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8.00 KB
  • 43页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研究与题库开发课题技术文件二〇〇八年六月 目录第一章命题技术3一、理论知识考试命题3二、操作技能考试命题7三、题库录入格式11第二章职业培训教材编写技术16一、职业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6二、职业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16三、交至出版社书稿要求23四、说明23第三章鉴定指南编写技术24一、鉴定指南的结构24二、鉴定指南的编写要求24三、编写说明25第四章论文撰写技术26一、论文内容26二、撰写规范27三、说明36第五章实施鉴定必备条件清单编写技术37 第一章命题技术一、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一)、命题步骤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然后按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编写要求,编制理论知识试题。(二)、鉴定要素细目表结构鉴定要素细目表的内容以表格形式表述,从结构上分为“鉴定范围”、“鉴定点”两大个层次;“鉴定范围”最多可再分六个层次,以及“重要程度”和“鉴定比重”两个鉴定参数,“鉴定点”下有多个试题,一般要求有两个判断题、四个选择题。1、鉴定范围鉴定范围是按《国家职业标准》中“比重表”和“基本知识”“工作要求”中的内容来确定的。鉴定范围一级:A---基本要求B---相关知识鉴定范围二级:A-A---职业道德A-B—-基础知识B-A—-职业功能一B-B---职业功能二……鉴定范围三级:A-A-A---职业道德基本知识A-A-B---职业守则A-B-A--基础知识一A-B-B--基础知识二……B-A-A---职业功能一的知识一……鉴定范围四级:有必要细分的还可以细分。下级鉴定范围的鉴定比重值之和应等于上一级鉴定范围的比重值。每一鉴定范围的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各鉴定点的重要程度值的分类统计数。各个鉴定范围的鉴定比重值应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比重表要求保持一致。2、鉴定点鉴定点应具有最小不可分割特性且独立可鉴定。每一鉴定范围下鉴定点的代码均从001开始顺序编制。每一职业等级下的鉴定点总数一般不少于200个。每一鉴定范围下的鉴定点数目与所属鉴定范围的鉴定比重值无直接关系,但要求每一鉴定范围下所包含的鉴定点数目不少于鉴定比重值的2倍。鉴定要素细目表中各鉴定点的重要程度分布应为:核心要素X、一般要素Y与辅助要素Z的比例一般在7∶2∶1或8∶1.5∶0.5左右。 (三)理论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制步骤1、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对职业标准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可操作化转换的过程。由三个层次的鉴定范围和鉴定点共四个层次组成,类似于篇、章、节、点的关系。用鉴定点重要程度指标刻划职业技能的目标要素结构特征。2、按鉴定范围划分,检查并确认鉴定内容的区域和数量。按鉴定范围列出各鉴定内容的名称与基本含义。检查各鉴定范围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检查各鉴定范围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复核、登记、录入并打印成文。3、确定具体鉴定点的名称、含义和数量。按要求列出某鉴定范围下的具体鉴定点清单。按要求检查鉴定点自身的最小不可分割特性与相互间的独立性特征。按要求检查鉴定范围下所有鉴定点对该鉴定范围的代表重要性。按要求检查整体鉴定点在各个鉴定范围间的衔接性。(四)试题编写要求1、基本内容严格按鉴定要素细目表中所列鉴定要素的内容要求命制试题。所命试题不得超过鉴定要素细目表所涉及的内容范畴。所命试题的难度应符合对应鉴定点的内容深度水平。所命试题应以一个知识鉴定点为核心进行命制。2、试题题型标准化试卷要求试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非标准化试题为:计算题、论述题等。3、基本要求一个试题应只能与一个鉴定点对应。论述题型的试题以一个鉴定点为核心,可以涉及多个相关鉴定点。所命试题在内容上避免偏题,在表述上避免怪题。4、试题书写格式(1)选择题正文:一律采用“四选一”题型,即共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答案。A)题干采用不完全陈述句或一般空缺句;题中的空缺部分用“( )”表示,句尾一律用句号。 B)备选答案号码一律用英文大写表示。示例: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无关。(A)长度(B)横截面积(C)材料(D)两端的电压标准答案:填写选项字母D。(2)判断题正文:一律采用完全陈述句,句尾一律用句号。示例: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硬度和塑性。标准答案:填写“×”、“√”。5、试题变形技巧:以某一鉴定点:电动机的基本组成结构为例编写试题,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试题1: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组成的。(A)转子和线圈(B)定子和转子(C)定子和线圈(D)线圈和电源方法一:变题型试题2: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方法二:变叙述试题3:()在电动机的组成结构中是最基础的。(A)电源和线圈(B)外壳和转子(C)定子和线圈(D)转子和定子方法三:变选项试题4: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组成的。(A)电源和线圈(B)外壳和转子(C)定子和电源(D)转子和定子方法四:变文字试题5: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定子和线圈组成的。方法五:变数字等等。(五)命题举例1、确定考试内容,编制《鉴定要素细目表》。首先按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比重表》,进行细化出各鉴定级别的《鉴定要素细目表》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金属热处理工等级:初级鉴定方式:理论知识页号:1鉴定范围鉴定点一级二级三级代码名称重要程度代码名称比重代码名称比重代码名称比重A基本要求30A职业道德5A职业道德基本知识4001职业道德定义X002职业道德范围X003职业道德规范X004职业道德观X005职业道德发展过程Y……………B职业守则1001职业守则内容X002守则适用范围Y……………B基础知识25A基础理论知识3001主视图的概念X002俯视图的概念X003侧视图的概念X004零件图的形位公差X…………….B金属热处理工基础知识5001常用设备的用途X002特殊设备的用途X003常用设备的结构Y004主轴的热处理方法X…………….C工装制作基础知识3001钳工操作方法X002钳工一般知识XD电工知识5001常用电器的种类X002常用电器的结构X…………….E安全生产知识3001常用设备操作规程X…………….F质量管理知识3…………….G相关法律、法则知识3…………….B相关知识70A工艺准备10A编制热处理工艺5…………….B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5…………….B热处理操作35A正火、退火、淬火、回火10…………….B表面改性热处理10…………….C表面清理及防锈5…………….D工件校直与矫正处理5…………….C检测工作及误差分析5A硬度检测2…………….B金相检测2…………….C误差分析1…………….D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20A热处理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10…………….B工具、夹具使用与保养5…………….C常用仪表使用与维护保养5…合计100… 2、按《鉴定要素细目表》鉴定点的要求,开始命题。