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 MB
  • 102页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计算书

  • 1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号:200910050201HEBEIUNITEDUNIVERSITY毕业设计说明书GRADUATEDESIGN设计题目:唐山陶瓷技校教学楼设计学生姓名:徐文文专业班级:09土木4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陈建伟副教授王文秋副教授2013年5月31日-I- 摘要摘要本工程为唐山陶瓷技校教学楼,该楼为五层,总高20.65米,总建筑面积为4690m2。本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和原始资料,运用材料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本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兼顾实用性。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砌块做填充墙。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结构体系选择后,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依据等进行荷载统计,用分层法、D值法进行内力计算,再进行内力组合以及配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的依据分项工程,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施顺序,注意安全措施,力求经济效益……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组织-91- AbstractAbstractThisprojectisTangshanceramicstechnicalschoolteachingbuilding,thebuildingwithfivefloors,hasatotalheightof20.65metersanditstotalconstructionareais4690m2.Thedesignbasedondesignrequirementsandtheoriginaldata,theuseofmechanics,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almechanics,thebasicprinciplesofsoilmechanics,andadeepunderstandingofthematerialpropertiesandtocomplywithdesignrulestoensurethatthebuildingstructureisreasonable,thequalityandintensityofallthematerialsqualified,goodprocess.Thearchitecturaldesignisdividedintothreeparts:architecturaldesign,structuraldesign,andconstructiondesign.Architecturaldesigntotakepositivemeasurestoenhancetheappearanceofstrengthandrobustnessofthebuilding,givesapsychologicalsenseofsecuritywhiletakingintoaccountthepracticality.Thestructuralsystemisreinforcedconcreteframestructurewithblockinfillwalls.Thestructuraldesignistostructuretheprocessofsufficientstrength,stiffnessandtoughness.Structuralsystemselection,loadstatistics,basedonthestructuresandnorms",theinternalforcecalculationusingthehierarchicalmethod,theDvaluemethod,thebaseshear,andtheninsidetheportfolioandreinforcementdesig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ascientificbasisforsub-projects,constructionofwater,arrangementsforthefacilitiesordertopayattentiontosafetymeasures,andstrivetoeconomic...Keywordsarchitecture;structur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s-91-Abstract-91-目录目录-91-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综述11.2工程概况11.3.地质条件21.4设计资料2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32.1总平面设计32.2平面设计32.2.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32.2.2卫生间的平面布置42.3立面设计42.4剖面设计42.4.1层数的确定42.4.2层高的确定42.4.3室内外高差52.5建筑构造设计52.5.1墙体52.5.2屋面结构52.5.3雨水口构造5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63.1设计资料63.1.1设计标高63.1.2墙身做法63.1.3楼面做法63.1.4屋面做法63.1.5门窗做法73.1.6地质资料73.1.7基本风压73.1.8活荷载73.2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83.2.1结构面布置83.3荷载统计113.3.1恒荷载计算11-91- 目录3.3.2活荷载计算133.3.3雪荷载计算143.3.4水平地震作用143.4内力计算193.4.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93.4.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63.4.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23.5内力组合343.6截面设计363.6.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63.6.2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03.6.3柱的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423.6.4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33.6.5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613.7基础设计633.7.1设计资料643.7.2基础底面积和底面尺寸确定643.7.3基础剖面尺寸确定663.7.4基础抗冲切承载力计算663.7.5底板配筋683.8楼梯设计693.8.1梯段板部分703.8.2平台部分713.8.3平台梁部分723.9楼板设计73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754.1工程概况754.1.1工程特点754.2施工部署814.2.1施工方案814.2.2施工顺序814.3施工准备工作824.3.1现场准备824.3.2技术准备824.3.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施工用电82-91- 目录4.3.4劳动力组织824.4主要施工方法834.4.1土方工程834.4.2基础工程844.4.3钢筋工程844.4.4混凝土工程864.4.5模板工程874.4.6砌筑工程884.4.7屋面工程894.4.8装饰工程894.4.9脚手架工程894.5质量安全措施904.5.1质量措施904.5.2安全措施90体会92参考文献93谢辞94-91-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综述根据设计材料提供场地的地质条件及所在地区的抗震烈度,确定出拟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二级。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部分:综合了几个方案的优点,考虑可影响建筑的各种因素,采用了既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多方面要求,又较经济、实用、美观的方案。结构设计部分:分别从结构的体系选择、结构总体的布置、楼屋盖的结构方案及基础方案的选择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构计算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荷载统计:荷载统计是在初选截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过程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荷载的取值按各层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位置的不同,查荷载规范确定。按建筑方案中的平立剖面设计,选定计算见图,并初选柱截面。框架变形验算:验算了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变形。此过程中,采用了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按底部剪力法求剪力并考虑了顶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分析了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内力组合:对恒载、活载及地震荷载进行组合,得出最不利内力,并以此为依据对框架梁、柱进行截面设计。板的设计:用弹性理论进行计算。楼梯设计:采用板式楼梯。基础设计:采用独立基础。设计成果: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平、剖面图,基础的结构布置图、配筋图、基础平剖面施工图及建筑总说明和结构总说明等。此外,本设计采用了AutoCAD、天正建筑、探索者等软件进行绘图以及部分计算结果的验算。1.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唐山陶瓷技校教学楼设计。该楼共五层,采用框架结构,主体层高3.9米,部分层高4.2米。主体总高20.65米,部分总高9.25米。建筑面积为4690m2-91- 第1章绪论左右。其主要用途为教学所用,其中一层设置门厅,教室,行政办公,开水房,楼梯,卫生间,大型会议室,阶梯教室。二层设阶梯教室,地理教室,楼梯,卫生间,其余为普通教室。三层设科技活动室,楼梯,卫生间,计算机教室,其余为普通教室。四层设楼梯,卫生间,其余为普通教室。五层设劳动教室,楼梯,卫生间,制图教室,书法教室。工程所在地:唐山市市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持力层为粉质粘土。