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6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广西科技大学(筹)毕业设计(论文)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4合同段计算书姓名:学号:班别:专业:系别:指导老师:广西*柳州2012年4月12日-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目录摘要…………………………………………………………………………………3第一部分绪论………………………………………………………………………4一、课题背景……………………………………………………………………………4二、课题意义……………………………………………………………………………4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4第二部分设计资料……………………………………………………………………5一、地形、地貌…………………………………………………………………………5二、河流及水系…………………………………………………………………………5三、气象…………………………………………………………………………………5四、地震…………………………………………………………………………………5五、设计标准……………………………………………………………………………6六、筑路材料……………………………………………………………………………6第三部分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8一、选线…………………………………………………………………………………8二、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81.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82.平纵横综合设计…………………………………………………………………8三、设计方案甲…………………………………………………………………………91.平面线形设计……………………………………………………………………92.纵断面设计……………………………………………………………………13四、设计方案乙………………………………………………………………………151.平面线形设计…………………………………………………………………152.纵断面设计……………………………………………………………………17五、路线方案比选和论证……………………………………………………………18六、道路等级的确定…………………………………………………………………18七、纵断面设计………………………………………………………………………191.线形设计………………………………………………………………………192.纵坡设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93.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94.竖曲线设计要求………………………………………………………………205.纵断面设计步骤………………………………………………………………21八、竖曲线计算………………………………………………………………………22九、横断面设计………………………………………………………………………23-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1.查规范,得各项技术指标……………………………………………………242.横断面设计步骤………………………………………………………………253.超高加宽计算…………………………………………………………………25十、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26第四部分路基设计……………………………………………………………………27一、路基设计…………………………………………………………………………271.路基横断面布置…………………………………………………………………272.路基最小填土高度………………………………………………………………283.路基边坡…………………………………………………………………………284.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285.公路用地宽度…………………………………………………………………286.路基填料…………………………………………………………………………297.路基处理…………………………………………………………………………298.路基防护…………………………………………………………………………309.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3110.填方路基的施工………………………………………………………………3211.边沟的施工……………………………………………………………………32二、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331.路基排水设计……………………………………………………………………332.路面排水设计……………………………………………………………………33第五部分挡土墙设计………………………………………………………………34一、仰斜A式挡土墙设计……………………………………………………………35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37第六部分涵洞设计…………………………………………………………………38一、盖板涵设计………………………………………………………………………38二、盖板涵涵台计算……………………………………………………………………41三、圆管涵设计………………………………………………………………………43第七部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44一、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44二、沥青路面设计……………………………………………………………………51三、水泥混凝土与沥青路面方案的最终选择………………………………………60结束语………………………………………………………………………………61致谢…………………………………………………………………………………62参考文献…………………………………………………………………………………63-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中文摘要[摘要]:本次设计的任务是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4合同段,桩号为K39+000~K41+304.675。沿线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种类多,主要以石灰岩为主,全长2304.675m,设计时速为60km/h.路基宽10.0米,行车道宽7.0米,路面两侧硬路肩宽分别为0.75米和土路肩宽分别为0.75米。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为15cm级配碎石材料。主要完成的设计包括:确定公路等级、选择路线的线形、平曲线要素计算、绘制路线纵断面图、竖曲线要素计算、绘制路线典型横断面图、土石方调配、路线超高计算、设计路面结构、路面防护工程设计、路基排水设计、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同时设计涵洞共6座,其中暗板涵3座,圆管涵3座。[关键字]:平曲线,竖曲线,排水,路基,水泥混凝土路面,涵洞ChineseAbstract[Abstract]:ThisdesigntaskisHuanjiangtoDaShaPosecondaryroadsNO.14contractsection,pileno.intheK39+000~K41+304.675.Alongtherouteofgeologicalstructureismorecomplex,morekindslithology,mainlyinlimestoneprimarily,thelengthis2304.675m,designspeedis60km/h.Thewidthoftheroadbedis10.0meters,thewidthoftherunninglaneis7.0m,thewidthofthetheroadonbothsidesofthehardroadshoulderis0.75metersrespectivelyandthewidthofthedirtroadshoulderis0.75metersrespectively.Theroadshasportlandcementconcretesurfacecourseandcementstabilizedbase,subbaselayeris15cmgradedgravelmaterials.Thedesignofthemaincompletedincluding:surethehighwaygrade,choosetheroutealignmentofhighway,flatcurveelementscalculation,drawroutemap,verticalcurveelementswithinprofilecalculated,drawlinecross-sectionalfigure,typicalconditionsdeployment,highcalculation,designroutepavementstructure,roadsurfaceprotectionengineeringdesign,roadbeddrainagedesign,projectbudgetand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andatthesametime,designsixculverts,whichcontainsthreedarkboardculverts,threecirculartubeculverts.[Keywords]:Planecurve,verticalcurve,drainage,roadbed,cementconcretepavement,culverts.-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一部分绪论一、课题背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便捷支线,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县县通二级公路的重要路网建设项目之一。该路线起于环江县思恩镇,经古宾、都川,终于大沙坡,与贵州省荔波至大沙坡公路相接。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的建成,对促进河池路网及至广西公路的合理布局。进一步改善路网结构,改善黔桂两省区沿线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促进两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课题意义通过本题目使我在进行公路施工图设计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使我们能综合运用大学所学课程,系统地巩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文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等基本技能,掌握公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步骤。同时,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作风,具体解决各种级别公路的设计。