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 MB
- 6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声频工程标准
1.中国标准中国国家标准中国行业标准中国建设标准中国建材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国外声频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CCIR-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标准OIRT-国际广播电视组织标准BS-英国(工业)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EN-欧洲标准DIN-德国工业标准
2.国外声频标准NF-法国标准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ASA-美国声学协会标准AES-美国声频工程协会标准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IEC60268声系统设备标准IEC60268-1AMD2-1988第1部分:总则修改2IEC60268-2AMD1-1991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修改1IEC60268-3-2000第3部分:放大器IEC60268-4-2004第4部分:传声器IEC60268-5-2003第5部分:扬声器IEC60268-6-1971第6部分:辅助无源元件
IEC60268声系统设备标准IEC60268-7-1996第7部分:头戴受话器及耳机IEC60268-8-1973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器件IEC60268-9-1977第9部分:人工混响、延时和频移设备IEC60268-10-1991第10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
IEC60268声系统设备标准IEC60268-11AMD1-1989第11部分:声系统部件互连连接器的应用修改1IEC60268-12AMD2-1994第12部分:广播和类似用途连接器的应用修改2IEC60268-13-1998第13部分:扬声器的听音试验
IEC60268声系统设备标准IEC60268-14-1980第14部分:圆形和椭圆形扬声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IEC60268-15-1996第15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IEC60268-16-2003第16部分:用语言传输指数客观评价语言可懂度
IEC60268声系统设备标准IEC60268-17-Corrigendum1-1991第17部分:标准音量表IEC60268-18-1995第18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数字型声音峰值电平表
AES制定的标准AES15-1991(2002取消)AES扩声系统建议标准—通讯接口AES17-1998(r2004)(AES17-1991修订版)AES数字声频技术推荐标准方法—数字音响设备的测量AES18-1996(AES18-1992修订版)AES数字声频技术推荐标准—AES数字音频接口用户数据通道的格式
AES制定的标准AES19-1992(2003取消)AES-ALMA声频技术测试方法标准—锥形扬声器最低谐振频率的测量AES20-1996(r2002)AES专业音响推荐标准—扬声器的主观评价AES22-1997(r2003)AES音响产品的保存和修复建议—存储和处理—聚酯磁带的存储
AES制定的标准AES24-1-1999(AES24-1-1995修订版)AES音响系统控制标准—通过数字数据处理网络控制和监视音频设备的应用协议第1部分:原理、格式和基本程序AES24-2-1999AES应用协议的类层次结构AES26-2001(AES26-1995修订版)AES专业音响标准—保持音频信号的极性
AES制定的标准AES28-1997(r2003)AES音响产品的保存和修复建议—计算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下的CD-ROM的平均寿命的方法AES31-1-2001AES音响设备网络和文件传输标准—音频文件传输和交换第1部分:磁盘格式
AES制定的标准AES31-3-1999AES音响设备网络和文件传输标准—音频文件传输和交换第3部分:简单程序互换AES33-1999AES音响设备连接标准—多程序连接配置的数据库AES35-2000AES音响产品的保存和修复标准—计算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下的磁光盘(M-D)的平均寿命的方法
AES制定的标准AES38-2000AES音响产品的保存和修复标准—可刻录的CD系统中已存信息的平均寿命—在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下的计算方法AES41-2000数字音响设备标准—比特率压缩数据记录AES42-2001声学标准—传声器数字接口
AES制定的标准AES45-2001AES单程序连接器—扬声器配线板上的连接器AES47-2002AES数字音响设备标准—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数字音频信号在异步转换模式(ATM)网络的传输
其它相关国际标准ISO266-1997声学优选频率ISO11654-1997建筑用吸声装置吸声定标ISO3382-1997声学根据其它声学参数测量房间混响时间ISO140-4-1998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4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其它相关国际标准ISO140-5-1998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5部分:饰面构件和饰面的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ISO140-6-1998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6部分:地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ISO140-7-1998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7部分:地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ISO/TR3352-1974声学噪声对语言可懂度影响的评定
其它相关国际标准ISO140-8-1997声学建筑物和建筑构件的隔声测量第8部分:重型标准地板上敷设面层使传递的撞击噪声减低的实验室测量ISO11546-1-1995声学隔声罩隔声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实验室测量ISO11546-2-1995声学隔声罩隔声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ISO2969-1987声学电影录音控制室和室内影院B环电-声响应规范和测量ISO9568-1993电影影院、鉴定放映室及混录棚的背景噪声声级
其它相关国际标准IEC60958-1-2004数字音频接口第1部分:总则IEC/TR361602-1996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领域使用的连接器IEC60065-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IEC61606-1-2003音频和视听设备,数字音频部分,音频特性的基本测量方法,第1部分:总则
其它相关国际标准IEC61606-2-2003音频和视听设备,数字音频部分,音频特性的基本测量方法,第2部分:消费者用IEC61260AMD1-2001电声学分倍频程和倍频程频带滤波器修改1IEC60914-1988会议系统的电声要求IEC61096-1992数字音频激光唱盘重放设备特性的测量方法
3.声频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标准模拟节目信号GB6278-86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修订中)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已废止)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1-9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18-2003