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第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20g。1.3.地质条件第一层:杂填土,层厚0.5m,r=18KN/m3第二层:粉沙,稍湿,中密,r=18KN/m3,无地下水1.4设计资料1、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2、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最大冻结深:0.6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持力层为粉质粘土。3、参考资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91-第1章绪论-91-第1章绪论-91- 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2.1总平面设计本工程为唐山陶瓷技校教学楼设计,楼共五层,采用框架结构,主体层高3.9米,部分层高4.2米。主体总高20.65米,部分总高9.25米。建筑面积为4690m2左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兼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原则,并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进行详细说明。总平面设计要求综合总体规划,基地环境等具体条件合理分区,妥善解决平面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合适的交通联系方式。并且简捷明快,管理方便,满足人在心理,视觉和其它各种使用上的要求,按照建筑性质,规划和基地,确定平面形式,使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并且为立面设计创造有利条件,考虑合理性及经济。见建筑施工图。2.2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建筑在水平方向房间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本设计中,考虑各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合理性不止,综合建筑物框架结构特点,初步确定柱网的布置。2.2.1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交通联系部分是人流通行和集散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走廊——水平交通本设计中走廊为宽2.7m内走廊,在建筑物中延长向布置,同时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和防火疏散规定。楼梯——垂直交通楼梯设计主要依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宽度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以及楼梯间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合。楼梯的位置应布置均匀,导向明确,显明易找,因考虑到建筑面积和人流量较大,故在建筑物中间和一端分别布置了两部双跑式楼梯,以便满足行走和防火要求。楼梯踏步为150mm×300mm,主楼梯休息平台板宽为2.1m。侧楼梯休息平台板块为1.8米。-91-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1- 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2.2.2卫生间的平面布置卫生间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节约面积,使管道集中,并尽可能有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根据本建筑设计的类型和使用的人数,每层在建筑物的中间部分设男、女厕所各一间,首层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平面的组合形式详见建筑施工图。2.3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是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建筑物造型和里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布置,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条件而进行设计。联系建筑平面及剖面建筑体型组合,运用建筑形式美的一些基本规律,使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环境条件,符合美学的基本规律,也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的感觉。本设计中,外立面上采用大面积的铝合金门窗,充分显示框架结构中,框架的特点。建筑物室内地坪和室外地坪主体相差750mm设五个台阶:150mm×300mm。部分相差450mm,设三个台阶:150mm×300mm。建筑立面效果见建筑施工图。2.4剖面设计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在建筑物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的关系等。2.4.1层数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要求,进而确定大楼为五层建筑物。2.4.2层高的确定根据使用要求,采光、通风、感观和模数,确定层高为3.9m,部分层高4.2米,设女儿墙为0.4m。-91- 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2.4.3室内外高差为防止室外雨水倒流入室内及建筑物沉降使室内地坪标高过低,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故取室内外高差750mm和450mm。见建筑施工图。2.5建筑构造设计2.5.1墙体墙体的厚度应满足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设计资料,墙厚250mm采用加气混凝土块。2.5.2屋面结构该层面上设女儿墙,且为不上人屋面。四屋面防水及排水采用柔性防水,屋面用细石砼保护。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即屋面雨水顺坡流入雨水管,再散水流入排沟。2.5.3雨水口构造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出至落水管的关键部位,构造上要求排水通畅,防止渗漏和堵塞。-91-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91-第2章建筑设计部分-91-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3.1设计资料3.1.1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750mm和450mm。3.1.2墙身做法墙身为混凝土砌块,M5水泥砂浆砌筑,内墙刷为5厚1:2水泥砂浆,15厚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1:4。厚度20.(内墙7做法见图集05j1)。外墙刷水泥砂浆5厚1:2.5水泥砂浆,15厚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1:43.1.3楼面做法表3-1大理石楼面楼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厚大理石20—1.16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30—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钢筋混凝土楼板120253楼面恒载标准值4.163.1.4屋面做法-91-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1-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2屋面做法屋面做法(不上人)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保护层:C20细石混泥土,@钢筋网片40—1.5984隔离层: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保温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1000.3136防水层:按照屋面说明附表1选用25找平层:1:3水泥砂浆,砂浆中掺聚丙纶或锦纶-6纤维0.75~0.90kg/m320—找坡层: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20253屋面恒载标准值4.63.1.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铝合金窗。3.1.6地质资料二类建筑场地。3.1.7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属类)3.1.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办公楼楼面活荷载,走廊楼面活荷载-91-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结构立面图图3.2平面布置图3.2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3.2.1结构面布置如图2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边跨CE梁,AB梁所以取框架梁:梁高,梁宽中间跨BC梁所以取中间跨梁:梁高,梁宽-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边柱(A轴,B轴,C轴,E轴)连系梁:取注:,为梁的跨度。所以梁截面尺寸见表3-3表3-3梁截面尺寸主梁连系梁AB跨、CE跨BC跨边跨、中跨柱截面:柱的截面尺寸估算(按轴压比):允许轴压比,三级0.85,二级0.75,一级0.65。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组合的最大轴力设计值N。:分项系数,取为1.2;:单位面积重量,取为;:柱承载楼面面积;:柱设计截面以上楼层数;: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为1.3,其余为1.0:由于水平力使轴力增大的系数,7度1.05,8度1.1,9度1.2。: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取C30混凝土,则为14.3kN/mm2。首层边柱,角柱,中间柱。取最大值。再计算各层柱截面。柱子宽比梁宽大100mm首层首层边柱(A轴):首层角柱首层中间柱二层二层边柱(A轴):二层角柱-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二层中间柱结论:首层一般柱,以上各层均为现浇楼板厚。连续双向板:(为板的较小跨度)取图3.3结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3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55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3。