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6 MB
  • 77页

传输线路工程标准对照手册之线路工程工艺篇.ppt

  • 7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传输线路工程标准对照手册 之线路工程工艺篇安徽博达通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7月 目录一、杆路部分1.1路由复测1.2立杆1.3拉线安装1.4吊线安装二、光缆敷设部分2.1单盘测试2.2路由复测及配盘2.3架空光缆敷设2.4管道光缆敷设2.5光缆接续2.6接头盒安装2.7光缆成端制作2.8防雷处理2.9光缆测试三、光交箱安装 一、杆路部分1.1杆路路由复测 1.复测中要着重把握工程的难点,如过电力线、过轨、过河、过江、过路、过桥等,作为路由复测的重点。2.通过路由复测,应摸清工程沿线地上杆路、绿化、地下管线障碍,以及终端杆、角杆拉线等地锚装设位置和情况。3.设计要求角杆的测量中禁止有“S”弯,两反向角杆要求至少有一根直线杆,但在线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时要求至少保持2根直线杆。 事例照片错误事例角杆中一根及多根直线杆的事例 1.杆洞深度应符合如下要求:7米杆普通土1.3米,8米杆普通土1.5米;2.杆洞深度计算公式:杆长*15%+0.3米3.土质的杆洞洞深偏差,应不小于±50mm,石质的杆洞洞深偏差应小于±30mm;4.在斜坡地区挖杆洞,其洞深应从洞的下坡口往下150~~200mm计算洞深。1.2杆路立杆1.2.1挖杆洞 深度1.4m符合规范要求深度1.15m与设计不符正确:杆洞深度符合规范要求错误:杆洞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使用同一侧扛杆错误:未使用杆叉1.2.2立杆1.立杆前应对电杆长度、规格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要求进行核实。 正确:每回填土30cm夯实一次正确:郊区应高出地面10cm~~15cm2.杆洞回土应分层夯实,每回填土30cm夯实一次,市区与路面齐平;郊区应高出路面10cm~~15cm。 正确:路由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正确:杆身与地垂直3.直线段杆路上的电杆应立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要求杆身与地垂直。 正确: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10cm~~20cm错误:角杆未内移,杆梢仰度过大4.角杆应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水泥杆杆跟内移(俗称“拨根”)10cm~~15cm。5.终端杆立起后,杆身应向拉线侧倾斜,其中水泥杆10cm~~20cm,木杆20cm~~30cm。 1.号杆一般应按由北向南或由东向西顺序编号;2.杆路沿公路、铁路或乡村大道边时、杆号应写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当杆路不沿道路建设时,如有小路则面向小路编号,或面向维护人员便于行走的一侧3.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的一个字或号牌下边缘应距离地面2.0/2.5m(乡村/市区)。杆号规定喷刷白色60×20cm的底漆面,编号为黑色字体,杆号应面向公路或人行道路;4.在同一段落内,应采取同一书写样式或钉牌;1.2.3号杆 图一:字模喷号图二:统一定制杆号牌 1.3杆路拉线1.3.1挖拉线坑1.拉线坑应位于线路偏转角的平分线上,距高比应不小于1:1。50m50m距高比1:1 2.拉线坑应为矩形,洞(坑)底应平整,四壁应与底垂直拉线坑深度、开土槽符合规范要求错误:拉线坑深度、开土槽不符合规范要求 1.3.2(埋)地锚出土1.检查地锚坑深度合格后,方能埋地锚、装拉线;2.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正确出土点之间的左右偏差应小于10cm;3.地锚的拉线盘应与地锚杆垂直;开土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不得有扛、顶现象;4.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30cm,允许偏差小于+5cm~~-30cm;5.地锚坑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回填土30cm夯实一次,市区与路面齐平,郊外应高出路面10cm~~15cm; 地锚铁柄出土(30cm)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地锚铁柄与拉线成弓形不符合要求正确:地锚杆出土长度符合规范要求错误:地锚杆与拉线成弓形 地锚安装示意图 1.