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 MB
- 9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目录1综合说明11.1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1.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及防治标准2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2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3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3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31.7水土保持监测4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9结论及建议51.10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5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7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72.2编制依据72.3指导思想112.4编制原则112.5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22.6水土流失防治标准123项目概况133.1项目基本情况133.2项目组成及布置143.3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203.4工程占地223.5土石方平衡233.6拆迁安置263.7工程投资26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3.8施工安排264项目区概况274.1自然概况274.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现状30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31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55.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35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355.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及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占地分析与评价35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375.5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395.6结论、要求与建议40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41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41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1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427水土流失预测44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447.2预测内容和方法44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45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467.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50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51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538.1防治目标53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53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548.4分区防治措施558.5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58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598.7水土保持施工进度表629水土保持监测649.1监测目的及意义649.2监测范围649.3监测时段659.4监测区域(段)、监测点位659.5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669.6监测工作量699.7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709.8水土保持监测机构719.9水土保持监测制度729.10监测工作保障措施72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7310.1编制原则、依据及方法7310.2水土保持投资7810.3防治效果预测82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8611.1组织领导与管理8611.2后续设计86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86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8611.5水土保持监测87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1.6施工管理8711.7检查与验收88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8812结论及建议8912.1结论8912.2建议9013附件及附图9213.1附件9213.2附图9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综合说明1.1主体工程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1.1主体工程概况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位于防城港东兴市,本项目分为两段,分别为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和罗浮西路北段道路工程。新建道路总长2.64km,其中罗浮西路南段工程(北仑大道至滨海大道)2.12km,北段工程(罗浮四桥至山冲路段)0.52km,罗浮西路南段工程按城市主干道Ⅱ级建设,道路红线宽度40m,罗浮西路北段工程按城市支路建设,道路红线宽度19m,计算行车速度40km/h,路面结构推荐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沿线地势起伏不大,占地类型主要为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交通用地及林地为主。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东兴市开发建设规划的要求,提出实施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以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路网服务功能和水平,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国门城市形象,使东兴成为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最聚集人气的地方,成为东兴市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标志。项目挖方总量3.24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0.66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05万m3),填方总量30.64万m3,借方29.23万m3,永久弃渣0.62万m3;工程建设总占用土地8.87hm2,扰动面积8.87hm2,项目建设占用土地中永久占地8.48hm2,临时占地0.39hm2;本项目建设需拆迁简易房、砖混房1728.6m2。项目总投资579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202.30万元,项目资金全部投资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为业主多渠道筹措。该项目计划于2010年08月动工建设,2011年06月竣工,施工期11个月。1.1.2前期工作情况2009年4月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罗浮西路一期工程(即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详见附件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完成《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依据我国水土保持法及国务院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要求,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5月委托******承担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任务。接到任务后,我公司即派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对项目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收集了相关的水土保持资料,于2010年07月编制完成了《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1.1.3设计深度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由于主体设计为可研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可研深度。1.1.4设计水平年拟建道路计划于2010年08月动工建设,2011年06月完工,施工期11个月,因此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2年。1.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及防治标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号),项目所在的防城港东兴市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相关规定,采用二级防治标准并根据降雨量及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修正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拦渣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经过对主体工程选址、土石方平衡、临时堆土场布置、主体工程设计等的分析,主体工程的选址、临时堆土场和施工生产区的布置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建设可行。主体工程设计中对项目区内的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后期植物防护、绿化等措施,有效防止降雨及其径流对地表的冲刷,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既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改善环境景观。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中,未对施工期间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采取适当的临时防护措施,未对临时堆土场区及施工生产区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本方案需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防护措施、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等的防护措施。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0.12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8.87hm²,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25hm²。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经预测,本项目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为8.87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5.84hm2,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02.06t,新增水土流失量557.26t,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施工期,重点区段为主体工程区。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单元、地形单元上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完善部分防治措施,以主体道路路基填挖边坡、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等为重点治理单元,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一些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具体如下表1.6-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6-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防治分区措施分类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或建议备注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施工前表土剥离,后期用于道路绿化覆土主体已列路基排水路基两侧排水边沟路基边坡防护铺草皮护坡植物措施路基边坡防护挖、填边坡满铺草皮防护绿化工程道路景观绿化植乔木、灌木、草临时措施临时沉淀路基排水沟临时沉沙池方案补充临时覆盖挖填边坡雨季临时覆盖临时堆土场区工程措施后期表土运走后土地整治方案补充植物措施直播种草绿化临时措施草包袋土临时拦挡、彩条布临时覆盖施工生产区工程措施表土剥离、覆土、土地整治植物措施直播种草绿化临时措施场地周边开挖临时排水沟、沉沙池、施工中雨季临时彩条布覆盖本项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如下:⑴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600m3,覆土6600m3,路基土质排水边沟4780m;路基防护铺草皮11103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056株,七彩朱槿2640株,种植沿阶草8401m2。⑵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500m3,覆土500m3,土地整治0.39hm2,直播百喜草0.39h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236m,临时截排水沟180m,临时沉沙池14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4400m2。1.7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2010年08月)开始,至设计水平年(2012年)结束。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主体工程区南段起点路基左侧填方边坡1处,临时堆土场区1处及施工生产区1处,采用地面定位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监测频次为雨季前后各监测1次,雨季期间每1个月监测一次,每一次暴雨以上强降雨过后加测1次。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36.54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75.56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60.9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4.52万元,植物措施投资0.1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10.79万元,独立费用39.31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12.46万元),基本预备费3.29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92万元。2.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有效地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项目区综合防治各项目标值均达标,详见下表1.8-1。表1.8-1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现情况表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目标值95871.0959722达到值99.8999.651.099.0710026.39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大大减轻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1.9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的建设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土石方挖填平衡和对废弃土石方的综合利用;方案报批后,要及早安排水土保持施工设计,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要按进度计划及时落实到位,在雨季或暴雨前后要加大对重点防治区域和防治措施的巡视、检查和监测力度。1.10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见表1.10-1。表1.10-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项目名称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流域管理机构珠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涉及地市或个数防城港涉及县或个数东兴市项目规模道路总长2.64km总投资(万元)5790.00土建投资(万元)4202.30动工时间2010年08月完工时间2011年06月设计水平年2012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主体工程区8.483.1630.64临时堆土场区0.19//施工生产区0.200.08/合计8.873.2430.64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水稻土和赤红壤为主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南亚热带季雨林植被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683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10.12土壤容许流失[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8.87扰动地表面积(hm2)8.87直接影响区(hm2)1.25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5.8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t)602.06新增水土流失量(t)557.26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主体工程区表土剥离6600m3,土质排水沟4780m,覆土6600m3。种植小叶榕1056株,七彩朱槿2640株,种植沿阶草8401m2。临时沉沙池12座,临时彩条布覆盖2000m2。临时堆土场土地整治0.19hm2直播种草0.19hm2草包袋土挡墙190m,临时彩条布覆盖1900m2。施工生产区表土剥离500m3,覆土500m3,土地整治0.20hm2直播种草0.20hm2临时排水沟180m,沉沙池2座,草包袋土挡墙46m,临时彩条布覆盖500m2。投资(万元)21.5558.6910.79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36.54独立费用(万元)39.31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8.0监测费(万元)12.46补偿费(万元)2.92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法定代表人及电话谢宗新地址地址东兴市东盟大道文体局一楼邮编邮编538100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张华13788104407传真传真0770—7663638电子信箱电子信箱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属新建项目,在建设过程及运行初期不可避免会产生水土流失,如果不对此加以规划、治理,将会对周边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编制本方案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对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预测项目建设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提出方案的防治措施,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使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行的安全都得以保障,并减少工程对项目区河道、市政排水管网、相邻用地的不良影响,使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因此,本方案的编制对于项目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方案的编制,将为主体工程的方案设计及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方案的编制可使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落到实处;水土保持防治经费有了法定来源,有利于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实施;使因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7);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6.《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88.10.2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4号令发布,2004年修改)。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2]);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4.《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2007])。2.2.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1993]第5号文);3.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水保[1994]513号);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号);5.水利部司局函《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7.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保[2004]332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修订建设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05]632号);9.《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5月27日水利部水土保持[2003]202号发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5号修改);10.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监[2007]184号);1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2.