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 MB
  • 19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教案教案2苏教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2课时)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性生殖方式;2、尝试嫁接;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力目标:1、通过尝试嫁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控究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2、举例说出植物体的嫁接过程和意义难点:尝试植物的嫁接教学准备教材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尚不具备感性认识,对他们而言,这些基本上是陌生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千万不能抽象说教、空洞讲授。1、实验器材、酵母菌。2、相关影视资料、动画板书设计第十四章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一、无性生殖1、概念(区别有性生殖)2、方式:出芽生殖(酵母菌)营养生殖(嫁接、杆插、压条)二、植物组织培养1、方法2、用途(11张幻灯片)作业:课后练习及实验册相关内容教学后记1、酵母菌浓度过高,实验效果不好。2、杆插应强调带芽的枝条3、通过营养繁殖可缩短繁殖周期4、对于组织培养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应注意加以解释第-19-页共19页 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方式述: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人类生命的起点是什么?问:在人类生命的最初阶段,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形成了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逐步形成胚胎并最终成为一个个体。是不是所有生命的起点都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呢?你能举些例子吗?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熟知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所不同的另一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问:什么叫无性生殖?请大家在书中找到答案。课本P3述:正如大家刚才所举的例子,这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作无性生殖。述:而与之相反,像人类这样,经由精子、卵子这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方式称为有性生殖。述:经过对无性生殖概念的介绍,大家一定还能举出更多的无性生殖的例子吧?述:通过大家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因为无性生殖,但是方式上却有一些区别,大家能不能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内容,自己将大家刚刚举的例子分一下类呢?(四人小组讨论)述: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出芽生殖,有营养生殖。受粗卵回答:讨论举例第-19-页共19页 出芽生殖其实除了这两种方式以外,在自然界中,生物还可以进行分裂生殖(如有些细菌)、孢子生殖(放线菌、形成孢子之后将孢子散落出去,适宜条件下形成新菌丝)等述:我们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重点要了解的是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述:首行我们以酵母菌为例来了解生物的出芽生殖述:有些同学对酵母菌不很熟悉,我们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酵母菌有什么用途?述:大家说的都很好。酵母菌是一种无色、卵形的单细胞的个体,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明显的液泡。酵母菌不含叶绿素,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粮分解为CO2和H2O,无氧的时候将葡萄糖分解为CO2和酒精。所以我们在蒸馒头、做砚的时候要加入一些酵母菌,让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CO2,使馒头和面包非常蓬松,口感较好。还有的时候家里水果烂了,我们经常会闻到酒精味,这也是酵母菌的作用。述:酵母菌所进行的是出芽生殖,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一段动画来了解一下。述:通过动画我们了解到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可以向外形成突起,我们把这样的突起叫作芽体。大家要注意,这里的芽体和我们上学期讲过的植物的芽是两个要领酵母菌细胞上形成的芽体比母细胞要小得多,这个芽体逐渐长大,最终与母体脱离,形成一个新的酵母菌。这样产生新个体的生死方式就是出芽生殖。(视频)述:除了酵母菌以外,其他生物也可进行出芽生殖,比如珊瑚虫。实验: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1、学生二人一组进行观察;2、复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3、用酵母培养液制作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尝试酵母菌染色);讨论、归类、交流交流观看动画第-19-页共19页 营养生殖4、复习显微镜使用方法;5、使用显微观察。述:我们前面学习过植物部分的内容,我们都知道绿色开花植物能够产生种子,把种子种下去又是一个新的个体,这属于有性生殖。然而有一些绿色开花植物比如水蜜桃,桃核种下去,只能长成桃树却不能结出桃子,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再比如香蕉,根本就找不到种子,又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得用它们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问: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哪些?述: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枝条下长出根,上部发芽,最终长成一个新个体,就是杆插。我们有句俗话“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意思。葡萄、月季常这样繁殖述:压条就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植物枝条中部树皮剥掉下部半圈,然后把枝条中部堤入土壤,让顶端露出地面,等枝条生出根长出新叶后再与母体切断。如夹竹桃、桂花、石榴这些杆插不易成活的植物用此法(动画)述:我们课本上对于嫁接介绍的较为详细,请大家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加答两个问题:1、什么叫嫁接?2、课本介绍了哪些嫁接方法?注意区分芽接、枝接、接穗、砧木(嫁接有哪两种方法)?