拉线程式一般为7/2.2与7/2.6的镀锌钢绞线,线路偏转角大于60º(角深为15m)时,应装设双终端拉线2.拉线程式一般比吊线程式规格大一级的镀锌钢绞线,抗风(防凌)拉线程式为7/2.2的镀锌钢绞线。3.装设撑杆的埋深不应小于600mm,距高比应不小于0.5。撑杆的装设位置应在光缆吊线下的100mm处;4.高桩拉线的正拉线、副拉线、电杆中心线、拉桩中心线应成一条直线,其中任一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cm;1.3.3拉线及辅材 角平分拉线偏位正确:拉线在角平分线错误:角平分拉线偏位 拉线上把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拉线中把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正确:拉线上把制作合格错误:撑杆装设位置不正确 正确:拉线中把错误:拉线中把缠扎不符合规范要求,缠绕间距错误 1.根据实际选用警示材料(一般地锚用警示管φ75cm,拉线用警示管φ34cm)。2.市区、乡镇、公路边的拉线应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加装PVC斜拉线警示管(¢34mm每处2米)。1.3.4拉线警示保护管安装 正确:拉线警示管安装符合设计求错误:拉线警示管安装与地面没相接触 1.二线担距电杆顶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距杆顶不应小于50cm,在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5cm;2.二线担(夹板)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坡度变化一般不宜超过杆距的2.5%,由于地形限制也不得超过杆距的5%。当吊线坡度变更为杆距的5%~~10%时,应加装俯角或仰角辅助装置;3.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应设在杆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一侧;1.4杆路吊线1.4.1二线担(抱箍)的安装 正确:距杆顶距离符合要求错误:距杆顶距离小于25cm 1.杆路跨路高度根据设计要求,省、县公路吊线高度为6.5m,乡级公路或机耕道高度为5.5m;2.架空吊线布放时,应切实注意钢绞线不要受外力的损伤,新设吊线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杆档内只允许有一个接头;3.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做终结。相邻杆档的吊线负荷不等或在30档以上的线路终端杆前应做泄力假终结。1.4.1吊线布放制作 正确:安全防护用具佩戴齐全错误:登高作业未佩戴安全帽 1.吊线放线时发现有损伤的线段,应将其剪断重新接头后再进行架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布放吊线应尽量使用整盘钢绞线,以减少中间接头2.除长杆档的正、辅助吊线外,在一个杆档内只允许有一个接头;3.吊线接续采用另缠法固定,但两端必须要求采取同一种方法处理;4.吊线接续不应靠电杆太近,应在吊线中间进行接续。1.4.3吊线接续 错误:吊线接续与电杆过近吊线接续点与电杆过近正确:吊线接续符合规范要求 1.过路警示牌(管)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求在车道正上方的架空跨路光缆上悬挂过路警示牌(管),并视道路大小适当增加警示牌或管;2.超高车辆进出频繁的特殊地段(如货运场、停车场、沙石场等)及设计要求路段;3.跨越河流和公路的警示在夜间应有夜光、反光警示作用。1.4.4吊线过路警示牌(管)安装 正确:过路警示管安装在路中错误:过路警示管未安装在路中 1.架空光缆线路在与电力线、广播线交越(包括在电力线上面和电力线下面)时,要采用三线防护绝缘夹板进行防护;2.绝缘夹板防护长度应超出两边交越边缘应各1m3、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1.4.5架空光缆(吊线)防电处理 正确:两边各超出1米错误:绝缘夹板太短 二、光缆敷设部分2.1光缆单盘测试 1.单盘测试内容: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长度应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外观有无损伤,填充物是否饱满,检查光缆出厂记录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测试光纤衰减和长度;2.光缆单盘测试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单盘出厂资料基本相符;3.单盘光缆测试应采用1550nm、1310nm两窗口进行测试; 1.管道光缆复测,管道光缆敷设前应按施工图设计对管道路由进行复测,丈量记录原有、新建管道人(手)孔间的准确长度。