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I=2I0(I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3.3荷载统计3.3.1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屋面恒荷载:(见表3-2)框架梁自重:梁两侧粉刷: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楼面恒荷载:(见表3-1)框架梁自重及梁两侧粉刷:边跨填充墙自重:(5.5为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墙面粉刷:因此,作用在中间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梁两侧粉刷:0.4m高女儿墙自重:墙两侧粉刷: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中柱连系梁自重:梁两侧粉刷: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20.25梁两侧粉刷:1.47钢窗自重:(钢窗宽3.3,高2.4,每跨间1个,0.45为钢框玻璃窗容重,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窗下墙体自重:(钢窗台高1m,外墙厚0.25m)墙两侧粉刷:窗边墙体自重:墙两侧粉刷:框架柱自重:框架柱粉刷: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中柱连系梁自重:20.25梁两侧粉刷:1.224内纵墙自重:墙两侧粉刷:-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框架柱自重:24.34框架柱粉刷:1.72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4所示:图3.4横荷载和活荷载作用3.3.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所示。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3.3.3雪荷载计算雪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因屋面为平屋面,可取;可查荷载规范,取。3.3.4水平地震作用(1)重力荷载代表值(具体计算方法: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50%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其他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楼面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子及纵横墙体自重。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3.6所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5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注:二三四五层墙柱自重]屋面雪荷载,单跨屋面面积(2)结构自振周期其中,,梁截面的惯性矩,,其中1.2是为考虑T形界面刚度影响系数。梁的线刚度i-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4A轴柱侧移刚度值的计算层数2-5层402000.788911512.1首层444000.452410155.76表3-5B轴柱侧移刚度值的计算层数2-5层402000.788918872.87首层444000.452413622.70表3-6C轴柱侧移刚度值的计算层数2-5层402000.788919117.06首层444000.452413742.60-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7E轴柱侧移刚度值的计算层数2-5层402000.788912162.23首层0.550.55444000.452410451.04结构自振周期T1=0.933s结构自振周期T1的调整,调整系数取0.8,则(3)多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取0.05;8度设防区,查表得为0.16;查表得第一组,二类场地的特征周期值Tg为0.35,T1为0.747,故3.计算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计算各质点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查表得第一组,二类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35)故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顶层水平地震作用:故其余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故(4)抗震变形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内最大水平弹性层间位移验算:;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取0.05----层间弹性位移---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楼层第号柱子的侧向刚度-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框架第层的总柱数。多遇水平地震作用各楼层各层弹性地震剪力为:底层层间弹性位移二层层间弹性位移三层层间弹性位移四层层间弹性位移五层层间弹性位移弹性层间位移验算:,符合弹性层间位移要求3.4内力计算3.4.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构成,再求固端弯矩时可直接根据图示荷载计算,也可根据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如图6),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如图3.7所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6荷载转换过程图3.7等效均布荷载转换过程注释: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5层:1-4层:各杆固端弯矩:5层:-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1-4层:图3.8顶层等效荷载作用图3.9弯矩分配法(顶层)-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0标准层等效荷载作用图3.11弯矩分配法(标准层)图3.12底层等效荷载作用-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3弯矩分配法(底层)如图3.14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到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很显然,叠加后各节点的弯矩并不一定能达到平衡,这是由于分层法计算的误差所造成的,为提高精度,可将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个结构弯矩图如图3.15所示。进而求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4恒荷载作用下内力叠加(弯矩图)-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剪力图)(轴力图)图3.15恒荷载作用下内力图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以备内力组合用,如图3.16所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6恒荷载作用下梁端调幅3.4.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按照图3.17换算为均布荷载,同样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考虑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成梁端柱边弯矩值。得其最后弯矩图。图3.17活荷载作用下等效均布荷载转换过程顶层,标准层以及底层活荷载计算过程,3.18,3.19,3.20,3.21,3.22,3.23,-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18顶层等效活荷载图3.19弯矩分配法(顶层)图3.20标准层等效活荷载-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21弯矩分配法(标准层)图3.22底层等效活荷载-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23弯矩分配法(底层)如图3-24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到整个框架结构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很显然,叠加后各节点的弯矩并不一定能达到平衡,这是由于分层法计算的误差所造成的,为提高精度,可将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个结构弯矩图如图3.25所示。进而求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24活荷载作用下内力叠加-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剪力图)(轴力图)图3.25活荷载作用下内力图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以备内力组合用,如图3.26所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26活荷载作用下内力图调幅算至柱边3.4.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风荷载其作用远小于地震作用,不参与内力组合。地震作用采用D值法,剪力分配见图3.28,查表可得,,反弯点高度及柱弯矩如图3.29。此时应注意研究对象为一品框架,地震作用取一品框架的。图3.27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28各柱反弯点及柱端弯矩内力图见图3.29、3.30、3.31图3.29地震作用下框架弯矩图-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30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图图3.31地震作用下框架轴力图3.5内力组合根据上节内力计算结果,即可进行框架内各梁柱各控制截面上的内力组合,其中梁的控制截面为梁端柱边以及跨中。每层可取9个控制截面,即图3.32中的1-9截面。