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00 KB
  • 9页

2017届河南省高考(全国1卷)诊断卷(b)理综生物试题(带解析)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B.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C.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D【解析】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即达到水分子的进出的动态平衡,A正确;只有活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D错误。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以及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l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定时间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B.DNA和RNA除空间结构不同外,在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含氮碱基的种类不同C.人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其化学成分不断更新,细胞核中不会发生DNA复制和翻译D.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一个造血干细胞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可进行多次【答案】C【解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都含有N元素,因此用l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定时间后检测到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具有较高的放射性,A错误;DNA和RNA除空间结构不同外,在物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的不同(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此外含氮碱基也有所区别(组成DNA的含氮碱基是A、C、G、T,组成RNA的含氮碱基是A、C、G、U),B错误;人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但其化学成分不断更新,细胞核中不会发生DNA复制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一个造血干细胞中转录和反应可进行多次,但DNA复制只能进行一次,D错误。3.某科研小组进行了温度对蔗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t2为最适温度),图2表示温度下蔗糖酶对蔗糖的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1可判断,在反应温度由t3下降到t2的过程中,酶活性将上升B.由图2可判断,蔗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效率较高C.图1中,若环境温度由t1变为t3,人体内蔗糖酶的活性基本不变D.图2中,适当提高温度不影响单位时间内葡萄糖和果糖的产量【答案】C 【解析】由图1可判断,在反应温度由t2上升到t3的过程中,酶活性将下降,A错误;图2只能说明蔗糖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但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不能证明其作用的高效性,B错误;人是恒温动物,若环境温度由t1变为t3,人的体温几乎不变,所以人体内蔗糖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正确;蔗糖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蔗糖的水解,D错误。4.图示为池塘某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c的数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B.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c与d之间存在食物方面的竞争C.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发生水华现象,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D.浮游植物急剧减少时,浮游植物到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答案】A【解析】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a和b的数量增加,导致c的食物增多,因此c的数量会增加;同时e(c的天敌)的数量也会增加,也会导致c的数量减少,A正确;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a和b的数量增加,c与d的食物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发生水华现象,但是由于a和b具有天敌,因此数量不会呈现“J”型增长,C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减少时,不会影响浮游植物到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5.下表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黄豆后,黄豆发芽情况的部分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平均每个黄豆长出的不定根数1(50μmol/L的生长素溶液)4.852(100μmol/L的生长素溶液)5.023(150μmol/L的生长素溶液)3.174(幼嫩的植物茎叶研磨后分离得到的提取液)5.92A.1、2、3组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1、2、3、4组能说明幼嫩的植物茎叶中存在生长素C.若用脱落酸处理黄豆,则黄豆有可能长不出不定根D.若用乙烯处理黄豆,则黄豆最可能不会长出不定根【答案】C【解析】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指的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2、3组中没有空白对照组,不能说明对黄豆生根是促进还是抑制,不能体现两重性,A错误;1、2、3与4组对比,能说明幼嫩的植物茎叶中存在促进生长的物质,但是不能确认该物质就是生长素,B错误;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若用脱落酸处理黄豆,则黄豆有可能长不出不定根,C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但是不抑制细胞分裂,用乙烯处理黄豆,因为黄豆自身可以产生生长素,故黄豆最可能会长出不定根,D错误。6.果蝇(2N=8)的红眼(R)和白眼(r)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假设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育果蝇产生的配子都有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表现型XXX、YY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XXY表现为雌性可育XYY表现为雄性可育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A.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种形态B.在果蝇种群中,一般是雄果蝇出现红眼的概率大于雌果蝇C.若雌果蝇XRXr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其可产生异常雌配子XRXrD.雌果蝇XrXrY和雄果蝇XRY杂交,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4:1【答案】D【解析】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4种或者5种形态,A错误;在果蝇种群中,一般是果雌蝇出现红眼的概率大于雄果蝇,B错误;若雌果蝇XRXr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其可产生异常雌配子XRXr或者没有性染色体,C错误;雌果蝇XrXrRY可以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XrXr:XrY:Xr:Y=1:2:2:1,则后代雌果蝇为XrXrY:XRXrY:XRXr=1:2:2,即红眼:白眼=4:1,D正确。7.如图1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图2表示外界条件均适宜时,水生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02吸收量或C02释放量的情况,图3为两种光照强度下水生黑藻中色素的纸层析实验结果(注:本实验中灯泡为荧光灯泡)。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更换灯泡且灯泡位置固定,则可通过移动试管位置来改变______________。随着图1中S增大,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突然使图1中S变小,则短时间内水生黑藻中C5的量将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段时间后,光合作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5和C3之间的含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3)图2中c点之后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对能与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__有关。有同学认为只有当光照强度大于X时,植物才能够积累有机物,才能够生长,请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吗?