2.架空光缆路由复测应按杆路逐杆丈量,记录,为光缆配盘做好准备。3.光缆配盘应考虑将接头位置避开水塘、河流、以及道路等不宜接头的地点。管道接头应避开多个接头设在一个人(手)孔内,管道光缆和架空光缆的接头尽量考虑在架空位置上。2.2光缆路由复测与配盘 架空光缆路由复测管道光缆路由复测 1.在布放光缆时,可连续多段布放,也可采用盘8字往两个方向布放,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m,杆路500m左右要有一处预留;2.在布放过程中,严禁光缆成“背扣”。布放时要保持速度均匀,避免用力过猛或用力不均;发现光缆“背扣”要立即停止布放,慢慢放开,并检查判断光纤是否手受损;3.架空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2.3杆路架空光缆敷设2.3.1敷设光缆 光缆敷设后缠绕在杆梢,不符合规范要求正确:架空敷设光缆符合规范错误:敷设架空光缆不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敷设光缆采用“8”字敷设错误:未按规范要求敷设光缆 2.3.2光缆挂钩隔距1.在挂缆时先要选择所用挂钩程式(ф25mm)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吊线光缆挂钩间距要求为50cm,允许偏差不大于±3cm,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吊线在杆上的固定点边缘为25cm左右;3.光缆挂钩应均匀,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齐全。光缆挂完后要调节整理好挂钩。 钩距离50cm±3cm正确:挂钩间距、工艺符合设计要求错误:挂钩间距不很均匀、工艺不美观 1.光缆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30厘米,预留宽度一般2米,并套塑料管保护,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也应安装塑料套管保;2.在光缆接头处、隔一定距离要作适当预留,有预留的光缆用预留架盘留,光缆过每根电杆处的微缩弯都采用光缆过杆保护管0.6m保护,穿塑料保护处不得绑扎;3.架空光缆每隔500米左右的电杆处、架空光缆接头两侧电杆处需各预留8~~10米,一般预留架按1.5个/km计划;架空光缆在过大桥、大河、公路时要作适当的预留。2.3.3光缆预留及过杆保护 正确:光缆预留符合规范要求正确:过杆保护符合规范要求 1.引上保护钢管材质均为镀锌无缝钢管,其规格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使用为D100mmx4mm的镀锌钢管;2.水泥杆引上保护管的固定采用ф4.0mm镀锌铁线绑扎,墙壁引上管采用钢管抱箍及镀锌膨胀螺栓固定。水泥杆引上钢管应在电杆上用ф4.0mm镀锌铁线绑扎两处(每处6圈,然后用撬棒两边紧固),绑扎上端距管口300mm,下端距地面400mm;3.引上管要求地下长度为500mm,地面上长度2500mm。引上管内根据设计要求敷设4根ф24/28mmPE子管,子管上端应伸出引上管口300mm。2.3.5水泥杆引上钢管及保护的安装 正确:绑扎符合规范要求正确:绑扎符合规范要求 1.塔下屋基站光缆,根据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确定进站方式。2.光缆进站后,应及时将所占用的管孔或孔洞封堵,架空光缆在进入塔下屋基站孔洞前必须作余留弯,以免雨水进入机房。3、拉攀不得连接到铁塔上或者从中间穿过铁塔。2.3.6架空光缆进入塔下屋基站安装 用绝缘保护把光缆套入,再用卡码钉固,并做滴水弯进入基站1、拉攀进站正确:光缆进站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光缆进站符合规范要求 2、管道进站正确:光缆进站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光缆进站符合规范要求 1.在敷设管道光缆前必须清刷管孔,敷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规定;2.对孔径大于等于ф100mm的管道孔内敷设光缆时,考虑敷设4根子管,子管要求超出子管手孔壁150~~200mm,对穿放的子管管孔要求进行封堵,以免泥沙进入影响以后使用;3.光缆绕“∞”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其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光缆的固定后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外径的10倍。2.4管道光缆敷设2.4.1管道光缆敷设 正确:敷设管道光缆作“8”字布放错误:敷设管道光缆盘放不规范 1.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手壁,并用扎带于托架托板上。