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50 KB
  • 7页

rj-011 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1、目的为了防止坠落灾害的发生,对楼梯、阶梯和扶手的设置场所和构造予以规定。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需要固定进入设施的所有机械(固定式和移动式)本标准特别适用于作为机器整体组成部分的进入设施,在没有特定标准或国家法规的情况下本标准也适用于进入安装在建筑物内作为建筑物一部分的机械设施,尤其适用于成套运行的大型机组构成的工厂。注:在大型机器的情况下当进入设施如楼梯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或机械的一部分难以决定时使其他要求可能被满足例如建筑物的撤离路线等也可采用本标准本标准也适用于不是永久固定于机器上,而对于机器的某些操作(如更换造纸机的毡垫)可以将其拆除或移到旁边去的进入设施。本标准不适用于提升装置或专为提升人或其他专门装置而设计的可移动的升降平台3、定义A-坡道B-避免的范围c、d、e-楼梯推荐d、f、g-阶梯f、h-直梯3.1直梯具有倾角75°-90°的固定式进入设施。水平构件可以是踏棍踏板等。3.2阶梯具有46°-74°倾角的固定式进入设施。水平构件是踏板。3.3楼梯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具有20°-45°倾角的固定式进入设施。3.4坡道具有0°-10°倾角的固定式进入设施。它具有平添的表面而没有任何分离的水平构件。3.5楼梯和阶梯  可以步行通过的一系列不同高度的连续的水平面(踏板或梯段平台)。3.6上升高度  基面和梯段平台之间的垂直距离。3.7梯段  两个梯段平台之间不间断的部分。3.8级距  两个相邻踏板的突沿之间的水平距离。3.9净空高度  除去斜线以上全部障碍(如梁、管道等)后的最小垂直距离。3.10梯段平台位于一个梯段末端的水平的休息平面。3.11搭接部分overlap  可以水平伸出的遮盖前一平面的踏板部分。3.12楼梯或阶梯的坡度  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间的夹角。3.13竖板高度  两个相邻踏板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3.14踏板  步行上、下楼梯或阶梯时在其上行走的水平表面。3.15踏板突沿  踏板前面的顶边。3.16护栏  防止偶然跌落或偶然进入危险区的装置。它可以装于楼梯、阶段或梯段平台、操作平台,也可以装于通道。3.17扶手预定用手抓住支撑身体的顶部构件。它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护栏的上部零件。3.18自关门容易打开的护栏部分。当该门不是由一个人使其保持打开状态时,它会借助重力或弹簧等自动关闭。3.19踢脚板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  为避免物体由地板平面下落而设置的护栏下部的实体零件4、危险在确定进入设施的形式和位置时要考虑以下主要危险:A)坠落危险B)滑倒危险C)绊倒危险D)过度耗费体力例如长时间爬梯子引起的危险E)由机械引起的危险如--机器的运动部分--机器本身运动(移动式机械)--辐射热表面噪声--蒸汽热的液体F)由机器的环境引起的危险如吸入空气中的有毒物质G)物质或物体的坠落危险(当它们可能对人产生风险时)本标准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人的坠落和过度消耗体力。5、一般要求5.1固定式进入设施的选择要求固定式进入设施应使人能安全方便地进入可预见的需要进入的机器的所有区域和部位。5.2进入设施的优选进入机械设施的选择应按下列顺序选取:A)直接由地面或地板进入(详见5.3.1);B)提升装置坡道或楼梯(详见5.4);C)阶梯或直梯(详见5.5)。5.3进入设施的选择5.3.1基本方案只要有可能应优先选用直接由地面进入或由地板进入尤其是需要经常进入的控制装置或机器的。其他部分均应尽可能在地面或地板上直接达到。如果根据5.3.1直接进入不可能实现应选用下列作为必须进入的基本方案:--提升--具有倾角为3°-10°的适当坡道(见5.4B)--具有30°-38°的倾角的楼梯(见5.4C)5.3.2阶梯或直梯的选择条件5.3.2.1在设计机械时应尽量避免选用阶梯和直梯作为进入设施因为采用它们具有较大的坠落风险并且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5.3.2.2如果按照5.3.1的进入设施不可能,可以考虑选用阶梯或直梯。最终决定应根据风险评价做出,在各种情况下,遗留风险见应在可接受水平上。如果认为遗留风险水平太高,那么机器的基本结构应改变,以便采用更合适的进入通道(见5.3.1和附录A)下面列出了一些可以选用阶梯或直梯的典型事例,最后的选择总是应根据风险评价做出,在大多数情况下,选用阶梯或直梯应满足下列一种以上的条件: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A)垂直距离短;B)预期只是很少使用的通道;注:当估计频繁使用时,应考虑机械的整个寿命期,如果通道需要经常使用,例如机器的装配或安装期间或周期性大修期间,一般不采用阶梯或直梯C)使用通道时不需要携带大的工具备件或其他装备D)预期同时使用通道的只有一个人E)受伤人员的撤离不使用该通道F)机器的结构使其不能使用一般楼梯或其他基本设施(见5.3.1)注:塔式起重机和移动式机器都是例子5.2.2.3对阶梯和直梯之间的选择,见5.55.4提升装置、坡道或楼梯的选择两级平面之间设置楼梯或坡道作为进入设施应优先采用。在提升装置、坡道、楼梯之间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对于下列应用场合提升装置是最好的方案:--需要经常进入几个人;--垂直距离长;--运输重载荷(货物);--除提升装置外总是需要另外一个可替换的撤离路线.B)对于下列应用场合坡道是最好的方案:--垂直距离短;--需要轮式车辆(叉车、手推车等)。