注意事项:A、试题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应以《鉴定要素细目表》为准。B、初、中、高级试题为标准化试题,即选择题和判断题。技师和高级技师试题可包含不超过40%的非标准化试题。C、每个职业的每个等级鉴定点应不少于200个,每个鉴定点下一般命4个选择题和2个判断题。D、选择题中三个非正确选择中,至少有两项对正确项有干扰。E、每道试题都有相关参数:题型、难度等级(一般分为:易、较易、中等、较难、难五个等级,分别用1、2、3、4、5表示)、一致性(一般分为:差、较差、中等、良好、好五个等级,分别用1、2、3、4、5表示)。二、操作技能考试命题(一)命题步骤根据职业标准,确定《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然后编制《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最后编制操作技能试题。(二)编制《职业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1、结构划分:按性质划分、按主辅划分、按领域划分。2、等级层次划分:不同等级间要求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水平不一样。3、模块确定:按实际职业操作技能结构特征和鉴定可行性要求确定测量模块。4、编制结构表。例样:锅炉操作工技能考核内容层次结构表鉴定范围级别鉴定要求运行操作锅炉防腐特殊操作修理检验安装调试时间min启动调整停炉运行防腐停炉保养故障排除事故处理五级选考方式必考必考必考必考——必考————130鉴定比重%10501010——20————考试时间min20303020——30————四级选考方式必考必考必考——必考——必考——140鉴定比重%104010——10——30—— 考试时间min203030——30——30——三级选考方式——必考————必考——必考必考120鉴定比重%——20————10——2050考试时间min——30————30——3030二级选考方式——必考————————必考必考必考140鉴定比重%——10————————203040考试时间min——30————————303050(三)制定《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按《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中的结构关系,将其中的测量要素排列成鉴定要素细目表。例样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职业:锅炉操作工级别:初级鉴定方式:操作技能页:1鉴定范围鉴定点一级二级代码名称重要程度代码名称鉴定比重代码名称鉴定比重A运行操作70A启动10001锅炉炉内检查X002锅炉炉外检查X003转动机械的检查X004链条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X005抛煤机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X006燃油锅炉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X007蒸汽锅炉运行前的上水X008链条锅炉的点火X009燃油锅炉的点火XB调整50001链条锅炉燃烧的调整X002室燃锅炉燃烧的调整X003热水锅炉负荷变化的调整Y004蒸汽温度过高的调整Y005锅炉的定期排污X006安全阀手动试验X007水位表的冲洗X008压力表存水弯管的冲洗X009压力表的选择X010燃油锅炉运行中的检查X011热电偶温度计的检查Y012锅炉运行参数的录取X013热水锅炉的升温X014蒸汽锅炉的升压X015…………Y C停炉10001链条锅炉的停炉X002燃油锅炉的停炉XB锅炉防腐10A运行防腐10001蒸汽吹灰操作Y002水吹灰器操作X003锅炉水质恶化的分析处理X004水箱注水器间断加药的操作Y005给水泵加药装置操作YC特殊操作20A故障排除20001压力表指针不到零位的原因检查处理X002压力表指针不动的原因检查处理X003水位表水位呆滞不动或高于实际水位的处理X004安全阀漏汽的检查处理Y005安全阀超过规定值不启座的处理X006离心泵启动时功率过大故障的排除Y007离心风机风压风量不足故障的排除Y008热水锅炉超温汽化故障的排除X(四)编写操作技能鉴定点1、鉴定点的名称:简单、明确地表述该项操作活动的名称。2、考核要求:主要说明本鉴定点操作时应达到的结果要求或技术标准。3、配分与评分标准:适应于本鉴定点下所有试题的配分与评分标准。如有否定项则加以说明。4、其它说明:本鉴定点下编制试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材料、成本、时间、地区差别等)5、每个职业的每个等级鉴定点应不少于50个,每个鉴定点不少于一道试题,也可由多个鉴定点组合成综合试题,但是试题数量应不少于鉴定点数量。(五)编写操作技能试题1、准备要求:分考生准备和考场准备,主要是材料、工具、设备等。2、考核要求:包括本题分值、考核时间、具体考核要求、否定项等。3、配分与评分标准:一般情况采用鉴定点下统一的配分与评分标准,特殊情况下单独出配分与评分标准。例样:二、锅炉炉外检查本鉴定点下共有2道试题,以下为该鉴定点对试题的统一考核要求、配分与评分标准和具体考核要求。1.考核要求:①按照规定的检查点进行检查。②检查的方式方法正确。③确认合格点和不合格点,能够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达到锅炉点火条件。 ④对检查全过程要认真做好记录。2.配分与评分标准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配分评分标准检测结果扣分得分1准备工作1.劳保用品齐全2.工具准备齐全51.未穿戴好劳保用品扣3分2.未准备好工具扣2分2检查过程1.火门、通渣孔完好2.检查孔、人孔完好3.炉排(防爆门)完好4.保温层完好5.各处档板、传动装置灵活完好6.风机出口档板开、进口档板闭7.照明充足,水位表完好清洁8.操作台各仪表、信号装置操作开关完好9.压力表符合使用条件10.安全阀符合使用条件60少检查一项扣6分3确认合格如有不合格点应整改或标明10有不合格点未整改或未标明扣10分4检查记录1.记录齐全准确2.记录整洁规范251.记录有一处不全或不准扣3分2.记录有一处不整洁或不规范扣2分5其它安全文明生产1.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项,从总分中扣5分2.清理现场一处不符合要求,从总分中扣5分合计100试题1.燃煤锅炉炉外的检查1.准备要求:(1)鉴定机构准备A、设备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燃煤锅炉1台B、工具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梅花扳手1套2操作平台1个 2.考核要求:⑴本题分值:10分⑵考核时间:20min⑶具体考核要求:同鉴定点。(4)否定项说明:3.配分与评分标准:(见鉴定点002)试题2.燃油(气)锅炉炉外的检查1.准备要求:(1)鉴定机构准备A、设备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燃煤锅炉1台B、工具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梅花扳手1套2操作平台1个2.考核要求:⑴本题分值:10分⑵考核时间:20min⑶具体考核要求:同鉴定点。3.配分与评分标准:(见鉴定点002)三、题库录入格式(一)理论知识题库录入格式1、选择题:[T]A-A-001Tab键5Tab键1Tab键2回车键×××××××××××××××××()××××。回车键(A)××Tab键(B)××Tab键(C)××Tab键(D)××[T/]回车键[D]A[D/]回车键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T]A-A-001Tab键5Tab键2Tab键4回车键×××××××××××××××××。()[T/]回车键 [D]×[D/]回车键3、简答题[T]A-A-001Tab键5Tab键4Tab键2回车键×××××××××××××××××?[T/]回车键[D]答:①×××;(0.25)②×××;(0.25)③×××;(0.25)④×××。