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提高我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u%[*;@;9+ (2)平面设计LL6f40hC (3)纵断面设计yMSRUQx (4)路基横断面设计329xo03-[ (5)路基超高、加宽设计*,n7& (6)路基排水系统设计、路基路面结构及材料组成设计z!L0j+ (7)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概预算编制-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二部分设计资料一、地形、地貌公路沿线经过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种类多,主要以石灰岩为主。二、河流及水系公路沿线水系发育,小河溪流众多,地下水为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水体补给,以孔隙水为主。三、气象路线测区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多雨,冬短无严寒,热量充足,多年平均气温约22°C,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约29°C,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约12°C。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10mm,其中4-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约1200mm,全年总蒸发量约1430mm.风向在冬春季(9~3月)东南风占主导,夏秋季(4~8月)东风占主导,风速随季节变化,一般冬季风速大于夏季风速,瞬时极大风速约29m/s。四、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五、设计标准表2-1主要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二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km/h60行车道宽度m2×3.5路基宽度m10桥面全宽m10平曲线半径极限最小m125一般最小m200不设超高最小m1500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最小m1400一般最小m2000凹型极限最小m1000一般最小m1500最大纵坡%6最大超高%8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小桥、涵洞1/50特大,大,中桥1/100车辆荷载等级桥涵、路基公路-Ⅱ级路面标准轴载100kN六、筑路材料本工程项目所使用的筑路材料主要是碎石、片石、砂等。1、石料场:沿线石料主要是花岗岩、石灰岩等,岩石裸露,无土覆盖层,质地坚硬,强度较高,耐磨能力强,可开采为碎(片)石。加工后的石料适用于桥梁、涵洞、路面、防护工程等。各石料强度较好,储存量丰富,均有现成的机耕道或二级公路通往料场。-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2、砂料场:环江河砂含泥量大,产量不足,经实验,不满足路面规范要求,采用陆川砂,交通便利;其它工程可采用机制砂。3、全线水泥拟采用金城水泥厂水泥,在使用前,应对该厂的水泥进行物理和化学试验,符合标准规定后并附带有该水泥合格证书才能使用,以免影响工程质量。4、施工时,碎(片)石、砂等材料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标准规定后才能使用。沥青、钢材等外购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附有合格证书。-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三部分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一、选线本路线设计基本按照我们组的指导老师所提供的地形图进行纸上选线布设。路线走向基本上优先选择与等高线相平行,避免与等高线相垂直。为了使线形优美,在本设计中,回旋曲线:圆曲线:回旋曲线长度之比尽可能在1:1:1左右。平、纵线形的组合时,尽量满足平包纵的原则;除此之外,中线设计的平面线形基本上按照保证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下考虑少占经济作物地、填挖平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保证了平纵线形合理、顺适、曲线优美。本设计拟订了两个方案:甲方案和乙方案,经过方案论证,正选方案为甲方案。二、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1.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①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要注意,若由于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难免时,中间应插入中等曲率的过渡性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②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4)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公路的任何线形是行驶的时间均不宜短于3s,以使驾驶操作不显过分紧张。2.平纵横综合设计(1)线形组合设计要点公路线形设计时是按照先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后进行纵面线形设计的程序进行的。公路线形设计提供给驾驶者的是一条立体的线形。理想的平纵组合是平竖曲线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的大小均衡是保证立体线形协调、平顺、连续的基本要求。-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平纵组合应考虑驾驶员的视觉感受。(2)平纵线形的协调为了保证汽车行使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横三面结合作为主体线形来分析研究,平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组合将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司机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直线上设置竖曲线,经高山地形时,尽量使纵坡偏小,致使不超过最大纵坡6%。经地势较平地区时要满足0.3%的排水纵坡,设计时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方法,以获得较好的视觉和行车效果;透视图的运用,平纵线形配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组合,运用透视图进行检验是很好的方法,设计时对有疑问的路段进行透视图的检验,效果较好;平面与横断面的综合协调主要是超高的设计。(3)线形与环境的协调定线时尽量避开村镇等居民区,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路基填方用土基本可以本庄利用,或是纵向调配,避免了乱开乱挖;注意绿化,对路基边坡应加强绿化和防。三、设计方案甲1.平面线形设计(本设计道路中线有四条平曲线,现只取其中的一条来计算)(1)设计的线形大致如下图所示:图3-1平面线形示意图由图计算出起点、交点、终点的坐标如下:JD0:(499337.5195,2434025.6979)JD1:(499554.0963,2433842.6366)-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JD2:(500129.4807,2433898.6948)JD3:(500349.7186,2434213.3171)JD4:(500907.3131,2434246.1527)JD5:(501070.7070,2434804.3103)º路线长、方位角计算:对于0-1即D01段:因为图在第四象限里,故对于1-2即D12段:因为图在第三象限里,故则转角计算为:同理:其余平曲线的转角计算原理也一样,其结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缓和曲线计算计算原理:设第一缓和曲线长度为Ls1,第二缓和曲线长度为Ls2,且Ls10;凸型竖曲线:ω<02.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为i1和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A.包含抛物线底(顶)部;B.不含抛物线底(顶)部。-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式中:k——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i1——竖曲线顶(底)点处切线的坡度。图3-6竖曲线要素示意图3.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竖曲线长度L或竖曲线半径R:L=Xa-Xb竖曲线切线长T:因为T=T1=T2,则竖曲线外距E: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竖曲线外距E:上半支曲线x=T1时:下半支曲线x=T2时:由于外距是边坡点处的竖距,则E1=E2=E,故T1=T2=T-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九、横断面设计1.查规范,得各项技术指标⑴路基宽度根据规范知道设计基准期为20年,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得公路等级为二级,车道数拟定两车道。再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得二级公路车速为60km/h两车道的路基宽度一般值为10.00m,最小值为8.50m,取设计车道宽度为3.5m,得总车道宽度为3.5×2=7m,又知二级公路车速为60km/h的右侧硬路肩宽度为0.75×2=1.5m,土路肩的宽度为0.75×2=1.5m。⑵路拱坡度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得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拱坡度均为1~2%,故取路拱坡度为2%;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度大1%~2%,故取路肩横向坡度为3%,路拱坡度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⑶路基边坡坡度由(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当H≤20m(H—路基填土高度)时,路基边坡按上下部坡度规定,上下部全取1:1.5设计。⑷护坡道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得,当路肩边缘与路侧取土坑底的高差小于或等于2m时,取土坑内侧坡顶可与路坡脚位相衔接,并采用路堤边坡坡度,当高差大于2m时,应设置宽1m的护坡道;当高差大于6m时,应设置宽2m的护坡道。⑸边沟设计查(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少雨浅挖地段的土质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横断面,其内侧边坡宜采用1:2~1:3,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本设计路段地处微丘区,故宜采用梯形边沟,且底宽为0.5m,深0.5m,内侧边坡坡度为0。