3.声频系统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标准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将废止)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XX-XXXX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J42-2000
3.声频系统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65-20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65-20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3.声频系统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主观音质评价标准
4.主观音质评价标准IEC60268-13IEC关于扬声器主观试听试验的报告IEC第543号公告《主观试听试验指南》CCIR562-1号建议书《音质的主观评价》OIRT关于《广播、电视、有听众的播音室、音乐厅和多功能厅音乐演出的声学特性主观评价方法》的建议OIRT第63号推荐书《试听组的建立和工作方法ISO/TR3352-1974声学噪声对语言可懂度影响的评定
4.主观音质评价标准AES20-1996(r2002)AES专业音响推荐标准—扬声器的主观评价标准GB/T12058-1989扬声器听音试验GB9375收音机、录音机听音试验GB/TXXXX-200X(待批)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GB/TXXXX-200X(制订中)听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SJ/Z9142.1-1987高保真音频设备和系统最低性能要求第1部分:概述SJ/Z9142.4-1987高保真音频设备和系统最低性能要求第4部分:磁记录和重放设备SJ/Z9140.1-1987声系统设备第1部分:概述SJ/Z9140.6-1987声系统设备第6部分:辅助无源元件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SJ/Z9140.8-1987声系统设备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装置SJ/Z9124.1-1987唱片和唱机概述SJ/Z9124.2-1987唱片和唱机模拟音频唱片与放音设备间适应性SJ/Z9124.3-1987唱片和唱机模拟音频唱片放音设备特性测量方法GB/T16851-1997应急声系统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GB/T16612-1996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家用数字总线(D2B)GB/T15381-19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294-1994高保真调频广播调谐器最低性能要求GB/T15212-1994广播及类似声系统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476-19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GB/T14432-1993广播录音机抖晃测量方法GB/T14200-1993高保真声频放大器最低性能要求GB/T14197-19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185-1993语言学习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581-1992高保真头戴耳机最低性能要求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GB/T13187-1991磁带录放音系统一般条件与要求GB/T12062-1989高保真声频组合设备最低性能要求GB/T12060-1989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9402-1988高保真传声器最低性能要求GB/T9389-1988用红外辐射的声传输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GB/T9031-1988家用声系统设备互连配接要求GB/T9029-1988录放音设备抖晃测量方法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T6163-1985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内标准GB/T3320.1-1987频率响应测试唱片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ISO/TR3352-1974声学噪声对语言可懂度影响的评定ISO11546-1-1995声学隔声罩隔声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实验室测量ISO11546-2-1995声学隔声罩隔声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
5.其它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
6.目前正在制订、修订的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修订中)
GB4959-95修订要点最大声压级以总声压级代替平均声压级以有效值表示,同时也可以转换成峰值、准峰值测量时,系统带宽由设计自定测量在最大增益状态下进行增加早后期声能比的测量增加系统总噪声级测量
GB4959-95修订要点增加音频处理器的设定—按功能需要保留修订RASTI法,同时将STI法及STIPA法列入同时保留电输入法和声输入法同时保留窄带法和宽带法保留系统谐波失真测量保留背景噪声、混响时间、反射声分布和再生混响时间测量
语言清晰度参数语言传输指数STI房间声学语言传输指数RASTISTIPA-扩声系统的语言传输指数STITEL-通讯系统的语言传输指数语言辅音清晰度损失AL%
语言传输指数STI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有关可懂度的语言传输质量它是根据模拟实际发话人声学特性的测试信号通过房间时调制指数mi的降低确定.测试信号由位于发话人位置的声源传输到听音人位置上传声器时的调制指数m0
语言传输指数STI基于98个数据点的调制转移函数m(f)而定的.14个调制频率0.63 .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12.5Hz7个倍频带的调制1252505001k2k4k8kHz
STI法STI方法在以下传输通道中不能使用:通道中引入频移或频率倍乘通道中包括编码器(例如LPC-线性预测语言编码,CELP-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RELP-剩余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等)。
房间声学语言传输指数RASTI是STI法在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形式适用于不使用传输系统场所500Hz、2kHz2个倍频带调制频率500Hz:1Hz、2Hz、4Hz和8Hz;2kHz:0.7Hz、1.4Hz、2.8Hz、5.6Hz和11.2Hz共9个数据点
RASTI测量方法声学测试信号由一个安装在合适壳体中的声源产生,壳体尺寸与人头大小相当指向性指数为500Hz时:1~3dB;2000Hz时:2~5dB声源位置相当于厅堂中发话人头部位置,参考轴指向正常发话方向测试信号电平应调节到使参考语言声级为65±3dB。
RASTI测量方法测试信号应是一个有正弦强度调制的噪声载波并具有确定的初始调制指数mi从滤波信号中得出调制指数m0得出的调制指数m0与初始的调制指数mi之比m(F)=m0/mi[m(F)≤1]将9个m值中的每一个按下式转换成XX=10Lg[m(1-m)]
RASTI测量方法把它看作为视在信噪比,以dB表示。高于+15dB的值按+15dB取值,低于-15dB的值按-15dB取值确定由此得到的9个值的算术平均值X.把指数Y从0~1按下列方程归一化:Y=(X+15)/30得出所选条件下或规定条件下的RASTI指数。
RASTI方法的限制RASTI法的应用受到语言传输,背景噪声和混响时间诸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满足下列要求时才能应用:无频率漂移或频率倍乘;不使用编码器;基本上是线性语言传输(任何幅度的压缩或扩展不超过1dB),在测量位置按照测试信号给出相同声压级的正弦信号无峰值削波