(0.25)[D/]回车键4、计算题(1)[T]A-A-001Tab键5Tab键5Tab键2回车键×××××××××××××××××?[T/]回车键[DW]解:×××××××××××××××。回车键答:×××××××××××××××。回车键评分标准:×××××××××××××××。[D/]回车键(2)[TW]A-A-002Tab键5Tab键5Tab键4回车键×××××××××××××××××?[T/]回车键[DW]解:×××××××××××××××。回车键答:×××××××××××××××。回车键评分标准:×××××××××××××××。[D/]回车键说明:[T]--题目开始[TW]--有特殊符号或图形的题目的开始,特殊符号指公式、带次方的符号[T/]--题目结束[D]--答案开始[DW]--有特殊符号或图形的试题的答案开始[D/]--答案结束A-A-001512A-A-001--鉴定要素细目表中鉴定点的编码5--级别代码(5--国家资格五级4--四级3--三级2--二师1--一级)1--题型代码(1--单项选择题2--判断题3--填空题4--简答题5--计算题6--论述题7--绘图题8--名词解释题9--多媒体题10--多项选择题)2--难度系数(1--易2--较易3--中等4--较难5--难)示例: 1、选择题[T]A-A-001515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指在()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A)不同圈闭(B)同一圈闭(C)两个圈闭(D)两个以上的圈闭[T/][D]B[D/]2、判断题(1)[T]A-A-001523油气藏就是在不同的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T/][D]×[D/](2)[T]A-A-001522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备条件之一。()[T/][D]√[D/]3、简答题(1)[T]A-A-005344什么是相对渗透率曲线?其特征如何?[T/][D]答:①相对渗透率曲线就是把某相的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0.4)②其特征是两条相互交叉的光滑曲线,一般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某相流体饱和度的增加,其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均增加,直到全部为该种单相流体的饱和度,此时其有效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于1。(0.6)[D/](2)[T]A-A-005345在油水两相所饱和的某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中,通常油的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是如何变化的?[T/][D]答:①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可知:油的相对渗透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逐渐降低;(0.5)②在含水饱和接近于100%时,油的相对渗透率等于1。(0.5)[D/]4、计算题(1)[TW]B-A-005354已知某井使用的抽油杆直径d=25mm,泵挂深度h=1000m,该井含水率fw=80%,原油相对密度ρ0=0.8,水的相对密度ρw=1.0,求该井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量w(抽油杆的材料重度γ杆=7.8×104N/m3,不计节箍重量,g=10m/s2)。[T/][DW]解:①混合液密度γ液=(γo·(1-fw)+γw×fw)×g×103=(0.8×(1-0.8)+1.0×0.8)×104=0.96×104(N/m3)) ②抽油杆在液体柱中的重量w=πd2/4×h×(γ杆-γ液)=3.14(25×10-3)2/4×1000×(7.8-0.96)×104=3.356×104(N)答:抽油杆在液柱中的重量为3.356×104N。评分标准:要点①正确占0.4;要点②正确占0.4;答正确占0.2。[D/](二)操作技能题库录入格式操作技能试题编码为鉴定点的编码,在试题库入过程中,每一道试题的录入格式如下:每一道试题必须具备以下影音部分内容,并与其格式保持一致。试题1:原料进装置管线的吹扫贯通操作准备通知单一、试题名称BAA0015原料进装置管线的吹扫贯通操作(模拟)二、准备要求(1)设备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2)工具准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F扳手12工作服13安全帽14三、考场准备1.考核场地整洁规范,无干扰。2.安全防护齐全,且符合标准。3.根据考核情况确定工位。试题正文一、试题名称BAA0015原料进装置管线的吹扫贯通操作(模拟)二、考核内容1.准备工作。2.操作过程。3.使用工具。4.安全及其它。三、考核时限 1.准备工作5min。2.正式操作10min。3.记时从正式操作开始,至操作完毕。4.超时1min从总分中扣5分,超时3min停止操作。5.采用笔试或仿真等其他方式考核时,考评员可根据实际调整考核时间。四、考核评分1.监考员负责考场事务。2.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评员应具有本工种的实际操作经验,评分公正准确。4.考评员可根据考生所在装置的实际情况,对评分标准作适当调整。5.各项配分依难易程度、精度高低和重要程度制定。6.评分方法:按单项扣分、得分。评分记录表试题名称原料进装置管线的吹扫贯通操作(模拟)序号考核内容考核要点配分评分标准检测结果扣分得分备注1准备工作穿戴劳保用品3未穿戴整齐扣3分工具、用具准备2工具选择不正确扣2分2操作程序改通从原料进装置阀到原料泵入口再到渣油回罐线的流程40未正确打开原料进装置阀扣10分未正确打开渣油回罐线阀扣10分未吹扫到原料泵入口扣20分3通知渣油来源单位给汽20未联系扣20分4对吹扫情况进行检查30未检查扣30分5……………………………………9使用工具正确使用工具2工具使用不正确扣2分正确维护工具3工具乱摆乱放扣3分10安全及其他按国家法规或企业规定违规一次总分扣5分严重违规停止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超时1min总分扣5分超时3min停止操作合计100 第二章职业培训教材编写技术一、职业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要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3.要体现教材使用的可操作性;4.要体现教材语言表述的通俗性。二、职业培训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一)编写依据职业培训教材的编写要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相关知识、操作技能要求为依据;(二)编写方式职业培训教材编写要注重问题式叙述,三级目录以下建议采用问题式编写方式,有利于学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解决教材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难题。教材设计上应尽可能地增大学员学习的自由度,为学员创设操作、实践、探究的机会。在编写教材时,建议改变传统教材的注入式写法,将案例教学引入教材设计,注意将典型职业活动以案例的形式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题材。让学员通过学习本章内容,通过个人思考或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三)注重应用技能教材编写要通俗易懂,少理论、多实例,图文并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为职业培训教材,应避免传统教材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缺乏实践和从业指导的问题,要避免与公共理论教材的交叉与重复。