2.横断面设计步骤⑴根据外业横断面测量资料点绘横断地面线。⑵根据路线及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横坡、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⑶根据地质调查资料,示出土石界限、设计边坡度,并确定边沟形状和尺寸。⑷绘横断面设计线,又叫“戴帽子”。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边坡、截水沟、加固及防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等。一般直线上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⑸计算横断面面积(含填、挖方面积),并填于图上。-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由图计算并填写逐桩占地宽度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及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汇总表。3.超高加宽值计算《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当圆曲线半径>1500m,可不设超高。当圆曲线半径>250m,可不设加宽。本设计圆曲线半径为都不大于250m,所以本设计要设超高加宽。本设计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所以该设计超高方式是绕内测行车道边缘旋转。即将两侧行车道均绕内测行车道边缘旋转,使之成为一体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内测行车道边缘维持原水平状态。1.超高计算公式如下表:表3-8绕内边线缘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超高位置计算公式备注圆曲线外缘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2.临界断面距超高缓和段起点:=3.加宽值bx=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中线内缘过渡段外缘(或≈)中线内缘图3-7超高过渡方式图-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上表中符号如下:B——行车道宽度(m);bJ——路肩宽度(m);bw——圆曲线的加宽值(m);bx——x距离处的路基加宽值(m);——超高横坡度;——路拱横坡度;——路肩横坡度;x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2.加宽计算公式:式中:Lx----任一点距过渡段起点的距离(m);L-----加宽过渡段长度(m);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m),在该设计中b=0.8m。表3-9超高加宽计算结果(m)桩号个点与设计高之高差路基加宽值---左侧路基边中桩右侧路基边---ZH-K39+150.6290.0000.1150.0000.00K39+160-0.0020.1150.0820.09K39+180-0.0170.1420.2430.28K39+200-0.0550.2080.3870.46HY-K39+235.629-0.1390.3250.6420.80K39+240-0.1390.3250.6420.80K39+260-0.1390.3250.6420.80QZ-K39+278.206-0.1390.3250.6430.80K39+280-0.1390.3250.6430.80K39+300-0.1390.3250.6430.80YH-K39+320.784-0.1390.3250.6430.80K39+340-0.0910.2620.5050.62K39+360-0.0470.1960.3610.43K39+380-0.0110.1300.2180.24K39+400-0.0010.1150.0500.05HZ-K39+405.7840.0000.1150.0000.00-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十、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1.调配要求⑴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⑵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叫经济运距)。⑶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跨越深沟和少做上坡调运。⑷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尽量少占田地,减少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取土和弃土地点应事先同地方商量。⑸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回头曲线路段的土石调运,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竖向调运。2.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表格调配法等,由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调配,具有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的优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法。表格调配法又可有逐桩调运和分段调运两种方式。一般采用分段调用,表格调配法的方法步骤如下:⑴准备工作调配前先要对土石方计算惊醒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深沟、借土位置、弃土位置等条件表于表旁,借调配时考虑。⑵横向调运即计算本桩利用、填缺、挖余,以石代土时填入土方栏,并用符号区分。⑶纵向调运确定经济运距:根据填缺、挖余情况结合调运条件拟定调配方案,确定调运方向和调运起讫点,并用箭头表示。计算调运数量和运距:调配的运距是指计价运距,就是调运挖方中心到填方中心的距离见区免费运距⑷计算借方数量、废方数量和总运量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废方数量=挖余—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总运量=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⑸复核横向调运复核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纵向调运复核填缺=纵向调运方+借方挖余+纵向调运方+废方总调运量复核挖方+借方=填方+借方以上复核一般是按逐页小计进行的,最后应按每公里合计复核。(6)计算计价土石方计价土石方=挖方数量+借方数量-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四部分路基设计一、路基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由横断面设计(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部分及设计任务书可知,路基宽度为10m,其中路面跨度为7m,硬路肩宽度为0.75×2=1.5m,土路肩宽度为0.75×2=1.5m。;路面横坡为2%,硬土路肩横坡为3%。2.路基最小填土高度由前面纵断面设计可知,本段公路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0.225m。3.路基边坡由横断面设计可知(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本公路路基边坡由于路基填土高度均小于12m,且采用1:1.5的坡度,护坡道为2.0m,且由于该段公路非高填土,故不需要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4.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如下表:表4-1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路基压实度(%)二级公路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0~0.80≥95填方0~0.80≥950.80~1.50≥94>1.50≥92注:⑴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⑵特殊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度,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路堤基地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5.公路用地宽度-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根据路基不止形式,填土高度及边坡形式计算路基用地范围,《规范》要求的公路用地宽度界限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二级公路不小于2m,此处设置为2m。6.路基填料沿线筑路用土采用备土形式,取土以利用低产田和被公路分割的边角地以及开挖河道、鱼塘等解决,在填土较高、沉降较大的地段可以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做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底部,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采用同类填料。细粒土做填料,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檫角值较大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填筑。二级公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的规定(如下表),砂类土填筑。表4-2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二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010下路床30~804.010上路堤80~1503.015下路堤150以下2.0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01030~804.010注:①当路床填料CBR值达到表列要求时,可采取掺石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处理②粗粒土(填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7.