每个柱每层有两个控制截面,如图3.33所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图3.33框架梁柱控制截面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风荷载的分项系数—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风荷载效应标准值—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2)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重力荷载分项系数—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风荷载的分项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应取0.2。重力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时,应取1.2,应取1.3。梁内力组合列表图3.283.29如下,柱内力组合列表见附录,具体过程见内力组合列表。3.6截面设计3.6.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当梁下部受拉时,按T形截面设计,当梁上部受拉时,按矩形截面设计。混凝土用(,,,)。梁内纵筋选用,,且抗震设计下梁端不应大于0.35。从内力组合列表中选用合适的弯矩设计值,列出如下:表3-8各层各截面弯矩各层各截面弯矩1截面2截面3截面4截面5截面6截面7截面8截面9截面端截面弯矩最大值5层73.69139.9194.9551.5933.9942.3871.73120.4964.3794.954层147.32177.83151.4280.0122.5169.91133.42140.66134.55151.423层191.46164.63158.42110.9522.7293.63169.63142.12182.22191.462层224.88164.70218.33139.3722.53132.67203.60141.80216.35224.881层286.72170.47266.79187.2425.85175.51257.92146.27263.50286.72、AB跨2截面(AB跨下部配筋)-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1-4层弯矩差别很小,故进行统一配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2规定:下部跨间截面按单筋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考虑以下三种情况的最小值,,故第三种情况不起控制作用,当故取。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故设,则。(5层AB跨)属于第一种类型的T形梁。以bf'代替b,可得:选用3C18,AS=763mm2(1-4层AB跨)属于第一种类型的T形梁。以bf‘代替b,可得:选用3C18,AS=763mm2b、CE跨8截面(CE跨下部配筋)1-4层弯矩差别很小,故进行统一配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2-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规定:下部跨间截面按单筋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考虑以下三种情况的最小值:,故第三种情况不起控制作用,当故取。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故设,则(5层CE跨)属于第一种类型的T形梁。以代替,可得:选用2C18,AS=509mm2(1-4层CE跨)属于第一种类型的T形梁。以代替,可得:选用3C18,AS=763mm2c、AB跨1、3截面(AB上部配筋)、BC跨4、6截面(BC-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跨上部配筋)及CE跨7、9截面(CE跨上部配筋),2、8截面下部配置的钢筋深入支座处,故上部跨间截面按双筋矩形截面计算,并且端截面下部受压钢筋富裕达不到屈服强度,可近似按公式,。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故设,则。(5层)选用2C18,AS=509mm2验算最小配筋率:(4层)选用3C18,AS=763mm2验算最小配筋率:(3层)选用3C18+1C20,AS=1077.2mm2验算最小配筋率:-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2层)选用3C18+1C20,AS=1077.2mm2(1层)选用2C18+2C22,AS=1269mm2验算最小配筋率:3.6.2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该框架梁二级框架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V——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梁的净跨;——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来、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分别为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二级可取1.2,三级可取1.1。调整后梁截面处剪力如表3-9,-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9梁控制截面处剪力梁控制截面处剪力层数AB跨BC跨CE跨5125.6379.29105.64176.89119.7263.023185.6149.55178.322200.95186.05190.381220.33230.73208.7注:1.剪力单位为KN;2.左右梁端弯矩均取自4种组合的最大值梁内箍筋选,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为1.0。首先判别各截面尺寸是否合适:。表中值均小于665.67kN,截面均符合。()其次判别混凝土是否能够受剪:。各层亦满足要求。按构造配筋,梁端加密区长度取900mm,箍筋选用双肢A8@100。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50mm。中间BC跨全长加密。满足要求。则:箍筋设置满足要求。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故采用双肢A8@200。满足要求。最终配筋结果:-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11梁的配筋截面实配钢筋配筋率箍筋加密箍筋非加密5层1、3、42C185095091.000.22%加密区长度取900mm,箍筋选用双肢A8@200,其中BC跨全长加密双肢A8@2006、7、92C185095091.000.22%23C185097630.670.33%52C18--509--0.22%82C185095091.000.22%4层1、3、43C185097630.670.33%6、7、93C185097630.670.33%23C185097630.670.33%53C18--763--0.33%83C185097630.670.33%3层1、3、43C18+1C207631077.20.710.46%6、7、93C18+1C207631077.20.710.46%23C185097630.670.33%53C18--763--0.33%83C185097630.670.33%2层1、3、43C18+1C207631077.20.710.46%6、7、93C18+1C207631077.20.710.46%23C185097630.670.33%53C18--763--0.33%83C185097630.670.33%1层1、3、42C18+2C2276312690.600.55%6、7、92C18+2C2276312690.600.55%23C185097630.670.33%53C18--763--0.33%83C185097630.670.33%3.6.3柱的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二级抗震等级下,柱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对于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其偏心受压类型可用下式:,当时为大偏心受压,当时为小偏心受压。配筋之前先进行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取内力较大的首层为代表层。其中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时柱的混凝土保护层,故设,则-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表3-12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柱层数bMVNA155051014.3293.8960.86942.811.83>20.24<0.75B155051014.3327.4477.691248.0310.33>20.31<0.75C155051014.3321.0994.151162.728.36>20.29<0.75E155051014.3295.9166.141146.2110.96>20.29<0.75满足要求。3.6.4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A柱5层:(1)对应N:-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取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选用4C18,AS=AS’=1017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A柱4层:(1)对应: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选用4C20,(2)对应: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A柱3层:(1)对应: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A柱2层:-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1)对应: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A柱1层:(1)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2C22,201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B柱5层:(1)对应N:-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有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B柱4层:(1)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2)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B柱3层:(1)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B柱2层:(1)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0+2C22,201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B柱1层:(1)对应:-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属于大偏心受压情况。