水利部《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1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号);14.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等若干问题解释的通知》(桂水水保[2007]22号);15.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桂价费[2007]262号);16.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通知》(桂水水保[2008]6号);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543-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7.《防洪标准》(GB50201-1994);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11.《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3.《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14.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15.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1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1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18.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桂建标字[2008]5号文《关于调整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工资单价和费用定额有关费率的通知》;1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2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2.5相关资料1.防城港东兴市相关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2.《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10,达华工程管理(集团)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有限公司);3.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见附件1)。2.3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及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为“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针对各个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综合布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植被子的扰动,有效防治因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出的防治水土流失对策和措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且便于施工和监督检查。2.4编制原则本方案编制要符合国家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下几个编制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实地踏勘,科学合理界定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坚持重点监督与全面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重点监督和全面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3.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合理安排实施进度,预防保护优先,先挡后弃的原则,避免因施工进度不同,导致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脱节。4.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结合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功能要求,也要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治理开发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6.坚持科学、有效、经济的原则,使水土保持方案在技术上可靠,措施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在不影响水土保持效能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取材、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能。7.坚持“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的原则。在设计中根据主体工程的设计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对策和具体措施,并使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相适应。2.5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2.5.1方案设计深度本项目主体设计现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2.5.2方案设计水平年本项目拟于2010年08月开工,2011年06月完工,该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2年。2.6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采用二级防治标准,并根据降雨量、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修正。修正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拦渣率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3项目概况3.1项目基本情况3.1.1地理位置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位于防城港东兴市,线路分为南段和北段。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起点于北仑大道,坐标X=85294.218,Y=499057.503;终点于滨海大道,坐标X=84071.565,Y=500708.260,总长2120m。罗浮西路北段道路工程起点于罗浮四桥,坐标X=2385549.468,Y=498867.023;终点于山冲路,坐标X=2385294.218,Y=499057.503,总长520m。3.1.2路线方案走向及建设规模拟建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总长2.64km,其中罗浮西路南段工程(北仑大道至滨海大道)2.12km,北段工程(罗浮四桥至山冲路段)0.52km;罗浮西路南段工程按城市主干道Ⅱ级建设,罗浮西路北段工程按城市支路建设。罗浮西路南段工程按城市主干道Ⅱ级建设,道路红线宽度40m,罗浮西路北段工程按城市支路建设,道路红线宽度19m,计算行车速度40km/h,路面结构推荐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建设占用土地面积8.87hm2,扰动面积8.87hm2,项目建设占用土地面积中永久占地8.48hm2,临时占地0.39hm2。工程估算总投资579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202.30万元。3.1.3工程特性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道路的工程特性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1。表3.1-1主体工程特性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2建设地点防城港东兴市所在流域珠江流域3工程等级城市主干道Ⅱ级/城市支路4工程性质新建5建设单位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6建设规模建设里程(km)2.64设计速度(km/h)40路幅宽度(m)40/19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幅形式一块板形式7总投资5790.00万元8土建投资4202.30万元9建设期2010年08月至2011年06月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m2)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体工程区8.488.48临时堆土场0.190.19施工生产区0.200.20合计8.878.480.39三、项目土石方平衡数量(万m3)项目组成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借方弃方永久弃方表土主体工程区路基工程2.2029.2027.910.250.66不良地质清除0.321.321.320.32排水工程0.640.12 0.02施工生产区0.080.030.05合计3.2430.6429.230.620.713.2项目组成及布置3.2.1工程布置3.2.1.1路基工程1.道路横纵断面(1)道路纵断面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为便于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段两侧的开发,本项目纵断面设计以道路两侧现状标高为依据。本道路变坡点为2个,最大坡度为0.241%,最小坡度为0.12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罗浮西路北段道路工程:为便于罗浮西路北段道路工程段两侧的开发,本项目纵断面设计以道路两侧现状标高为依据。本道路变坡点为2个,最大坡度为0.254%,最小坡度为0.172%。(2)道路横断面罗浮西路南段道路工程道路红线宽度,该路段为40m,双向4车道,标准横断面(见道路横断面图):5.0米(人行道)+5.5米(非机动车道)+2.0米(路侧分隔带)+15.0米(行车道)+2.0米(路侧分隔带)+5.5米(非机动车道)+5.0米(人行道)=40.0米路拱采用单折线路拱,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双向2.0%,人行道横坡为单向1.5%。罗浮西路北段道路工程道路红线宽度,该路段为19m,双向2车道,标准横断面(见道路横断面图):3.5米(非机动车道)+12.0米(行车道)+3.5米(非机动车道)=19.0米路拱采用单折线路拱,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双向2.0%。罗浮西路南段道路横断面示意图罗浮西路北段道路横断面示意图图3.2-1道路横断面图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2.路基工程(1)路基持力层本路线通过地带,大部分路段路基稳定,但仍有少部分路段地质不稳定。处理不良地质地段路基,如部分淤泥等;对路线走向、路基稳定影响较小的一般可采用常规措施处理;对于软土层地段,拟利用砂砾垫层或换填土,设置盲沟等方法处理。(2)路基边坡路基边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和规范规定,一般路堑边坡坡度为1∶0.25(岩石)~1∶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为1∶1.5。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损坏、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的挖方、填方边坡均采用种植草皮防护。路基排水及防护:在各道路路段设路基边沟、排水沟,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尽量保持地面泾流的自然畅通状态。(3)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击试验法求得最大干密度的实压度,要求达到以下标准:填方路段上路床0~30cm深度内实压度>95%下路床30~80cm深度内实压度>95%上路堤80~150cm深度内实压度>93%下路堤>150cm深度内实压度>90%零填及路堑段路床0~30cm深度范围内实压度>95%3.2.1.2路面设计(1)道路路面同时考虑到工程造价和东兴市招商引资、为对外主要窗口的特点相结合,本工程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路面设计年限30年行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66.6cm荷载:BZZ-100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26cm,弯拉强度大于5.0MPa封层:沥青下封层0.6cm基层:6%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垫层:级配碎石下基层20cm(2)人行道结构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度18cm面层:人行道砖厚6cm,1∶3水泥砂浆铺底2cm垫层:C15砾石混凝土10cm抗震设防:按Ⅶ度设防(3)人行道及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设施等1)人行道及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设计在交叉口与人行横道线对应的人行道设置无障碍通道,以便轮椅、残疾人、婴儿车通行。在道路两侧人行道设视力残疾人通道,方便通行。2)其他设施在人行道上布置皮箱及广告牌等其他设施。(4)港湾式停靠站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直接沿人行道边缘设置,在人行道上辟出一段用地作为站台,设置间距为600~800m。为保证主车道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公交车辆停靠时对直行车辆的干扰,沿线公交停靠站均采用港湾式。站台长30m,加速段长45m,减速段长30m,总长105m。港湾式停靠站的位置结合道路交叉口渠化与交通组织设计和沿线两侧用地情况确定,一般设置间距为600~800m。3.2.1.3排水工程主要排水工程内容为: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2640m的雨水、污水管道及附属检查井、雨水口。1.排水现状及规划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根据《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本工程排水体制采有雨、污合流制,逐步改造成分流制。本工程属于新建工程,结合道路改造,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分流制。根据《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雨水遵循就近排放的原则,雨水管道收集本路段雨水后排入排涝渠。2.雨水管线设计(1)平面布置根据《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雨水规划,道路标准横断面50m宽,雨水管采用双侧布置,布置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侧分带靠路边线的路缘石1.25m。设计干管管径d800~d1000,约40m设一个检查井,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2)流向设计按照《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雨水规划,结合罗浮西路南段道路纵断面设计特点,进行雨水流向设计。道路设计终点的交叉路口雨水收集后排向建新排涝渠,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特点,坡度最大达到1.5%,最小坡度0.56%,变化较大,因此,本设计雨水管道坡度在满足流量、流速,并能安全排入现状水系或规划拟建干管等要求下,尽量按接近道路坡度来设计,以减少跌水次数。本设计雨水管采用坡度为:0.1%~0.8%。3.污水管设计(1)平面布置根据道路标准横断面的特点,本工程管线横断面设计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要求,结合《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参照已设计完成的其它道路等管线横断面设计特点,进行本方案的管线横断面布置。污水管采用双侧布置,布置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人行道路缘石2.25m。设计干管管径d300~d400,约30m设置一个检查井,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2)流向设计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按照《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污水规划,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特点进行污水流向设计。各路段沿道路收集污水后排往污水干管,最终再排入污水处理厂。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特点,坡度最大达到1.5%,最小坡度0.56%,总体是从道路终点坡向道路坡度来设计,以减少跌水次数。本设计污水管采用坡度为:0.1%~1.4%。3.2.1.4交通工程拟建的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必须具有完善的交通工程设施,以及确保正常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控设施,交通通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由于本项目为非封闭式道路,各主要道路交叉口应设置红绿灯。交通监控设施、交通通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红绿灯一次性性投入较大,本项目不包括以上所述设施费用。各种标志均建议为反光标志。沿线设置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交通标志,各种标志均采用反光材料。3.2.1.5照明工程本项目道路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10kV电源由城市电网引至户外路灯箱式变电站,经变压后向路灯供电。为达到照度要求,且兼顾考虑到美观性和诱导性,路灯光源采用高压钠灯作为照明的主要光源;路灯照明器的配置为:光源选用NG250W+NG400W高压钠灯,采用双臂钢管路灯安装于侧分带,照明器的安装高度为12.0m,灯杆基本间距约为30m,双侧对称排列布置。路灯线路采用VV-1kV-的电力电缆穿管埋地敷设,过车行道段需穿镀锌钢管保护。所选择电缆的载流量应留有一定的裕度,以保证供电线路的末端电压降符合规范允许的范围。3.2.1.6绿化工程东兴市气候冬短夏长,高温多雨,行道树不可避免的要承担遮荫作用。道路与各分栋建筑交接部以疏林草坡为主,用稀植和点植的方式形成一种开阔的空间。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根据位置环境、自然景观、功能及形式与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构图和配植方式,各标准段的绿化合理规划,适宜布置,以体现人、车与自然相结合,使绿化和道路及周围环境联为一体,为东兴市城区绿化增彩添色,力求绿化布置与地方民族风俗相结合。3.3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3.3.1施工组织1.施工管理为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和确保工程质量,本项目由业主组织进行工程招投标和实行施工管理,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筹划和协调工作,作好征地、交通组织等前期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保证。业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期和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和施工管理水平。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制度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完全、守信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2.主要施工方案1.协调与土地、水电、通讯等部门的关系,尽快签订供水、供电合同。2.土石方运输和路基填筑均应采用机械化施工。3.施工运输道路可利用周边已有道路。4.施工生产用地尽量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设置,或在路线附近临时征用。3.3.2施工工艺道路施工时序为路基施工、排水管线施工、路面及附属工程等施工。1.路基施工工艺路基施工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有关规定。路基土石方施工包括路基填筑和路堑开挖,不稳定土的处理以及清理场地,施工中的排水等工作。路基施工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施工流程: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路基填筑施工流程:施工前机械清表→基底处理(排水、填前压实等)→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路基整修。路堑开挖施工流程:施工前清表→土石方机械开挖→土石方调用→确定路堑土石方界线→修整边坡→挡、护排工程施工→基床换填→路基面整修。注意事项:①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要求路基填方宽度每侧超填不小于30cm。②施工应注意各种排水沟渠的连接过渡,前后接顺,并与原有沟渠结合,防止冲毁农田及影响路基边坡,使之形成一个完整协调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系统。施工中要加强现场排水,开挖后各道工序要紧密衔接,连续施工,确保路基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2.排水管线施工排水管道和路基施工时序关系:当路基有软基处理时,一定先进行软基处理,然后进行路基和管道施工;若排水管道在路基顶面以下不深,则先进行路基填筑,后反挖进行管道和雨水井施工。本项目排水管线采用开槽施工,管沟槽要求落在地基承载力原土或路基换填土层上。敷设在回填土区的排水管沟槽应按道路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在开挖管沟槽施工时,如挖至设计标高为杂填土时,必须清杂填土至原土后回填砂砾石至设计标高后再做管基。管道施工完毕后,回填天然砂砾石至管顶以上50cm,其余用三合土或按照路基要求回填并分层夯实。基槽开挖铺设管道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可在基槽底部隔段设置挡水埂以降低流速,避免积水过多、流速过高时冲刷基槽底部而形成侵蚀沟;在出水口处依地形开挖临时沉沙池,以淤积泥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方应及时转移、清运,避免因长时间过多堆置而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3.表土剥离及临时堆土施工工艺为达到路基施工要求,同时为更合理地利用表土资源,在道路施工前,对主体工程占地范围内及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施工生产区地表进行表层腐殖土的剥离。即在人工清理完地面草木及石砾等杂物后,采用以装载机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形式,对地表以下10~50cm深度范围内腐殖土进行挖除,并去除较大的残根、石块,外运或就地集中堆放,后期用于道路或临时用地绿化恢复工程。经统计,主体工程区挖表土6600m3,施工生产区挖表土500m3。表土堆放需采用临时挡墙进行拦挡,堆渣坡面放缓边坡,挡墙用草包袋填入普通土或表土,按一定宽度和高度码砌而成,力求稳定。堆土时,从挡墙处开始向后依次堆积,同时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表土堆放结束后,土体表面采用彩条布临时铺盖。3.3.3施工用水用电用水可通过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用电可通过市政供电网直接供电,电力充足。3.3.4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用块石、片石、碎石主要从东兴市购买,材料充足,运输方便;砂、砂砾、水泥、钢材、原木等可从东兴市区购买,材料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工程要求。运输基本上利用已有道路,运输条件较好。3.4工程占地本项目建设占用土地面积8.87hm2,扰动面积8.87hm2,项目建设占用土地面积中永久占地8.48hm2,临时占地0.39hm2,详见表3.4-1。1.主体工程占地道路主体工程占地8.48hm2,占用类型以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林地、交通用地为主。