路基处理(1)一般路基处理原则路基河塘地段,先围堰清淤、排水,然后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1.0m,内倾3%,,并回填5%灰土至原水面(标高按1.0m控制),路基底部-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30cm采用5%石灰土处理,路床顶面以下0~8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路基高度≤2.0m路段,清楚耕植后,将原地面挖至25cm深压实后才可填筑,路床顶面以下均采用掺7%石灰土处理;路基高度>2.0m的路段,路床顶面以下0~6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层,立即底部设3%土拱,土拱设30cm5%石灰土处理层,对于路基中部填土的掺灰,又施工建立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路基压实度的前提下,决定处理的土层及掺灰量。(2)路床处理((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①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上路床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取晾晒,掺石灰等技术措施。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坡度一致。②挖方地段的路床为岩石或土基良好时,可直接利用作为路床,并应整平,碾压密实。地质条件不良或土质松散,渗水,湿软,强度低时,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或掺石灰处理或换填渗水性土等措施,处理深度可视具体情况确定。③填方路基的基底,应视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基底土密实,地面横坡缓于1:5时,路基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地表有树根草皮或腐殖土土应予以处理深除。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路堤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水稻田,湖塘等地段的路基,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掺灰及其它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当为软土地基说,应按特殊路基处理。路基土的掺灰剂量,可根据当地情况实验确定,一般粘质土采用石灰或二灰处理,粗粒土可以采用325号水泥处理。(3)特殊路基处理路基水田地段,先围堰,进行放水或排水挖除淤泥,然后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1.0m,内倾3%,并回填5%灰土至原水面(标高按1.0m来控制),路基底部30cm采用5%石灰土处理,路床顶面以下0~80cm采用7%石灰土处理。8.路基防护路基防护((查JTJ013—9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⑴路基填土高度H<3m说,采用草坪网布被防护,为防止雨水,对土路肩边缘及护坡道的冲刷,草坪网布被在土路肩上铺入土路肩25cm-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在护坡道上铺到边沟内侧为止。而对于高等级道路,则采用六角形空心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本段公路采用六角形空心混凝土预制块。⑵路基填土高度H>3m,时,采用浆砌片石衬砌拱防护,当3≤H≤4m时,设置单层衬砌拱,当4<H≤6m时,设置双层衬砌拱,拱内铺设草坪网布被为保证路面水或坡面水不冲刷护坡道,相应于衬砌拱拱柱部分的护坡道也做铺砌,并设置20号混凝土预制块至边沟内侧。20号混凝土预制块的规格分为两种,拱柱及护脚采用5cm×30cm×50cm的长方体预制块,拱圈部分采用5cm×30cm×65cm的弧形预制块(圆心角30度,内径125cm,外径130cm),预制块间用7.5号砌浆灌注。⑶路线经过河塘地段时,采用浆砌片石满铺防护,并设置勺形基础,浆砌片石护坡厚30cm,下设10cm砂垫层,基础埋深60cm,底宽80cm,个别小的河塘全部填土。⑷桥梁两端各10cm及挖方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满铺防护,路基两侧边沟全部浆砌片石满铺防护,厚25cm。9.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⑴ 路基施工宜以挖作填,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⑵ 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⑶ 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层表面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⑷ 施工过程中,当路堑或边坡内发生地下水渗流时,应根据渗流水的位置及流量大小采取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渗沟等设施降低地下水位。⑸ 排水沟的出口应通至桥涵进出口处。⑹ 取土坑应有规则的形状,坑底应设置纵、横坡度和完整的排水系统。⑺ 当设计未规定取土坑位置或规定的取土坑的贮土量不能满足要求须另寻土源上四,应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力求少占农田和改地造田当地面横坡定于1:10时,路侧取土坑应设在路基上侧,在桥头两侧不宜设取土坑,特殊情况下,可在下游一侧设置,但应留有宽度不小于4。0m的护坡道。取土坑的边坡,内侧宜为1:1.5,外侧宜小于1:1,沿河地段的坑底纵坡可减少至0.1%,沿线取土坑的坑底纵坡不宜小于0.2%,坑底一般宜高出附近水域的常年水位,取土坑的坑底横坡可做成向路线外侧倾斜的单向坡,坡厚为2%~3%,当取土坑坑底宽度大于6m时,可做成向中间倾斜的双向横坡,并在中间设置底宽0.4m的纵向排水沟,当坑底纵坡大于0.5%时,可以不设排水沟。-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当沿河弃土时,不得阻塞河流,挤压挤孔和造成河岸冲刷。10.填方路基的施工⑴土方路基应分层甜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说,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大2%之内。⑵土方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摊铺层厚,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经过经验确定,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底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⑶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厚度,压实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⑷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⑸原地面纵坡大于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⑹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⑺河滩路堤填土,应连同护坡道在内,一并分层填筑,可能受水浸淹部分的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比较好的土料,河槽加宽,加深工程应在修筑路堤前完成,调治构造物应提前修建。⑻两侧取土,提高在3m以内的路堤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并配合平地机分层填平,土的含水量不够多时,用洒水车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⑼填方集中地区路基的施工取土场运距在1km范围内时,可用铲运机运送,辅以推土机开道,翻松硬土,取整取土段,清除障碍等。取土场运距超过1m范围时,可用松土机翻松,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配合洒水车压路机碾压。11.边沟的施工⑴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梯形边沟没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⑵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⑶土质边沟当沟底纵坡大雨3%的应采用加固措施。二、路基路面排水设1.路基排水设计路基地表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跃水井和急流槽,各类地段排水沟应高出设计水位0~2m以上。边沟横断面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坡度为1:1~1:1.5,一级公路的边沟的深度不应小于0.6m,边沟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5%,边沟可采用浆砌片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一级公路当采用M7.5的砂浆强度,边沟长度不宜超过500m,截水沟横断面可采用梯形,边坡视土质而定,一般采用1:10~1:1.5,深度及宽度不宜小于0.5m,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水流通过陡坡地段时可设置跌水等或急流槽,应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拧混凝土预制块砌筑,边墙应高出设计水位0.2m以上,其横断面形式为矩形,槽底应做成粗糙面,厚度为0.2~0.4m,混凝土为0.1~0.3m,跃水的台阶高度可采用0.3~0.6m,台面坡度应为2%~3%,急流槽以纵坡不宜陡于1:1.5,急流槽过长时应分段修筑,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0m。2.路面排水设计本公路的路面排水主要是采用路肩排水措施,主要由拦水带、急流槽和路肩排水沟组成以及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组成。路肩排水设施的纵坡应与路面的纵坡一致,当路面纵坡小于0.3%时,可采用横向分散排水方式将路面水排出路基,但路基填方边坡应进行防护。路堤边坡较高,采用横向分散排水不经济时,应采用纵向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边缘设置排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拦水带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混凝土筑成,拦水带高出路肩12cm,顶宽8~10cm。急流槽的设置距按路肩排水的容许容量计算确定以20m~50m为宜,急流槽可设置在凹形曲线底部及构造物附近,并考虑到地形、边坡状态及其它排水设施的联接。-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五部分挡土墙设计挡土墙(简称挡墙)是支挡路基填土或山坡坡体的墙式结构物。它是支挡土体而承受其侧压力的墙体。它具有阻挡墙后土体下滑,保护路基和收缩坡脚等功能。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用来克服地形或地物的限制和干扰,减少土石方、拆迁和占地数量,防止填土挤压河床和水流冲陶岸边,整治坡体下滑等病害。挡土墙的适用范围:1.路堑开挖深度较大,山坡陡峻,用以降低边坡高度,减少山坡开挖,避免破坏山体平衡。