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50 KB
  • 17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调研问卷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调研问卷-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法律地位和属性问题调查表请您在选项前的“□”内画“√”,其他选项不要画其他符号。填写时间:2011年月日填表人员简况:年龄:□30岁以下□30-39岁□40-60岁□60岁以上职业类别:□公路管理□公路专业技术□法律人士□其他行政级别:□副厅级及以上□处级□副处级□科级及以下□无技术职称:□教高级□高级□中级□初级□无工作机构:□交通厅机关□公路质检站□高管局□公路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公路业主总公司□公路业主项目公司□公路研究院□交通设计院□公路咨询公司□公路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养路段□法律机构□其他《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和属性及在公路行业地位1.您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政府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都不是□不清楚如果您选择“都不是”,那么您的理解是:2.您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的法律属性是:□强制性的□只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应强制执行的部分才是强制性的□按照规定的用词,强制程度不一样□指导性的□推荐性的□自愿性的□都不是□不清楚2.1如果您选择是部分强制性的,那么其他部分是:□指导性的□推荐性的□自愿性的2.2如果您选择是指导性或推荐性或自愿性的,那么按照您的理解:□必须执行□有严格要求的必须执行,其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行2.3如果您选择都不是,那么您理解的法律属性是:3.您认为下一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应该是:□法律或法规□国家部门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清楚如果都不是,那么您认为应该是:4.您认为下一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法律属性应该是:□强制性的□部分强制性的□指导性的□推荐性的□自愿性的□都不是□不清楚5.您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在公路行业标准规范体系中的地位是:□高于其他规范的“龙头”标准□集中其他规范重要规定的综合规定□与其他标准规范平等的标准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1.0.1条指出“为统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导公路工程建设,制定本办法。”您理解“指导”一词的含义是:□交通部的指令性要求,根据用词执行□交通部的一般性技术引导,根据实际参考执行□协会的标准、技术权威,应尽量使用□协会的标准、技术权威,根据实际参考使用□其他:-14- 总则部分调查表标准的编制目的1.您认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编制目的是:□为统一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导公路工程建设,制定本标准。□为统一全国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规定,规范公路工程建设活动,制定本标准。□为使全国公路工程建设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您理解的表述如下:交通量的预测年限2.您认为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应该是:1)高速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2)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3)一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4)二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5)三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6)四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3.