选用4C22+2C25,2502mm2验算最小配筋率:,可以。(2)对应:故属于小偏心受压情况。-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其中可按构造配筋选用4C20,1256mm2C、E柱纵筋配筋结果见表3-15。3.6.5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梁内箍筋选用,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为1.0。首先判别各截面尺寸是否合适:该框架柱二级框架柱,其柱组合后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式中----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柱的净高;----分别为柱的上下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柱的增大系数;对于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分别为1.5、1.3、1.2、1.1。剪力调整后结果见表3-13表3-13剪力调整后结果层数A柱相应轴力B柱相应轴力C柱相应轴力E柱相应轴力584.79154.4083.97198.7072.97178.7774.02147.63493.75416.56110.95490.22105.06450.3187.47377.383104.89674.28140.59761.57135.56706.50106.79620.282130.59984.37174.201017.89165.71946.94126.69884.391143.961239.88153.521248.03177.041162.72142.831146.21所有截面均符合要求底层,取3,上层,取3。各柱结果如下:表3-14各柱结果层数A柱B柱C柱E柱5-0.56-0.59-0.67-0.654-0.64-0.54-0.57-0.673-0.69-0.46-0.47-0.652-0.66-0.33-0.36-0.641-0.63-0.56-0.35-0.59按构造配筋,柱端加密区的箍筋根据规范选用四肢A8@100。柱端加密区长度取该层净高的1/6,柱端加密区配筋应满足体积配筋率的要求,即,,且不应小于0.6%(二级抗震等级)A柱轴压比0.24,B柱轴压比0.31,C柱轴压比0.29,D柱轴压比0.29,故分别取为0.08、0.09和0.08、0.08。上层:-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首层:在箍筋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此处,d为纵向钢筋直径。故取四肢A8@150。最终配筋结果:表3-14最终配筋结果柱号纵筋柱号纵筋柱号纵筋柱号纵筋5A4C2012561.00%5B5C2015701.26%5C4C2012561.00%5E5C2015701.26%4A4C2012561.00%4B5C2015701.26%4C4C2012561.00%4E5C2015701.26%3A4C2012561.00%3B5C2015701.26%3C4C2012561.00%3E5C2015701.26%2A4C2012561.00%2B4C20+C2220161.61%2C4C2012561.00%2E4C20+C2220161.61%1A4C20+2C2220161.33%1B4C20+C2525021.65%1C4C20+2C2220161.33%1E4C20+C2525021.65%注:箍筋加密:加密区长度取该层净高的1/6选用四肢A8@100;非加密:四肢A8@1503.7基础设计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地基土的情形,多层框架结构的柱下基础大多采用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本设计及计算书考虑采用柱下独立基础。-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3.7.1设计资料场地土类型:中软场地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选为C30,垫层混凝土采用C10,垫层厚度取为100mm,底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40mm。柱基础顶面标高选在室外地坪以下500mm,距为950mm,柱钢筋直径最大值,级,则柱钢筋的锚固长度取,考虑钢筋保护层厚度,取基础有效高度,取基础高度,加上混凝土垫层厚,则基础埋深为,距为。查混凝土规范表5.2.4,有,,初步假定地基设计值。根据柱的内力组合表,由上部传来,作用于基础顶面内力如下:表3-15基础顶面内力MNVA柱293.891640.1595.68B柱327.442200.65102.04C柱321.092037.65117.67E柱295.911429.594.943.7.2基础底面积和底面尺寸确定(1)A柱基础先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再按偏心受压验算:-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满足要求。B柱基础先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再按偏心受压验算:满足要求。(3)C柱基础先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再按偏心受压验算:满足要求。(4)E柱基础先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再按偏心受压验算:-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满足要求。3.7.3基础剖面尺寸确定A、E轴采用台阶式独立柱基础,B、C轴采用锥形基础,如图3.30所示:图3.30基础截面(左为阶梯基础,右为锥形基础)3.7.4基础抗冲切承载力计算(1)对于A-D轴的基础有按上图的计算尺寸,可只验算最后一阶高度。A柱基础:-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经验证满足。E柱基础: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经验证满足。B轴的基础,该基础为锥形基础,-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C柱基础: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验算;经验证满足。3.7.5底板配筋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击弯计算确定,在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底板受弯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计算:对于矩形基础,当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和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基础宽度时,任意截面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柱根处为550A轴线-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基础底板每1m配筋面积:,C10@200双向配筋。B轴线基础底板每1m配筋面积:,C10@190双向配筋。C轴线基础底板每1m配筋面积:,C10@190双向配筋。E轴线基础底板每1m配筋面积:,C10@200双向配筋。3.8楼梯设计该设计内共有三部楼梯,均为板式楼梯。楼梯1:高度,平台面至楼面高度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踏步总数26,每跑步数13(共两跑),踏步高度,踏步宽度,梯间宽,两边梯段宽1500mm,中间梯段宽.井宽,平台宽度2.1m。楼梯2:高度,平台面至楼面高度为,踏步总数26,每跑步数13(共两跑),踏步高度,踏步宽度,梯间宽,梯段宽,井宽,平台宽度1.8m。楼梯3:高度,平台面至楼面高度为2.1m,踏步总数28,每跑步数14(共两跑),踏步高度,踏步宽度,梯间宽,梯段宽1650mm,井宽,平台宽度1.5m砼采用C30,钢筋采用。3.8.1梯段板部分(1)荷载计算:水平净跨长板厚:,取130mm。斜板倾斜角为,建筑面层厚度,板底粉刷厚度,楼梯活荷载标准值,楼梯恒荷载标准值包括:1.斜板自重2.面层自重3.板底粉刷4.扶手自重1.0kN/m故楼梯恒荷载标准值。则荷载设计值为。(2)内力计算:跨中弯矩-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最大剪力(3)配筋计算:,,受力筋选用C10/12,分布筋选用C8@200,3.8.2平台部分平台板一般设计为单向板,可取1m宽板带进行计算,平台板一端与平台梁整体连接,另一端可以支承在砌块填充墙上,也可以与过梁整浇。跨中弯矩可近似取,考虑到板支座的转动会受到一定约束,一般应将板下部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一半,或在板面支座处另配短钢筋,伸出支承边缘长度为。(1)荷载计算:水平净跨长板厚:=130mm。建筑面层厚度,板底粉刷厚度,楼梯活荷载标准值,1.平板自重2.面层自重3.板底粉刷-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故楼梯恒荷载标准值。则荷载设计值为。(2)内力计算:跨中弯矩(3)配筋计算:,,受力筋选用C8@200,分布筋选用C8@200,3.8.3平台梁部分平台梁的设计与一般梁相似。平台梁的尺寸为。(1)荷载计算:楼梯荷载设计值,平台板荷载设计值,故平台梁荷载设计值。(2)内力计算:跨中弯矩最大剪力(3)配筋计算:,-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属于第一种类型的T形梁。以bf'代替b,可得:,受力筋选用4C18,判别混凝土是否能够受剪:。满足要求。按构造配筋,梁端加密区长度取750mm,箍筋选用双肢C8@100。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50mm。满足要求。3.9楼板设计本设计中的楼板平面为矩形,板厚。板的类型为双向板,即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2。板分为两类:楼面板和走廊板,楼面板为,走廊板为。查荷载规范可知教室、卫生间楼面活荷载2.5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3.5kN/m2。故走廊荷载设计值,教室荷载设计值。以分别表示方向跨中的弯矩,而用分别表示-91- 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方向支座的负弯矩,查双向板弯矩计算系数表可得(四边固定):表3-16双向板弯矩计算系数弯矩系数AB跨0.57690.03750.0067-0.0803-0.0571BC跨0.6250.03760.0066-0.0804-0.0571CE跨0.60.03670.0076-0.0793-0.0571最终得弯矩及配筋:表3-17最终配筋结果弯矩表达式弯矩值弯矩值配筋实际AB跨内6.45179.1C8@2002521.1532.0C8@20025213.81383.5C10@1007859.82272.7C10@200393CE跨内1.6445.6C8@2002520.298.0C8@2002523.5197.4C8@2002522.4969.2C8@200252走廊7.35204.2C10@2003931.5242.3C8@20025215.88441.2C10@10078511.44317.7C8@100252注: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为C30,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设,,,。