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00 KB
  • 25页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人:陶月良审核人:陈华林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生物科学(代码:071001)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学习能力、有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从教能力强,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生物(科学)教学、教学研究及管理的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师范性应用型人才。三、培养标准本专业培养生物学(科学)教学与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共48项)1知识标准:1.1通识性知识1.1.1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1.2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1.1.3具有一定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1.1.4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交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1.2学科基础知识1.2.1高等数学基础知识。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1.2.3大学物理基础知识。1.2.4自然地理基础知识。1.3生物专业知识生物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9个领域: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1.3.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25/25 1.3.5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1.3.7生物与环境。1.3.8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4教师教育知识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内容。1.4.2学科教学知识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2能力标准2.1学科基础能力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2.2生物科学能力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2.2.5生命与健康的保护能力。2.3生物教学能力2.3.1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2.3.3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25/25 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2.4合作、创新能力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2.4.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3素质标准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四、主干学科生物学五、核心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中学生物教学论等。六、特色课程生物化学、动物学、中学生物教学论等。七、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类别课程学时学分学期备注课内实践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60.5525/25 理工类专业实践(实验)总学分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学时)的30%,其中独立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学分,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教师语言技能160.53生态学及实验180.55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健身与体能(一)320.55独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健身与体能(二)320.56大学计算机基础A3211程序设计基础3212大学物理实验321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3911有机化学实验B3012植物学实验421.52动物学实验421.53生物化学实验B481.53细胞生物学实验B3615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3614植物生理学实验3614微生物学实验B3614遗传学实验B3615分子生物学实验B3616生物统计学实验B3616生物微格教学3615实践教学周植物学野外实习+11.02动物学野外实习+11.03教育见习(一)+11.05教师职业技能(1-5)+52.52,3,4,5教育见习(二)+11.06生物教育研习+11.06毕业(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教学实习)+86.07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42.07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论文+88.08合计43.5八、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理学学士。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毕业最低学分172学分,其中课内160学分,课外项目12学分。十、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课程类别修读性质学分占课内学分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占比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学分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必选课3622.5%38.3%3公共选修课公选课85.0%000学科平台课(学位课)必选课3320.6%412.1%325/25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位课)必选课23.514.7%5.523.4%5.5专业课专业核心课(学位课)必选课25.515.9%727.5%6.5专业选修课任选课10.56.3%439.3%2实践课必选课23.515.0%23.523.5课内学分合计160100%49.543.5课外教育项目必选课12总计:172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公共基础课必选课102119901M大学计算机基础A22.0-2.04816321102185401M程序设计基础43.0-2.08048322062136801L大学外语(一)44.0-0.0646401062136901L大学外语(二)44.0-0.0646402062137001L大学外语(三)33.0-0.0484803192001601L大学生创业基础12.0-0.0161601172000101L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33.0-0.0484801172000201L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0-0.0484802182000201L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0-0.0323203172000401L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44.0-0.0646404172000301S思政社会实践2+20007042140801S大学体育(一)0.752.0-0.0323201042140901S大学体育(二)0.752.0-0.0323202042141001S大学体育(三)0.752.0-0.0323203042141101S大学体育(四)0.752.0-0.0323204042150601S健身与体能(一)0.50.0-1.0320325042150701S健身与体能(二)0.50.0-1.0320326必选小计学分36类别小计学分36艺术类225/25 公共选修课公选课其他类别6必修小计学分8学科平台课(学位课)必选课092000301L高等数学B(一)44.0-0.0646401092000401L高等数学B(二)44.0-0.0646402102000101L大学物理44.0-0.0646403102000201S大学物理实验10.0-2.032032122153301L无机及分析化学A4.04.0-0.06464001122153401S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1.00.0-3.03903901122154401L有机化学B2.02.0-0.03232002122154601S有机化学实验B1.00.0-3.03003002122103401L自然地理学2.02.0-0.03232005032107101L教育学基础22.0-0.0323204032181801M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3.0-0.0484084032123901S班主任工作实务11.0-0.0161605032202101M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2.0-1.04024165032201801L教育研究方法12.0-0.0161606032129001L教师语言技能10.0-2.0248163必选小计学分33类别小计学分33专业基础课(学位课)必选课122114701L植物学44.0-0.064640021221293008植物学实验1.50.0-3.04204202122151001L动物学44.0-0.06464003122151101S动物学实验1.50.0-3.04204203122152201L生物化学B44.0-0.06464003122152401S生物化学实验B1.50.0-4.04804803122153601L细胞生物学B33.0-0.04848005122153801S细胞生物学实验B10.0-3.03603605122154701L中学生物教学论A36.0-0.04848005必选小计学分23.525/25 