您认为扩建项目的交通量预测年限应该是:1)高速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2)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3)一级公路□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年4.关于交通量预测年限,您的建议:分期修建5.您认为利用既有一、二级公路改建为分离式路基的高速公路是否可行?□可行□不可行□其他:6.您认为利用既有二级公路采用横向分幅改建四车道分离式路基的高速公路是否可行?□可行□不可行□其他:7.关于分期修建,您的建议:-14- 公路功能分类与分级部分调查表公路功能分类1.在公路技术等级选择中,以什么为依据?□公路功能□交通量□公路功能与交通量□公路网规划2.根据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现状,您认为那种更合适我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及农村公路□其他:3.您认为干线公路的分级,如下哪种合适?□主干线、干线、次干线□主干线、次干线□重要干线、主干线、次干线□高速公路、干线、次干线□其他:4.您认为集散公路还需要再进行细分吗?□主集散公路和次集散公路□不需要再分类5.您认为地方公路(支线公路)还需要再分级吗?□不需要□主要公路、次要公路公路功能分类与分级特征6.您认为主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网)应该具备怎么样的技术等级?□高速公路□由交通量决定7.您认为公路的设计速度的选择是否要考虑公路的功能?□是,功能越重要公路速度应越高□否,主要应由地形决定8.您认为公路功能分类与行政分类如下的对应关系是否合适?□主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国道、省高速公路□次干线—省道□集散公路—县市道路□地方公路—农村公路9.您认为公路功能分类与技术分级如下对应关系是否合适?□主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次干线—一级公路、二级、三级□集散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地方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0.您认为如下公路功能分类与设计速度的对应关系是否合适?□主干线公路:80km/h以上;□干线公路:60km/h;□次干线—40km/h以上□集散公路:40km/h以上□地方公路:20km/h.11.干线公路是否应该对接入口间距进行控制?具体间距多少合适?□需要,500m以上□需要,1km以上□需要2km以上□其他:12.干线公路穿城路段横断面如何处置?□城镇段应该参考城市道路的设计□普通加宽即可13.您认为公路设计服务水平应该由功能决定还是技术等级决定?□功能□技术等级□其他:14.您认为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要给出设计交通量吗?比如四车道高速公路最小设计交通量应该是多少?□不需要□需要,1000pcu以上□需要,15000pcu以上□需要,20000pcu以上-14- 控制要素部分调查表设计车辆分类与折算系数1.您认为目前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车辆分类能否满足实际车辆运行的要求?□能满足□不能满足,现运营车辆的总长有较多车辆大于16m□不能满足,车辆分类太少,特别是载重货车应进行细分。2.在贵省区内,是否存在因设计车辆选用不恰当,如匝道半径太小或曲线段加宽不足等现象,无法满足行车的需要?□没有□有,加长车卡在匝道上□有,在小半径的平曲线段无法通过3.交通量换算的车型分类中,您认为车辆折算系数取值是否合适?存在什么问题?□合适□平原区合适,山区不合适,折算系数偏小□平原区与山区都不合适,系数偏小□大车比例较高的路段不合适,系数偏小□四车道高速公路不合适,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合适□交通量小的路段不合适4.交通量换算的车型分类中,您认为以下车型的折算系数多少合适?□大型车:2、2.5、3、3.5、4或5□拖挂车:3、3.5、4、4.5、5、5.5、6设计速度与流量参数5.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您认为合适吗?□合适□不合适,应该给出具体适应区域□不合适,应该为第20至40位之间的某一值□不合适,不同公路应选用不同的小时交通量6.您认为目前按技术等级确定公路设计服务水平合适吗?□合适□不合适,应该以公路功能为主选取服务水平等级7.您认为目前公路四级服务水平划分是否合适?□合适□不合适,太粗,建议细化8.您认为目前互通立交区服务水平比普通路段降低一级服务水平是否合适?□合适□不合适,容易造成该路段的拥堵9.目前《标准》对设计速度的划分,低速部分级差为10Km/h,而高速部分级差为20Km/h,您认为是否合适?□合适的□不合适,高速部分级差太多10.您认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级差应该为多少?□5km/h□10km/h□15km/h□20km/h11.您认为所有公路设计都应该进行运行速度检验吗?□是□否,设计速度小于100km/h的公路需检验□否,设计速度小于80km/h的公路需检验-14- 路线和交叉部分调查表视距问题1.在设计中是否从安全要求的角度进行视距检验?