-91-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91-第3章结构设计部分-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91-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4.1工程概况4.1.1工程特点本工程为唐山陶瓷技校教学楼,平面呈一字形,内廊式,长42m,宽14.1m,建筑面积为2750m2。该工程按8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及屋面现浇。教学楼为大理石地面。屋面设有保温层。隔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程位于唐山市,构件、材料可由厂外直接运抵工地,塑钢窗户由门窗构件厂加工制作,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模版采用组合钢模。主要工程量计算:挖基坑:基础垫层:独立基础:回填土:结构工程1.钢筋工程-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1)基础:C16@200:C14@100:C16@180:C22:(2)柱的钢筋:一层8C22+4C25:C8二层4C22+4C25:C8三、四、五层4C22+4C20:C8-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3)梁的钢筋:一、二层梁A-D轴:C22C25C20C18箍筋:C8⑨-⑩C20C16箍筋:三四五层A-D轴:C20C25C18C16箍筋:C8⑨-⑩-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C22C16箍筋:一二层钢筋汇总C22C25C20C18C16C8三四五层钢筋汇总C20C25C18C16C8重量:(4)板的钢筋一、二层C8C10三、四、五层C8-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C10梁、板钢筋总重:2、混凝土工程柱:梁:板:梁、板混凝土:模板工程:基础:柱:梁:-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砌墙其余主要工程的工程量见表4-1表4-1主要工程量表项次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基础工程1机械挖土m31507.682混凝土垫层m363.823独立基础模板m2459.06钢筋Kg5829.87混凝土m3331.074基础回填土m3930.33结构工程5现浇柱模板m22049.81钢筋Kg132841混凝土m3259.236现浇梁扳模板m25155.21钢筋Kg60176.75混凝土m31086.747砌墙m312988脚手架m234549女儿墙m327装修工程m210屋面保温层M3111.7811屋面找平层m262112屋面防水层m2403.813楼地面m22981.2814顶棚抹灰m22981.2815外墙贴面转m2216016内墙抹灰m26563.8817门窗安装m2544.4818散水m2748.89-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4.2施工部署4.2.1施工方案本工程总的施工顺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土建后设备安装,先结构后装饰。主体结构自下而上逐层分段流水施工。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全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基础工程;第二阶段,结构工程;第三阶段,装饰工程。基础工程:采用机械挖土,浇筑混凝土垫层和独立基础分段流水。结构工程:绑扎钢筋、支模板、现浇混凝土和砌筑均分段流水施工。装饰工程:自上而下顺序进行,要求工序搭接合理,避免返工费料,并尽可能安排交叉作业,以缩短工期。4.2.2施工顺序基础:放线----挖土----地基处理---混凝土垫层---独立基础-----回填土。主体工程:主体结构工程阶段的工作,包括搭脚手架、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墙体砌筑和门窗安装。主导工序为绑扎钢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柱、梁、板、楼梯混凝土。屋面及装饰工程:该阶段具有施工内容多、劳动量消耗大且手工操作多、需要时间长等特点。屋面工程施工顺序为做保温层并找坡-----找平层----卷材防水层。室内装修:抢面顶板地面踢脚线粉刷。且室内地面要滞后于外墙装修,以防外墙抹灰时污染内地面,或采取保护内地面措施。墙面:基层处理→墙面拉毛→定点、冲筋→安装门、窗框→洒水湿润→水泥沙浆→面层。顶板:基层处理→拉毛→定点、冲筋→洒水湿润→水泥沙浆→面层。地面:基层处理→定面层标高→定点、冲筋→洒水湿润→水泥沙浆→面层。踢脚线:基层处理→墙面拉毛→定点、冲筋→洒水湿润→水泥沙浆→面层。外墙装修:基层处理→吊通长线锤确定抹灰厚度→墙面拉毛→定点、冲筋→洒水湿润→抹底灰→弹洞口线→贴面层→下层架→下一层-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4.3施工准备工作4.3.1现场准备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安排临建设施,机械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布置并硬化施工道路。进入现场后及时了解并掌握现场情况,紧密配合建设单位做好水准点和红线的移交。积极协调有关市政、规划、市容、环保、卫生、交通、治安等部门的关系,办理相关手续。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积极组织合格的材料设备进场。4.3.2技术准备收到图纸后,项目工程师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审阅和分析,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和标准等,并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进行图纸会审。根据工程特点及目标要求,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根据施工队伍特点,结合施工要求编制项目技术交底计划4.3.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拟采用地下水,但必须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地下水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水井抽取,建设单位应负责办理此水井的相关手续。办公楼、食堂的饮用水采用城市饮用水,由城市管网接入,其他用水采用地下水。按机具设备的分布情况,合理布置临电线路。临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供电,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原则进行临电布置,总控制箱内设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电力电缆沿电缆沟引至各分控配电箱,用电控制方式为放射式输出,电源用线:总箱至分控箱采用金属铠装电力电缆,分控箱至设备箱采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型电力电缆。4.3.4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见下表-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表4-3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序号工种名称所需工日最高人数1机械工1052普工130253木工911204瓦工2707285混凝土工1002256抹灰工1589357钢筋工601108架子工473109油工1894.4主要施工方法4.4.1土方工程基坑开挖操作方法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度,以利泄水。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作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塌陷。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一般装载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掘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定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不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基础工程施工完毕,通过基础结构验收后,及时进行回填土工作。本建筑物基础较深,应及时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回填地下室四周土。填土前将坑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0mm-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切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500mm。回填土每层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作干容重试验,每层夯实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4.4.2基础工程1、基础垫层:本工程采用100mm厚C10的素混凝土垫层。待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经验收合格办完隐检手续后,测放人员及时标定100mm厚素砼垫层上平的标高控制块,采用组合钢模板支设垫层侧模。垫层砼浇筑前先检查垫层的尺寸及形状是否正确、模板支撑是否牢固。浇筑垫层砼时,派专人随时抽查砼的质量情况。砼表面用尺杆满刮,随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光,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并及时取样,留好试块。2、基础工程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并将钢筋弯钩朝上,连接柱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架管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基础采用组合钢模板,钢架管加扣件支撑体系,必须保证模板的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必须牢固、稳定,支模板前按梁截面尺寸进行拼模,做到拆装简便,周转次数尽量多,同时也要满足吊装和搬运的要求。浇筑砼前,模板、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湿润。