2.地质条件不良,用以支挡可能坍滑的山坡土体或破碎岩层。3.为了避免与其它建筑物(如房屋、铁路、水渠等)干扰或防止多占农田。4.为防止沿河路堤受水流冲刷和淘刷。5.防止陡坡路堤下滑。6.路堤填筑高度较大或是陡坡路堤,为减少土石方、拆迁和占地数量,必须约束坡脚。表5-1挡土墙设计情况序号起止桩号位置墙长(m)形式1K39+540.000~K39+560.000左20仰斜A式2K39+720.000~K39+760.000左40仰斜A式3K40+100.000~K40+120.000左20仰斜A式4K40+760.000~K40+860.000左100仰斜A式5K40+920.000~K41+000.000左80仰斜A式6K41+040.000~K41+100.000左60仰斜A式7K41+180.000~K41+200.000左20仰斜A式8K39+150.629~K39+200.000右49.371仰斜A式9K39+270.000~K39+280.000右10仰斜A式10K39+720.000~K39+760.000右40仰斜A式11K41+060.000~K41+140.000右80仰斜A式12K41+220.000~K41+240.000右20仰斜A式计算:仰斜A式挡墙(K39+540)(现只举例一段进行计算,其他段挡墙形式的计算原理与方法均类似)1、基本参数:-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墙面高度(m):h1=7.13墙背坡度(+,-):N=-0.25墙面坡度:M=0.25墙顶宽度(m):b1=2.22墙趾宽度(m):db=0.5墙趾高度(m):dh=0.5基地内倾坡度:N2=0.22污工砌体容重(KN/m3):r1=20路堤填土高度(m):a=3.0路堤填土坡度:M0=1.5路基宽度(m):b0=7土路基宽度(m):d=0.75填料容重(KN/m3):R=18填料内摩擦角(度):φ=35外摩擦角(度):δ=17.5基底摩擦系数:μ=0.30基底容许承载力:[σ0](KPa)=300挡土墙分段长度(m):L1=102、计算结果:(1)求破裂角θ假设破裂面交与荷载内,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挡墙的总高度:H=8.17m挡墙的基地水平总宽度:B=2.46m40+arctan(-0.25)+17.5=38.464°0.362=0.5933则θ=arctgθ=39.113°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的内侧:堤顶破裂面至墙踵:(H+a)tgθ=9.083m路堤内边线至墙踵:b-Htgα+d=4.50-8.17x(-0.25)+0.75=7.293m荷载内缘至墙踵:b-Htgα+d+b0=14.293m故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与原假设相符,所选用公式正确。则计算图示为:-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图5-1挡土墙计算图示(2)求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1=1.332m=3.66m=3.179m=1.622(3)求主动土压力及作用点位置-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153.849KN=153.568KN=9.295KN=2.334m=3.178m(4)抗滑稳定性检算挡土墙体积V=17.859m3挡土墙自重G=357.19KN=1.310因为kc≥1.3,则抗滑稳定性检算通过。(5)抗倾覆稳定性检算=1.989因为k0≥1.5,则抗倾覆稳定性检算通过。(6)基底应力检算B=2.46m=1.44m=-0.21因为e≤B/6=72.672KPa=225.283KPa因为σmax<σ0,则基地应力检算通过。-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六部分涵洞设计根据地形以及排水的需要,本路段共设涵洞6道,其中圆管涵3道,盖板涵3道。分别设在K39+037.600、K39+300.000、K39+550.000、K39+720.000、K40+100.000、K40+549.365处,洞口采用八字墙和一字墙两种形式,如有挡土墙路段,因地段所限,则洞口形式只能采用一字墙。表6-1涵洞设计基本情况序号桩号跨径形式1K39+037.6002.00x2.00m暗板涵2K39+300.0001x1.00m圆管涵3K39+550.0001.50x1.50m暗板涵4K39+720.0002.00x2.00m暗板涵5K40+100.0001x1.00m圆管涵6K40+549.3651x1.00m圆管涵(现对每种涵洞形式只举一个例子进行计算)一、盖板涵设计(K39+037.600)1.设计资料2车道交角=-45.0度标准跨径:2.0m计算跨径:3.1m设计荷载:汽车-20级;验算荷载:挂车-100盖板材料:25号混凝土Ra=14.5MPaRl=1.55MPaII级钢筋Rg=Rg1=340Mpa2.活载计算(1)汽车顺板跨a汽=13.92m垂直板跨b汽=13.82m垂直压力p汽=3.12kN/m2跨中弯矩M汽=2.73kN.m支点剪力Q汽=3.12kN-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2)挂车顺板跨a挂=14.92m垂直板跨b挂=11.52m垂直压力p挂=5.82kN/m2跨中弯矩M挂=5.09kN.m支点剪力Q挂=5.82kN3.恒载计算土的容重Y=18kN/m3,土的内摩擦角φ=35°盖板顶填土高度H=7.20m填土垂直压力q土=129.67kN/m盖板平均厚度h=36.75cm盖板自重gz=9.19kN/m跨中弯矩M恒=121.52kN.m支点剪力Q恒=138.86kN4.荷载组合组合IMj=149.65kN.mQj=171.00kN组合IIIMj=151.43kN.mQj=173.03kN计算内力Mj=151.43kN.mQj=173.03kN5.截面设计计算板宽:取垂直于行车方向1米宽度跨中板高HB1=38.0cm支点板高HB2=33.0cmag=3.5cmh0=33.9cm钢筋根数11钢筋截面积Ag=22.1210cm26.截面验算(取1米板宽计算)(1)正截面强度验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6.0cm设计弯矩151.99kN.m(2)斜截面剪切强度验算设计剪力176.36kN(3)裂缝宽度-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f0]=0.250f=0.232二、盖板涵涵台计算结果1.设计资料涵台材料:8.号混凝土Ra=2.7MPaRwl=0.54MPa2车道交角-45度标准跨径:2.0m涵台净高:2.0m平均填土高度:7.20m平均板厚:0.4m设计荷载:汽车-20级;验算荷载:挂车-1002.活载计算(1)水平土压力及其产生的弯矩(1)汽车破坏棱体长度l0=4.98m侧压力系数u=0.271换算土层厚度h0=0.12m土压力qA=37.46kN/m2qB=47.21kN/m2Xm=1.019mMmax=21.175kN.m(2)挂车破坏棱体长度l0=4.98m侧压力系数u=0.271换算土层厚度h0=0.12m土压力qA=37.48kN/m2qB=47.24kN/m2Xm=1.019mMmax=21.187kN.m(2)垂直压力计算(1)汽车a=13.92mb=13.82mp=3.12kN/m2-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P=3.12kN(2)挂车a=14.92mb=11.52mp=5.82kN/m2P=5.82kN3.恒载计算X=X汽mP=266.66kNM=-40.49kN.mX=X挂mP=266.66kNM=-40.49kN.m4.荷载组合最不利荷载组合为:桥上无车辆荷载,台背填土破坏棱体上有车辆荷载组合I:M=-6.80kN.mN=320.00kNe0=-0.02m组合III:M=-13.14kN.mN=320.00kNe0=-0.04m5.台身截面强度与稳定验算(极限法)涵台视为上下端简支竖梁,墙身偏心受压.取1米台宽验算组合I:α=0.9926ψ=1.0000αARa/γm=986.11kNψαARa/γm=986.11kN组合III:α=0.9728ψ=1.0000αARa/γm=966.45kNψαARa/γm=966.45kNTSK=85.0cm6.基底应力验算(1)恒载计算P=390.89kNM=2.60kN.m(2)活载计算(1)汽车P=3.12kNM=-0.97kN.m(2)挂车P=5.82kNM=-1.82kN.m(3)荷载组合组合I:P=394.01kNM=1.62kN.m组合III:P=396.71kNM=0.78kN.m-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4)基底应力组合I:σmax=242.37kPaσmin=242.37kPa组合III:σmax=242.15kPaσmin=242.15kPaSJB=40.0cm三、圆管涵设计(K40+100.000)1.设计资料:荷载等级=3汽车--20级,挂车-100车道数=2砼标号=20号砼抗压强度(Ra)=11.0MPa砼弹性模量(Eh)=26000.0MPa钢筋等级=1级钢筋直径(DG)=8mm钢筋抗拉强度(Rg)=240.0MPa钢筋弹性模量(Eg)=210000.0MPa土容重(Rt)=18.0KN/立米土的内摩擦角=35度管节内径(d)=100.0cm外径(D)=120.0cm管璧厚度(DT)=10.0cm管壁内外径的平均半径(R)=55.0管顶填土高度(H)=6.10m2.外力(荷载)计算:填土产生的垂直压力(TZ)=109.76KN/平米管节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GZ)=2.50KN/平米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1)汽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Pq)=3.78KN/平米汽车轮重(Gq)=300.0KN车轮荷载压力横向分布宽度(aq)=12.54m车轮荷载压力纵向分布宽度(bq)=12.64m(2)挂车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Pg)=7.16KN/平米挂车轮重(Gg)=250.0KN挂车荷载压力横向分布宽度(ag)=10.24m挂车荷载压力纵向分布宽度(bg)=13.64m3.内力计算:(1)汽车荷载在截面上产生的弯矩(Mq)=0.11KN-M(2)挂车荷载产生的弯矩(Mg)=0.22KN-M土自重在截面上产生的弯矩(Mtz)=3.32KN-M管自重产生的弯矩(Mgz)=0.28KN-M4.内力组合:最大弯矩(Mmax)=4.55KN-M5.强度验算:(L=0.5M)钢筋外圈圈数=5(L=0.5M)钢筋内圈圈数=5-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L=1M)钢筋外圈圈数=9(L=1M)钢筋内圈圈数=9中性轴位置(X)=1.00cm截面强度(Mj)=6.17KN-M>Mmax=4.55KN-M截面强度验算通过!6.裂缝宽度验算:裂缝宽度(Fmax)=0.175mm<0.2mm满足规范第4.2.6条要求,裂缝宽度验算通过!地基基底应力为:124.9KPa符合规范设计要求。-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第七部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一、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表6-1交通量组成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100KN⑴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①轴载换算:式中:——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轴型和轴载级位数;—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单轴—单轮时,按式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三轴—双轮组时,按式计算。