要摆脱学历教育教材对知识点平铺直叙的编写模式,通过教材形成师生互动关系,增加启发性和趣味性,培养和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四)教材编写注重知识的层次特点,不必拘泥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材内容要按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要求编写,不同等级的知识点在层次和内容选择上最好不重复,以满足不同级别的学习对象学习。(五)教材编写队伍在编写队伍搭建上,要动员多方力量,组织一支有企业专家、教学研究人员、一线优秀教师参加的教材编写队伍。(六)教材各部分的编写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正式出版的格式、文字和计量单位等规范的要求。执行主编应对不同执笔人的语言风格要进行统一,在文字润色和语句通顺方面要把好第一关。具体要求如下:1辅文(1)扉页、编著者名单格式如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主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主 编 ***副主编 ***参 编 ***    ***    ***审 稿 ***    ***  (2)前言内容包括本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写作背景和意图;教材主要内容和特点;简要介绍写作过程,编写分工,适用范围;致谢内容;谦虚性地征求意见。(3)目录采用三级标题。应准确地涵盖所述内容,标题应与正文完全一致。交稿前,主编必须仔细核对。标题的文字应规范、简洁、明确,能概括标题下的所有内容。(4)附录指与正文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图、表、索引、对照表等,放在正文后。附录、附表的题目要列入目录。附录中所列各种数据应与正文引用的一致。(5)参考文献文中不列出处(图表除外),主要参考文献原则上放在全书最后,不放在各章之后。书写格式应规范,举例如下:1)图书编著者.书名.版本(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周春光.计算智能.第二版.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连续出版物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码如:王贵珍.关于编辑与作者互动关系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3,9(2):40~412、正文(1)结构层次 一种用传统的篇、章、节式表示,节后标题用一,(一),1,(1)表示;一种用国际流行的数字进位式1,1.1,1.1.1,1.1.1.1表示。标题层次无论选取何种形式,全书必须统一。分工编写时即确定好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最后由主编负责统一,合理确定标题等级。两种标题层次的表示方法分别如下:第一篇□××××××第一章□××××××居中标题 第一节□×××××ד篇”可设可不设一、××××××二、□□(一)×××××占行标题,(一)层可设,可不设□□1.×××××××□××××不占行标题,空一格接排□□(1)×××××□××××(2)国际流行格式0□引言顶格,占行标题1□××××××××引言或绪论部分也可不编“0”号;当1.1□×××××××内容较多时,也可编为“1”号,此1.1.1□××××××后的序号递加11.1.1.1□×××××此层也可标题后空格接排□□(1)××××□×××××不占行标题,空格(冒号)接正文□□a.×××××:×××××(2)外文字母(符号)书稿中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要正确清楚,全书统一。1)斜体字母①物理量符号如p、V、n、R、T、t、E、G、H、S、c等排斜体,只有pH例外,排正体。n②数学变量符号x、y;特殊场合视为常数的参数a、b、c;变动附标∑ai中的i与n;i=1笛卡儿坐标x、y、z,球坐标r、θ、;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的字母排斜体。③化学中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排斜体,其后常加半字线“-”,如:d(右旋),dl-(外消旋),o-(邻位),p-(对位),m-(间位),Z-(顺式),as-(不对称),trans-(反式)。2)正体字母①所有计量单位如Pa、kg,mol,㎡;词头如M(兆)、μ(微)排正体。②有定义的函数如sin,lg,ln;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如自然对数e,圆周率π;运算符号如∑(加和),d(微分号),(偏微分号),Δ(有限增量符号),(变分符号)排正体。③化学元素如O(氧),S(硫);粒子如 p(质子),n(中子),e(电子);射线符号如X射线,射线排正体。④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如图1a,图1b,图1c。⑤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如max(最大,maximum),r(相对的,relative)。⑥表示电子层的K、L、M、N用大写正体;表示轨道的s、p、d、f…建议使用小写正体。3)上、下角标上、下角标中表示物理量的代号用斜体,如Cp中的p(p为压力),Kc(c为浓度);表示说明性文字的缩写字母用正体,如Ka中的a(a表示酸,acid),Kw中的w(w表示水,water),Ea中的a(a表示active);摩尔定压热容Cp,m,p为压力的量符号,用斜体,m为molar(摩尔的)的缩写,用正体。4)大写体①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如Pa(帕[斯卡]),Hz(赫[兹])。②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如Cl。③科技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字,如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④国家、组织、学校、机关、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的首字母,如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5)小写体①一般计量单位符号,如m,kg,mol。②附在中译名后的普通名词原文,如热力学第三定律(thirdlawofthermodynamics)。(3)专业名词同一名词全书应使用同一个名称,避免前后不一,如络合物(配合物)、解离(离解);名词第一次出现时加外文名称,以后出现时用中文名或英文名必须统一。机关、团体、公司等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4)外国科学家姓名首次出现,中译名后加英文名,以后出现用中文、英文要统一;中译名的写法全书要统一,如范特霍夫(范特荷夫)、阿仑尼乌斯(阿累尼乌斯)。(5)表格表格应尽量使用三线表,附在相应内容之后,表格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如表1-3,1代表第一章,3代表第三副图),并在相应正文处标注相应的序号。表序号与表名居中于表格上方。如果对表中文字须加以说明时还须加表下注。如是引用其他书中的表,表的出处(即书名,作者,年份)用括号居中注于表名下。示范如下:表1-2 ×××××(引用出处)××××××××××××××××××××××××××××××注:×××××××××××(6)插图 书稿中所用插图应放在相应正文处,插图的序号全书按章排序(如图3-7),并在相应正文处标注相应的序号。图序号与图名居中于图的下方。图注居中于图名下。各部分代号与解释文字间用黑点。如引用其他书中插图,图的出处(即书名,作者,年份)用括号放入图名后。插图质量要求:表示准确、精细、线条均匀、粗细适当、浓淡一致、大小适中。示范如下:142536  a                    b图5-4□×××××(引用出处)a.×××××b.××××1.××××2.××××3.××××4.××××5.×××6.