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2 MB
  • 47页

模板工程标准做法培训ppt课件.pptx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二课:模板工程标准做法1 目录一、目的二、质量目标三、控制要求四、做法细则五、管理动作2 一、目的统一施工做法明确质量要求规范作业程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减少返工及修补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主体结构实测质量及观感质量,从而提升客户对于工程质量的满意度。3 二、质量目标模板工程是使混凝土按设计形状成形的关键工序,拆模后混凝土构件必须达到表面平整、线角顺直、不漏浆、不跑模(爆模)、不烂根、梁类构件不下挠。使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平整度、垂直度达到实测实量及评估合格要求;4 三、控制要求(允许偏差)5 四、做法细则4.2集中加工A5:模板集中加工必须采用精密锯木机。A6:锯木机旁边放置木屑收集箱和灭火器,每天工完场清。6 四、做法细则4.2集中加工A7:墙柱模板在集中加工场统一弹线钻洞,每块模板标注正反面。A8:方木使用前应过刨,保证截面尺寸一致。7 四、做法细则4.3测量放线A9:模板放设上下口控制线,控制线距墙柱边300mm,在楼面钢筋安装前监理需按控制线复核墙梁位置。8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后浇带模板单独支设:①独立支撑。②主龙骨和模板与两侧相邻龙骨和模板断开。③不得随其他模板一起拆除。9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0: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10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1:楼板第一排立管距墙柱≤400mm,木枋距阴角≤150。11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2(1):楼板模板木枋间距≤300mm,立管顶托旋出长度≤3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12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3:梁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梁底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13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4: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500mm。14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5(1)①结构梁底模板支撑应单独支设,并与两侧支撑连接。②设梁下支撑次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不大于150mm。③梁侧模的支撑次龙骨为50×100木方子,间距不大于250mm,面板选用竹胶板或多层板。④当400≥梁高≦600mm时,在梁中设置一道φ14对拉螺栓,水平方向间距600mm。⑤当600>梁高≦1000mm时,在梁竖向设置两道φ14对拉螺栓,水平方向间距600mm,第一道对拉螺栓距梁底200mm。⑥1000mm>梁高≤1500mm时,在梁竖向设置三道φ14对拉螺栓,第一道对拉螺栓距梁底200mm。15 四、做法细则4.4模板支撑A15(2)(推荐做法)梁底采用两条纵向方木,横向钢管直接支撑梁底,间距≤1.2m。16 四、做法细则4.5梁板加固A16:梁表面采用内撑条,间距≤8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17 四、做法细则4.5梁板加固A17:外梁及楼梯间休息平台梁(外侧)增加对拉螺杆,间距≤600mm,螺杆对应梁部位放置内撑条。18 四、做法细则4.5梁板加固悬挑板侧模做法:①在侧模与底模交接位置通长设置50*100木方。②侧模竹胶板高出混凝土面不小于50mm。19 四、做法细则4.5梁板加固A18:卫生间沉箱采用固定钢模,楼板面混凝土放坡2%,且不小于4cm。A19:阳台降板10cm,长度≥3米阳台面混凝土放坡1%且不小于4cm;长度<3米阳台面混凝土放坡2%且不小于4cm;降板部位侧模采用固定钢模。20 四、做法细则4.5梁板加固顶板模板拼缝:①模板拼缝严密。②四边不得有破边现象。③相邻板面标高偏差不允许超过2mm。④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5mm。21 四、做法细则4.6墙柱、梁交接部位加固A20:当梁≥550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梁中设置3道,间距500mm。22 四、做法细则4.6墙柱、梁交接部位加固A21:梁墙交接处,梁侧模板伸入墙内或墙模伸入梁内不小于500mm。23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外墙使用老墙螺杆,螺杆距板面50mm,相邻两个螺杆之间间距不大于1米。模板与外墙混凝土间加设双面胶防止漏浆。24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墙体成品垫块:①采用成品混凝土垫块。②垫层宽度尺寸应准确。③与钢筋绑扎牢固,间距不得大于600mm。25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A22:(1)墙柱侧模采用50×100标准木枋或槽钢或方钢,间距≤200。(2)第一排水平背楞距地不大于200mm。(3)下面三排对拉螺栓采用双螺帽。26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A23:层高2.8-3m的墙柱必须设5排螺杆,螺杆间距≤500,第一排螺杆离地小于200,最上面一排螺杆小于300。27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①阴角采用100*100木方将两侧模板固定牢固。②角部两侧墙面钢管背楞采用扣件连接牢固。③端头及阳角位置采用斜撑顶紧,再用木楔挤紧。28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A24:外独立柱双向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29 四、做法细则4.7墙柱支撑A25:外墙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m,距墙柱边≤50cm。30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A27:墙柱侧模拼接,小块模板必须放置在中部拼接,不允许在顶部或底部拼接。31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A28:墙柱阴角采用方木收口,竖楞伸至方木底。32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A29: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台。33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A30:剪力墙采用可卡式内撑条,间距≤6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34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A31:墙柱模板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保证强度。砂浆封堵35 四、做法细则4.8墙柱加固悬挑工字钢预留洞做法36 四、做法细则4.9梁板截面尺寸控制A35:预制混凝土块用于控制楼板厚度,预制块兼做马镫用途。37 四、做法细则4.9梁板截面尺寸控制A36:制作比梁宽小2mm的木板,工人进行梁模安装及监理验收时均采用此木板控制梁侧模垂直度及梁截面宽度。38 四、做法细则1: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激光扫平仪对楼板平整度、墙柱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或钢管上。39 四、做法细则墙体模板垂直度检查:①采用吊锤和盒尺检查模板垂直度。②垂直度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5m时,允许偏差墙体模板垂直度检查40 四、做法细则2:混凝土、砌筑、抹灰等实测数间在实体上原位标注,总包、监理、项目部分别采用白、蓝、红色标注。41 四、做法细则4.11二次构件A38:构造柱上口预留牛腿斜口,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一次浇筑完成。42 四、做法细则4.11二次构件A38:侧边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43 四、做法细则4.11二次构件A39:砼腰梁采用卡箍加固,间距≤500mm;腰梁侧模上下口采用5×10cm方木;下口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A40:反坎采用卡箍加固,侧模上下采用5×10cm方木固定,卡箍间距≤500mm。44 四、做法细则4.12水电安装A44:电线管穿楼板采用连接套,严禁模板开洞进行穿管。45 四、做法细则4.12水电安装A45:在砼墙内预埋配电箱时,采用固定钢模46 五、管理动作5.1墙柱模板支撑完成后由总包进行100%实测合格后,报监理及项目部进行实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2梁板模板支撑完成后由总包进行100%实测合格后,报监理及项目部进行实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安装施工。5.3二次构件模板安装完成后由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5.4高支模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方案,由监理组织施工单位、监理、甲方召开专项审核会议确定高支模方案,超大超高方案按照政府要求组织专家评审,审核会议纪要及专家评审意见一并高支模方案报工程品质管理中心备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