类别小计学分23.5专业核心课(学位课)必选课122101101L人体解剖生理学33.0-0.048480041221107008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10.0-3.03603604122103101L植物生理学33.0-0.04848004122162501S植物生理学实验10.0-3.03603604122153001L微生物学B33.0-0.04848004122153201S微生物学实验B10.0-3.03603604122154001L遗传学B33.0-0.04848005122162601S遗传学实验B10.0-3.03603605122156001M生态学及实验3.53.0-3.066481805122160301L分子生物学B12.0-0.01616006122162701S分子生物学实验B10.0-3.03603606122160401L生物统计学B12.0-0.01616006122162801S生物统计学实验B10.0-3.03603606122152801S生物微格教学10.0-2.03603605122101401L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12.0-0.01616006必选小计学分25.5类别小计学分25.5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必选6学分)任选课032182501L课程设计与评价11.0-0.0161606任选不少于10.5学分,教师教育类不少于6学分032182401L教育政策与法规11.0-0.0161605032182601L心理学基础22.0-0.0323202032182701L学生心理辅导11.0-0.0161605032182301L教师专业发展11.0-0.0161606032201901L中外教育史12.0-0.0161606032202001L普通话测试与训练12.0-0.0161602082000201M教师书写艺术10.0-2.0328242032116801L综合实践活动11.0-0.0161606122100501L保护生物学22.0-0.03232007122151801L免疫学B22.0-0.03232007122115001L进化生物学22.0-0.0323200725/25 122148401L环境学概论22.0-0.03232007122102901L营养学22.0-0.03232007122162901S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0.0-2.03603607122161701M生物课堂教学艺术22.0-2.040162406122101701L生物科学史22.0-0.03232007122156601M生物教学设计22.0-3.048163206122101901L生物专业英语12.0-0.01616008122102401L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11.0-0.01616008任选小计学分29类别小计学分29实践课必选课1221417008动物学野外实习1.0+1000031221425008植物学野外实习1.0+100002122113401S教育见习(一)1.0+100005122148901S教师职业技能(1-5)2.5+500002-4,5122113402S教育见习(二)1.0+100006122150601S教育实习(教学实习)6.0+800007122150701S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2.0+400007122163701S生物教育研习1.0+1000061221047008毕业论文8.0+800008必选小计学分23.5类别小计学分23.5总计学分160十二、课外教育项目设置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讲课学时开课(录入)学期备注必选002001001Q军事训练1+11(开课)25/25 课外教育项目002001201Q社会实践1+17(录入)002000901Q创新创业实践21.0-0.07(录入)002001101Q形势与政策20.0-0.08(录入)002000701Q体能测试1+18(录入)002000601L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11.0-0.016161(开课)002000701L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二)11.0-0.016166(开课)182000801L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0-0.016162(开课)002000904Q教师职业技能考核1+16(录入)002001401Q素质拓展17(录入)合计12学分十三、培养标准的实现培养标准的课程达成培养标准达成(课程+贡献度)1级2级3级1.知识标准1.1通识性知识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N,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S,思政社会实践W,形势与政策S1.1.2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教师语言技能W,教师书写艺术S,素质拓展S1.1.3具有一定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体育1-4S,体能测试S,军事训练S1.1.4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交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大学英语1-3S,大学计算机基础S,程序设计基础S,现代教育技术应用S,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W,生物专业英语W1.2学科基础知识1.2.1高等数学基础知识高等数学B1-2S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无机及分析化学S,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N,有机化学S,有机化学实验N1.2.3大学物理基础知识大学物理S,大学物理实验N1.2.4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学S1.3生物专业知识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生物化学S,生物化学实验N,分子生物学S,分子生物学实验N,免疫学W1.3.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S,细胞生物学实验N,营养与健康W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动物学S,动物学实验N,人体解剖生理学S,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N,动物学野外实习N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植物学S,植物学实验N,植物生理学S,植物生理学实验N,植物学野外实习S,植物组织培养技术N1.3.5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微生物学S,微生物学实验N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植物学N,植物学实验N,动物学N,动物学实验N,遗传学N,遗传学实验N,生态学及实验S,动物学野外实习S,植物学野外实习S,保护生物学S,进化生物学N1.3.7生物与环境生态学及实验S,植物生理学S,植物生理学实验S,环境学概论S1.3.8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学S,遗传学实验S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学S,植物学实验W,动物学S,动物学实验N25/25 ,人体解剖生理学W,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W,植物生理学S,植物生理学实验N1.4教师教育知识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内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W,教育学基础S,班主任工作实务S,课程设计与评价W,教育政策与法规W,心理学基础W,学生心理辅导S,教师专业发展N,综合实践活动W1.4.2学科教学知识。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论S,微格教学S,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W,生物习题研究W,生物教学设计W,生物科学史W2.