2.临时堆土场占地本项目拟在主体工程区线路中间设置1处临时堆土场,用于主体工程区剥离表土堆放,占地类型为荒草地,占地面积0.19hm2。3.施工生产区占地由于生产施工需要拟在主体工程区南北段中间路基左侧旁设置1处施工生产区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用于拌和、堆料等,占地类型为裸地,占地面积0.20hm2。表3.4-1工程占地一览表区域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宅基地荒草地裸地交通用地合计主体工程区永久0.492.120.683.041.820.338.48临时堆土场临时 0.19 0.19施工生产区临时 0.20 0.20合计0.492.120.683.232.020.338.87备注:表中所列临时堆土场为主体工程剥离表土临时堆放用地。3.5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包括主体工程填挖产生的土、石方以及施工生产区后期整治产生的弃渣等。经计算,挖方总量3.24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0.66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05万m3),填方总量30.64万m3,借方29.23万m3,永久弃渣0.62万m3。本项目借方来源于同期施工路网工程东兴市山冲路项目开挖(土方调配证明见附件3),弃渣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排放。1.主体工程土石方数量及平衡本项目主体工程区总挖方3.16万m3,其中表土0.66万m3,普通土1.91万m3,淤泥/膨胀土0.34万m3,杂填土/拆迁建筑渣0.25万m3,填方30.64万m3,永久弃渣0.59万m3,临时堆土0.66万m3为主体工程区后期绿化覆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2.施工生产区土石方平衡施工生产区在扰动前剥离表土0.05万m3,临时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施工结束后,对其地表0.10m~0.30m的硬化面层或建筑废料进行清除。经估算,施工结束时清理场地产生水泥砼等建筑弃渣0.03万m3。3.弃渣处理及建议鉴于东兴市建筑弃方现无集中堆放场地或无城市建筑弃渣消纳场,弃渣一般处理方式为就近堆放于路线附近的洼地填平处理。本方案提出如下建议: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弃渣排放点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具体排放时应严格按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进行排放;2、建筑垃圾排放应缴纳相关的防治费用,本方案按5.1元/m3计算相关费用,并纳入本项目工程投资;3、排放地点排放后应配合建筑垃圾处理部门做好弃渣的防护工作,按照要求及时的进行绿化恢复等措施。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及平衡见表3.5-1,土石方流向见图3.5-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3.5-1本项目土石方数量及平衡表单位:万m3项目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借方弃方表土普通土淤泥/膨胀土杂填土/建筑渣总量土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去向数量去向主体工程区路基工程0.661.29 0.252.2029.20 27.91其他项目开挖或者外购0.25政府指定建筑垃圾排放点0.66临时不良地质处理 0.32 0.321.32 1.320.32 堆土场(备注:施工生产区表土堆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排水工程 0.620.02 0.640.12 0.02 小计0.661.910.340.253.1630.64 29.230.590.66施工生产区0.05 0.030.08 0.030.05合计0.711.910.340.283.2430.64 29.230.620.71备注:①表中土石方均为自然方;②挖方+调入+借方=填方+调出+废弃。调入/调出0填方30.64借方29.23挖方3.24永久弃渣0.62临时堆土0.71336427.91借方来源于东兴市山冲路项目,共借方29.23万m3政府指定的排放点排放0.62临时堆土场0.71(施工生产区表土堆于场内空地)0.250.66路基工程2.201.32不良地质回填1.32排水工程0.640.32不良地质处理0.32路基工程29.00.02排水工程0.12施工生产区0.080.030.05单位:万m3图3.5-1土石方流向框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3.6拆迁安置本项目建设需拆迁简易房、砖混房1728.6m2,项目业主对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以经济方式补偿,由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进行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的实施单位负责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拆迁及专项设施改建项目不纳入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7工程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579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202.30万元,项目资金为业主多渠道自筹解决。3.8施工安排本项目由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计划2010年08月开工建设,2011年06月完成建设,施工期11个月。工程进度安排见表3.8-1。表3.8-1工程进度安排表序号时间(月份)建设内容2010年2011年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1施工准备2路基工程3排水及管线工程4路面工程5照明、绿化、交通工程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4项目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广西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东南濒临北部湾,西面于越南接壤,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越南以及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隶属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镇是东兴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的最南端,与越南芒街市隔江相望,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的核心地带,是国家一类口岸城镇,距离首府南宁180公里,距防城港市42公里,距越南“海上桂林”下龙市170公里,到越南首都河内308公里。东兴市地处十万大山山脉南沿,地势北高南低,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境内地貌主要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分布在马路镇北部和西部,主要由志留系砂砾岩、泥质岩及千枚岩等岩层经风化剥蚀后形成的山地。(2)丘陵地貌分布在市境中部广大地区,海拔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为峰峦起伏和缓地土岭,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其上常覆盖松林、杂木林、竹丛以及肉桂、八角、果树、橡胶、茶叶等经济林木。(3)滨海平原分布在市境南面罗浮、竹山、巫头、万尾、山心及交东等地沿海一带,海拔一般低于100米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地势平坦,或略有起伏。滨海平原北部大多已开垦为稻田和耕地,这里阡陌纵横、水网交织,绿树丛中房舍错落,一派田园风光。南部近海的平原表面为海相石英细砂、砂砾和亚粘土所覆盖,其上分布着茂密的林带和草地。在巫头岛东南,由洁白石英砂堆积起来的一重重沙丘,构成了“南国雪原”的奇景,在岛的中部还分布着一片沙生草原,其风光也别具一格。平原的最南端微微向大海倾斜,逐步过渡到为碧海环绕的沙滩和泥浦,这里是滨海旅游度假的黄金地段。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位于东兴市,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建道路沿线地势起伏不大,大部分为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交通用地、林地等,典型地形地貌见图4.1-1。图4.1-1典型地形地貌图4.1.2地质构造该项目所经区域地质条件较好,经现场踏勘未发现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4.1.3地震东兴市属于中强震地震构造区和低强震地震构造区,市境内发生活动强度不甚高,频度较低的小地震。在岩溶地区发生少量的震级较小的陷落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广西地震烈度区划图》,项目所在地区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线路沿线及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区域稳定性好。本项目道路工程可不设防,桥涵等重要设施仅考虑采取简易设防。4.1.4土壤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和耕型砖红性红壤(赤红壤)为主。水稻土又分为淹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沼泽型和盐泽型五个亚类,成土母质有沙页岩、花岗岩、紫色岩、河流冲积、洪积母质等。耕型砖红性红壤又分为沙页岩赤红壤、花岗岩赤红壤、铁砾赤红壤、沙页岩酸性紫色土、酸性潮沙土、石砾土、海沙土等。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4.1.5河流水文东兴市境内的河流均发源于十万大山南麓,向东流入北部湾,河流流量一般都比较小。其中较大者为北仑河、江平江(上游叫那梭江)及罗浮江等。北仑河全长102公里,为中越界河,流域面积710平方公里,发源于垌中镇宝鸡山,流经防城区的板八、那垌、那良和东兴市的东兴等乡镇,至东兴市区西南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经越南芒街的岳山出海,一支向东南经东兴的罗浮并与罗浮江汇合后至竹山港出海,多年平均流量81.1立方米/秒,年平均水量25.6亿立方米,河水清澈,水质优良。江平江上游两支支流分别发源于马路镇和那梭镇北部十万大山南麓,流至江平镇隘村会合,折向东南,经江平街、班埃出海,全长约50公里。位于北纬17°~21°之间,温度高,蒸发量大,海水含盐度达30%。4.1.6气象东兴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北部湾海洋气候和十万大山山脉的影响,全镇阳光充足,全年无霜,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均22.1℃,年降雨量2737mm,4~10月为雨季。表4.1-1项目所在地主要气象特征值表气象特征指标单位东兴市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2.1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7.9多年极端最低气温℃4.1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mm2737.0多年最大年降雨量mm3102.5设计频率降雨强度10年一遇1h降雨强度mm94.310年一遇6h降雨强度mm237.610年一遇24h降雨强度mm299.8风速主导风向方位NNE多年平均风速m/s3.8多年最大风速m/s37大风日数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21.1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mm1845.2积温≥10℃℃7950无霜期多年平均无霜期d350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4.1.7植被东兴市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季雨林植被,林草覆盖率为51.53%。主要森林植被有:马尾松、湿地松、桉树、木麻黄及各种天然阔叶树和各种竹林。经济树种有玉桂、八角、橡胶、龙眼、荔枝、柑橙等。部分宽阔沟谷、地势平坦之处以农作物为主,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红薯、花生、木薯和蔬菜等作物。根据调查,本项目沿线主要植被为竹林、杂草及农作物等。4.2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现状4.2.1社会经济概况东兴是中国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下辖有东兴、江平、马路三镇,目前共有31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54865hm2,总人口11.65万多人。东兴市面临的北部湾,是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5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蜇丰富。港湾和浅海域水质好,自然饵料丰富,是养殖对虾、青蟹、牡蛎、珍珠、海参、泥泔、江篱、文蛤以及其它各种海洋生物的理想场所。由于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盛产柑桔、荔枝、龙眼、茶叶、花生、菠萝蜜、香蕉等经济作物,林木有1000多品种,著名的经济林有肉桂、八角、橡胶等。现在东兴市的农业,形成优质水稻、蔬菜、水果、水产养殖、肉桂八角香料和畜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东城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建成投产更是标志着东兴的农业正向着“企业+基地+农户”的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特别是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业逐步形成了东兴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了广西“十强县(市)”。东兴市社会经济概况见表4.2-1。表4.2-1东兴市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行政区划总面积(hm2)耕地面积(hm2)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耕地(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东兴市54865602211.658.06230242488281.124447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8广西统计年鉴》。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4.2.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7年土地调查资料显示,东兴市土地总面积54865hm2,土地利用现状也以林地居多,占总面积的43.03%;其次为未利用地,占总面积的14.61%;再次为耕地,占总面积的10.98%。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4.2-2。表4.2-2项目所在东兴市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单位:hm2行政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其他用地合计东兴市602237002360853948227326911398014588754865注:表中数据来自当地国土资源局2007年土地调查资料。拟建道路占地现状主要为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交通用地、林地等。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号),项目所在的东兴市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全国土壤侵蚀类型Ⅱ级区划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属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分区的桂南丘陵滨海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广西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2000年),公路沿线东兴市土壤侵蚀分级面积统计见表4.2-3。表4.2-3公路沿线各行政区土壤侵蚀分级面积统计表单位:km2行政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合计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小计轻度中度小计东兴市3.591.060.890.150.005.690.110.000.110.005.80通过现场调查,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形态主要为面蚀,其次为沟蚀,属于微度~轻度土壤侵蚀区域。根据现场勘查并结合沿线水土保持规划及相关资料,结合《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为各地类赋予一定值,详见表4.2-4。根据项目区各地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见表4.2-4),以及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得拟建项目区内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683t/(km2·a)。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分详见附图4。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4.2-4项目区各地类土壤侵蚀情况表序号土地利用类型坡度(º)林草覆盖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hm2)土壤侵蚀强度1旱地1~5—6502.12轻度2裸地<3—13002.02微度3荒草地5~155~205003.23微度~轻度4林地6~1245-903000.49微度5宅基地1~5—2700.68微度6交通用地1~7—3300.33微度根据各个项目区内各个地类土壤侵蚀模数以及各个预测单元地表面积,按照加权平均公式进行计算:式中:MS为平均侵蚀模数;Fi为第i个工程面积;Mi为第i个工程的侵蚀模数。经计算,拟建道路沿线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MS=683.23t/(km2.a),约为683t/(km2.a),因此确定本项目各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683t/(km2.a)。项目各分区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情况表见表4.3-5所示。表4.3-5项目各分区原地貌平均土壤侵蚀情况表项目分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面积(hm2)土壤侵蚀强度主体工程区4778.48微度临时堆土场区5000.19微度施工生产区13000.20轻度4.3.3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东兴市近年来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具体表现在:一是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封山育林,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在治理中以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为重点,结合植树造林,形成效益最佳的防治体系;三是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促进开发,以开发确保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使水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项目分期完成前力争效益有所体现,为参加治理单位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形成滚动开发,提高治理单位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巩固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果;四是通过治理开发,改变流域社会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启动治理区域良性的经济、生态、社会运行,营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影响。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东兴市近年来实施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有黄淡小流域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水土保持林350.7hm2,种植经济林56.2hm2,疏林补植135hm2,种草20hm2;坡改梯44hm2;建挡土墙1480m;维修项目区公路3.5km;建管理房180m2;建蓄水池15座;封禁治理2858hm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62km2,累计完成投资460.86万元,其中中央国债348万元,地方自筹112.86万元。4.3.3经验介绍通过调查同类已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总结出类似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原则上要遵循以几点,并从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①充分考虑项目区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这样不仅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还可大幅度节省防护资金。②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③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④做好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方位、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⑤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常见相应措施有:1.边坡防护及道路景观绿化同类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因地形开挖或堆砌产生的边坡在防护中遵循“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结合,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积极采用植物措施”的防治原则。对于填方边坡一般采用1:1~1:1.75坡率,坡面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采取混凝土预制块骨架内植草或满铺马尼拉草皮护坡等措施。对于挖方边坡采用1:0.5~1:1的坡率,并采取护面墙或护脚墙,同时在坡顶修筑浆砌石截排水沟,排除坡面上游降雨径流,保证边坡稳定。道路沿线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对沿线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带采用树池种植乔灌,并片植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提高了沿线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行车环境。2.施工期间其他临时防护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在施工期间,积极采用临时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将堆料(土)或施工作业面开挖的暂存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并采取草包袋土挡墙拦挡或在雨季临时覆盖防护;施工临时用地区修建临时排水沟及沉沙池,以疏导积水;雨季施工遇大雨以上的降雨过程,对尚未碾压的路基填方边坡进行坡面径流疏导或临时覆盖。调查的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按二级防治标准进行设计,实施后基本上达到防治目标的要求。因此,本方案的水土流失治理可以借鉴其经验。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位于防城港东兴市,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水文、地形地质属简单类型,本项目不存在可能造成重大水土流失的危险区。