述:现在请两个同学上来画图表示一下这两种嫁接的方式述:我们再通过一个动画来巩固一下有关嫁接的知识(播放动画)问:通过观看这个动画大家再来思考一下,嫁接有什么用处?观看影片实验回答:嫁接杆插、压条等第-19-页共19页 嫁接组织培养应用(苹果、梨、桃等果树通过嫁接繁殖,鸭梨果实大、甜、抗病力弱;杜梨果实小,涩,抗病力强)通过嫁接将优点结合在车起(接穗要选果实品种优良者)。述:近年来,一种加速植物生殖的新枝术——植物组织培养正在蓬勃发展。问:那么什么叫植物组织培养呢?P5述:由于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分化并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先取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逐渐发育为完整个体。讨论: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呢?(1)快速繁殖(2)无病毒植物(长期无性繁殖会积累大量病毒,影响植物品质,研究发现只有根尖和茎尖不含有病毒,用根尖和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得到无病毒植株)名词解释:愈伤组织:植物体局部受创作刺激,在其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主要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活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创伤部分使伤口愈口。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时,条件适宜也能长出愈伤组织。其发生过程是:外植体中活细胞绎诱导而脱分化,恢复其潜在全能性,转变为分生细胞,继而其衍生细胞分化为薄壁组织而形成愈伤组织,且仍具有一定的分生能力,使愈伤组织可不断生长。从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可进一步诱导器官再生成胚状体,而形成植株。胚状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植物的体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胚状结构。能进一步长成整体植株,故又称“细胞胚”。胚状体的发生是以离体组织或单个细胞的脱分化开始的,随后从愈伤组织上的单个细胞或细胞团分化而来。它区别于根、茎等器官发生的特征是具有两极性,即在发育过程中相对方向的两端分化为苗端和根尖。观看动画作图观看动画回答讨论第-19-页共19页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教学目标: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2、通过直观教学、动手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通过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并从另一个方面中感悟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来之不易。重点难点:1、传粉方式,2、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动手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学过程:[导入]:演示百合花,进一步熟悉花的基本结构,重点突出雌蕊和雄蕊的结构。[板书]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课件展示]被子植物开花的基本情况:花萼、花冠打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板书]一、传粉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结合多媒体图片棉花和豌豆花的传粉方式并讨论总结它们传粉的不同点。豌豆花在没有开放时,花粉已经传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棉花是异花传粉。[板书]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普遍)[板书]异花传粉的方式可分为昆虫传粉和靠风传粉等。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把花分为风媒花与虫媒花。第-19-页共19页 [讨论]:假如你是一只小蜜蜂,你会去什么样的花上采蜜呢?(课件展示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图片)总结虫媒花的特征:花瓣鲜艳,花蜜香甜等;风媒花的特征: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说明传粉并不是很容易的,从而说明生命的可贵)[板书]二、受精[课件展示被子植物受精]请学生参照课本上图片,自己先总结植物的受精过程,然后以链式模式图的形式来边讲边说,老师再补充归纳,具体详见课件。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到达子房,花粉管内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板书]三、果实、种子的形成[课件演示果实的形成]传粉受精后,花的哪些部分会枯萎、凋谢呢?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花柱不断发育的是:子房、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珠皮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探究]它们是果实吗?实验器材:胡萝卜、青椒、花生、马铃薯、豆荚、刀片、解剖针实验要求:1、判断属于果实的是:第-19-页共19页 2、利用解剖刀等切开果实,进一步掌握果实的基本结构。问:果实是由()和()构成的,并结合实物找到这些结构。子房发育成果实,但也有些不是这样的,如苹果主要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子房发育的只占了一小部分。桃子我们食用的是哪个部分?(桃的结构: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子)桃子里有一个种子,而西瓜呢?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多个胚珠发育成多个种子。[课后调查]无籽番茄的形成过程。[讨论]: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如果植物传不了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传粉不能完成,果实、种子不能形成)由上述可知,传粉受精的重要性,但有些作物在开花后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无法传粉也就结不了果,这时人们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给作物传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见图讲述人工受粉的基本方法)[小结]: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完成了有性生殖。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到达子房,花粉管内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课后探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成员之一遍布全球,请结合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谈谈植物的果实、花、种子的利用情况。