××××(7)计量单位书稿正文、图、表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的符号表示,如mol,㎏,㎡等。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禁止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埃(Å)、卡(cal)、ppm、亩、尺、寸、英寸、英尺、斤、两、磅等。具体参见《法定计量单位资料选编》。2)组合单位的表示相除组合单位表示时,用点乘(kJ·mol-1)还是斜线(kJ/mol)形式全书统一;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应加圆括号,如传热系数的单位符号W/(㎡·K),不能写成W/㎡/K,也不能写成W/㎡·K。3)表、图中物理量与其单位之间用斜线,全书一致,如沸点/℃C(NO)/(mol·L-1)ΔrHm/(kJ·mol-1)54××48.8××72××鉴于2)和3)两点,建议表示相除组合单位时,用点乘(kJ·mol-1)形式。4)勿将物理量符号当作单位符号处理,如折射率nD20不要写做折射率/nD20。5)当物理量有附加条件存在时,附加条件一定要放在相应物理量后,如黏度(25℃)/(Pa·s),不要写做黏度/(Pa·s)(25℃)。6)在单位符号中不应带表示量的特性和测量信息的标识符号,如大气中含5mgCO2/L,正确的表达应为:大气中(CO2)=5mg/L或大气中含5mg/LCO2。(8)量1)量的名称 ①不得使用自造的名称。最多的是在某一单位名称后加个“数”字,如长度叫“米数”,物质的量称做“摩尔数”。②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具体如下: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的对照表标准化名称废弃的名称质量重量物质的量摩尔数,克原子数,克分子数,克离子数,克当量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重量百分数,浓度体积分数体积百分比浓度,体积百分含量,浓度质量浓度浓度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克分子浓度,当量浓度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比热容,质量热容比热电流电流强度密度,体积质量比重单位为kg/m3相对密度,相对体积质量比重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二量的单位为1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二量的单位为1分子质量分子量常用单位为u③应优先采用标准化的新名称。旧名称暂时许用,但迟早要淘汰,所以建议不用。常用标准化量名称与旧名称对照表标准量名称暂许用旧名称单位热力学能内能J摩尔热力学能摩尔内能J/molB的活度系数B的活度因子12)量值的表达①量值含数值和单位,因此不要以量的符号表示数值,如“量取Vml某溶液”,“称取某试样mg”。②图、表中的量值,以量与单位相除表示,这样可明确表明图、表中的数是量的数值,只要乘以单位就是量值。具体表示方法见上述7之(3)。3)量的运算采用量方程,即计算时,其中的量必须以量值(数值乘以单位)带入,而不能只代入量的数值。如:m(HCl)=M(HCl)·n(HCl)=36.6g·mol-1×0.5mol =18.3g(9)公式公式一般另行居中排,简单公式可直接排在行文中。公式过长需转行时,自等号处转,等号排于下行之首,上下行等号对齐。公式的序码用圆括号括起,排在公式右侧行末,序码后空两格。公式中符号和注释文字的标注方式:另行空两字排“式中”,其后加冒号排式中的符号和注释文字,符号与注释文字间用“为”字。单位符号用圆括号括起注于标注文字之后。注释后除最后使用句号外,其他各项均使用分号。例如:cB=nB/V(1-2)□□□□式中:nB为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V为溶液的体积(L);B为溶质的基本单元。(10)例题提供的常数要与附录一致,例题计算要准确无误,计算过程简单明了。(11)常见不规范用法常见不规范用法列入下表,使用时供参考。规范(不正确)规范(正确)规范(不正确)规范(正确)3um3μm24吨/m324t/m3其它其他1:2:3(比例)1∶2∶3秸杆秸秆12~30%12%~30%亳米毫米W/m2/K(热导系数)W/(m2·K)粘膜黏膜15—30°(角度)15°~30°脉博脉搏长约3~4cm长3~4cm松驰松弛123―150个123~150个剌激刺激280×400mm280mm×400mm机率几率九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偶而偶尔1990~1998年1990—1998年石腊石蜡浓度为3ppm浓度为3mg/kg,3mg/L石碳酸石炭酸公元前100—50年公元前100—前50年每kg为每千克为1∶5~1∶101∶5~10或1∶5到1∶10pH值为6pH为61~2×1031×103~2×103或(1~2)×103成份、水份成分、水分3、其他注意事项1)表示溶液组成的量和单位GB应废弃的量和单位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单位量的名称单位B的物质的量浓度cBmol/L,mol/m3等摩尔浓度,体积克分子浓度,M 质量摩尔浓度mBmol/kg,mol/g等体积摩尔浓度,当量浓度N质量浓度ρBkg/m3,mg/L重量克分子浓度,重量摩尔浓度mol/kg,mol/g质量分数wB1,%,g/kg,mg/g质量百分含量%(W/W)摩尔分数xB体积百分含量%(V/V)体积分数φB1,%,ml/L2)代表物质的符号表示成右下标,如ρB,将具体物质的符号及其状态等置于与主符号齐线的圆括号中,如c(H2SO4),ΔfHmθ(CO,g)。3)化学平衡中,相对浓度(压力)的表达如ceq(H+)/cθ还是[H+],全书要统一;注意ceq(H+)是有单位的量,[H+]=ceq(H+)/cθ则是无单位的。波函数ψn,l,m(r,θ,φ)各符号之间用逗号。不能把元素符号当作量符号使用,如H2︰O2=2︰1,规范化表示如下:如指质量比,应为m(H2)︰m(O2)=2︰1如指体积比,应为V(H2)︰V(O2)=2︰1如指物质的量,应为n(H2)︰n(O2)=2︰14)平衡常数Ka(Kb)用三级下角,还是a(b)与1两者同为下角Ka1(Kb1),全书要统一。三、交至出版社书稿要求(一)交至出版社的书稿要达到“齐、清、定”的要求。齐:书稿的封面、编审人员名单、内容简介(不要求,自定)、前言、目录、正文、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要完整齐全。清:书稿体例统一,版面整洁,文字、插图、表格清楚,无难辨认处。定:指经审稿人审阅,修改后的最后定稿,文、图等内容无遗漏或遗留问题。(二)交计算机输出稿要求交稿时应交计算机输出纸稿并同时附软盘或光盘。录入软件用word2000/2002/2003或以上版本。字号5号或以上,单倍行距或以上。文稿编页码。(三)图稿要求可以直接从原书剪下的原图以及照片(如果把图扫描后放到磁盘中,黑白线条图分辨率必须达到1200线,灰度图必须达到300线);或用原图复印件贴在正文中的相应位置,或随文稿一起打印出来。四、说明(一)编审委员会名单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名单由省鉴定中心统一确定,前言由省鉴定中心统一编写。(二)知识产权若由多名专家参加编著,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教材统稿由主编负责。第三章鉴定指南编写技术一、鉴定指南的结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指南一般由以下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职业简介及复习考试说明1、职业简介(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撰写)。2、本职业各级别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时间、考核要求;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鉴定试卷的特点。3、考核内容结构表和鉴定要素细目表,并说明相关参数的含义,也可针对本职业特点作必要的说明。