(设计单位人员回答)□没有专门检验□满足标准规范最低指标要求即认为不存在视距问题2.在现行《标准》关于视距的内容中是否增加互通及平交口设置处识别视距的要求?□应增加□无需增加原因()3.视距计算时,采用何种设计速度为宜?□设计速度*折算系数(现行计算方法)□设计速度□运行速度4.在日常驾车过程中,驾驶员通常会关注路面上多高的物体(物高影响视距)?□高于2CM的□高于10CM的□高于60CM的□所有能看到物体5.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出现错过出口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识别视距相关)?□出口位置不易识别□标志不全或较少□走神未注意到□其他:6.在无中间分隔的公路上行驶,判断不能超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超车视距相关)?□有对向车辆□在弯道上□安全距离不足□其他:7.为了提高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可间隔一定距离在视线良好位置增加用于单向超车的专用车道(即局部三车道),您认为此做法适合我国此类公路吗?□适用□不适用□可试验后看效果原因是()横断面问题8.在贵省区市建设的山区高速公路项目中,出现哪些指标超出《标准》要求?□无□平面指标□纵面指标□平纵面指标□其他:9.您认为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主要的致因排序是(请在选项框中从1-6标注排序):□刹车失效□车辆超载□未合理使用排气等制动□判断和驾驶操作错误□坡度过大,不合理□其他:10.在改善长下坡路段行车安全性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在选项框中从1-6标注排序)□严格限速□刹车降温设施□设置避险车道□设施减速带等□提高对刹车耐高温性能的要求□其他:11.对于必须克服一定高差的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您认为采用哪种纵坡设计方案更有利用大型车辆安全?(可适当阐述理由,并列举实例项目路段供调研)□符合目前技术标准要求的“陡缓相间方案”;□长缓坡(平均不大于3%)方案;□迅速克服高差的小范围陡坡(不超过5~6%)加平缓坡方案。原因()12.您认为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是否需要“平均纵坡”这一总体控制指标?□需要□不需要简要理由()-14- 纵坡设计1.在本省已通车的4车道高速公路中,是否有利用硬路肩改为6车道的工程?□无□存在1-2条□存在3条及以上2.在已建的公路项目中,是否存在路基宽度不满足《标准》要求的现象?□无□存在,具体在什么条件下?()3.贵省不设硬路肩的高速公路,目前运营状态如何?□较好□当交通量时问题较多□与设有硬路肩区别不大4.有无地方性的公路建设标准?□无□有高速公路的□有二级公路的□其他:5.您认为确定公路横断面型式与宽度的首要依据是:□公路等级□公路功能□交通量□其他:6.您认为确定公路横断面型式与宽度的首要依据是:□公路等级□公路功能□交通量□其他:7.您认为标准规范中在规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中央分隔带、行车道、硬路肩等)宽度的同时,是否还需要同时要求横断面的总宽度?:□仅规定各部件宽度就可以了□保持现状原因是()8.您认为设置避险车道的依据是(设计单位人员回答):□下坡向坡度□下坡向坡长□大型货车比例□易出现刹车失灵现象□其他:9.您认为设置爬坡车道的依据是(设计单位人员回答):□上坡坡度□上坡坡长□服务水平□大小车速度差显著□其他:10.您认为高速公路行车道宽度3.75米:□合适的□过宽了,3.5米就够了□不足□其他()11.您认为多车道(6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最内侧车道宽度3.75米:□合适的□过宽了,3.5米就够了□不足□原因()12.您认为《标准》中规定的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合适的□过宽了□不足原因()13.您认为高速公路的右侧硬路肩是否应具备紧急救援通道的功能:□无相邻道路时应具备□均应具备□可有可无原因()14.您认为《标准》中规定的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宽度:□合适的□过宽了□不足□不需要原因()15.您认为《标准》是否应增加多车道(8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的宽度值及设置条件?□应增加□不必规定□原因()平面交叉16.在各级公路项目的平面交叉设计中,有无进行渠化设计?(设计单位人员回答)□均有  □均无  □少数有17.渠化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无标准规范指导□无软件工具□不受重视□其他:18.结合本地区情况,您认为目前标准中对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的间距要求:□较为合理□要求间距过小□要求间距过大□不做要求,因地制宜确定间距19.