本项目无比选方案,项目建设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约束性规定。主体工程施工建设采用的施工工艺成熟、规范,在施工组织和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有利。本项目的建设仅对项目区的土壤和自然植被造成扰动和不利影响,通过采取道路硬化、绿化防护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治理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通过以上分析,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无限制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项目建设可行。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建设永久占地8.48hm2,占地类型以荒草地、旱地、裸地、宅基地、交通用地、林地为主。对项目涉及到的占地,遵循“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还复,或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征地补偿。经分析,主体工程占地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不存在制约性因素。5.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及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占地分析与评价5.3.1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经计算,挖方总量3.24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0.66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05万m3),填方总量30.64万m3,借方29.23万m3,永久弃渣0.62万m3。本项目借方来源于同期施工路网工程东兴市山冲路项目开挖,弃渣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的排放或用于填平周边洼地。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各施工单元之间土石方进行合理调运回填,提高土石方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施工前首先将清基工程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并用于施工后期绿化覆土,解决了工程绿化土源问题。本项目借方来源于同期施工路网工程东兴市山冲路项目开挖,减少了工程取土造成的地表扰动。淤泥、建筑渣等不能利用的弃渣统一运往政府指定地点排放并缴纳相关的防治费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2临时堆土场布置的评价本项目临时堆土场的布设遵循“集中、就近、易于防护”的原则。为了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临时堆土场就近布设在主体工程区用地红线外,既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又方便施工运输,其堆土主要用于后期道路边坡和景观绿化覆土,占地类型为荒草地,本方案认为临时堆土点选址较为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3施工生产区布置的评价本项目施工生产区布置在主体工程区红线旁,交通运输方便,占地类型为裸地,场地较平整,场地简单整治后即可使用,没有较大开挖及回填情况,本方案认为施工生产区选址较为合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5.3.4取土、弃渣处理的评价本项目以填方为主,填方来源于同期路网工程东兴市山冲路项目开挖,充分利用相关项目土石资源,减少山体扰动,有利于水土保持。弃渣主要是淤泥、建筑渣,本项目弃渣统一运至政府指定的排放点的排放或就近用于洼地填平。由于现阶段主体工程无弃渣场选址,下阶段若设弃渣场应遵循的选址规定: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2.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渣场;3.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渣场;4.不宜布设在流量较大的沟道,否侧应进行防洪论证;5.在山丘区宜选择荒沟、凹地。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4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4.1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水土保持工程的界定应根据以下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4.2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5.4.2.1表土剥离主体工程施工前对其地表进行表层腐殖土的全面剥离,后期用作绿化覆土。这样合理地利用了资源,避免肥沃土壤流失。经统计,主体工程区共计剥离表土0.66万m3。5.4.2.2路基及边坡防护一般路堑边坡坡度为1∶0.25(岩石)~1∶1,一般路堤边坡坡度为1∶1.5。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损坏、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的挖方、填方边坡均采坡种植草皮防护。本项目主体设计中边坡绿化面积共1.11hm2,边坡防护设计见附图7。通过对路基边坡设置满铺草皮护坡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与安全,防治水土流失。边坡植物防护增强了边坡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植被覆盖,避免了地表的直接裸露,可以有效地防治边坡表土被雨水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证了工程的安全运营。5.4.2.3排水工程主体设计在道路填方段两旁设路基排水边沟,主体设计已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尽量保持地面泾流的自然畅通状态。主体设计在道路填方坡脚外设置底宽是0.5m,高0.5m,边坡比1:1的梯形土质排水沟,排水沟全长4780m。主体工程为保护路基设计了较为完善的路基排水设施,及时排除路基坡底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土体的冲刷和浸泡,使路基土体不出现滑塌,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4.2.4景观绿化工程绿化带采用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高、低相配置方式。结合两侧环境、造型美观、养护方便、造价低等特点。全线绿化种植乔木为小叶榕,间距为5m,共种植1056株;灌木为七彩朱槿,间距为2m,共种植2640株,树下种植沿阶草进行绿化,共种植沿阶草8401m3。绿化工程不仅增加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美化项目区的景观,同时植物根系的固持作用和树冠、草皮的拦挡、截留作用,都可减弱雨水对挖填方边坡和地面的冲刷,起到涵养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5.4.2.5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量统计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有表土剥离、路基边坡绿化、排水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这些措施均纳入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其投资纳入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经统计,主体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投资总额为75.56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7.03万元,植物措施58.54万元,具体见表5.4-1。表5.4-1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数量及投资措施分类项目单价数量投资(万元)工程措施1表土剥离9.0元/m366005.942覆种植土10.5元/m366006.933排水工程 4.16 土方开挖17.4元/m323904.16合计17.03植物措施4路基防护工程 8.60 铺草皮7.75元/m2111038.605沿线景观绿化工程 49.93 种植小叶榕248.4元/株105626.23 种植七彩朱槿27.4元/株26407.23 种植沿阶草19.6元/m2840116.47合计58.54总计75.56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5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本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受降雨、地形、岩性、植被、土壤及人为活动六因子影响。其中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土壤则为侵蚀的对象,岩性、地形、植被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拟建项目由于工程施工对项目建设区内的地表植被进行铲除或掩埋,破坏了地表土壤的保护层,同时在开挖处或填方处又改变了原地面的坡度与坡长等,形成了暂时的不稳定坡面。这些人为的工程行为与不易改变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共同影响建设期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各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又有一定差异,水土流失形式亦有所不同,见表5.5-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矩阵分析表。由此可见,各区域防治的重点和措施也应有所差异,同时这种影响将随着边坡防护、地表硬化及绿化工程的实施逐步得到控制。表5.5-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矩阵分析表水土流失分区项目主体工程区 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填方区挖方区其他裸露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貌⊕⊕⊙⊙⊕降水⊕⊕⊕⊕⊕土壤〇★〇★〇★〇★〇★植被〇★〇★〇★⊙⊙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形式溅蚀⊕+⊕+⊕+⊙+⊙+面蚀⊕+⊕+⊕+⊕+⊕+沟蚀⊕+⊕+⊙-⊕+⊕+防治措施排水工程√√√×√土地整治×××√√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注:⊕: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且影响较大;⊙:表示涉及该工程或项目,但影响不大;★:表示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〇:表示土壤或植被损毁殆尽;+:表示侵蚀较强;-:表示侵蚀轻微;√:表示采取该项措施;×:表示不采取该项措施。由上表可见,各工程分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形式及特点不尽相同。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填方区: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填筑形成了一定坡度和坡面,易形成面蚀和沟蚀,侵蚀强度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而加强。虽然施工过程中对填方采取分层压实,但对于裸露的填方边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降雨及其径流的冲刷下易产生面蚀,遇暴雨还会发生严重的沟蚀甚至发生坡面崩塌,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增加。2.挖方区:施工初期不仅新的开挖地面会直接裸露,同时还增加了挖方边坡坡面,而在这些坡面上所有的植被全被铲除,在短时间内即为裸露边坡,在边坡不稳时会受降雨的影响而产生崩塌。若不加大力度恢复植被或对其进行工程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面墙、砌石护坡,裸露的坡面无疑也会增加当地的水土流失。3.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将原有植被和土地占压、碾压,外来土石方形成堆垫地貌,客土较为松散,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自然土体的特性指标,而区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外营力非常强烈,沟蚀尤为严重。4.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由于施工生产扰动地表,无植被覆盖,产生裸露地表,土体受到扰动,在雨季松散的土壤受到水力、重力的作用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5.6结论、要求与建议经过对主体工程选址、土石方平衡、场地布置、施工设计等分析,认为本项目选址、场地布置、施工工艺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建设可行。由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可知,主体工程设计中出于工程安全和经济优化上的考虑,采用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有表土剥离利用、路基排水防护、绿化美化等多项措施,有效防止降雨及其径流对地表的冲刷,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既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改善环境景观。现阶段主体工程设计中,未对施工期间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时段及部位采取适当的临时防护措施,因此,本方案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施工生产区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及施工结束后的恢复治理措施等。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区域,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组成。项目建设区包括永久征地、临时占地以及其他属于建设单位管辖范围的土地,经分析论证确定的施工过程中必然扰动和埋压的范围应列入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参照有关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规定,在参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结合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该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0.1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8.87hm2,直接影响区1.25hm2。6.2.1项目建设区经过对主体工程相关资料的分析及现场调查,确定本项目建设区面积8.87hm2,包括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施工生产区,具体见表6.2-1。表6.2-1项目建设区占地情况表行政区防治范围及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宅基地荒草地裸地交通用地合计东兴市主体工程区0.492.120.683.041.820.338.48临时堆土场 0.19 0.19施工生产区 0.2 0.2合计0.492.120.683.232.020.338.87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该项目施工中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如砂石料等)均采用外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必须选择已经通过了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土保持评价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持有当地国土主管部门颁发的开采许可证的合法砂石料场购料。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砂石料场开采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应由场主负责治理,故砂石料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不属于该工程的范围,本方案未对其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水土保持监测等。6.2.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道路施工对直接影响区的影响是暂时的,破坏不是很严重,主体工程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后,可逐渐自行恢复,故不对该区进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只在施工期作巡查监测。根据直接影响区界定原则,结合现场调查,估算得直接影响区面积为1.25hm2,具体见表6.2-2。表6.2-2直接影响区面积统计表序号影响区面积(hm2)备注1主体工程区1.06填方边坡坡脚外缘3~4m范围内2临时堆土场区0.06临时堆土场周边3m范围内3施工生产区0.14占地周边2m范围内合计1.256.2.3防治责任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相关规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单位为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人为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依据是根据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分区,并根据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确定重点防治部位。划分过程主要遵循的原则是: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各分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2)相同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近或相似;(3)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按上述原则,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临时堆土场防治区、施工生产防治区等3个区,各防治分区的面积及防治重点见表6.3-1。表6.3-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序号防治分区面积(hm2)防治的重点1主体工程区8.48路基填挖裸露面及边坡2临时堆土场区0.19堆土形成的土体边坡及后期恢复3施工生产区0.20施工过程中扰动的地表合计8.87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7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7.1.1预测范围按照工程施工特点,本项目预测范围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施工生产区三个区。7.1.2预测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其预测时段为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土石方开挖、搬运、填筑、弃置等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较大,因此施工期是本次预测的重点。由于本项目计划于2010年08月动工,2011年06月完工,施工期11个月,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各分区的预测时段根据具体施工时段确定,具体见表7.1-1。表7.1-1各分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水土流失区预测时段(2010年08月~2012年6月)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2010年08月~2011年6月)自然恢复期(2011年7月-2012年6月)主体工程区填方区(2010年08月~2011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挖方区(2010年08月~2011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路面及其他裸露地(2010年08月~2011年5月)折合0.71年按1.0年计临时堆土场区(2010年08月~2011年6月)折合0.86年按1.0年计施工生产区(2010年08月~2011年6月)折合0.86年按1.0年计7.2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结合本项目的建设特点,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区和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施工生产区等区域。预测内容包括施工扰动原地貌及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工程取土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等。预测采用类比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见表7.2-1。表7.2-1预测内容和方法对应表序号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和植被面积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图纸量算和现场复核。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取土及弃渣量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统计。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类比分析法和定量计算。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定性分析水土流失对本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6预测结果分析在上述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水保方案的防治重点、重点防治时段、水土流失防治建议等。7.3水土流失预测成果7.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地查勘,结合征占地使用范围,对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和占压土地面积进行统计。本项目将扰动原地貌面积总计8.87hm2,详见表7.3-1。表7.3-1扰动原地貌面积统计表项目名称扰动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宅基地荒草地裸地交通用地合计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主体工程区0.492.120.683.041.820.338.48临时堆土场 0.19 0.19施工生产区 0.20 0.20合计 0.492.120.683.232.020.338.877.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等若干问题解释的通知》(桂水水保[2007]22号)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水土保持植物和原地形地貌。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该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本项目施工期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是林地、旱地(1°—5°)、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荒草地等,经统计,本项目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5.84hm2。