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特别注意柱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基础应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左右,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浇筑时,应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基础上的插筋,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移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4.4.3钢筋工程1、材料采购-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钢筋及钢材等材料的采购时,钢筋的质量必须满足最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材质和有关抗震结构的力学性能要求。在采购钢筋前须取得建设单位及本公司材料部门对供应方的批准,所购钢筋必须为优等品,出厂材质证明齐全。2、材质检验钢筋进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按国家有关钢筋标准规定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复试合格方可加工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该批钢筋的加工制作,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它专项检验,如不合格,立即清理出施工现场。3钢筋加工在现场设钢筋加工场地,集中加工成型堆放。柱、梁、板中钢筋的锚固、截断位置及箍筋等构造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钢筋下料单执行,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检查包括:钢筋的平直度、局部曲折、钢筋弯钩、弯折和平直长度、以及钢筋加工尺寸误差是否满足GB50204-2011中有关钢筋加工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盘条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4-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间净尺寸±54、构造柱钢筋构造柱筋的绑扎,应在砌体砌筑前进行,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钢筋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控制,并用绑丝将其绑扎在钢筋外部,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后应进行检查和找正,控制好其垂直度和截面尺寸及标高。5、梁板、楼梯钢筋板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梁的钢筋在下。梁的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压区,即梁的底筋接头放在支座上,梁的面筋接头设在跨中间,箍筋要弯成135°-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交叉点钢筋稠密,要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距不少于30mm,以利浇筑砼。楼板筋绑扎时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搭接、锚固长度均符合要求,绑扎好的钢筋下部垫与砼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1000×1000,呈梅花状布置。注意预留洞等位置处绑扎加强筋。6、钢筋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严把钢筋进场关:凡是进场的钢筋原材均按试验规定抽样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必须经监理审查批准。严把审图关:专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审图和钢筋翻样工作,若钢筋过密一定要提前放样,提前采取措施。控制钢筋下料成型:钢筋成型均在现场加工棚集中加工,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准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到加工现场进行交底,并派专人在加工现场负责监督检查钢筋的加工成型质量。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还要再次经过严格挑选,有效的控制下料成型质量。7、锚固、接头长度要用尺检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坚持两次放线:在梁、板模板支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根据放线调整竖向钢筋位置,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进一步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在柱模板上口加贴模定位定距箍,该箍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构件截面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均匀。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钢筋马凳放在垫块上。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柱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及时清理粘在柱钢筋上的砂浆。钢筋工程施工要严格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工程钢筋采用HRB400级(C),HRB400级钢筋锚固长度为41d。板中留洞小于300mm时,板内钢筋需绕过洞口,不得切断;大于300的洞口按图施工。4.4.4混凝土工程1、砼浇筑-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浇筑前,认真检查钢筋和模板的支撑情况,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安排钢筋工和木工值班,及时发现并解决钢筋移位、模板变形和漏浆问题。楼梯和相应楼层的梁、板同时浇筑。砼堆放要分散,不得太集中。浇筑时,振捣必须密切配合,振捣时不宜接触钢筋及埋件,节点处钢筋较密,宜用同强度等级细石砼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顶板梁振捣时,先用振捣棒振捣,再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30cm,振捣时间10-30s,第一层砼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振捣要及时,不得漏振,振幅不要过大,严禁集中一处强振,应均匀振动,振动后,及时抹平,初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遍,并加强养护,以防干裂。柱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分层振捣,每层振捣厚度不大于50cm,上层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及时发现问题。对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应小心保护,防止变形移位。施工缝留设:柱施工缝为水平缝,留置在主梁下面;梁板原则上不留施工缝,楼板顺次梁方向浇筑,如必须留置施工缝,应在板次梁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应垂直于梁、板,采用钢板网阻挡。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先清除浮动石子,湿润后铺2—3cm与混凝土质量相同的砂浆层,再浇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混凝土养护:现浇板砼抹压后,初凝后浇水养护保持湿润,以保证砼在不失水情况下充分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2、砼工程应注意的问题:不同砼标号都要先做好砼配合比的试配,确定砼配合比,加强管理,设专人负责;顶板砼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严禁上人;浇筑顺序、振捣及养护,严格按分项工程方案措施执行,确保砼强度和外观质量;3、砼振捣:每个砼作业班组固定专人振捣,责任到人,砼养护设专人浇水养护;砼浇筑前,模板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特别要注意下层柱头的清理冲洗,浮渣、松动的石子都要清除干净,先用和砼配比相同的砂浆接浆,坚决杜绝烂根及漏浆现象;掌握好拆模时间,梁柱拆模时,要注意不得碰坏棱角。如有损缺,及时修补。梁、板模板必须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模。4.4.5模板工程1、构造柱模板:-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采用组合钢模板,钢架管支撑。根据柱尺寸提前配板,柱模就位前,先将柱底基层清理干净,弹线并用砂浆找平。柱模固定采用井字架,每500高设一道(注意下箍要紧贴砂浆找平层),找正后扣紧,并用水平杆与内架子连成整体。圈梁支模时,在墙上留架眼,穿横架管,再用斜撑将侧模支牢。2、楼板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钢管立杆@1000,竖向设三道水平立杆,支撑系统采用钢架管,对不够模数的缝隙,可用50mm×70mm的木方垫。支模时,在墙上抄出+50cm标高线,然后据此标高找平模底,以便于支模。楼梯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侧模三角部分用木模镶补,以加快施工速度。模板安装完后,要全面检查,牢固稳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模板的拆除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新进行整体安装。构造柱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支撑及井字架,然后用撬棍轻轻撬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4、楼板、梁模板拆除: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拆楼板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板与梁拆模强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损坏。