对于一些城市附近的一级公路留有横向开口(非平面交叉)的现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您认为:□安全隐患突出,应完全禁止□可少量开口,但应加强管理□其他:-14- 路基路面部分调查表路面设计轴载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否有必要规定路面的设计轴载标准?□是□否,在条文说明中进行说明即可□否2、路面标准设计轴载BZZ100是否适应我国目前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是□否,应重新确定标准轴载□否,应用轴载谱3、根据您的经验,采用BZZ100设计的路面结构会存在那些问题?□没有问题□面层早期病害多□基层早期病害多□使用寿命短4、提高设计轴载标准是否会解决目前路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但是仍然必须严格治理超载□否5、提高路面设计轴载标准应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轴载谱□路面的破坏模式□路基顶面的破坏模式□其他_____6、提高设计轴载之后会带来那些实际问题?□公路建设成本增大□公路养护费用增加□相关规范需要重新修订□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其他:7、对于这次《公路工程技术》中关于设计轴载方面的修订,您有什么建议?路基设计洪水频率8、你认为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确定的依据应该是什么?(可多选)□参照桥梁设计洪水频率(现行标准)□根据公路等级□根据公路所属区域地形地貌(平原区、山岭区)□根据公路所属区域降雨分区□公路造价9、您认为在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方设计洪水频率是否应提高标准或单独制定标准?□是□否10、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为多少合适?□1/300□1/100□1/50□1/2511、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一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为多少合适?□1/300□1/100□1/50□1/2512、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二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为多少合适?□1/300□1/100□1/50□1/2513、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三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为多少合适?□1/100□1/50□1/25□按具体情况确定14、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四级及以下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为多少合适□1/100□1/50□1/25□按具体情况确定注:题3、4、5、6和7中,1/100表示百年一遇设计洪水频率-14- 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体系15、您认为是否应补充零填及挖方段路床底面以下压实度的要求□是□否16、您建议零填及挖方段路床底面以下压实度的标准应为:□93%□92%□91%□90%□89%□其他:17、您认为是否应将路基填料CBR指标纳入本标准的路基控制指标(目前在设计与施工规范中有此要求)□是□否18、路基填料CBR标准的确定是否应参照其他规范的要求?□是□否19、您认为是否应将弯沉值指标纳入本标准的路基控制指标(目前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有此要求)□是□否20、弯沉值的确定应通过以下哪个?□土基回弹模量换算的回弹弯沉值□实体工程调研和测试分析□其他:21、您所知的路基施工中对弯沉控制值是多少?□<100□100□100~200□200□>20022、对于这次《公路工程技术》中关于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体系的修订,您还有什么建议?其他有关调研问题23、您认为路面方案(沥青路面、水泥路面)选择的原则或依据是什么□交通量□交通轴载□工程造价□其他:234您认为路基与路面综合设计通过什么指标来体现□路基顶面综合回弹模量□路床弯沉□路床基本要求□其他:25、您认为影响路基路面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交通轴载大小□交通量大小□原材料□设计□施工□工期□其他:26、您认为路侧安全考虑的原则有哪些?27、您认为路基路面改扩建过程中哪些内容需要在本标准进行规定?-14- 桥涵、汽车荷载部分调查表桥梁分类1.您对《标准》中桥梁桥涵分类表在具体应用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否□其他:2.您对《标准》中桥梁分类的规定修改有何建议?桥梁最大纵坡3.目前《标准》中关于桥梁纵坡的规定在具体应用中您是否遇到问题?□是□否问题是:4.您认为桥梁最大纵坡是否有必要规定?