-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表6-2轴载换算结果车型大客车TLK6900后轴64.51.04500.404中货车CA50后轴68.21.07201.577中货车EQ140后轴69.21.07502.074大货车JN150前轴49.07003.220后轴101.61.0902.396特大车日野KB222前轴50.23002.011后轴104.31.0588.397拖挂车五十铃前轴60181.938后轴3x1004.9491506.966注:轴载小于40KN的轴载作用不计。②计算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表设计规范,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20年,安全等级为三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是0.54~0.62取0.60,,则其交通量在中,故属重交通等级。2.初拟路面结构-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两个结构组合方案,分别是以计算法确定路面厚度。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方案一: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16cm。底基层为15cm级配碎石。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5m,长5.0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方案二: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用量5%),厚16cm。垫层为15cm石灰粉煤灰土材料。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5m,长5.0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以下为设计方案(一)的设计层厚度计算:查表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根据二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中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厚16cm;垫层采用级配碎砾石,厚15cm。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5m,长5.0m。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3.确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水泥稳定粒料,级配碎砾石土。设计弯拉强度:,结构层如下:---------------------------------------普通混凝土面层24cm---------------------------------------水泥稳定粒料16cm---------------------------------------级配碎砾石15cm---------------------------------------土基按下式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式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与有关的回归系数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下式计算为:4.计算荷载疲劳应力按下式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v—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根据公路等级,由表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失影响的综合系数按式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5.温度疲劳应力由表Ⅳ区面层最大温度梯度取88(℃/m)。板长5m,,可查图形得普通混凝土板厚。按式,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温度疲劳应力系数,按式计算,查表可得,自然区划为IV区,式中a=0.841,b=0.058,c=1.323,则再由式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查表,二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于三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再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确定可靠度系数。按式∴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24c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6.以下为设计方案(二)的设计层厚度计算:(计算原理与方法同设计方案(一),其结果如下)计算参数行驶方向分配系数0.5车道分配系数1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6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5%混凝土弯拉强度5MPa混凝土弯拉模量31000MPa混凝土面层板长度5m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Ⅳ面层最大温度梯度88℃/m接缝应力折减系数0.87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土基上修筑的基(垫)层层位基(垫)层材料名称厚度(mm)回弹模量(MPa)1水泥稳定粒料16014002石灰粉煤灰土1507503土基38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191.1MPaHB=240r=0.703SPS=1.08SPR=2.78BX=0.64STM=2.11KT=0.5STR=1.05SCR=3.83GSCR=4.33RE=-13.4%计算结果设计车道使用初期标准轴载日作用次数:778路面的设计基准期:20年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14291651路面承受的交通等级:重交通等级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91.1MPa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240mm-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结构层厚度---------------------------------------普通混凝土面层24cm---------------------------------------水泥稳定粒料16cm---------------------------------------石灰粉煤灰土15cm---------------------------------------土基7.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两种方案的面层和基层采用的结构没有多大变化,区别在于底基层不同:方案一为级配碎(砾)石,方案二为石灰粉煤灰土。评价底基层从材料的可选性,以及该地的地质条件,并要考虑到该地区公路的实际应用年限。该公路自然区划为Ⅳ6区,处于Ⅳ6区的粘性土处于中湿或润湿情况。可根据不同的路面潮湿状态采取措施。该区砂砾材料丰富,开采时间不限,且有现成的机耕道通往料场,交通便利,沿线石料主要是石灰岩等,岩石裸露,无土覆盖层,质地坚硬,强度较高,耐磨能力强,可开采为碎(片)石。加工后的石料适用于涵洞、路面、防护工程等。各石料强度较好,储存量丰富,均有现成的机耕道或二级公路通往料场;而石灰粉煤灰等材料在当地较为缺乏,需从外地调运,增加工程成本,另外,从结构性能角度分析,级配碎(砾)石作为底基层,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优于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综合上述内容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案.二、沥青路面设计表6-3交通组成表-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轴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⑴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a.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式中:N—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次/日—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标准轴载,KN—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轴载系数,,m是轴数。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表6-4轴载换算结果车型三湘CK6640后轴37.5111902.666驼铃TLK6900前轴35.116.422515.151后轴64.51122533.402北京BJ130后轴27.2118002.776解放CA50前轴28.716.436010.099后轴68.21136068.118东风EQ140后轴69.21137575.595黄河JN150前轴49.016.4350100.601后轴101.611350375.021日野KB222前轴50.216.415047.900后轴104.311150180.147五十铃EXR181前轴6016.496.243后轴1003.41930.600930.328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b.累计当量轴数计算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2年,两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6~0.7取0.70,=7.5%,累计当量轴次:(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a.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底层底拉应力公式为-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式中:为轴数系数,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09。表6-5轴载换算结果车型驼铃TLK6900后轴64.5112256.740解放CA50后轴68.21136016.849东风EQ140后轴69.21137519.719黄河JN150后轴101.611350397.391日野KB222前轴50.211.851501.119后轴104.311150210.071五十铃EXR181前轴6011.8590.280后轴3x10051945.000697.169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2.