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0 KB
- 2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判断题全套答案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概述1.酵母菌是原核生物;乳酸菌是真核生物。(×)2.蓝藻中有叶绿体,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3.氧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因为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4.原核细胞中无成熟的细胞核。(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混淆)(×)5.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正确)蛋白质、核酸1.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的功能发生改变。DNA分子的双螺旋被解开时,其功能也将失去。(×)2.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正确)。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5.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正确)。6.在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器中完成。(×)7.细胞中都有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8.人体高度分化的各种细胞中蛋白质都不同。(×)9.激素在其靶细胞膜上都有相应的受体蛋白。(×)10.蛋白质变性后不可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糖类、脂质、无机物1.在一定条件下,ATP能给RNA
的合成提供能量和原料(对)。2.离子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才能通过细胞膜(错)3.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唯一脂质(错)4.糖类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错)5.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错)6.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错)7.人体中只有脂肪才是储能物质(错)8.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都是离子来维持的(错)9.愈伤组织能从培养基中吸收有机物,绿色植物能从农家肥中吸收有机物(错)10.只有信息分子才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错)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2.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3.葡萄糖进入各种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4.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5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ATP。(正确)6.细胞中葡萄糖的运输途径是:细胞膜一细胞质基质一线粒体。(×)细胞器、细胞核1.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错。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2.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唯一通道(错。小分子不通过核孔进出)3.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密切的联系(正确)4.含DNA或R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叶绿体(错。核糖体含有rRNA)中心体在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错。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工程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取细胞产物需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不能进行传代培养。(×)3.人工种子中包裹的是愈伤组织。(×)
4.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不需要植物激素。(×)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指原生质体融合。(×)6.作物脱毒是指使治愈被病毒感染的植株。(×)7.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白菜-甘蓝不可育。(×)8.单倍体育种就是花药离体培养。(×)9.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动物细胞工程1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对)2.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对)3.不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对)4.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以传代培养(对)5.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以形成多层细胞(错)酶、ATP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
ATP(×)2.酶的形成不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3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4.ATP含有核糖,而所有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5.转运RNA、抗体、酶、载体蛋白等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酶(×)6.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人体剧烈运动时只通过无氧呼吸供能(错)2.线粒体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错)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光下进行,暗反应在暗处进行(错)4.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线粒体需要的氧气全部来自叶绿体(错)5.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供生命活动利用(错)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1.当氧气净释放量为零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错)2.温室大棚需要经常通风的原因是防止氧气浓度太低,不利于植物的有氧呼吸。(错)3.种植作物时,作物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就是为了增加光照强度。(错)4.空气中的CO2浓度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浓度。(错)5.N、P等矿质元素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错)细胞的增殖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结构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核心问题都是围绕均等分配遗传物质。(对)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对)3.在无丝分裂的过程中,没有DNA的复制。(错)4.细胞周期是指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所持续的时间。(错)5.在间期,染色体经过了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对)6.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1.造血干细胞和记忆B细胞是没有分化的细胞。(错)2.小麦的种子萌发长成小麦植株的现象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错)3.成熟的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基因,皮肤细胞中无血红蛋白基因。(错)4.利用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的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对)5.利用猪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的血管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错)6.通常体内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衰老死亡。(正确)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1.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变小,总体体积变小。(错)2.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不同。(错)
3.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对)4.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的表达无关。(错)5.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错)6.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必修1中的生物学重大发现1.细胞学说解释了新细胞来自老细胞(×)2.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3.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4.通过透析和SDS电泳都能得到有活性的酶(×)5.恩格尔曼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条件、反应物和产物(×)必修2中的生物学重大发现1.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2.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对)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就是分析问题,提出假说的过程(对)
首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是人类的红绿色盲研究(×)5.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效应。(正确)必修3的生物学重大发现1.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错)2.在许多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温特最终结束了有关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错)3.吲哚丁酸(IBA)也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对)4.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对)5.植物体内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成熟的果实。(错)6.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对)遗传规律: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2.在有性生殖核遗传中,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4.大肠杆菌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1.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2.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伴性遗传:1.某男性色盲,其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2.性染色体只出现在性器官内的性细胞中(×)3.性染色体上面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4.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行为(√)5.性染色体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含一个DNA(×)