□是□否□其他:5.您认为在哪些情况下桥梁最大纵坡有必要比路线最大纵坡缓?□没必要□冰雪严寒地区□城镇周边地区□其他:桥梁宽度6.路桥不同宽度会带来什么问题?□没问题□其他:7.贵省桥梁减宽信息采集:请填写桥梁信息采集表8.对于这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桥梁宽度的修订,您有什么建议?桥梁洪水频率9.您对《标准》中桥梁洪水频率的规定在具体应用中是否遇到问题?□否□是(请说明)10.您对《标准》中桥梁洪水频率的规定修改有何建议?-14- 桥涵使用寿命11.设立桥梁养护设施的标准是什么?□跨度□墩高□地形条件□结构复杂□结构重要性□其他:12.桥梁养护设施的标准是什么?请填写桥梁信息采集表13.对于这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桥涵使用寿命的修订,您有什么建议?汽车荷载14.您认为目前《标准》中规定的汽车荷载是否过于单一?□是□否□其他:15.您所设计、施工或管理的项目中是否提高了车辆荷载的标准?□是□否提高的幅度:16.您认为现《标准》中车辆荷载的标准是否合适?□合适□偏大□偏小17.为适应我国能源运输通道、集装箱运输通道等公路的特点,您认为是否应该在《标准》中增加特殊汽车荷载或验算荷载?□是,应增加□否,不应增加18.对于这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汽车荷载的修订,您有什么建议?-14- 桥梁信息采集表公路名称桥梁所在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他桥梁名称桥梁纵坡(%)桥梁洪水频率桥梁减宽信息接线路面总宽度(m)桥梁总宽(m)桥梁跨径(m)桥梁缩减宽度(m)桥梁车道宽度(m)桥梁总长(m)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辆)设计远景当前实际桥梁减宽对通行的影响□影响大□影响小□无影响□其他桥梁耐久性信息桥梁最大墩高(m)桥梁跨越地形□山地□水面□平地□跨铁路□跨公路桥梁最小墩高(m)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桥梁养护通道/设施□有□无桥梁结构类型□梁桥□拱桥□索桥桥梁养护通道/设施形式□墩顶支座检查平台□检查养护通道□移动检测车/架□其他备注(对其他的说明或建议)1.2.-14- 隧道部分调查表一般规定1.您认为《标准》是否应对路面抗滑性能做相关规定?□是□否□其他:2.隧道内及引道段路面选型原则?□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长及特长隧道洞口沥青混凝土路面、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3.您认为《标准》是否应该对生命线工程中(尤其是高地震区)隧道设计做出相关规定,如优先选用隧道方案?□是□否□其他:隧道分类4.您认为《标准》是否应该仍沿用现有隧道分类标准?□是□否□其他:如果否,请给出您认为合理的隧道分类标准:□提高特长隧道划分起点至:□5km□6km□其他:□增加超长隧道,划分起点为:□5km□6km□其他:□其他:隧道建筑限界5.您认为《标准》中100km/h时隧道左侧、右侧最小侧向宽度的取值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左侧不足、右侧满足□左、右两侧都不足□左侧满足、右侧不足□左右两侧均满足□其他:如果需要加宽,建议加宽多少?□左侧加宽0.25m□左侧加宽0.5m□左侧不加宽□右侧加宽0.25m□右侧加宽0.5m□右侧不加宽6.您认为《标准》中120km/h时隧道左侧、右侧最小侧向宽度的取值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左侧不足、右侧满足□左、右两侧都不足□左侧满足、右侧不足□左右两侧均满足□其他:如果需要加宽,建议加宽多少?□左侧加宽0.25m□左侧加宽0.5m□左侧加宽0.75m□左侧不加宽□右侧加宽0.25m□右侧加宽0.5m□右侧加宽0.75m□右侧不加宽7.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路面可行驶范围内建筑限界限高均保持一致(即E值减小或不设)?□是□否□单洞对向行驶隧道应一致□侧向宽度为25cm时应一致原因:□行车安全□工程造价□其他:8.您认为何种情况下硬路肩应该进洞?□短隧道□隧道群□独立隧道□没有必要□其他:如果硬路肩进洞,您认为其功能是什么?□应急停车道□紧急救援通道□作为一个行车道□其他:9.您认为单洞三车道长及特长隧道内是否需要设紧急停车带?□是□否□其他:10.您对洞内外不同断面的过渡方法有什么建议?□洞外路基宽度大于隧道宽度,直接相接,采用交通工程标线及护栏过渡□洞外路基宽度大于隧道宽度,渐变过渡□其他:11.您认为检修(人行)道多高时会诱使车辆向中线靠拢(即侧壁效应明显)?□40cm□60cm□80cm□100cm□其他:12.您所在的省(市)针对隧道建筑限界是否有补充规定?□是□否如果是,具体内容有哪些?□短隧道与路基同宽□增加隧道净宽□增加隧道净高□其他:-14- 隧道线形13.您认为洞口平面线形一致中能否采用缓和曲线?□是□否□其他:如果是,有哪些限定条件?□仅困难路段□避免存在急剧的方向改变□其他:14.您是否认为洞口纵面线形位于同一竖曲线上即为线形一致?□是□否□其他:如果是,有哪些限定条件?□同一坡度方向上□变坡点距洞口保持一定距离□其他:15.