初拟路面结构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两个结构组合方案,分别是以计算法确定路面厚度。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设计方案(一)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水泥稳定碎石+18cm级配碎石本方案以水泥稳定碎石为设计层设计方案(二)-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cm石灰粉煤灰碎石+18cm级配砂砾本方案以石灰粉煤灰碎石为设计层以下为设计方案(一)的设计层厚度计算: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为300万次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0cm)、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18cm)。规范规定二级公路的面层由二至三层组成,查规范,采用二层沥青面层,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4cm),下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6cm)。3.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表6-6各层材料抗压模量(20℃)与劈裂强度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劈裂强度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14001.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12001.0水泥稳定碎石?15000.5级配碎石18225—土基—38—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路段处于Ⅳ6区,为土质砂,稠度为1.0,查相关表的土基回弹模量为38.0MPa。5.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的验算。a.设计弯沉值(二级公路)该公路为二级公路,路面等级系数Ac=1.1,,面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或等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设计弯沉值为:b.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①细粒式沥青混凝土②中粒式沥青混凝土③水泥稳定碎石6.设计资料总结设计弯沉值为32.83(0.01mm)相关资料汇总如下表表6-7设计资料汇总(一)材料名称H(cm)20℃抗压模量容许拉应力(MP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14000.631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12000.450水泥稳定碎石?15000.299级配碎石18225—土基—38—表6-8设计资料汇总(二)-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32.83(0.01mm)H(3)=180mmLS=3.2(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H(3)=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H(3)=180m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H(3)=180mm(第1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3)=180mm(第2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3)=330mmσ(3)=0.309MPaH(3)=380mmσ(3)=0.259MPaH(3)=359mm(第3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H(3)=180mm(仅考虑弯沉)H(3)=359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mm----------------------------------------水泥稳定碎石360mm----------------------------------------级配碎石180mm----------------------------------------新建路基-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表6-9设计资料汇总(三)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5.6(0.01mm)第2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8.5(0.01mm)第3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33.3(0.01mm)第4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14.6(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45.1(0.01mm)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第1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1)=-0.172(MPa)第2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2)=-0.122(MPa)第3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3)=0.278(MPa)7.以下为设计方案(二)的设计层厚度计算:[计算原理与方法同设计方案(一),其结果如下]设计参数设计年限12车道系数0.7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7.5%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1903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8957921属中等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1429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6726678属中等交通等级公路等级二级公路-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公路等级系数1.1面层类型系数1路面结构类型系数1路面设计弯沉值:26.9(0.01mm)表6-10各种材料劈裂强度与容许拉应力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4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26.9(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3设计层最小厚度:180(mm)表6-11各种材料抗压模量与容许拉应力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26.9(0.01mm)H(3)=180mmLS=3.2(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H(3)=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H(3)=180m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H(3)=180mm(第1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3)=180mm(第2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3)=280mmσ(3)=0.375MPaH(3)=330mmσ(3)=0.309MPaH(3)=291mm(第3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H(3)=180mm(仅考虑弯沉)H(3)=291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mm----------------------------------------石灰粉煤灰碎石300mm----------------------------------------级配碎石180mm----------------------------------------新建路基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公路等级:二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4标准轴载:BZZ-100表6-12各种材料抗压模量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第1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2(0.01mm)第2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4(0.01mm)第3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9(0.01mm)第4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15.3(0.01mm)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45.1(0.01mm)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第1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1)=-0.201(MPa)第2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2)=-0.136(MPa)第3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3)=0.346(MPa)8.沥青路面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两种方案的面层采用的结构没有多大变化,区别在于基层不同:基层方案一为水泥稳定碎石,方案二为石灰粉煤灰碎石。评价基层从材料的可选性,以及该地的地质条件,并要考虑到该地区公路的实际应用年限。该公路自然区划为Ⅳ6区,处于Ⅳ6区的粘性土处于中湿或润湿情况。可根据不同的路面潮湿状态采取措施。该区砂砾材料丰富,开采时间不限,且有现成的机耕道通往料场,交通便利,沿线石料主要是石灰岩等,岩石裸露,无土覆盖层,质地坚硬,强度较高,耐磨能力强,可开采为碎(片)石。加工后的石料适用于涵洞、路面、防护工程等。各石料强度较好,储存量丰富,均有现成的机耕道或四级道路通往料场。