4、对申报鉴定者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理论知识考试指南本部分是鉴定指南的重点篇章之一。内容可分章编写。主要内容为,按鉴定要素细目表的顺序,对重点或难点的内容进行说明或解释,包括概念、说明、步骤、公式、图表等。每章可按基本要求、基本内容与复习要点(或辅导练习)等几个部分编写。第三部分实际技能考核指南本部分是指南的两个重点篇章之一。内容可分章编写。主要内容可根据考核内容结构表,按工作实例或具体考核内容编写,对考核要求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第四部分试题精选和试卷样例集中编写一批各种类型的试题,可按题型分类编排。试题允许不超过70%来源于题库,但必须对试题中的相关数据、涉及的人物姓名或提问方式进行适当调整。试题精选应提供参考答案。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比重表和我省产业现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编写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技能考核各2-3份试卷,题量应与实际鉴定考核时间相当,难度适中,为申报鉴定者提供模拟考试的练习,模拟试卷允许有不超过40%的试题来源于题库,但必须对试题中的相关数据、涉及的人物姓名或提问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模拟试卷应提供参考答案。附录可收录参考书目录、常用的图表和其它相关资料。部分职业,由于其智能性较强,实际技能考核采取书面考试者,第二、三两部分可合并编写。二、鉴定指南的编写要求1、录入 页面设置为A4(21×29.7厘米)纸张纵向编排(特殊情况可对页面设置进行必要修改)。文字、图表、公式一律使用中文Mincrosoftofficeword进行录入和排版。2、封面与目录封面为白底黑字封面,不需要进行美工设计,详见附件1目录采用自动编排,共显示三级目录。由主编统稿时编写,详见附件2。3、正文正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篇(部分)首页独占一页,且采用奇数页,不编页眉页码,背面为空白页,详见3。每章开始须另起一页,各节内容可接排。章、节标题居中编排,详见附件4。正文内容一律采用5号宋体字,注释用小5号宋体字,可按条目叙述。条目序列按大小分别为:“一、”、“1.”、“(1)”、“①”等,应采用手工输入,不得使用自动编号。以“一、”、“二、”……开始的标题独占一行,行后无标点,并用黑体字加深。每一段落开始或序列号前空二格。文中图、表以篇为单位编号,如“表6-3”、“图4-5”等。图、表序号置于表格底部并居中,图、表格名称置于表格正上方并居中;图、表序号及名称用黑体字标示。详见附件5。4、页眉和页脚奇数页眉右上为章节标题,偶数页眉左上为书名。页脚、页码从正文开始计数,采用“-页码-”格式,页面底端居中排放。5、附录附录按序列号排列,其体例格式可采用原著,也可以参照正文编排。6、字数考虑到各职业差异较大,字数不作规定和限制。三、编写说明1、编审委员会名单由省鉴定中心统一确定,前言由省鉴定中心统一编写。2、知识产权鉴定指南知识产权归省鉴定中心。鉴定指南统稿由主编负责。3、电子文稿电子文稿完成后应进行自审,审核项目为(1)内容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2)语言表述应清楚、准确、简练,易于理解;(3)术语、符号、缩写应正确、无争议; (4)图表尽量不要采用扫描件。凡书稿附图无法用计算机绘制的,其图稿应一式两份,一份贴在书稿原稿位置,以作示意;另一份标清图号,统一装袋留作照相制版。(5)提供的答案应准确、规范、无争议。4、校对书稿出版时用三稿九校法进行校对,其中专家至少需参加一次审校工作,以确保书稿质量。附件:1.鉴定指南封面式样2.鉴定指南目录式样3.每篇(部分)首页式样4.每章开始及正文式样5.图、表编排式样第四章论文撰写技术一、论文内容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与研究课题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子课题所指职业的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评价方式方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二、撰写规范(一)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如:完状动肪疾病运动后异常血压反应的决定因素的标题,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省略为冠状动肪疾病;一年来世界各国肝病的进展的标题,将肝病治疗省略为肝病);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如:内镜荧光检测对诊断消化道癌的评价的标题,本意是作者运用这种方法去诊断消化道癌并做出评价,而实际上内镜荧火检测成了主语,当然不妥当)。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quot;主事的错误的占11%(如新冠片错对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如:老年患者的膀胱镜检查与并发症);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示例]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示例]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得到满意结果。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例如:主题词之一等离子体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而是等离子体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关键词原子能(其规范的主题词可能是核能)。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示例]论文题目:一种新的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关键词:天线阵;方向图;综合;互耦;偶极子;输入阻抗(共6个)相应的英译文:Title:AnewmethodforarraypatternsynthesisKeywords:Antennaarray;pattern;synthesis;mutualcoupling;dipole;inputimpadance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例如,在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研究(上述论文的论题)中,涉及到诸如互耦的概念、偶极子的概念以及输入阻抗的概念,这些概念所用的词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比较关键的物理意义,所以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示例]论文题目:胆法反流性胃火的临床特征前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法反流入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1]。本文探讨了胆法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这里,写了短短几行文字却清楚地阐明了研究背景、理由和知识空白,同时也表明了前人的工作(由标注文献[1]反映,其详细内容可通过查阅该文献获得)以及作者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内容。