4.4.6砌筑工程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砌块应上下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150mm,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门洞口需预埋木砖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高<1.2m每边放两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4块,预埋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各专业预埋件均匀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砌筑前应将柱上预埋铁与拉结筋焊牢,墙顶部在装修前斜砌与梁挤紧-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4.4.7屋面工程屋面防水层施工应待找平层充分干燥后进行施工,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控制保温层的含水率,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作排气通道和排气孔,杜绝起鼓的质量通病。工艺:清理基层→基层处理剂→复杂部位的增强处理→基层胶粘剂→铺设卷材→检查验收。基层处理剂的施涂操作方法:用长滚刷蘸满配制好的基层处理剂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上,待4h以上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铺贴卷材前用非硫化密封胶片或自硫化密封胶片作为加强层对阴阳角等部位做加强处理。在转角及立面上,卷材应该自下而上进行铺贴。每铺完一张卷材应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一端开始沿卷材横向用力滚压一遍,以排除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排除空气之前不要踩踏卷材4.4.8装饰工程1、抹灰工程:内墙抹灰为中级抹灰,顶棚抹灰为普通抹灰,抹灰前应对砖墙、楼板等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并将墙上的施工洞堵塞密实。对过于干燥的基层要洒水湿润。抹灰质量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控制。2、外墙面砖:面砖施工时,先自上而下打底子,打底子前要按设计要求对界面进行处理,待底子打好后,按图纸尺寸计算面砖数量,分格弹线,调整分格尺寸,尽量避免裁砖,必要时将非整砖安排在阴角处。所有阳角均要倒角,面砖应整洁,颜色一致,缝隙均匀,表面平整。3、施工顺序: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排砖→浸砖→铺贴面砖→勾缝与擦缝4.4.9脚手架工程1、脚手架的使用要求: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任何人不能随意拆改或取掉安全网架子搭设需经安全员进行安全交底,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如需变更方案,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原审批人批审后方准实施。2、脚手架的拆除:-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体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架子时,作业区周围及进出口处,必须派有专人暸望,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及安全帽,拆除的全部过程中,应指定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担任指挥,并负责拆除、撤料和看护全部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注意架子缺口、崩扣及拆得不合格的地方,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上发生事故。4.5质量安全措施4.5.1质量措施框架柱、梁、板等现浇混凝土使用早强剂,达到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纪录,经甲、乙方等有关单位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浇筑。浇筑时注意保证混凝土浇筑捣实。各种构件运输和堆放都要符合操作规程,现场对方为只要正确,尽量减少二次搬运。每一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位置的正确性,误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对中心线及标高,每层要用仪器测量、校正。严防误差积累。室内装饰的各种顶棚,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按现行规范中级抹灰标准进行。楼地面施工时正值冬季,建议用塑料纸封闭窗口。屋面、厕所等部位的防水工作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达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优良等级。技术管理方面要及时做好材料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及时提出各种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的申请及试块的制作、试验等。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要将质量标准悬挂在现场。做好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产品及工序不予验收。冬雨季施工时,注意场地排水通畅,严禁塔轨下及板类堆放区积水侵泡。注意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注意安全施工。4.5.2安全措施-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脚手架工程搭设前要编制施工方案,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签字生效。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建筑物外侧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防止坠物飞出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及邻道人员的安全。对临边防护及外围防护要编制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建筑物四周、施工出入口搭设安全防护棚,设人行通道。基槽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基槽边与建筑物、构筑物间距离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技术措施。施工现场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布置配电箱。作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护”。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敷设,线路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施工用地范围设围护,有明显标志,以免外人误入工地造成事故。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注意防火。-91-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91- 第4章施工组织部分体会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我们将走上社会,本次设计是对我们四年所学专业知识一次很好的练兵,故我要很好利用这次机会。这次我所做的设计,是一座办公楼的设计,名称为冀东水泥办公楼,属于框架结构。从一开始选题到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绘制各部分的施工图,此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淳淳教导下完成的。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学会运用以往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等实际问题,提高了我的检查研究、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的能力。让我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地走向工作岗位。在此,对各位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啦!!!-9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GB50009-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97(03)G329.抗震构造图集[S].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003.[6]05J*.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JGJ5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LiY,LuXZ,GuanH,YeLP.AnImprovedTieForceMethodforProgressiveCollapseResistanceDesignofReinforcedConcreteFrameStructures[J].EngineeringStructures,2011,33(10):20-23.[14]YongjiuShi,MengWang,YuanqingWang.AnalysisofSeismicBehaviourofWeldedSteelConnectionsandFrameswithDifferentlyConstructedConnections[J].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2012,15(7):67-70.-91- 参考文献-91-参考文献-91-附录谢辞本次设计从选题到完成是在老师的孜孜不倦的教导的完成的,让我在这次设计中充实了所学的知识,弥补了在以往学习上的弱项。在此特向两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次设计也得到了等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此也表示深深的感谢。虽然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是由于学识和水平有限,设计之中还有不足之处,在此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各位老师15个周的精心指导!在此,对各位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啦!!!-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