具体情况见表7.3-2。表7.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行政区扰动分区占地类型及数量(hm2)林地旱地(1°—5°)荒草地合计东兴市主体工程区0.492.123.045.65临时堆土场0.190.19合计0.492.123.235.847.3.3弃土(渣)量预测根据本项目的土石方平衡情况可知,该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永久弃渣为0.62万m3,主要成分为淤泥、建筑渣等,具体情况见第三章表3.5-1。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总计8.87hm2;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2.34hm2,详见表7.3-3。 表7.3-3水土流失面积预测表单位:hm2序号分区施工期自然恢复期1主体工程区填方区0.911.95挖方区0.20路面及其他裸露地7.37小计8.481.952临时堆土场区0.190.193施工生产区0.200.20合计8.872.34注:①挖方、填方区面积为垂直投影面积。②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分区植物措施面积。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7.4.1预测方法根据项目施工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其水土流失量预测拟采用以下经验公式,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依据类比广西区内其他在建或已建同类工程的情况,结合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本项目自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定。土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W=新增土壤流失量可按下式计算:△W=△Mik=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W——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k=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Mi0——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a;注:当各区土壤侵蚀强度恢复到土壤侵蚀允容许值及以下时,不再计算。7.4.2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1.背景值的确定依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选定的调查路线,在收集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气象水文资料及邻近地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调查监测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外业调查工作。根据线路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及植被等情况,结合沿线土壤侵蚀现状进行综合评判,确定本项目主体工程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477t/(km2.a),临时堆土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500t/(km2.a),施工生产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采用1300t/(km2.a)。2.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再塑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采用类比分析法。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类比工程的选择根据对同一地区、同类型施工扰动项目的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状况、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与本项目比较。本项目选用东盟大道(东段)工程作为类比工程,东盟大道(东段)2008年10月底建成通车。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其可比性,详情见表7.4-1。从表中可以看出,东盟大道(东段)工程与本项目在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高差、坡度、水土保持状况等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可作为本项目的类比工程。表7.4-1类比工程与本项目特征对比表类比项目类比工程本项目工程名称东盟大道(东段)工程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地理位置东兴市东兴市气象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2737mm,大部分集中在4~10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降雨量2737mm,大部分集中在4~10月。土壤水稻土和耕型砖红性红壤(赤红壤)为主水稻土和耕型砖红性红壤(赤红壤)为主植被亚热带植被,植物资源丰富,为乔木、灌木、草和农作物所覆盖,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亚热带植被,植物资源较丰富,主要、竹林、杂草及农作物等。地形地貌丘陵地貌丘陵地貌高差最大填方高度3m,最大挖方高度2.5m.最大填方高度3.5m,最大挖方高度2.3m.坡度最大坡度1.13%最大坡度0.524%水土保持情况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工程区为微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工程区为微度侵蚀,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以水力侵蚀为主与类比工程比较基本相同,可以类比(2)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采用值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是在本项目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选类比工程各样方水土流失量调查观测结果,分项类比确定本项目各施工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值。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布设样方区,测定样方区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其侵蚀量。在样方区内从坡上到坡脚,布设若干实测断面,量测每一断面细沟的深度和宽度,计算细沟侵蚀总体积,然后乘以当地土壤的容重(t/m3),即为样方区内的总沟蚀量。在较为典型的沟槽上做好标记,以便于下次的测量工作。降雨过程中样方区内的土壤侵蚀除了沟蚀外,还兼有面蚀,其数量虽小,但也不容忽略。因此在统计沟蚀量的同时,也要兼顾面蚀量的量测,并计入侵蚀总量。通过计算每次侵蚀总量的差值来推求对应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土壤流失量。最终通过多次量测推算出整个雨季的土壤流失量,进而求出单位面积上全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值。该方法的难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排除外部的干扰。②样方区边界条件表7.4-2样方区边界条件样方区及大小路基填方边坡临时堆土场边坡拌和堆料场5×45×104×6坡面情况坡长:7坡率:1.5无植被覆盖坡长:7坡率:1.75无植被覆盖地势较为平坦③调查值(实测值)及修正通过对所选观测点施工期土壤侵蚀现状的调查,整理并推算出样方区挖方、渣场边坡、临时堆土场、拌和堆料场等的土壤侵蚀模数,考虑到本项目与类比工程在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状相似,故本项目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在类比工程的调查值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如表7.4-3。表7.4-3各分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表单位:t/(km2.a)比较分区类比工程本项目东盟大道(东段)调查值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确定值主体工程区挖方区对主体工程区挖方边坡的调查结果11640挖方边坡的形式类似,挖方坡度小,依照地形调整,修正系数0.9210709填方区对主体工程区填方边坡的调查结果16510填方边坡的形式相似,填方坡度小,依照地形调整,修正系数0.8914694路面及其他裸露地对主体工程区路面及其他裸露地的调查结果9363路面及其他裸露地的形式相似,依地形、高差调整,修正系数0.918520施工生产区对拌和堆料场等临时占地的调查结果6384地形、扰动形式相似,依地形因素调整,修正系数0.734660临时堆土场区对临时堆土场地的调查结果2553622216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临时堆土的侵蚀类型与堆放地相似,依地形因素调整,修正系数0.873.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自然恢复期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项目建设区土壤侵蚀状况已得到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林草植被未完全恢复,故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值。本项目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在900~1200t/(km2.a)。7.4.3水土流失量预测据预测,该工程建设将产生水土流失总量602.06t,新增水土流失量557.26t。水土流失总量中,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580.22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为21.84t。水土流失量预测见表7.4-4。表7.4-4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预测单元预测时段侵蚀模数t/(km2.a)侵蚀面积(km2)侵蚀时间(a)背景流失量(t)预测流失总量(t)新增流失量(t)背景值扰动后主体工程区施工区挖方区477107090.00910.713.0869.2266.14填方区477146940.00200.710.6820.8520.17路面及其他裸露地47785200.07370.7124.95445.83420.87小计28.71535.90507.19自然恢复期4779000.01951.009.3017.558.25合计38.01553.45515.44临时堆土场区施工期500222160.00190.861.0036.3035.30自然恢复期50011000.00191.000.952.091.14小计1.9538.3936.44施工生产区施工期130046600.00200.862.248.025.78自然恢复期130011000.00201.002.602.20-0.40小计4.8410.225.38合计44.80602.06557.26注:施工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区扰动面积,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各分区植物措施面积。7.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由上述可知,在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扰动和破坏了原地貌,加剧了建设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施工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8.87hm2,经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57.26t。水土流失危害往往具有潜在性,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将对工程自身及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及项目安全运行,主要危害表现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⑴加剧水土流失,增加附近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工程施工,开挖土石方,扰动了原土层和岩层,增加了裸地的面积,为溅蚀、面蚀、浅沟侵蚀、切蚀和冲沟侵蚀创造了条件。若施工中弃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在降雨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弃渣将被冲入附近水域,加剧水体的含沙量,造成淤积,影响洪水宣泄。⑵土层变薄,土壤退化。土地损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遭到一定损坏,土壤的氮、磷、钾有机养分以及无机盐含量下降,土壤中动物、微生物及他们的衍生物数量降低,从而使土地条件改变,给以后的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增加难度。⑶对周边农田影响。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会进入周边农田,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沙压农田”;另一种方式是泥沙中细小的部分会随水流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农田,对农田产生进一步的影响。⑷影响城市景观本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主体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影响周边环境及景观。为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投资开发环境。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6.1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8.87hm2,扰动原地貌面积为8.87hm2,施工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8.87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5.84hm2;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02.06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57.26t。7.6.2预测结果综合分析从前面的预测可以看出,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具有以下特点:1.在项目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总量602.06t,其中新增流失量557.26t,水土流失形成快,流失集中,强度大,危害较大。2.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其中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量为553.45t,占总流失量的91.93%;临时堆土场区水土流失总量为38.39t,占总流失量6.38%,施工生产区水土流失总量为10.22,占总流失量1.70%。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为施工期。3.由预测可知,施工生产区如在施工期不采取场地拦挡措施,亦将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做好工程防护措施,后期及时恢复植被。7.6.3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意见1.防治重点时段及部位通过以上预测与分析,施工期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主体工程挖填方区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2.防治措施意见土石方开挖回填或土石方临时堆放是本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措施应以拦挡防护和恢复地表植被为主。对于暂时存留于工作面的临时堆土(料)采用挡土坎,草包袋装土等加强临时拦挡,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首先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其次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减少地表裸露,施工结束及时恢复地表植被。本项目弃渣运往消纳场堆放过程中要做好遮蔽措施,防治土石沿路抛撒,污染环境。此外,若项目建设在雨季施工,应加强施工时的临时排水,将降雨径流排出项目区,减少对地表的冲刷。3.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意见根据预测,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较为突出,施工期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量、植被因素及其它水土流失因子的变化等;监测重点包括主体工程区挖填方路段,监测重点时段为土石方施工阶段。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本项目所处的防城港东兴市属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相关规定,且由于本项目区降雨量在800mm以上,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效益,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监管,本方案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绝对值提高2以上;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土壤流失控制比应大于或等于1。详见表8.1-1。表8.1-1防治目标计算表防治指标标准规定按降雨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采用标准施工期试运行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5+2*87土壤流失控制比0.50.7+0.30.51.0拦渣率(%)90959095林草植被恢复率(%)*95+2*97林草覆盖率(%)*20+2*22注:“*”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并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2.减少对原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合理布设弃土(石、渣)场,弃土(石、渣)应分类集中堆放。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石、渣)。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6.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防护体系。7.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8.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9.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单元、地形单元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以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和施工生产区为治理单元,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各种工程地形单元上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这样既能控制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又能保证项目建设和营运的安全。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总体布局见表8.3-1。图8.3-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8.4分区防治措施8.4.1主体工程区根据第五章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区工程措施主要是表土剥离,边坡、路基排水等措施,另外植物措施为边坡草皮绿化、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措施等。由于各项工程措施设计标准均按照相应工程的设计规程规范,设计成果均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只要在施工中能完全落实,就能起到保障工程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需要。该部分设计内容、工程量、投资已计入主体工程中。但主体工程防治区还有部分内容有待补充完善,本方案将对边坡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危害。8.4.1.1主体工程建设区本项目路基填筑之前,要对原有路基下的淤泥、膨胀土、杂填土等进行清除,另外,在埋设城市雨水排放工程和城市污水排放系统时,挖土规模和深度较大,其间产生临时边坡的面积较大,为避免雨季降雨对路基开挖产生的临时边坡造成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必须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填方较大边坡表面临时覆盖可重复利用的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在路基施工时,路基开挖排水沟的情况下,每隔400m增加临时土质沉沙池一座,临时土质沉沙池的尺寸为4.0m×2.5m×1.0m(长×宽×深),边坡坡率1:1.0,池壁夯实,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4.7m3/座,共开挖临时沉沙池12座,开挖土方56.4m3。填方较大区域边坡表面临时覆盖可重复利用的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经统计,施工期间该区临时覆盖彩条布2000m2。8.4.1.2工程量统计主体工程区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1。表8.4-1主体工程区补充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临时排水临时覆盖沉沙池(座)开挖土方(m3)覆盖彩条布(m2)1156.420008.4.2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布置在道路路基征地外左侧旁,占地类型为裸地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地形较平整,占地面积为0.20hm2。开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平均剥离厚度为10~30cm,共剥离表土500m3,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场内空地,临时堆土最大堆高5.0m,拟在其坡脚利用草包袋装土临时拦挡围护。草包袋土挡墙为梯形断面,高1.5m,上底宽0.8m,下底宽1.5m,临时挡土墙单位工程量为草包袋土1.725m3/m。经估算,临时挡墙长46m,草包袋土填筑(拆除)79m3。施工期防护措施以临时措施为主,后期对施工场地进行场地平整,清理建筑垃圾、废料及硬化表层等,并覆种植土及绿化,后期场地平整面积0.20hm2,绿化采用撒播百喜草草籽,撒播密度为70kg/hm2。1.临时排水及沉淀在施工生产场地使用前,沿周边(如拌和堆料场、预制场)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及其生产用水全部顺畅地引入周边已有的排水通道,排水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路线所在区域10年一遇最大1h降雨强度为94.3mm,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洪峰流量:a.洪峰流量计算:采用公式:Qs=0.278KiF式中Qs——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K=0.6;i——10年一遇最大1h降雨强度,为94.3mm/h;F——集水面积,0.003km2。经计算10年一遇洪峰流量:Qs=0.047m3/s。b、水力学计算:为便于施工和集排地表径流,排水沟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底宽0.3m×深0.3m,内坡比1:1,渠道比降为i=1.0%。