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图3分析,强光照导致了水生黑藻中_____________含量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答案】光照强度S增大,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O2(气泡)减少上升1:2色素含量和酶的数量不正确当植物从外界吸收CO2时(b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没有有机物积累,当植物从外界吸收CO2时(b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开始储存有机物叶绿素(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答色素不给分)【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1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强度的光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大小,无关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变量是气泡的数量;图2中b点是光的补偿点,c点是光的饱和点,c点以后的外界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自身影响因素是色素含量和酶的数量;图3中,Ⅰ表示胡萝卜素、Ⅱ表示叶黄素、Ⅲ表示叶绿素a、Ⅳ表示叶绿素b.图中表示强光照导致黑藻叶绿素含量减少。(1)若不更换灯泡且位置固定,则可通过移动试管来改变光照强度大小,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水生黑藻光合作用影响,通过肉眼观察装置中是否有冒气泡(氧气)现象,随着图1中S增大,光照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水光解产生的O2(气泡)减少,故气泡产生速率下降。(2)若突然使图中S变小,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量增多,故短时间内RuBP的含量上升。暗反应中CO2+C5→2C3,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达到稳定状态,此时RuBP和3-磷酸甘油酸之间的含量比为1:2。(3)图2中c点是光的饱和点,c点以后的外界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自身影响因素是色素含量和酶的数量;该同学认为只有当光照强度大于X时,植物才能够积累有机物,才能够生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b点是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没有有机物积累,但b点以后,植物从外界吸收CO2,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开始储存有机物。(4)对比图3中两种光照強度下黑藻色素的纸层析实验结果,两种光照下的,Ⅰ胡萝卜素、Ⅱ叶黄素含量基本未变,但Ⅲ叶绿素a、Ⅳ叶绿素b含量下降,说明强光照导致黑藻叶绿素含量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2,确定a、b、c三点的生物学含义,明确a点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代表的是呼吸作用强度。8.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乙肝病毒不直接损害肝细胞,乙肝病毒在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机体的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乙肝病毒可以作为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细胞,使被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死亡。(2)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简述乙肝疫苗具有降低HBV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前小明已经按照医院的建议注射了乙肝疫苗,自身也存在了乙肝抗体,但现在他仍被传染了乙肝病毒。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原因是HIV主要侵染人体的__________细胞。【答案】细胞效应T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后,已有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通过二次免疫快速产生更多抗体,将其清除,阻止机体进一步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病毒的抗体浓度下降,这样就不能有效的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T淋巴细胞【解析】试题分析: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抗原:能与B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侵入人体肝细胞的是乙肝病毒的DNA,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1)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T细胞被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得被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死亡。(2)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后,已有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通过二次免疫快速产生更多抗体,将其清除,阻止机体进一步感染。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病毒的抗体浓度下降,这样就不能有效的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小明仍被传染了乙肝病毒。(3)HIV主要侵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丧失几乎一切免疫能力,所以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9.下图为某植食性鱼类养殖池塘中部分能量的流动图,其中a—h表示能量(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1)养殖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____,该养殖池塘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字表示)。(2)图中植食性鱼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若该养殖池塘被人承包后,增投了多种其他藻类和鱼类,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3)调查者发现,光照充足时的鱼类产卵量大,光照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调査者还发现该生态系统中植食性鱼类和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植物固定的总能量,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______(填“违背”或“不违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图分析,若要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池塘养殖者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群落a+7d抵抗力稳定性物理不违背植食性鱼类和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大部分来自饲料中的化学能减少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和增加有机物输入【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此外该生态系统含有有机物的能量输入,所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2+5=a+7;b表示植食性鱼类摄入的能量,c表示其同化的能量,h表示其未被同化,而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其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表示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i表示其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e表示其被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从植物和植食性鱼类获得的总能量。(1)养殖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7。(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d表示植食性鱼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若该养殖池塘被人承包后,增投了多种其他藻类和鱼类,则动植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导致抵抗力稳定性增强。(3)光照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植食性鱼类和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大部分来自饲料中的化学能,从植物获得的能量很少,所以植食性鱼类和次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植物固定的总能量,并没有违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4)据图分析,若要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应该减少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和增加有机物输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植食性鱼类的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确定其固定的能量与摄入的能量之间的差异,以及其能量的几个去向。10.