能力标准2.1学科基础能力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平台课N,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选修课S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平台实践课N,专业实践课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英语1-3S,大学计算机基础N,程序设计基础N,动物学野外实习N,植物学野外实习N,教育见习1-2S,教育研习S,教师职业技能(1-5)S,教育实习(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S,教师语言技能S,教师书写艺术N,素质拓展S,军事训练N,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W,生物专业英语W2.2生物科学能力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植物学S,动物学S,人体解剖生理学S,细胞生物学S,生物化学S,微生物学S,遗传学S,植物生理学S,生态学及实验S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植物学实验S,动物学实验S,细胞生物学实验S,生物化学实验S,微生物学实验S,遗传学实验S,植物生理学实验S,植物组织培养技术N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植物学实验S,动物学实验S,细胞生物学实验S,生物化学实验S,微生物学实验S,遗传学实验S,植物生理学实验S,植物组织培养技术N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植物学实验N,动物学实验N,动物学野外实习S,植物学野外实习S2.2.5生命与健康的保护能力营养与健康S2.3生物教学能力2.3.1教师语言技能S,教师书写艺术S,中学生物教学论S,微格教学S25/25 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教育学基础W,中学生物教学论N,微格教学S,课程设计与评价S,生物教学设计S2.3.3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教育学基础S,生物习题研究N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N,教育学基础N,现代教育技术应用N,生物科学史N2.4合作、创新能力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毕业论文S,班主任工作实务S,创新创业实践S2.4.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毕业论文S,创新创业实践S3.素质标准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体育1-4W,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W,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W,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W,思政社会实践W,形势与政策W,动物学野外实习N,植物学野外实习N,教育见习1-2S,教育研习S,教师职业技能(1-5)S,教育实习(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S,毕业论文S,职业技能与素养S,体能测试W,创新创业实践N,素质拓展N,社会实践N,军事训练N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大学英语1-3S,大学计算机基础S,程序设计基础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教师职业技能(1-5)N,毕业论文N,教师语言技能N,教师书写艺术N事训练N,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W,生物专业英语W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学科平台课N,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选修课S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环境学概论W,营养与健康S,发展与教育心理学S,教育政策与法规W,职业技能与素养W,体能测试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W,教育学基础W,班主任工作实务N,教育政策与法规S,职业技能与素养S,综合实践活动W,学生心理辅导S,教师专业发展N,社会实践W25/25 课程对培养标准达成的支撑教学活动/课程支撑(培养标准+贡献度)体育1-41.1.3具有一定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高等数学B1-21.2.1高等数学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大学英语1-31.1.4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交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S。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N。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1.1.4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交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N。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N。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思政社会实践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形势与政策1.1.1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25/25 无机及分析化学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大学物理1.2.3大学物理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大学物理实验1.2.3大学物理基础知识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有机化学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有机化学实验1.2.2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自然地理学1.2.4自然地理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植物学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植物学实验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S。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动物学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动物学实验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S。2.1.225/25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人体解剖生理学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S。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N。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细胞生物学1.3.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S。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细胞生物学实验1.3.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生物化学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生物化学实验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N。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微生物学1.3.5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微生物学实验1.3.5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遗传学1.3.8生物的遗传与变异S。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25/25 遗传学实验1.3.8生物的遗传与变异S。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植物生理学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1.3.7生物与环境S。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植物生理学实验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1.3.7生物与环境S。1.3.9生物的生殖与发育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生态学及实验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S。1.3.7生物与环境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2.1生物学思维能力:按照客观顺序展现生命特有的结构进程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动物学野外实习1.3.3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植物学野外实习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S。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2.2.4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存放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教育见习1-2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教育研习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教师职业技能(1-5)准确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N。25/25 教育实习(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毕业论文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S。2.4.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S。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W。