基因工程部分易错点1.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棉花细胞是否有抗生素抗性。(错:应检测是否有相应的性状)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宜采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不宜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正确)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有生物活性。(错:大肠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胰岛素原加工,修饰,应选择酵母菌作为受体工程菌)4.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错)5.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错)基因的表达1.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2.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相同的DNA转录合成不同的RNA。(√)3.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4.人体细胞中,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5.在细胞中合成由3种氨基酸构成的六肽化合物时只需要3种tRNA。(×)6.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7.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8.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对)9、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10、DNA复制时,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子链,两条新子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基因传递过程1、DNA在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2、DNA在转录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3、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3/4。(×)4、在原核生物中进行DNA复制的结构只有拟核。(×)5、在根尖细胞中进行DNA转录的结构只有细胞核。(×)6、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这两句话是矛盾的。(×)基因的变异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两者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2.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3.遗传物质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4.可遗传的变异虽然无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它们却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5.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基因的本质1.tRNA
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遗传信息。(正)2.每个脱氧核苷酸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误)除DNA分子中处于两端的脱氧核糖外,其余均连接两个磷酸。(正)3.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来说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误)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来说取决于DNA上的序列。(正)4.基因突变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异。(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异。(正)5.真核生物的tRNA与mRNA的合成部位相同。(误)真核生物的tRNA合成于细胞质,mRNA的合成与细胞核。(正)6.艾弗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错)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错)8.艾弗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错)9.RNA不能储存遗传信息(错)10.R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错)11.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错)
1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错)13.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突变。(错)1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错)1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错)生物进化1、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错)2、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错)3、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对)4、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而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对)5、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保持永久的稳定。(错)
6、当某个生物体的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新物种的个体了。(错)7、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错)8、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对)9、如果一个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这个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对10、一定区域内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错)内环境与稳态的重要性1.细胞内液是内环境(Ⅹ)2.健康机体内环境保持不变(Ⅹ)3.体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胃液属于内环境(Ⅹ)4.DNA、呼吸酶、消化酶、血红蛋白、麦芽糖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物质(∨)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神经调节
1、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答案:有,静息时内负外正,K+外流。受刺激时,内正外负,Na+内流。2、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入(出)中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电倍的传导是双向的。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3、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答案:说反了。4、在突触后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在突触后膜处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答案: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6、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
答案:神经末梢很多,不只一个突触结构。体液调节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对)2.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错)3.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错)4.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错)5.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对)6.
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错)免疫调节1.效应B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正确)2.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因基因重组而容易变异,所以需要不断研制新疫苗.(错误)3.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错误)4.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吞噬掉(错)5.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错误)1、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错)2、在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增长率先慢后快(错)3、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减弱(错)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对)
5、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群落(错)1.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错)2、群落结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对)3、能量可以在生物群落中循环流动(错)4、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错)生态系统的结构1蘑菇属于生产者(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循环利用(错)2、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对)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对)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对)5、在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块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能够实现物质循环。(×)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所以,物质循环就发生在各营养级之间。(×)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4.碳循环产生温室气体,不依赖水。(×)5.南岭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尽管远离工业化城市,但调查发现终生未离开过南岭的小灵猫体内的含铅量较30年高出近50倍,这说明铅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适当增加生物个体的数量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错)
7.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对)8.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错)9.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错)10.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对)用高倍镜观察的实验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需观察的物象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对)2、换用高倍镜后,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对)3、高倍镜观察的范围小、图像大而暗。(对)4、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物象,如膜的结构等。(错)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常用染色的方法,便于观察。(对)如,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染RNA呈红色;健那绿染活细胞中线粒体,呈蓝绿色;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对)
苏丹III染细胞中的脂肪,红色(错)6、使用显微镜可观察细胞结构、形态;细胞计数、细胞生理变化如质壁分离,细胞分裂(对)7、实验中必须用活细胞的如观察细胞质流动、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有些实验可用细胞中的有色结构辅助观察如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用叶绿体做参照。(对)物质的分离与鉴定1、人体的血液可代替鸡血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错)2、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相距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箩卜素和叶绿素a(错)3、对生物组织蛋白质鉴定实验,将双缩脲试剂A和B同时加入盛有黄豆组织样液或蛋白质稀释液的试管中,摇匀观察(错)
4、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的核物质和析出含DNA的粘稠物的操作过程中均用到蒸馏水,其作用在于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后者用来提取DNA(错)5、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错)6、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错)窗体顶端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