结构形式为土质,故糙率n=0.023。排水沟过水能力计算如表8.4-2。按公式Q过=AC进行计算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C——谢才系数C=;R——水力半径R=;n——糙率,取n=0.023;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X——湿周;i——渠道纵坡,i=1.0%。表8.4-2施工生产区排水沟水力计算表汇水面积(hm2)计算洪峰流量(m3/s)排水沟过水断面水力要素设计过流能力(m3/s)AXRC0.300.047底宽0.30m×深0.30m梯形,内坡比1:10.181.150.1631.920.227经计算得,施工生产区排水沟过流能力Q过>Qs,已安全超高12cm,满足设计要求。排水沟采用断面尺寸为0.9m×0.3m×0.3m(上口宽×底宽×深)的土质梯形沟,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0.20m3/m;渠底夯实后不加衬砌,施工简单且易于后期回填;共开挖排水沟180m,共开挖土方为36m3;沿排水沟每90m设置临时土质沉沙池一座,共设置临时土质沉沙池2座,沉沙池的尺寸为2.0m×2.0m×1.0m(长×宽×深),边坡坡率1:0.5,单位工程量为开挖土方2.3m3/座,共开挖土方为4.6m3。防护措施设计见附图10。2.临时覆盖施工生产区拌和堆料场主要堆积砂石料。汛期遇暴雨时,拌和堆料场中松散的砂石遇暴雨极易被水流冲刷,导致水土流失。本方案拟采用彩条布对砂石料表面进行临时覆盖,经估算,需铺设彩条布500m2。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3。表8.4-3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表土剥离(m3)覆种植土(m3)土地整治(hm2)排水沟长度(m)开挖土方(m3)沉沙池(座)开挖土方(m3)临时挡墙(m)草包袋土填筑(m3)草包袋土拆除(m3)覆盖彩条布(m2)直播种草(hm2)5005000.201803624.64679795000.208.4.3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场区是主体工程区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场地,布置在主体工程区K1+300—K1+400路基左侧外用地红线旁,占地类型为荒草地,占地面积0.19hm2,施工期防护措施以临时措施为主,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及撒播百喜草草籽进行绿化,撒播密度为70kg/hm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临时覆盖在堆土表面覆盖彩条布,以防止暴雨冲刷造成表土流失。经统计,施工期间需覆盖彩条布1900m2。2.临时拦挡临时堆土最大堆高5.0m,拟在其坡脚利用草包袋装土临时拦挡围护,防止边坡土体四处滚落。草包袋土挡墙为梯形断面,高1.5m,上底宽0.8m,下底宽1.5m,临时挡土墙单位工程量为草包袋土1.725m3/m。经估算,临时挡墙长190m,草包袋土填筑(拆除)328m3。在码砌前应先处理地表杂物,基础整平夯实并插打抗滑木桩。本工程堆土场堆土高度在3-5.0m之间,边坡按1:1.75放坡,堆土后形成的边坡较低缓,土体自身可达到自然稳定状态。根据其他工程施工经验,该形式的的临时挡墙可以满足拦挡要求,拦挡稳定且便于后期拆除。临时堆土场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见表8.4-4。表8.4-4临时堆土场区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土地整治(hm2)直播种草(hm2)临时拦挡(m)草包袋土填筑(m3)草包袋土拆除(m3)覆盖彩条布(m2)0.190.1919032832819008.5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⑴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600m3,覆土6600m3,路基土质排水边沟4780m;路基防护铺草皮11103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056株,七彩朱槿2640株,种植沿阶草8401m2。⑵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500m3,覆土500m3,土地整治0.39hm2,直播百喜草0.39h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236m,临时截排水沟180m,临时沉沙池14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4400m2。详见表8.5-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8.5-1水土保持工程量汇总表序号项目组成单位防治分区合计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一清表工程 表土剥离m36600 5007100二排水工程 排水沟m4780 4780 土方开挖m32390 2390三土地整治工程 覆土m36600 5007100 土地整治hm2 0.190.200.39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一植物防护工程 1铺马尼拉草皮m211103 11103二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1种植乔木小叶榕株1056 10562种植七彩朱槿株2640 26403种植沿阶草m28401 8401三植物恢复工程 1直播种草hm2 0.190.200.39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一临时拦挡工程 1临时挡土墙m 19046236 草包袋土填筑m3 32879407 草包袋土拆除m3 32879407二临时排水工程 1截排水沟m 180180 开挖土方m3 36362沉沙池座12 214 开挖土方m356.4 4.661三临时覆盖工程 1彩条布覆盖m2200019005004400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按照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此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指水土保持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部分。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是针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不足的补充,本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纳入主体工程投资,形成水土保持专章,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补充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完成防治工程。8.6.1施工条件8.6.1.1施工场内外交通(1)对外交通对外交通主要利用工程附近的现有道路,可满足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对外交通运输要求。(2)施工道路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可满足施工要求。8.6.1.2施工场地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在整个项目区征地范围内,其工程量相对主体工程较小,为避免施工设施重复建设,减少扰动面积,充分利用各区施工场地。8.6.1.3施工材料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用水、用电及所需的外来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汽油、柴油等物质供应与主体工程供应方式相同;植物措施苗木来源于东兴市附近的苗圃。8.6.2施工方法、工艺8.6.2.1工程措施(1)表土剥离集中堆放施工前,对主体工程区可剥离表土区域、施工生产区进行表土剥离,主体工程区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区剥离的表土堆放于施工生产区内空地,不另外征地。剥离表土分层堆放,边坡不大于1:2。(2)覆土施工造林种草之前用推土机或人工进行覆土平整,覆土土源来自施工前各区剥离表土,采用自卸汽车或手推车运输土料。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8.6.2.2植物措施植物措施实施主要涉及选苗、苗木运输、苗木栽植等几个环节。(1)选苗绿化苗木选苗按以下标准:①根系发达而完整,主根短直,接近根径一定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②苗干粗壮通直(藤本植物除外),有一定的适合高度,不徒长;③主侧枝分布均匀,能构成完美树冠;④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2)苗木运输苗木采用汽车运输,裸根苗为防车板磨损苗木,车厢内先垫上草袋等物。乔木苗装车根系向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同时,为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失水,同时也避免碰伤,将苗木用绳子捆住,苗木根部用浸水草袋包裹。(3)苗木栽植和种草绿化为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适当处理,进行修根、浸水、蘸泥浆等措施处理。苗木栽植采用穴坑整地,人工挖土,穴坑挖好后,栽植苗木采用2人一组,先填3~5cm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入苗木,看根幅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适合,如不合适则进行适当修理。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先填入松散湿润的表土层,填土约达穴深一半时,轻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粘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面持平,乔木使填土与原根径痕相平或高3~5cm,灌木则与原根径痕相平。穴面结合降雨和苗木需水条件进行修整,一般整修成下凹状,利于满足苗木的水分要求。移栽苗木定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二次浇水应在定根水后的2~3天进行;再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灌水。灌溉水以自来水、塘水为宜。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直播种草采用人工撒播,并覆薄层表土。铺草皮采用满铺,地表清理,铺草皮后拍紧,浇水清理。(4)后期抚育管理为保证苗木成活,栽植后应适当修剪、定时浇水、防治病虫害及防止人为损坏,对于不成活的苗木应进行补植。8.6.2.3临时措施临时工程措施主要为临时拦挡、临时排水及临时覆盖等。临时拦挡措施主要为临时堆放表土的装土草袋防护,用草袋装土堆筑成挡墙形式。临时堆土场的挡土墙土源采用临时堆放的表土。临时挡墙在堆土前修筑完成。施工后期,临时堆土和装表土草袋拆除的土料全部用于绿化覆土。临时排水工程措施主要为在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施工前场地外围开挖土质排水沟和沉砂池。临时覆盖采用人工铺设、搭接方法施工。8.7水土保持施工进度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本项目水土保持实施进度要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相适应,既保证重点又考虑点面结合;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特别是保水保土效益,合理安排措施实施进度。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与相应主体工程实施同步进行,并同时验收。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规模、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主体工程施工的总进度等,提出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安排及年度工程量计划。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其它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道路建设施工期内全部完成。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见表8.7-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8.7-1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表项目区时间(月)工程措施2010年2011年89101112123456主体工程区施工准备路基、路面工程表土剥离排水工程路基防护绿化工程临时堆土场彩条布覆盖临时拦挡土地整治直播种草施工生产区剥离表土排水工程拦挡工程覆土工程土地整治直播种草备注:主体工程施工进度水土保持措施进度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及意义9.1.1监测的目的根据《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的有关规定,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1)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2)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3)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4)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5)水土保持监测的结果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9.1.2监测意义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在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对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监测经费列入水土保持投资中。及时的监测对确保工程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主体工程顺利施工、顺利验收、安全运行、保持当地水土资源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本项目特点,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就逐步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委托具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甲级或乙级监测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项目正式开工前即按该实施方案进行监测工作,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积累资料和实测数据。9.2监测范围本项目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监测范围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为主体工程土石方施工区;直接影响区为项目建设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本方案仅作巡查监测。9.3监测时段根据本项目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将整个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0年08月~2012年12月,各分项工程依据各自的监测内容和要求确定。9.4监测区域(段)、监测点位9.4.1监测区域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因此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堆土场及施工生产区。9.4.2监测点位9.4.2.1布设原则项目建设期间,在主体工程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布设监测点进行监测,监测原则主要以能有效、完整地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危害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主。每个监测点应根据各施工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大小布设,同时要有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貌和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的地方。9.4.2.2监测点位布设拟在项目建设区内设置固定水土保持监测点位3个,主体工程区挖方边坡1个,临时堆土场1个,施工生产区1个。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9.4-1监测点特性表编号监测点位置或桩号备注1路基挖方边坡南段起点路基左侧填方边坡2临时堆土场区临时堆土区位置占地类型为荒草的,最大堆高5.0m3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位置占地类型为裸露地9.5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9.5.1监测内容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监测。2.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3.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植物措施的监测重点是成活率和保存率)。4.施工准备期前应对土壤侵蚀的背景值进行监测。5.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9.5.2监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进行,根据工程施工特征,本项目监测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监测法、地面观测法及现场巡查。9.5.2.1调查监测调查监测是指定期采取项目区调查的方式,通过现场实地勘测,结合项目布置图、照相机、全站仪等测量工具按行政区或标段测定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面积;对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调查和核实。填表记录每个扰动类型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堆土和开挖面坡长、坡度、岩土类型)及水土保持措施(拦挡工程、护坡工程等)实施情况。掌握新建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调查水土保持设施的保土效益、拦渣效益,扰动土地的再利用、生态效益等。下面针对调查监测中的面积监测和植被监测方法作具体介绍:1.面积监测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面积监测可采用全站仪进行。先记录调查点名称、工程名称、扰动类型和监测数据编号等。在所设控制点架设全站仪后(确保与其他参照点通视),沿所测区域边界选择特征点依次立棱镜,在全站仪微电脑上即可记录所测区域的形状(边界坐标),然后将所测结果展入计算机CAD程序中,即可查询面积(现大部分全站仪都具备面积量算程序,可现场测出面积)。对弃土弃渣量测量,把堆积物近似看成多面体,通过测一些特征点的坐标,再通过软件模拟原地面形态,即求出堆积物体积。2.植被监测(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一年后测定其成活率与保存率。不分林种、林型,在规定的抽样范围内,取样方30m×30m,检查造林株数、成活株数与保存株数。采取成活株数除以造林株数,算得成活率(%);保存株数除以造林株数算得保存率(%)。(2)种草出苗情况选取2m×2m样方的草地,用目测的方法清点出每平方米面积上其出苗株数。(3)树木与草类的生长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地,标准地的面积为投影面积,要求乔木林20m×20m、灌木林5m×5m、草地2m×2m。分别取标准地进行观测并计算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和类型区林草的植被覆盖度(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都应大于20%)。计算公式为:D=fd/feC=f/F式中:D——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C——林(或草)植被覆盖度(%);fe——样方面积(m2);fd——样方内树冠(草冠)垂直投影面积(m2);f——林地(或草地)面积(hm2);F——类型区总面积(hm2)。9.5.2.2地面观测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的监测,采用地面定位观测方法量测坡面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观测记录每次降水过程中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常用的监测方法如简易坡面量测法、简易径流小区法等。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简易坡面量测法降雨过程结束后,已开挖或填筑的边坡上往往会留下许多细沟、浅沟、切沟、冲沟或槽沟,应及时进行沟蚀量的调查。在已经发生侵蚀的地方,通过选定样方,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样方大小取5~10m宽的坡面,量测出沟的平均横断面面积(m2),然后乘以沟长(m)和土壤容重(t/m3),即为某条沟的沟蚀量(t)。各条沟的沟蚀量之和即为调查区的总沟蚀量。坡面侵蚀沟量测法通过调查实际出现的水土流失情况推算侵蚀强度。重点是确定侵蚀历时和排除外部干扰。必须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和施工状况,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记录、确认水土流失的实际发生过程。2.简易径流小区法用木板、铁皮、混凝土或其它隔湿材料围成矩形小区(一般规格10m×5m),在较低的一端安装收集槽和测量设备,以确定每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径流小区设置依据监测点实际地形,通过简单布置形成简易径流场,测定径流、泥沙。简易径流场分固定式和临时式两种。9.5.2.3其它监测方法在实际监测中,始终坚持以地面定位观测监测和调查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监测,突出重点,除了对选取的监测点定时监测外,还要对项目区内其它的填挖边坡、施工生产区、施工临时用地区和直接影响区采取随机、不定期现场巡查的方法,能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该工程各个阶段、各个扰动分区内的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9.5.3监测规划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体规划情况见表9.5-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9.5-1水土保持监测规划一览表序号监测区域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监测频次1主体工程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扰动或占压地表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工程挖方、调运、弃方数量;③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水土流失量;④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水土保持措施防护状况及运行效果,种草成活率、覆盖度、生长情况等。频次:施工准备期各区监测1次;施工期雨季前后各区各监测1个次;雨季期间每个月各区至少监测1次,每1次暴雨以上强降雨过程后加测1次。(注: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时段: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至设计水平年结束为止。2临时堆土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堆土场地形地貌变化情况、堆土高度、坡长、占地;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措施实施情况及效益,确定拦渣率等。③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定点监测水土流失量。3施工生产区①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扰动地表及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②采用调查监测法监测临时措施实施情况及效益。③采用简易径流小区法定点监测水土流失量。