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79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课题:免疫调节编号:034【知识网络】(第一课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例如:胸腺、骨髓等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在骨髓中成熟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非特异性免疫防卫功能监控功能清除功能人体内的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详细过程见下方)防卫功能失调(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症体内已经衰老或被破坏的细胞及癌变细胞疫苗对组织内抗原检测——根据抗原能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器官移植免疫学的应用【考点过关】考点一、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例1.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考点二、与免疫有关细胞的比较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细胞名称来 源功 能吞噬细胞()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中发育()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及分泌()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 与()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例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细胞免疫淋巴因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考点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第二课时)例3.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例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免疫的______阶段。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考点四、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免疫系统的功能功能功能正常功能过高功能过低防御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入侵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综合症,如艾滋病监视、清除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肿瘤形成例5.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例6.(2009·山东卷,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课后巩固】(第三课时)一、单选题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暴发期间,一些医院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注射胸腺素,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胸腺素的作用是( )A.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B.促使T淋巴细胞形成C.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D.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2.(2009·全国Ⅱ)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4.(2010·重庆质检)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类对家禽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5.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6.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②为B细胞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Ⅳ、Ⅴ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7.(2011·嘉兴)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8.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9.(2012年海南卷)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10.(12年福建卷)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11.(12年广东卷)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12.(2012年江苏卷)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13.(2012上海卷)人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14.(2013新课标II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5.(2013重庆卷)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16.(2013新课标Ⅰ卷)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b敏感二、双选题17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效应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18.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1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三.非选择题20.如图是人体内抗原——抗体反应的示意图,(1)A的特异性从根本上由________决定,B主要分布在人体的___________中。(2)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机体内,A与B结合后将使A失去__________的能力。(3)为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科研人员正在努力为研制疫苗,研制疫苗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病毒后要通过________的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体内病毒。某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医生检查发现该人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再度感染甲型H1N1流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类物质可检测某人是否为吸毒者等方面的应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导致细胞免疫消失,为何体液免疫也会随之减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种效应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众多抗原中的一种。这是天生决定的,还是后天在抗原刺激下由其他淋巴细胞再转化形成的?为探索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短时间内连续做了几个实验:先给动物以高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与之结合的细胞全部被强射线杀死),小鼠不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再给未标记的抗原X,也不发生免疫反应;最后给其他抗原Y等,机体能对其他抗原正常免疫,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应答。22.(2011年福建卷)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处理方法0h12h24h48h①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②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③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下图分析问题:8
光正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理综生物教学案(1)B为________激素。与健康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B激素分泌量更_________。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Graves氏病是一种_________病。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_________F过程代表______________。(3)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4)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_________________。25.(2013年广东高考)(16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10,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调节,增加、减少,使体温回升至正常.(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需要采取降温措施。(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