(六)正文(Main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②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实验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实验的结果是论文的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不少学科的论文,还可再简化一点,例如,医学论文,常将正文部分分成两个大段落,即:材料和方法(或对象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工结果和分析)。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避免使用商业名称,通常应使用通用化学名称。实验方法应介绍主要的实验过程,但不要机械地按通常以年、月的次序进行描述,而应该将各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描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按论文这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可以生复文中的试验及其结果,并即达到再现性或可重复性、确证性的要求。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一一罗列无遗,总希望把自己辛苦做过的工作,都写入论文 ,可是,其效果适得其反,易使那些必须让人知道的重要内容淹没在一大片令人生大厌的冗长文字中。因此,应当阐述主要的、关键的和非一般常用的内容,凡属通过的、标准的和常见的仪器设备,只需提供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结果和分析这一节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这部分需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要注意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实验数据或结果,通常用表格、图或照片等予以表达,而且尽量用图,不用表格或少用表格。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篇学术论文的正文,是其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一般来说,正文总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当然,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七)结论(Conclusion)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示例]论文题目:丁二烯民丙烯腈共低聚反应中共聚物组成的控制 论文的结论:1.对于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丁二烯和丙烯腈的共低聚反应分批聚合体系,由于单体况聚率不同,为了改善丁腈羟的性质,进行组成控制是必要的。2.本工作采用向反应体系中补加消耗快的单体的方法,能够控制反应液的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的组成。3.本文根据自由基共聚反应理论,提出了一种补加单体的新的计算方法。实验证明,应用这种计算方法,能合成出组成比例均匀的丁腈羟液体共聚物。这种方法不仅能用地丁腈羟的合成,也能用于其它自由基二元共聚反应。4.按本文的方法所合成的丁腈羟不仅组成比较均匀,序列人发布也比较均匀,序列长度为1的分布几率高达97%。[此文部分内容曾在IUPAC第29届高分子讨论会(罗马尼亚)上报告,刊于《应用化学》,1984年第3期]最后指出一点,有些学科论文,例如医学论文,常把结论部分不单独列出,而将其内容隐含于讨论部分的文字中(常在最后部位,也是最简短的文字部分),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例如,题为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血25羟维生素D3浓度的临床意义的论文,在其讨论的段落中,最后有一个自然段,为:本研究说明,CPBA法测定血25-OH-D浓度,不仅方法简便,同时又是观察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的一个较敏感和可靠的指标。实际上,这就是全文的结论,是从正文部分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到的总观念。(八)致谢(Acknowledgment)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九)参考文献(Reference)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法作了规定。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1.顺序编码制 [示例]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①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②参考文献:①刘湘生·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迅,1980(2):19~23②杨沛霆,赵连城,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63。2.著者-出版年制[示例]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刘湘生1980)。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杨沛霆1963)。刘湘生,1980,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讯,(2)19-23。专论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著或书(Book);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Journal);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Proceedings,edited-collections);报告(Report);专利(Patent)。不论引用文献属于哪一种来源,在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都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作出了如下规定:1.专著(1)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了版者,出版年)。(2)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各,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以上供选择)。[求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页(2)MortonLT,ed.UseofMedicalLierature.2nded.London:Butter-worths,1977.InformationSources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ISBN0-408-70916-22.连续出版物(1)著录项目: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著录格式: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示例](1)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2)CommunicationsEquipmentManufacturers,ManufacturingandPrimaryIndustriesDicision,StatisticsCanada.Preliminaryed.19701~.Ottawa:StatisticsCanada,1970~.AnnualCensusofManufacturers.TextinEnglishandFrench.ISSN0700~0758.3.