坡道的坡度根据使用决定:--手推车或其他运输车辆最大坡度为3°;--机动车辆(如叉车)最大坡度为7°;--步行,最大坡度为10°。注1:对具有一个或两个台阶的楼梯,坡道通常是可取的。注2:坡道的表面的性质对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该表面应具有很好的防滑性。C)楼梯基本方案是坡度在30°-38°之间。5.5阶梯和直梯之间的选择在阶梯和直梯之间做出选择时,至少应考虑A)和B)的内容.A)阶梯的有关安全性能:--如果一个人向下走动并不面向阶梯,他必须十分小心,这样才不至绊倒或坠落;--如果使用者非常小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携带工具、备件等上下阶梯;--根据GB17888.3要求阶梯没有休息平台的最大梯段是3m;--具有60°-70°之间倾角的阶梯只宜选作因空间限制或过程需要的临时进入设施。B)直梯的有关安全性能:--人必须面向直梯并用手扶着。因此,下行时没有类似阶梯那样的坠落危险;--使用直梯更消耗体力:--根据GB17888.4,没有休息平台的最大梯段是10m;--防止直梯的使用者由高处坠落的两种主要防护设施是安全护笼和在刚性锚柱上的防坠器;--当携带气瓶或带有其他一些笨重的装备时(例如消防装备或在毒气泄漏情况下使用的装备)不能使用护笼。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具有个人防坠落保护装置的直梯防跌落能力好于护笼。--如果与导轨式防坠器一起使用的带具与滑动系统不配套则系统支承的锁紧是不可靠的。6、安全要求6.1楼梯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6.1.1级距g和竖板高度h应满足下式:  600≤g+2h≤660  注:α在30°~38°之间。6.1.2踏板的搭接部分应不小于10mm。6.1.3在同一梯段上竖板高度应一致。在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间不能遵守这一高度的情况下,最多可以减少15%。如果经证明是合理的,这一高度也可以增加,例如在某些可移动机器的情况下。6.1.4最上一级踏板应与梯段平台为同一水平面。6.1.5净空高度至少应为2300mm。6.1.6对于单人通过的楼梯,其两斜梁或护栏之间的净宽至少应为600mm,最好为800mm。6.1.7当楼梯频繁地承受几个同时交叉通过的,该宽度应增加至1200mm。当楼梯可以用作人员的撤离路线时,采用这种宽度是必要的。6.1.8一个梯段的上升高度H一般不宜超过3m。在特殊情况下,这一高度也不应超过4m。否则,在连续到达另一梯段之前,需要增加一梯段平台。梯段平台的长度至少应为800mm并大于或等于楼梯的宽度。6.2阶段的安全要求6.2.1竖板的最大高度h应为250mm,最小级距g应为100mm。6.2.2两斜梁或护栏之间的净宽应在500~800mm之间,最好为600mm。6.2.3当机器周围或工业设备中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可能采用这些数值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应提供附加安全设施(例如使踏板的突沿不打滑)。6.2.4在同一梯段,竖板的高度应一致。在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之间不可能遵守这一高度的情况下,该高度可以减小。如果经证明合理,起始平面和第1级踏板之间的高度可以增加,例如在某些可移动机器的情况下。6.2.5净空高度e至少应为2300mm。6.2.6一个梯段的上升高度H不应超过3m。若超过这一高度,在到达另一梯段之前需要增加梯段平台。梯段平台的长度至少应在600mm且不大于阶梯宽度。6.3护栏的安全要求6.3.1只要存在坠落风险就应提供护栏。6.3.2当可能坠落的高度超过500mm时,应安装护栏。6.3.3如果操作平台和机器构架或墙壁之间的间距小于200mm并且构架的防护等效于护栏时,不需要设护栏。但是,当操作平台和相邻的构架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时,要有踢脚板。6.3.4扶手的最小高度应为1100mm。6.3.5护栏至少应包括一根中间横杆或某种其他等效防护。扶手和横杆及横杆与踢脚板之间的自由空间不应超过500mm。6.3.66当用立杆代替横杆时,各立杆之间的水平间距最大为180mm。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6.3.7最小高度为100mm的踢脚板应安置得离基面不大于10mm。6.3.8各支柱轴线间距离应限制在1500mm内。如果超过这一距离,应特别注意支柱的固定强度和固定的装置。6.3.9在中断扶手的情况下,两段护栏间最大净间距不应超过120mm。如有一个大开口,应采用自关门。6.3.10自关门应具有和护栏的扶手与横杆同样高度的扶手和横杆。6.3.11楼梯和阶梯的护栏。6.3.11.1楼梯至少应包含一个扶手。宽度大于或等于1200mm的楼梯及所有阶段均应有两个扶手。6.3.11.2当楼梯的上升高度超过500mm并且斜梁外侧有大于200mm的横向间距时,在其侧边应附加护栏。6.3.11.3扶手的垂直高度至少应为900mm。为了保证安全抓握,扶手的直径应为25~50mm之间的圆形截面或便于用抓握的等效截面。6.3.11.4护栏至少应包括一根横杆或某一等效装置。扶手和横杆之间以及横杆和斜梁之间的净间距不应超过500mm。6.3.11.5除安装固定支撑的下端面以外,在扶手长度方面上,扶手的100mm距离内没有障碍。6.3.12强度判据  护栏应支撑得沿扶手最不利处施加大于或等于Fmin的横向载荷而没有永久变形,并且最大挠度不超过30mm。  Fmin=300N/m×L——L是相邻两支柱轴线间最大距离(图6中的L,单位m)7、附图: 编制时间标准名称编号2009年8月15日楼梯、阶梯和扶手安全技术标准RJ/AJ-0118、参考标准:1、进入机器和工业的固定设施GB17888.12、进入机器和工业的固定设施GB17888.33、进入机器和工业的固定设施GB17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