的神经毒性效应  7.3纳米二氧化硅的其他生物效应  7.3.1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的生殖遗传毒性初步研究  7.3.2纳米二氧化硅的抗菌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章解决方案探索  8.1二氧化硅表面化学与生物效应  8.2纳米二氧化硅毒性消除的化学与物理研究  8.2.1改变纳米颗粒表面的反应基团  8.2.2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  8.3纳米二氧化硅的安全防护  8.4纳米二氧化硅损伤的治疗  8.5纳米二氧化硅安全性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应用  第9章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9.1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  9.1.1物理法  9.1.2化学法  9.2ZnO纳米颗粒的分散和改性  参考文献  第10章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特性与表征  10.1氧化锌的性质  10.2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  10.2.1纳米效应  10.2.2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光学特性  10.2.3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电学特性  10.2.4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光催化特性  10.2.5氧化锌材料的其他特性  10.3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表征  10.3.1扫描电子显微镜  10.3.2透射电子显微镜  10.3.3X射线衍射分析  10.3.4X射线光电子谱  10.3.5光致发光谱  10.3.6激光粒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应用  11.1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应用概述   11.2取代微米氧化锌的应用  11.2.1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11.2.2化妆品中的应用  11.2.3涂料中的应用  11.2.4陶瓷中的应用  11.2.5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1.3氧化锌纳米材料独特的应用  11.3.1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11.3.2光电学中的应用  11.3.3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11.3.4光催化中的应用  11.3.5传感性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章氧化锌和锌离子的毒性  12.1氧化锌的毒性  12.2锌离子的毒性  第13章氧化锌纳米材料在生物和环境中的运转  第14章氧化锌纳米材料在细胞和动物毒性  第15章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生态毒性第16章氧化锌纳米材料毒性的解决方案(文章摘自:http://www.jtbmcl.comhttp://www.sze10000.comhttp://www.isp100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