专利文献(1)著录项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识别符,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2)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其人了责任者,附加项--供选择)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CarlZeissJena,VBD.AnordungZurlichtele-creischenErfassungderMitteeinesLichtfeldes.Erfinder:WFeist,CWachnert,EFeistauer.Int.CI:G02B27/14.Schweiz,Patentschrift,608626.1979.1.154.报告[示例]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Geneva:WHO,1970.5.学位论述[示例]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6.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示例](1)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1973(4):339~357(2)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1984,7(7):527(3)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3,24(4)(4)HewittJA.TechnicalSercicesin1983.LibraryResourcesandTechnicalServices,1984,28,(3):205~218 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和年刊(报告、年鉴等);各学会的杂志、纪要、会议录、学会会报等;以及有编号的专论丛书。7.专著中析出的文献[示例]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三、说明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每子课题论文不少于两篇。 第五章实施鉴定必备条件清单编写技术鉴定所实施鉴定必备条件是保障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申报评估的重要依据。职业技能必备条件可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必备条件、操作技能考核必备条件与鉴定结果检测必备条件三个方面,根据各职业的特点与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方式的不同,其鉴定对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如知识技能型职业,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评审均采用纸笔作答的方式进行,所以不存在设备、材料和检测方面的要求;操作技能型职业如车工、冷作钣金工等职业,其整个鉴定过程对理论知识考试必备条件、操作技能考核必备条件、与鉴定结果检测必备条件都有要求。下面是鉴定实施必备条件清单目录科目类型项目要求备注大类明细理论知识场地面积可容纳人数……设备投影仪……其他…………技能操作考核鉴定场地要求场地面积要求场地其他配置要求电源光线温度湿度……其他……鉴定设备要求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性能……材料要求材料规格要求材料成分要求材料尺寸要求……其它工具要求…………检测场地要求场地面积要求 鉴定结果检测场地其他配置要求电源光线温度湿度其他………………场地其他要求鉴定设备要求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性能……材料要求材料规格要求材料成分要求材料尺寸要求……其他要求…………其他其他要求或注意事项…………注:此目录为通用目录,具体编写时可根据职业特点和鉴定方式作适当调整。 附件1:黑体3号居中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辅导系列华文琥珀小初居中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鉴定指南(适合于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仿宋3号加粗居中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宋体3号加粗居中 附件2:目录隶书2号加粗居第一部分职业简介及复习考试说明行楷小3加粗居中第一章职业简介第二章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第三章鉴定要素细目表第四章申报者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鉴定指南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第二章政策法规基本常识第三章经济学基本常识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第六章团队建设第七章拓展训练第三部分实际技能考核鉴定指南 附件3:第二篇企业战略管理方正小标宋简体小1号加粗居中 附件4:第三章企业成长战略第一节企业总体战略概述企业总体战略是关于企业整体发展的方向、目标、策略和资源配置的长期计划。企业总体战略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1)企业应从事什么样的业务领域?(2)企业应如何管理这些业务领域(即这些业务领域的优先顺序和关系是什么)?从战略态势看,企业的总体战略可以分为稳定战略、紧缩战略和成长战略三大类。一、稳定战略稳定战略是指企业基本保持现有经营范围和规模的一种战略。其基本特征是:在战略上无变化或微小变化;维持业务和利润;暂停增长;慎重对待变化等。稳定战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避免资源配置困难,并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整期。但也可能使企业丧失发展机会,降低应对风险的敏感性。通常,稳定战略应用于相对稳定的竞争环境。稳定战略的主要类型有:1.无变化战略(nochangestrategy)。维持现有战略不进行调整,可能缘于企业对现状的满足,或是资源调整困难。2.维持利润战略(profitstrategy)。维持现有利润水平,注重短期效益,忽略长期发展。3.暂停战略(pausestrategy)。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目标和发展速度,使速度、资源、能力保持一致。4.慎重战略(cautionstrategy)。由于环境变化难以预测,采取慎重态度。二、紧缩战略紧缩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起点战略较大的一种战略 。其基本特征是对企业现有的业务和市场领域实行收缩、调整和撤退;严格控制资源运用;尽量削减各项费用支出;裁员等。一般,紧缩型战略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停止发展,而是 附件5动画绘制员四级操作技能考核上机操作部分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比重一、Flash1、角色绘制1.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2.运用相关命令和功能制作角色造型50%2、动画设定1.元件与基础动画2.运动导向层与遮罩特技二、Photoshop1、图像处理1.能运用相关命令和功能进行图像的调色和修图2.能运用相关命令和功能进行图像的特效处理50%2、图像合成1.掌握基本工具和控制面板的使用2.能运用相关命令和功能对多张图像进行合成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