RASTI方法的限制在倍频带中心频率125Hz~8kHz整个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均匀的。即任何二两相邻的倍频带传输差不超过5dB;背景噪声中不包含可闻纯音,且在倍频带频谱中,无明显的峰或谷;背景噪声无脉冲特征;其时段中基本上无离散回声,特别是颤动回声。它可以使一个或多个调制频率多次重复。混响时间随频率变化不太大。在125Hz~8kHz整个频率范围,倍频带早期衰变时间(开始5dB)是均匀的;信噪比应落在图---所示的范围内。
RASTI方法的限制RASTI结果偏离小于0.05的条件02468100.60.81.01.21.41.6早期衰变时间平均比信噪比的总偏差可接受区
STI评价尺度0.00.20.40.60.81.0优良中差劣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法是STI法在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形式适用于装有扩声系统的场所七个倍频带:125-2505001k2k4k8kHzF11.000.632.001.250.802.50F25.003.1510.06.254.0012.5二组调制频率F1、F2(Hz)共12个数据点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STIPA方法的精度如同STI方法,由于噪声的无规性,STIPA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带有一定标准偏离的平均值其偏离值取决于调制转移函数的离散测量数(STIPA方法典型值是12)和测量时间间隔标准偏差的估算取决于严格条件下的调制传输函数的准确测量次数.
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STIPA方法的限制扩声系统使用STIPA方法受下列条件的限制:系统中不能引入频率漂移或频率倍乘系统不包括编码器背景噪声中不含脉冲成分系统不引入较强的非线性失真分量如果上述4条中有1条不满足,应当使用STI方法,或设法证明STIPA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
7、目前国内常用的标准有: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2.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GB/T14476-935.模拟节目信号GB6278-86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8.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9.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65-2003《GB-国家标准;JGJ-行业标准》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6dB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1—1100~8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1000k时小于或等于10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8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1—2125~6300Hz大于或等的平均值于-8dB4000Hz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l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NR-20
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图4.2.1-1文艺演出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4.2.1-2文艺演出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一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3dB以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1125~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2—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NR-25
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图4.2.2-1多用途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4.2.2-2多用途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系统总噪声级—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1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NR-20二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5dB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3—2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2dB1000Hz,4000Hz小于或等于+l0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的大于或等于+3dBNR-25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图4.2.3-1会议类一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图4.2.3-2会议类二级传输频率特性范围
1.1传输频率特性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稳态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1.2传声增益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1.3最大声压级扩声系统在厅堂听众席处产生的最高稳态准峰值声压级。1.4声场不均匀度厅堂内(有扩声时)不同听众席处稳态(或直达声)声压级的差值。1.5总噪声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1、电声主要指标7.指标及测量方法
2.1背景噪声当扩声系统不工作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室内固有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2.2混响时间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2.3音节清晰度测听人员对规定的音节语声判断准确率的统计平均值。2、建声主要指标
3.1声输入法测量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3、测试方法
3.2电输入法最大声压级、系统总噪声
3.3混响时间与背景噪音测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利工程标准工地创建难点及解决方法.pdf
- 广天建设优质工程标准做法.ppt
- 混凝土工程标准化实施图集.doc
- 传输线路工程标准对照手册之线路工程工艺篇.ppt
- 幕墙、铝合金门窗、防火窗工程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doc
-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和要求(合同技术条款).doc
- 光伏工程标准.doc
- [生产管理] 工程标准图表.doc
-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标准化建设指标值探讨.pdf
- X项目部组织向兄弟标段学习铁路工程标准化建设.docx
- 混凝土工程标准做法.doc
-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电工程标准体系介绍.pdf
- 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探讨.pdf
- 工程标准管理动作及实测实量2013-8-16.ppt
- 木质门钢质门工程标准.doc
- 本市现行常用建设工程标准2008年.doc
- 绿城精装修工程标准规范口径.pdf
- 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一览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