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设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设基因为R、r)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只纯合亲代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灰身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F2表现型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雌果蝇59601970雄果蝇30129898102(1)控制果蝇体色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果蝇的眼色由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决定,色素的形成需要某种特定酶的催化,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这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2表现型为灰身红眼的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若让F2中的灰身雄果蝇与__________进行测交,则F3果蝇中灰身:黑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缺刻翅是果蝇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Y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那么,果蝇的缺刻翅属于____变异。由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得的F1果蝇中,红眼:白眼=__________。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占____________。【答案】非同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5/6黑身雌果蝇2:1染色体结构2:11/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灰身:黑身在雌雄中都是3:1,所以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而且与性别没有关联,属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F1 雌雄果蝇都是杂合的灰身Aa;再看另外一对性状红眼:白眼在雄性中为1:1,在雌性中全部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且这对基因和性别有关联,属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F1雌雄果蝇基因型是XBXb、XBY。综合以上分析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即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果蝇的眼色由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决定,色素的形成需要某种特定酶的催化,而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基因通是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2表现型为灰身红眼的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1-1/3×1/2=5/6;F2中的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与黑身雌果蝇aa测交,后代黑身的比例为2/3×1/2=1/3,则后代灰身:黑身=2:1。(3)据图分析,缺刻翅是果蝇X染色体部分缺失,丢失了R(r)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中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XRXr、XNXr、XRY、XNY(死亡),则子一代红眼:白眼=2:1;子一代雌配子为1/4XR、1/4XN、1/2Xr,雄配子为1/2XR、1/2Y,则子二代红眼缺刻翅雌果蝇理论上比值为1/8,又因为后代XNY(死亡)=1/8,所以F2中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占1/7。【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体色在后代没有性别的差异,且比例为3:1,确定显隐性关系和子一代的基因型,根据眼色在雌雄性出现的差异确定其为伴X遗传,并确定子一代的基因型。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是微生物实验室中较常用的一种培养基,其配方为10g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等,主要用于培养细菌、扩增菌种数量。某研究组开展了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配制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其中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等。有些微生物对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及____________等条件有特殊要求。(2)将各类微生物用____________从斜面培养基接种于灭菌过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化培养。(3)将含有LB固体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中加15g琼脂粉,刚配好,尚未凝固)的锥形瓶放入____________中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将锥形瓶取出,待温度下降到60℃(不烫手的温度)时,用____________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中的____________旁将锥形瓶中的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并做标记。(4)当试管温度下降到40℃(培养基还是液态)时,用灭菌过的移液器吸取0.1mL的各类微生物悬液加入相应试管中并封口,双手快速搓动试管,使菌种均匀分布于培养基内后迅速将封口的试管放置在___条件下使培养基凝固。(5)将上述试管放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图中可表示制作果酒的菌种的分布图的是____________。【答案】水、碳源、氮源pH、氧气接种环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酒精灯火焰低温B【解析】 试题分析: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1)要配制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其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有些微生物对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及pH、氧气等条件有特殊要求。(2)斜面培养基接种用接种环接种,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化培养。(3)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灭菌完成后将锥形瓶取出,待温度下降到60℃时,用酒精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中的酒精灯火焰旁将锥形瓶中的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以防止杂菌污染。(4)培养基凝固需要放置在低温条件下。(5)参与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因此图中表示果酒制作菌种的图是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5)的图,通过不同试管中微生物存在的位置,判断其可能代表的代谢类型。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研究组开展了将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入某动物细胞,并对该动物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提取白细胞介素-2用于制药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使干扰素基因在某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将白细胞介素-2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常用____________法,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细胞中有____________生成。(2)获得转基因动物细胞后,将转基因动物细胞放入____________培养箱中培养,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可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培养时细胞会有贴壁生长和____________现象,若细胞数目过多会因细胞密度过大和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而不能生长,此时需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培养时需用____________处理后再转移到新的培养液中。(3)若白细胞介素-2不能分泌到细胞外,需对钿胞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再提取获得白细胞介素-2。【答案】启动子终止子显微注射白细胞介素-2二氧化碳(或C02)抗生素接触抑制胰蛋白酶破碎【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的开始需要启动子控制,结束需要终止子控制。因此,为使干扰素基因在某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将目的基因(白细胞介素-2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常用显微注射法。转基因成功的标志是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即细胞中有白细胞介素-2生成。(2)获得转基因动物细胞后,将转基因动物细胞放入二氧化碳(或CO2)培养箱中培养,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可向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培养时细胞会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若细胞数目过多会因细胞密度过大和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而不能生长,此时需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培养时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再转移到新的培养液中。 (3)若白细胞介素-2不能分泌到细胞外,需对钿胞进行破碎处理,再提取获得白细胞介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