注:1.由于项目区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故在4~10月进行常规监测频次见上表,1月~3月,11月~12月不做定点监测仅进行巡视调查;2.暴雨过程是指在某一次降雨过程中出现1h内的雨量为≥16mm或24h内的雨量为≥50mm的降雨。9.6监测工作量9.6.1监测设施(1)简易坡面量测法2处:主体工程南段起点左侧挖方边坡1处及北段中间填方路基左侧临时堆土场区1处。(2)简易径流小区1处:主体工程区征地旁施工生产区1处。9.6.2设备耗材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见表9.6-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9.6-1监测设施设备一览表分类监测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一设施1简易坡面观测场个22简易径流小区个1二消耗性材料1采样工具(铁铲、水桶、量筒等)批12皮尺把43钢卷尺把44测绳、剪刀等批1三设备11台秤、烘箱台12坡度仪台23全站仪套14摄象设备台25笔记本电脑台19.6.3监测人员配置根据施工特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人员按1名工程师1名技术员一组配置。9.7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9.7.1资料整理在每次水土保持监测时,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包括观测或调查时间、人员、地点、基本数据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有观测或调查人员、记录人员及校核、审查签字,做到手续完备,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交以下成果:①考证资料,包括监测站、监测场、监测点和调查监测的基本情况,以及监测设备、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的说明。②各种经校核、复核的原始监测资料成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图表、文字说明和影像资料。③各项调查、观测和汇总数据。④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情况、时间、地点、监测项目和方法、监测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建议等。监测报告中应包括6项防治目标的计算表格。(2)监测数据分析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分析监测数据,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并报送业主、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3)提交成果监测单位应定期向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成果,包括监测设计及实施计划、监测年度报告、监测总报告。开展委托监测的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开工(含施工准备期)前应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工程建设期间,应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报送上季度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同时提供大型或重要位置弃土(渣)场的照片等影像资料;因降雨、大风或人为原因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及危害事件的,应及时进行监测,并于事件发生后1周内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情况。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完成后,应于3个月内报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9.7.2资料报送(1)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执行,监测单位要严格执行本方案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2)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对监测结果要及时统计分析,对比,做出简要评价,及时报送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并在工程竣工后提交监测报告。监测时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通报业主,另外每次监测结束后,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最终总的监测报告应报送业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监测结果应能满足水土保持六项防治指标。9.8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请业主另行委托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承担,具体实施以双方签定的合同为依据。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9.9水土保持监测制度⑴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和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⑵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作出简要分析与评价;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业主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补救,防治水土流失。⑶每年按监测项目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监测成果应报业主与上一级监测网统一管理。9.10监测工作保障措施⑴组织领导措施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站承担,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对监测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⑵技术保证措施根据水利部12号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持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从事水土保持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持证上岗。⑶监督管理措施监测站的监测技术和质量应接受上级监测中心站的质量控制和考核,同时要通过水利部门的计量认证及考核。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和成果实行报送制度。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及技术人员应把本项目的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成果按规定每年定期向当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报告。(4)资金保证措施水土保持监测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应由工程业主支付。该费用应专款专用,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0.1编制原则、依据及方法10.1.1编制原则⑴水土保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费用估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费用计取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能满足要求部分,选用水利行业标准;⑵主要材料价格、工程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⑶植物措施单价依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确定,尽量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⑷补充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为主体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投资的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的价格水平年一致;⑸编制格式要求执行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规定。10.1.2编制依据10.1.2.1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依据⑴建设部建标[2007]164号文通知发布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下称“编制办法”)。⑵建设部建标[2007]163号文通知发布的《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下称“估算指标”)。⑶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桂建价字(2002)1号通知颁发的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工程费用定额》。⑷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文件-桂建标(2007)1号通知颁发的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⑸桂建管[2006]51号文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装饰装修安装园林绿化工程费用定额》;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⑹桂建管[2006]66号文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10.1.2.2方案补充措施编制依据⑴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⑵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颁发的《水土保持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10.1.2.3其他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2.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价格[2002]10号文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3.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4.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桂水基[2003]13号发文布的《关于执行水利部2002年颁布的的系列定额及修改我区97水利水电基建定额和取费标准部分内容的通知》;5.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桂价费[2007]262号)。6.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桂建标字[2008]5号文《关于调整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工资单价和费用定额有关费率的通知》。10.1.3编制方法10.1.3.1基础价格1.人工单价人工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人工工资标准为36.00元/工日,按8工时/工日计算得4.50元/工时。2.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原材料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见估算附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0.1.3.2工程单价费率1.其它直接费工程措施的费率1.5%;植物措施的费率为1%(以直接费为基础)。2.现场经费工程措施的费率5%;植物措施的费率为4%(以直接费为基础)。3.间接费工程措施的费率4%;植物措施的费率为3%(以直接工程费为基础)。4.企业利润工程措施的费率7%;植物措施的费率为5%(以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为基础计算)。5.税金工程措施的费率与主体工程一致;植物措施的费率为3.41%(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三项之和为基础计算)。6.扩大系数根据投资估算编制规定,本项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均扩大10%。10.1.3.3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1.工程措施投资估算工程措施投资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2.植物措施投资估算植物措施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种植费和抚育管护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等的预算价格乘以设计数量进行编制。栽(种)植费由工程单价乘以设计数量后即得。抚育管护费指栽植初期浇水、施肥、除草、剪枝、看护等费用。种草籽按种植费的5%计算,栽草、栽树按栽植费的10%计算。3.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估算⑴施工临时防护工程按临时防护措施的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⑵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部分工程措施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用之和的2%计算。4.独立费用⑴建设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计算;与主体工程的建设管理费合并使用,满足水土保持评估和验收工作的需要。⑵水土保持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建设部办公厅《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办价格[2007]670号)规定,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工程师8~10万元/(人·年)计算。本项目按工程师1人配置,水土保持监理费按8.0万元计。⑶科研勘测设计费①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为参考,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项目水土保持编制费为9.0万元。②勘测设计费科研费不计列;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⑷水土保持监测费依照监测内容,按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及人工费计列水土保持监测费,共计12.46万元。①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费用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土建费0.75万元、消耗性材料0.10万元、监测设备折旧费1.61万元,共计2.46万元。详见下表10.1-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1-1监测设施、设备及消耗性材料费用一览表分类 监测设施和设备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监测损耗计费方式一设施 7500 1简易坡面观测场个221004200 2简易径流小区个133003300 二消耗性材料 1034 1采样工具(铁铲、水桶、量筒等)批1500500易损品,全计2皮尺把4351403钢卷尺把411444测绳、剪刀等批1350350三设备 16053 1台秤台1900270按30%折旧2烘箱台11450218按15%折旧3坡度仪台231001240按20%折旧4全站仪套16700010050按15%折旧5摄象设备台254002700按25%折旧6笔记本电脑台163001575按25%折旧 合计 24587 ②监测人工费根据本项目监测规划,拟设工程师1人、技术员1人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考虑到水土保持监测的实际工作量以及监测人员可以同时开展别的项目的监测工作并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监测费服务收费标准,本水土保持监测人工费按10.0万元计。⑸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水水保[2007]55),并结合项目实际,本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按9.0万元计。10.1.3.4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设施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损坏水保设施面积按0.5元/m2计算进行补偿。本项目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84hm2,共计补偿费2.92万元,保持设施补偿费计算详见表10-2。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2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计算表行政区项 目损坏水保设施数量单价合计(万元)备注东兴市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5.84hm20.5元/m22.9210.1.3.5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6%。10.2水土保持投资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36.54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75.56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60.9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4.52万元,植物措施投资0.1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10.79万元,独立费用39.31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12.46万元),基本预备费3.29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92万元。详见表10.2-1~表10.2-3。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2-1水土保持投资总估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栽植及抚育管护费林草及种子费独立费用方案新增投资主体已有投资投资合计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4.52 4.5217.0321.55一主体工程区17.0317.03二临时堆土场区0.19 0.19 0.19三施工生产区1.17 1.17 1.17四弃渣防治费3.16 3.163.16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0.010.14 0.1558.5458.69一主体工程区 58.5458.54二施工生产区 0.010.03 0.04 0.04三临时堆土场区 0.010.11 0.11 0.11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10.79 10.79 10.79一临时措施10.69 10.69 10.69二其他临时工程0.09 0.09 0.09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39.3139.31 39.31一建设管理费 0.310.31 0.31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8.008.00 8.0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9.549.54 9.54四水土保持监测费 12.4612.46 12.46五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 9.009.00 9.00 以上合计15.310.010.1439.3154.7775.56130.33 基本预备费 3.293.29 3.29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2.922.92 2.92∑总投资15.310.010.1445.5260.9875.56136.54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2-2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分部工程估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45212(一)临时堆土场区 18721土地整治工程 1872 土地整治hm20.199850.061872(二)施工生产区 117201清表工程 4500 表土剥离m35009.0045002土地整治工程 7220 覆种植土m350010.505250 土地整治hm20.29850.061970(三)弃渣处理 316201弃渣防治费 31620 弃渣处理防治费m362005.131620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505(一)施工生产区 3721直播种草(百喜草) 1193 种植hm20.2305.8361 草籽kg1480.601128 抚育管养%561.173(二)临时堆土场区 11331直播种草(百喜草) 1133 种植hm20.19305.8358 草籽kg13.380.601072 抚育管养%558.113三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 107860(一)临时措施 1069251主体工程区 9292①临时排水工程 1079 土方开挖m362.0417.401079②临时覆盖工程 8213 铺彩条布m220004.1182132临时堆土场区 77916①临时拦挡工程 70113 草包袋土填筑m3328203.3666702 草包袋土拆除m332810.403411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2-2新增水保措施分部工程估算表(续表1)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②临时覆盖工程 7802 铺彩条布m219004.1178023施工生产区 19717①临时排水工程 777 土方开挖m344.6617.40777②临时拦挡工程 16887 草包袋土填筑m379203.3616066 草包袋土拆除m37910.40822③临时覆盖工程 2053 铺彩条布m25004.112053(二)其他临时工程 934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393102(一)建设管理费 30923092(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800008000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954101勘测设计费 54105410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9000090000(四)水土保持监测费 124600124600(五)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9000090000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表10.2-3水土保持措施分年度投资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合计2010年2011年2012年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21.5521.55 一主体工程区17.0317.03 二临时堆土场区0.190.19 三施工生产区1.171.17 四弃渣防治费3.163.16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58.69 58.69 一主体工程区58.54 58.54 二施工生产区0.04 0.04 三临时堆土场区0.11 0.11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10.792.708.09 一临时措施10.692.678.02 二其他临时工程0.090.020.07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39.3116.0819.234.00一建设管理费0.310.080.23 二工程建设监理费8.002.006.00 三科研勘测设计费9.549.54 四水土保持监测费12.464.464.004.00五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9.00 9.00 基本预备费3.290.822.46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922.92 ∑总投资136.5444.0788.474.0010.2.2投资估算附表附表1:工程单价汇总表附表2:主要材料价格预算表附表3:工程单价表以上表格见正文后附表。