光缆固定后应按设计要求封堵光缆管孔,并及时栓挂光缆标志牌或光缆接头标志牌;2.应按设计规定对光缆在人手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均采取加套波纹塑料管保护措施;3.人手孔内光缆接头每侧留长为6~~10m盘留光缆,接头余缆紧靠人手孔壁,盘成O型圈,内径大于0.6m,并以扎带绑扎在电缆托板上;2.4.2管道光缆盘留、余弯及固定处理 正确:光缆预留绑扎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光缆预留绑扎符合规范要求 1.架空光缆标识牌(80x60mm)原则按照每公里设置20块;管道光缆标识牌(80x60mm)根据每个人手孔内光缆的根数来确定,每根光缆必须悬挂标识牌;2.进站光缆应分别在进线孔内、走线架上、综合机柜内三处悬挂光缆标识牌;3.挂墙光缆必须挂标识牌,每个转角处挂一个牌,直线处50~~100米一个牌;4.光缆的余留杆、转角杆、过路杆、引上杆等处,必须设置标识牌,光缆标识牌应牢固绑扎在光缆上,并且字面应朝向宜看方向。2.4.3光缆标识牌的挂放 1.光缆的金属护套和金属加强芯在光缆接头盒内应断开,要求连接的两段光缆电气绝缘,金属加强芯固定在盒内接线柱上要牢固可靠;2.接续时必须按色谱和纤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错接,色谱顺序为蓝、橘、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浅绿;3、光纤接续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个中继段光纤损耗的平均值按不大于0.26dB/km,单个最大值不大于0.08dB/个考虑,光缆接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2.5光缆接续 正确:光缆熔接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光缆熔接符合规范要求 1.人孔内的光缆接头盒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接头应有定位措施,安装牢固;光缆余长应盘绕、捆扎整齐,将盘好的余长光缆固定在人孔壁上。2.架空光缆接头盒,一般安放在杆旁,并应作伸缩弯,接头的余留长度应盘放在相邻的杆上,一般采取预留架盘留方式。2.6光缆接头盒安放 正确:接头盒的安放错误:接头盒旁不能盘放光缆 1.光纤成端接续应用OTDR进行监测,接续损耗应小于0.5dB~~0.6dB(一般长途光缆要求0.5dB,市话光缆要求0.6dB);2.终端盒中的余纤收容,盘纤要求自然、圆滑、不得扭绞挤压;3.尾纤应标明端别方向和序号;4.单芯软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盒)。未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盒)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2.7光缆成端制作 1.除局站外,沿线光缆线路的金属构件均不接地;2.对光缆的金属构件接头处不作气电连通,金属构件间也不作电气连通;3.要求各局站内的光缆金属构件,应相互连通(金属加强芯和屏蔽层),并在综合机柜一起接到保护地线铜排上;2.8防雷处理 正确:光缆屏蔽层接地规范连接正确:光缆屏蔽层接地规范连接光缆引出接地机房总接地线 2.9光缆测试 1.光缆测试项目:1)中继段光纤线路损耗测量;2)中继段光纤向后散射信号曲线检测;3)长途光缆链路偏振模色散(PMD)测量;2.光纤衰减系数1550nm单模光纤的光纤衰减系数≤0.21dB/km-0.22dB/km;1310nm单模光纤的光纤衰减系数≤0.36dB/km-0.38dB/km;3.光缆接头衰减长途光缆最大接头衰减应≤0.08dB(单模);长途光缆中继段接头平均衰减应≤0.04dB(单模);市话光缆接头衰减应≤0.08dB(单、多模); 三、光交箱安装3.1光交箱安装1.基座内外方正、不歪斜,内孔深度不小于70cm(地面以上30cm,地面以下40cm),基座尺寸长、宽宜超出光缆交接箱外形尺寸100mm,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0.3%。2.光缆交接箱应做地线引接,地线引接从机柜底部的地线引接孔引接。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紧盘绕,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6mm2。 正确:基础开挖尺寸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内外粉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接地符合规范要求正确:接地符合规范要求 正确:主干光缆固定符合规范要求正确:孔洞封堵符合规范要求 到此结束!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