作业:完成课本上的1、3两题,以及联系册上的3、6、8、11、12题。第-19-页共19页 第三节昆虫和生殖与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通过介绍祖国“缫丝养蚕”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说出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和不完全变态难点: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教材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观察、分析、思考、理解家蚕完全变态以育的真正含义;同时通过对蝗虫生殖和以育过程的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课件2、收集有关家蚕、昆虫、蝗虫等资料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蝴蝶蜜峰蜻蜓)生:看图第-19-页共19页 师:这三种动物都属于同一类——昆虫师:昆虫纲简述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蚕吐丝、蜂酿蜜、蝶传粉、蝗虫危害农作物、蚊蝇传播疾病等。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和一个口器,有的可将许多小图像拼成详细图像。有的聚光能力较强,得到图像较明亮。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殖与发育师:就说我们刚刚提到的蝴蝶,你知道它小时候的模样吗?是小蝴蝶、蛾子、还是毛毛虫呢?生:思考回答师:原来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生命世界真是奇妙!问:大家来想想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呢?生:家蚕、蜜蜂、蚊子、苍蝇、蟑 师:家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很多同学都养过蚕,我国也曾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师: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生:结合教材讨论交流师:小结大家刚刚讲的内容,受精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为家蚕的幼虫,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蚕。问:蚕吃什么?生:桑叶师:蚕吃桑叶逐渐长大,在它长大的过程当中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生:蜕皮问:要蜕皮几次?第-19-页共19页 生:四次问:在蜕皮过程中,蚕有什么变化?生:不吃也不动问:这叫做什么?生:叫做眠师:蚕的幼虫期要经历四眠,刚刚孵化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分别被称为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和五龄幼虫。师:当其经过了四眠之后,就要发生一个很多的变化,是什么呢?生:吐丝结茧师:在茧中化蛹,经过十多天,蚕蛹逐渐羽化,变为蚕蛾。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蚕蛾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呢?生;头部小胸部两对翅早腹部肥大问:蚕蛾吃食吗?生:不吃师:蚕蛾均不取食,它们依靠幼年期在体内积累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生存。师:接下来蚕蛾就要进行交尾,使蚕蛾的卵受精。师:蚕蛾的卵受精。师:蚕蛾在交配后死亡,而蚕蛾还有一个重要的使用——产卵,它用尽全身最后的能量,产卵后也很快死亡。现在我们来观看课件,了解一下昆虫产卵的过程师:在了解了家蚕生殖与发育的全过程后,我们一起来完成一张表格,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及生活习性填表变态发育: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个时期家蚕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师:像家蚕这种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第-19-页共19页 师:而如果昆虫如家蚕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话,我们就将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师:蚊子也是一种进行变态发育的昆虫思考练习蝗虫的生殖与发育问:在自然界有些昆虫,比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它们的以良过程和家蚕一样吗?讨论:现在就请大家以四人为一小组,对照课本上的图14-11,阅读16页的文字读者讨论一下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讨论交流(1)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2)幼虫期经历五次蜕皮(3)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比较述:请大家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加以比较,完成表格思考填表(实际上就是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可先看动画再做比较]问:现在请大家根据所填的表格完成自我评价题!课外拓展蝗虫:植食性、危害禾本科植物,我国历史上严重成灾的大害虫1、赤眼蜂2、螳螂的生殖(幻灯片)板书设计第二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家蚕的生殖与以育受精卵——幼虫(四次蜕皮)——结茧化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二、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第-19-页共19页 受精卵——幼虫(五次蜕皮)——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后记1、对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介绍要全面(发育的几个阶段;幼体、成体比较)2、解释蝗虫的幼虫为什么叫“跳蝻”(翅的差异)3、何时为灭蝗最佳时机应帮助学生分析。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两栖类运动的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从实践中获取资料。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两栖类在生殖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2、举例说出两栖类生殖和发育过程难点:描述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准备教材分析:通过小论文片段及图片说明,使学生对于蛙的生殖发育全过程有清晰的了解;并通过比较总结出两栖类的特点。