10.3防治效果预测10.3.1基础效益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本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预计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具体体现在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上,详见表10.3-1。表10.3-1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现情况表序号防治指标各区防治目标主体工程区达到值临时堆土场达到值施工生产区达到值综合效益达到值1扰动土地整治率(%)9599.8810010099.8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99.5910010099.653土壤流失控制比1.01.01.01.01.04拦渣率(%)95--99.1298.4299.075林草植被恢复率(%)971001001001006林草覆盖率(%)2223.0010010026.391.扰动土地整治率实际达标值的计算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项目区内扰动地表面积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各防治分区及综合扰动土地整治率计算过程详见表10.3-2。表10.3-2扰动土地整治率计算表防治区扰动土地总面积(hm²)水保措施防治面积(hm²)永久建筑物面积(hm²)计算公式扰动土地整治率(%)主体工程区8.482.436.04(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扰动土地总面积99.88临时堆土场区0.190.19--100施工生产区0.200.20--100综合效益8.872.826.0499.8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实际达标值的计算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大部分区域土壤流失量达到容许流失量或以下。各防治分区及综合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计算过程详见表10.3-3。表10.3-3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计算表防治区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hm²)水保措施防治面积(hm²)计算公式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主体工程区2.442.43水保措施防治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及水面等面积)99.59临时堆土场区0.190.19100施工生产区0.200.20100综合效益2.832.8299.65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3.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实际达标值的计算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使项目可绿化区域的植被得到恢复,各防治分区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的计算详见表10.3-4。表10.3-4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计算表防治区项目建设区面积(hm²)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hm²)林草面积(hm²)计算公式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主体工程区8.481.951.95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不含复耕面积)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10023.00临时堆土场区0.190.190.19100100.00施工生产区0.200.200.20100100.00综合效益8.872.342.3410026.394.土壤流失控制比实际达标值的计算本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项目区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将减至500t/(km²·a)(扣除硬化部分),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500t/(km²·a),即得: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500/500=1.05.拦渣率实际达标值的计算拦渣率=实际拦渣量(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渣)量)/弃渣总量×100%各防治分区拦渣率计算详见表10.3-5。表10.3-5拦渣率计算表分区临时/永久弃方量(m3)临时/永久弃方量换算(t)拦挡措施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t)拦渣率(%)临时堆土场区66148929草包袋土挡墙885199.12施工生产区500675草包袋土挡墙66498.42综合效益71149604 951599.0710.3.2生态效益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可使项目绿化区域的植被得到恢复,植被的根系对土壤起到加筋、锚固、支撑的作用,能有效地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植被的茎叶还能有效的截留降雨,抑制地表径流,削弱溅蚀,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进入排水沟道的泥沙量。另外,植被的增加对改善沿线小气候条件有一定作用,方案的实施还将促进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10.3.3社会效益随着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工程弃渣的有效治理,开挖面实施工程和植物防护,建设区大部分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总量显著减少,一方面控制工程区地表植被的退化,改善项目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对弃渣实行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大量弃渣的流失,将施工对建设区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加强了项目区生态建设,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1组织领导与管理为保证该方案的实施,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工程开工时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1.2后续设计设计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各阶段的设计工作,使水土保持设计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实施后效益明显。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将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并单独成章。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建设单位应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同段划分要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施工单位要按照合同认真完成施工任务,依照施工图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接受监理部门的监督,不合格的工程要返工。外购砂石料应依据“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签订的外购材料合同中,必须明确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同时料场的开采必须持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根据国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贯彻《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等文件精神,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并签订书面监理合同,合同中应包括监理单位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进行全面控制的条款,监理单位应依据合同,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和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必须持有水土保持监理岗位证书。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编制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规划,依据工程建设进度,按单项措施编制监理细则,按规定向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主体提交监理月报和专题报告并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监理过程中应建立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影像等档案资料,监理业务完成后,提交水土保持设施施工监理报告,移交档案资料。11.5水土保持监测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是验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及其所产生的效益的直接手段。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由具有一定资质及相关经验的单位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依据规范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单位应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做出分析评价,及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相应的监测管理机构,同时做好监测预报。全部监测工作结束后,对监测结果做综合分析与评价,编制监测成果报告,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相应的监测管理机构,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同时,在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前应编制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11.6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1.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应封闭施工,遮盖运输。2.施工期应控制和管理车辆机械的运行范围,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3.应设立保护地表及植被的警示牌,施工过程应保护表土与植被。4.应有施工及生活用火安全措施,防止火灾烧毁地表植被。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5.应对泄洪防洪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证其防洪效果和通畅。6.建成的水土保持工程应有明确的管理维护要求。11.7检查与验收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工程承包方应自觉接受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部门的执法检查,接受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方案顺利实施。根据相关规定,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首先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营运。验收内容、程序等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进行。本方案的水土保持设施由东兴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验收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文件的内容和工程量,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建设单位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并委托具有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单位编制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后,应由项目法人负责对永久占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后续管护与维修;临时占地区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应由项目法人移交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继续管理维护。11.8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建设单位在建设期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要的资金均应列入主体工程投资设计概算中,与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同时调拨使用,并做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单位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资金,保证方案实施。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专项专用,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将水土保持概算调整情况、分年度投资安排、资金到位情况和经费支出情况写出总结。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2结论及建议12.1结论经过对主体工程选址布置、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工艺以及主体工程设计等的分析,主体工程选址布局、占地及土石方平衡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经过分析,该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本方案对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施工期内的水土流失量及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预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方案设计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主要结论如下:(1)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新建、扩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本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2)据预测,罗浮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建设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0.1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8.87hm2,直接影响区1.25hm2;项目挖方总量3.24万m3(含主体工程区表土0.66万m3及施工生产区表土0.05万m3),填方总量30.64万m3,借方29.23万m3,永久弃渣0.62万m3;项目建设施工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8.87hm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602.06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57.26t。(3)根据该项目建设的性质和特点,本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实行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辅以临时防护措施的原则,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本项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投资如下:①主体工程已有措施:表土剥离6600m3,覆土6600m3,路基土质排水边沟4780m;路基防护铺草皮11103m2,绿化美化种植小叶榕1056株,七彩朱槿2640株,种植沿阶草8401m2。②方案补充措施:表土剥离500m3,覆土500m3,土地整治0.39hm2,直播百喜草0.39hm2;草包袋土临时挡墙236m,临时截排水沟180m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临时沉沙池14座,临时覆盖铺彩条布4400m2。③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36.54万元,其中主体已有水土保持投资75.56万元,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60.98万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资中工程措施投资4.52万元,植物措施投资0.15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10.79万元,独立费用39.31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12.46万元),基本预备费3.29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2.92万元。(4)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5%,拦渣率达到99.07%,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100%,林草覆盖率达到26.39%,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完全发挥作用后,施工期引起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将逐渐缩小到施工前的背景模数甚至更小,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将大大减轻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2.2建议12.2.1对下阶段设计的建议(1) 对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将方案制定的防治措施内容和投资纳入主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并单独成章。(2) 在下阶段设计中如该项目出现重大变更,应重新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情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方案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2.2.2对施工组织及管理的建议(1) 为将水土保持落实到实处,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招投标文件,一起招标。标书中要有水土保持要求,并列入招标合同。标书中还应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具体要求。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2) 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先拦后弃,合理安排好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尽可能做到同步进行。避免在雨季进行土石方开挖,应尽量缩短挖填边坡、场平等裸露时间,开挖时间不宜过长。对暂时不能修防护设施的边坡应采用铺彩条布等临时防护措施。雨季施工时,特别注意材料的堆积,要及时覆盖避免裸露,在施工后要及时清理残余的废料。12.2.3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建议监理单位应提高建设人员和项目主管审批人员的环境意识,监理人员应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在工程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中把项目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纳入合同相应条款。监理人员对水土保持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服务,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服务的技术指导。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时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理报告及临时措施的影像资料。12.2.4对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监测单位应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在监测时间内若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通报业主,监测成果定期向建设单位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若达不到目标则提出指导性意见;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应负责编制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13附件及附图13.1附件附件1:东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2010,05);附件2: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东兴市罗浮西路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东发改规[2009]48号;附件3:关于本项目土石方调配的证明;附件4:投资估算表。13.2附图附图1:拟建道路地理位置图;附图2:拟建道路平面总图;附图3:项目区水系图;附图4: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图;附图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附图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图7:主体已有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附图8:主体工程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9:临时堆土场水土保持典型设计图;附图10:施工生产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附图11: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图。专业技术资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