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S。保护生物学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免疫学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生物统计学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生物统计学实验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分子生物学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分子生物学实验1.3.1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进化生物学1.3.6生物多样性与进化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环境学概论1.3.7生物与环境(ZS7)。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X1)。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S4)营养与健康1.3.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2.525/25 生命与健康的保护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N。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W。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3.4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W。2.2.2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S。2.2.3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教师语言技能1.1.2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S。2.3.1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S。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W。教师书写艺术1.1.2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2.3.1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N。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W。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4.1教育基础知识。中学生发展心理与教师心理等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W。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W。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W。教育学基础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N。2.3.3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S。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W。现代教育技术应用1.1.4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交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W。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W。班主任工作实务1.4.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中学德育和中学班级管理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W。中学生物教学论1.4.2学科教学知识。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3.1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S。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N。25/25 微格教学1.4.2学科教学知识。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3.1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基本技能S。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S。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N。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1.4.2学科教学知识。准确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课程设计与评价1.4.1教育基础知识,包括中学课程知识W。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S。教育政策与法规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W。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N。心理学基础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学生发展心理和与教师心理等内容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学生心理辅导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学生心理辅导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W。教师专业发展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心理等内容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S。综合实践活动1.4.1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学教学知识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N。生物科学史1.4.2学科教学知识。准确理解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N。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3.4教学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W。生物教学设计1.4.2学科教学知识。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W。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S。2.3.2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S。生物习题研究1.4.2学科教学知识。能用其指导生物学教学S。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2.3.3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W。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生物专业英语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3.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职业技能与素养2.1.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3.125/25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S。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S。军事训练1.1.3具有一定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S。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N。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S。社会实践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3.5职业道德与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S。素质拓展1.1.2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N。2.1.3交流沟通能力: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W。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S。创新创业实践2.1.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S。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N。2.4.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3.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N。体能测试1.1.3具有一定的体育及军事理论知识S。2.4.1具有合作意识与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的能力。作为团队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设计合作指导团队开展合作活动S。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N。