1、相关影视及动画资料2、学生课前收集相关两栖类资料第-19-页共19页 板书设计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蛙的生殖与发育受精卵——[胚胎]——蝌蚪(幼体)——幼蛙——成蛙二、蛙的变态发育三、两栖类的特征幼体水生鳃呼吸成体多陆生肺呼吸教学后记1、两栖类动物可与爬行动物的特征区分注意比较2、注意一些字读音如:栖qī第-19-页共19页 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蛙的生殖与发育述:大家在上学期曾经学过南京赵师秀的《约客》,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问: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这两句诗描述了怎样一幅景象呢?述: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这节课我们就以蛙为代表来了解一下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述: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青蛙在外形、在生理上有些什么特征?没有鳞片和其他覆盖物、皮肤裸露,可分泌粘液;眼有眼脸,只对动的物体有反应;后肢发达,善跳跃、游泳——蛙泳;前脚短小、支撑,吃害虫——保护青蛙;皮肤下有很多毛细血管,辅助呼吸——冬眠时依靠皮肤呼吸等。述:蛙类究竟如何进行繁殖呢?请大家四人一小组阅读课本19-20页的内容,试着回答这样几人问题:1、who: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2、when: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天气转暖)回答(时间:黄梅季节天气逐渐转热青蛙进入繁殖的旺盛时期)交流[颜色:绿色、棕色(和环境有关)];讨论交流第-19-页共19页 3、where:蛙的生殖与发育在何处进行?(水中)4、how: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体外受精)问:在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后,又进一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1、受精卵在胶质膜中进行细胞(受精后2-4h)分裂,形成胚胎。(卵处有2-3层胶质膜,可被精子穿透,并在形成受精卵后吸水膨胀漂浮水面,以利于充分接受照和积累以育所需的热量。此外胶质膜还可促进精子正常受精,保护受精卵,使胚胎免遭污染、机械损伤、病菌入侵及水生动物吞食)2、胚胎发育形成蛙的幼体——蝌蚪问:蝌蚪有哪些特征?(1)用鳃呼吸(外鳃——内鳃)||(视频)(2)有尾无足咽部述:蝌蚪进一步发育,先长出后肢,然后长出前肢,尾、内鳃逐渐消失,肺逐渐形成,蝌蚪发育为幼蛙。幼蛙离开水登上陆地,发育为成蛙(动画)问:大家想一想,在蛙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第-19-页共19页 变态发育两栖纲特征述:大家能不能比较一下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不同呢?问:生活习性上呢?(水生——陆生)问:很显然,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别,这样发育方式称为什么?述:和青蛙一样,像蟾蜍、大鲵、蠓螈这些,其他两栖动物也是进行变态发育的。述:说到这里,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已经很清楚了,大家能否自己小结一下两栖类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有些什么特征呢?小结:两栖幼体水生鳃呼吸成体多陆生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等(填表)也可完成课后第3题答: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答:变态发育第-19-页共19页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观察鸡卵的结构,并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4、建议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教学过程是通过对各种鸟类的求偶方式不同的表演,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学生对鸟类比较熟悉,但对鸟卵是如何适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比较模糊。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鸡卵,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在相互交流中获取知识,进而归纳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交流活动培养团结合作,团队精神和环境意识。教学重点:鸡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课前准备。2、学生准备:每组准备一个鸡蛋、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境导入:动物求偶方式的表演2、问:通过观看表演,思考从中感悟到什么?引入新课1、观看表演2、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第-19-页共19页 3、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分别找出鸟类繁殖行为的五个过程。师:鸟类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质疑:鸡蛋大家都吃过了,你能说出鸡蛋的大致结构吗?4、组织学生观察鸡卵的主要结构,同时看课本第二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对照书认识鸡卵的结构)提示:蛋壳不能乱扔,以保护校园环境思考题(1)鸟、鸡卵都比较大,而且有硬的外壳或卵膜,这有什么作用?(2)鸡、鸟卵的哪些结构特点适合陆生生活环境?(3)补充繁殖行为的两个过程。5、鸟类繁殖行为过程(补充两个)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6、建议参观养鸡场和观察孵化鸡卵注意: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翻蛋和照蛋。7、比较昆虫、青蛙、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完成练习。8、简要分析不同生殖和发育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3、小组讨论后答: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4、小组认真观察、表述交流、补充说明、得出结论讨论:A、描述鸡卵的形态结构。B、雏鸡是由鸡蛋的哪些部分结构发育成的?哪部分结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判断你所观察的鸡卵能否孵出雏鸡,为什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分析说明进一步掌握鸡卵的结构,5、孵卵----育雏学生思考学生练习附:课堂练习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青蛙)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成鸟,)没有变态发育作业:完成活动手册的练习。课后反思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