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 MB
  • 33页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解读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省水利厅标准办3月8日 五年目标任务工作步骤与要求实施方案与计划的编制要点 总体目标•到2017年底,力争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到2020年,力争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装机容量1000kW及以上水电站、小型水库的标准化管理合格率达到100%;“屋顶山塘”等其他重要小型水利工程应达到标准化管理基本要求;条件较好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省级或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 2016年目标完成80个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包括50年一遇及以上标准海塘、省市级河道上20年一遇及以上标准的堤防);500座1000kW以上水电站;400座以上小型水库;200座以上山塘;200个以上农村供水工程;100个以上水文测站示范县完成1个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和辖区内20%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和验收工作。 2017年目标建立较完善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完成1000kW及以上水电站;累计完成50%大中型水利工程;累计完成全省30%的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完成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区)辖区内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和验收工作。 2018年目标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全省50%的小型水利工程2020年目标全面完成各类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和验收工作 工作步骤与要求计划工程考核抽查制定创标验收复核 计划制定编制五年实施方案时间要求:2016年5月底前上报。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时间要求:2016年度计划3月15日前上报,其他年度每年8月底前上报。 工程创建水利工程管理“11化”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工程创建主要依据:管理规程和细则;创标内容: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 工程创建水利局:规程宣贯、组织、服务指导、经费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对照规程和细则,制定创建方案,编制管理手册,明确目标、内容和各阶段时间节点,落实人员和经费等保障措施。 新建在建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去存量、零增量”在制定新建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时,要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管理方案,明确工程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主体、管理机构和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将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编制工程管理手册。新建在建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均应完成标准化创建和验收工作。 考核验收分级管理原则: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非水库类大型水利工程和中型以上水库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非水库类中型水利工程和小(1)型水库;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水利工程;水电站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评审验收。 考核验收验收程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后1个月内,按要求完成自查自评工作。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依据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于每年12月底前完成列入年度计划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工作。 抽查复核省水利厅牵头,省、市两级联合组成工程标准化管理复核抽查组,每个设区市随机抽取1-2个县(市、区),抽查复核大中型工程和10%的小型工程。抽查复核后,省水利厅以县为单位公布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进展情况和考核结果。 实施方案的编制要点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介绍1、辖区内已建成运行水利工程数量、分布总体概况。按工程规模、类别描述。2、水利工程管理现状情况。工程管理方式(自行管理、物业化管理等数量、比例),岗位设置、人员、经费(来源、使用)等情况;承担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的机构培育情况。3、存在的问题。 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1、按照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总体思路。2、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原则。3、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实施对象与数量;省级或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目标;政策制定;物业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定量目标、定性目标)。 五年计划安排(一)工程目录梳理1、工程目录(表格形式)《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工程范围,须通过系统填报的工程。目录梳理按《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程目录上报、核定基本要求》。非《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工程范围,市县自主实施的工程。 2、管理单位与管理责任主体管理单位是指直接管理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负直接责任的机构。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主体是指对运行管理负直接责任的组织或机构,如乡镇(街道)、管委会、水管会、村委会等。尽早落实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5月份实施方案中尚不能明确的,最迟2016年12月底之前要明确。 (二)工程创标五年计划五年计划围绕五年总目标,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适度超前。可按工程类别分类确定计划,也可按辖区内工程数量比例确定计划。示范县要按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安排计划。(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计划 人员和经费测算1、人员配置按工程管理规程和实际需求,确定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采用委托承包运营的,明确在“委托管理合同中对岗位和人员的要求”的条款设置。 2、经费测算实施方案中,以估算为主,主要原则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先按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考虑管理规程中新增的内容,进行测算小型水利工程按管理规程要求,初步框算。经营性水利工程按相关规定在经营收入中计提。待省里统一制定工程养护定额标准后,在年度计划中开再调整。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从地方实际出发,破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如理清水利工程管理事权、工程划界、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物业化管理市场主体培育等) 信息化建设方案省级统一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根据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的需求,开发不同功能的模块(防汛管理、视频监控、工程巡查);同时为工程管理单位个性化需要的模块留出接口。面向工程管理单位的模块自行设计开发。 工作安排标准宣贯培训、组织指导管理单位开展创标、管理手册编制、工程划界、服务督查、考核验收(包括成立专家库、专家培训等)。 相关保障措施提出的组织、政策、经费等保障措施要具体、明确、可操作。 2016年上报计划要点 一、市水利局要抓紧将与厅相关处室对接好的工程数量指标,分解到辖区内各县(市、区)。二、2016年度计划应与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年度计划保持一致。三、示范县上报的工程数量:不少于1个大中型水利工程和20%的小型水利工程(涵盖各类工程,辖区内小型水利工程数量的20%) 四、市水利局负责填报市本级管理的水利工程。五、同一家单位管理的工程,原则上应同步推进,纳入同期计划。六、灌区填报时,除了以灌区为单元填报外,如果灌区内的工程(如堤防、泵站、水闸等)的规模达到《实施方案》中确定的范围,还需分解填报。 七、相同管理主体且连续的堤防和海塘,按一处工程填报,不连续的按多处工程填报。工程中要用起止点或“……段”注明,如“兰田庙至南台头海塘”、“西险大塘(德清段)”。八、管网集中连片的农村供水工程,按一个工程填报。九、已开展委托管理的水利工程,在备注栏中注明所委托机构(公司)的名称。 10、水闸工程请在备注栏中注明位于河道还是海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