3.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S。填写说明:贡献度可以选用标志(如“S”表示“强”,“N”表示“中”,“W”表示“弱”)或者数值表示(如0.4)表示。十四、其他说明1.按学期安排的课程与说明学期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课程名称第一学期公共基础课1.016大学生创业基础公共基础课0.7532大学体育(一)公共基础课4.064大学外语(一)学科平台课4.064高等数学B(一)公共基础课2.048大学计算机基础A公共基础课3.048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学科平台课4.064无机及分析化学A25/25 学科平台课1.039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课外必选课1.016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课外必选课1.0+1军事训练小计8门课内+2门课外19.75+2.0新生开学迟两周,军训一周第二学期公共基础课0.7532大学体育(二)公共基础课4.064大学外语(二)学科平台课6.096高等数学B(二)公共基础课4.080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公共基础课3.04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业选修课1.032教师书写艺术学科平台课2.032有机化学B学科平台课1.030有机化学实验B专业基础课4.064植物学专业基础课1.542植物学实验实践必选课1+1植物学野外实习课外必选课1.01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必选课0.5+1教师职业技能(一)专业选修课1.0+1普通话测试与训练专业选修课2.032心理学基础小计必修12门+选修3门28.75+4.0第三学期公共必修课0.7532大学体育(三)公共基础课3.048大学外语(三)公共基础课2.032中国近现代纲要学科平台课4.064大学物理学科平台课1.032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基础课4.064动物学专业基础课1.542动物学实验实践必选课1.0+1动物学野外实习专业基础课4.064生物化学B专业基础课1.548生物化学实验B实践必选课0.5+1教师职业技能(二)学科平台课1.024教师语言技能小计必修12门24.25第四学期公共基础课0.7532大学体育(四)公共基础课4.06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学科平台课2.032教育学基础学科平台课3.04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5/25 实践必选课1.0+2教师职业技能(三,四)专业核心课3.048人体解剖生理学专业核心课1.036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专业核心课3.048植物生理学专业核心课1.036植物生理学实验专业核心课3.048微生物学B专业核心课1.036微生物学实验B小计必修11门22.75第五学期公共基础课0.516健身与体能(一)学科平台课1.016班主任工作实务学科平台课2.040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业选修课1.01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业选修课1.016学生心理辅导学科平台课2.032自然地理学专业基础课3.048细胞生物学B专业基础课1.036细胞生物学实验B专业基础课3.048中学生物教学论A专业核心课3.048遗传学B专业核心课1.036遗传学实验B专业核心课3.566生态学及实验专业核心课1.036生物微格教学实践必选课0.5+1教师职业技能(五)实践必选课1.0+1教育见习(一)小计必修12门+选修2门22.5+2.0第六学期公共基础课0.516健身与体能(二)学科平台课1.016教育研究方法专业选修课1.016课程设计与评价专业选修课1.016教师专业发展专业选修课1.016中外教育史专业选修课1.016综合实践活动公共必修课1.016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二)课外必选课1.0+1教师职业技能考核专业核心课1.016分子生物学B专业核心课1.036分子生物学实验B专业核心课1.016生物统计学B专业核心课1.036生物统计学实验B专业核心课1.016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专业选修课2.04025/25 生物课堂教学艺术(中学教师系列专题讲座)专业选修课2.048生物教学设计实践必选课2.0+2生物教育研习小计必修10门+选修6门18.5+8.0(本学期的选修课程选修不超过4学分)第六学期11月份和12月份安排国考笔试和面试第七学期公共基础课2.0+2思政社会实践专业选修课2.032保护生物学专业选修课2.032免疫学B专业选修课2.032进化生物学专业选修课2.032环境学概论专业选修课2.032营养学专业选修课1.030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专业选修课2.032生物科学史实践必选课0.5+1教育见习(二)实践必选课6.0+8教育实习(教学实习)实践必选课2.0+4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课外必选课1.0+1社会实践课外必选课1.0+1素质拓展课外必选课2.0+1创新创业实践小计必修4门+选修7门+课外3门10.5+11+4.0前半个学期教育实习,后半个学期安排课程;第七学期11月份和12月份安排国考笔试和面试第八学期公共必修课2.0形势与政策专业任选课1.016生物专业英语专业任选课1.016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实践必修课8.0+8毕业论文课外必选课1.0+1体能测试小计必修2门+课外1门+任选2门10.0+1.0+2.0第八学期3月和5月份安排国考笔试和面试。2.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与本专业课程结构的关联本专业定位的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为中学生物(含高级中学和初级中学)。(1)资格证考试(笔试)相关课程结构如下所示:25/25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生物)笔试相关课程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政策与法律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必修课心理学基础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设计与评价植物学、动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生理、生态及遗传学等核心课生物学科教育必修课生物学科教育选修课生物学科教育实践课(2)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及《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与相关课程的关联:●表示强关联—覆盖大部分知识点,◎表示中等关联—覆盖部分知识点,○表示弱关联—覆盖个别知识生物学科与教学知识(40%)教学设计(27%)教学实施(20%)教学评价(13%)生物专业知识生物教学知识分析生物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生物教学过程课堂学习指导课堂教学组织生物学习评价生物教学评价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中学生物教学论A○●◎◎◎●◎◎●●植物生理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5/25 生物微格教学○○◎◎●●●●◎◎生物科学史◎◎○○○○微生物学○○○教育见习○○◎○○●◎◎◎◎生物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教师职业技能○◎○○●●●●○○生物教学设计○○●●●●◎◎○○专业研习●○◎选修必修3.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注:)25/25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大学体育(四)健身与体能(一)大学计算机基础A大学体育(一)大学体育(二)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健身与体能(二)大学体育(三)毕业实习与设计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环境学概论营养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物科学史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学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教师语言技能生态学及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高等数学B(一)动物学动物学实验高等数学B(二)生物微格教学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生物教学论A保护生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学物理生物化学B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班主任工作实物无机及分析化学A有机化学B有机化学实验B植物学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B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B实验细胞生物学B实验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教师书写艺术普通话测试与训练分子生物学及实验B教育政策与法规学生心理辅导免疫学B生物统计学B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中外教育史生物教学设计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生物习题研究专业核心课程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