沿线两种方案的基层与垫层在材料方面均满足施工要求;但是,从结构性能角度分析,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与级配碎(砾)石作为垫层,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优于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综合上述内容建议采用第一种方案。三、水泥混凝土与沥青路面方案的最终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期限比较短,路面比较柔软,坐车舒服,但工程造价要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并且受气温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求面层以下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及稳定性都比较高。另外从工程所在区域和气候条件,该二级公路地处亚热带地区,常年温度较高,雨量充沛,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适合,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它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雨水水源充足,降低了工程造价,施工难度也小。修筑水泥路面的材料都可以从本地调入,减少了从运费。从以上的比较来看,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比较适合当地的情况的。-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结束语: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4段施工图设计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设计,自己更熟练地掌握了三个软件——海地、HPDS2003和HPDS2006以及纵横。毕业设计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用海地进行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HPDS2003和HPDS2006做路面设计以及用纵横进行概预算。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到了大学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一番风顺的,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复习并学会了不少东西,自己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是初次设计,设计中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总体的设计体会是,路线设计应在所选定的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的基础上,做出全线总体布局设计方案,然后按总体设计要求,结合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进行路线方案比选、论证,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当采用不同设计速度、技术指标或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等有明显影响时,应作同等深度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路线设计应结合地形、地物条件,并在充分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山地自然灾害、地震、断裂带、筑路材料等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沿线小区域气候(如暴雨中心、雾区、风口)等自然条件,进行方案研究,以选定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致谢:毕业设计从2012年3月10号开始到5月25号,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老师,同时也感谢***等其他老师的关怀和帮助。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另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再次,我要感谢的是我们组的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我们组的同学给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我们每次做设计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能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也是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我亲爱的广西工学院以及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总之,感谢每一位关心过我,爱护过我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导师***老师、***老师等其他老师对我做毕业设计的关怀。-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参考文献:1.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3月2.邓学钧主编.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5月3.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2月4.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10月5.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2月6.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10月7.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9月8.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3月9.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6月10.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12月11.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1月12.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0月13.JTGB04-20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14.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路基》(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5月15.姚祖康主编.公路设计手册《路面》(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7月16.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7.交通部交工发[2007]33号通知发布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概算定额》。18.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3号通知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附录十一,《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基价表》。19.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3号通知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20.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3号通知发布的《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1.交通部工程管理司《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版)、《公路工程国际招标文件范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22.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公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23.《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24.《公路工程投资、估算与概预算编制示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5.《公路工程造价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64-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6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津市一拟建多层旅馆计算书毕业论文
- 学生公寓的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 宿舍楼结构计算书毕业论文
- 市宝石大厦建筑、结构、施工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 德兴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
- 怡景苑住宅小区商住楼设计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 新庄湾联合站工艺设计说明书、计算书毕业论文
- 有计算书的污水处理设计方案参考
- 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 毕业设计框架6层学生公寓计算书
- 水力工程混凝土重力坝_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 水电站枢纽布置---岔管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_secret
-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 油库消防系统改造设计算书毕业论文
- 深圳某住宅项目高支模施工方案(扣件式_满堂脚手架_计算书)(doc毕设论文)
- 渭南市某污水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计算书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