您认为洞口段“3s行程”线形一致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其他:16.您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内可采用的最大纵坡是多少?□3%□4%□5%□6%□其他:您认为二级、三级公路隧道内可采用的最大纵坡是多少?□3%□4%□5%□6%□其他:土建结构与防排水17.您认为《标准》中是否应列入有关隧道使用寿命的要求?□是□否□其他:如果是,您认为多少年合适?□50年□100年□120年□其他:18.您认为《标准》是否有必要增加公路隧道防水等级的规定?□是□否□其他:隧道群19.您认为隧道群应该包括以下哪些隧道?□两座或两座以上间距不大于9s设计速度行程的隧道□两座以上间距大于9s设计速度行程但呈连续分布的隧道□包括以上两种□其他:20.您认为与独立隧道相比,隧道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运营安全?□综合考虑隧道群路段线形设计□建立通风、照明、防灾救灾联动控制体系□设置供救援、临时停靠和减缓疲劳使用的救援联络通道、临时停车场地、遮光棚或景观带等设施□其他:隧道机电工程21.您认为《标准》是否有必要增加隧道交通工程等级?□是□否其他:22.您认为《标准》是否需规定隧道内机电设施的最基本配置要求?□是□否其他:如果是,建议以何种方式给出?□列表给出□仅给出原则性要求其他:您对这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隧道部分的其他修订建议是:-14-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调查统计表隧道名称:累计交通事故:次所属线路:地区:隧道概况(包括隧道长度、线形、交通量、车辆组成等基本信息):事故分项统计(次)事故位置入口中间段出口事故形态追尾车辆刮檫侧翻火灾撞隧道壁驶上检修道刮檫侧壁刮檫拱腰其他事故时间0:0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22:00~24:00事故原因线形问题路面状况天气原因隧道照明建筑限界人为原因其他事故等级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事故车型小客车大客车小货车大货车备注:1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部分调查表总体1、2003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提出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等级及使用范围,您认为?□分级合适□分级不合适□其他:2、针对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的定义和分类,您认为安全设施、声屏障、隧道交通工程是否应属于道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分类比较能够接近工程需求?□安全设施属于道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声屏障、隧道交通工程不属于□安全设施、隧道交通工程属于道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声屏障不属于□安全设施、声屏障、隧道交通工程均属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其他:安全设施3.你认为从投资、使用效果、养护方便性等几方面来比较我国公路防眩板使用效果:□防眩板更好□防眩网更好□使用效果与项目所在地区有关□其他:4.你认为标准中规定安全设施的使用年限:□需要□意义不大□应该在下位规范中规定□其他:监控设施5.公路(高速公路以及低等级公路)监控系统等级分类标准按照以下哪项指标分类更合理:□公路日交通量□公路建设等级标准□车流密度(服务水平)□综合参数(交通量、车道数、设计时速、路线平纵指标、构造物分布、路网构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6.公路监控系统外场设施应实现以下哪些基本功能:□交通量检测□视频监视□报警信息采集□基本交通诱导□交通信息发布□超速检测及提示□异常事件事故判断□特殊路段及特殊天气下交通诱导□警示信息提供□其他:通信设施7.对现阶段全国(区域内)使用统一客服号码的必要性□必须统一□没必要□其他:8.通信管道容量控制原则□仅考虑公路自身的使用量□应考虑租用量□其他:9.高速公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置必要性□有必要□没必要□其他:10.高速公路道路已取消设置紧急电话,您认为现阶段道路设置紧急电话(不含隧道)的必要性□有必要□没必要□其他:收费设施11.收费设施的规划年限设施规划年限匝道收费站主线(联合)收费站收费系统机电设备通车后第5年通车后第10年收费岛、收费广场、地下通道、天棚通车后第15年通车后20年收费站广场用地、站房区用地、建筑和土方工程通车后20年通车后20年□同意□不同意□其他:照明设施12.公路收费广场、互通立交、大桥、隧道、避险车道等是否有必要设置照明?□均有必要设置□均不必要设置□其中应设置17 服务设施13.您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提供()服务。A加油B加水、降温C车辆维修D休息、休闲E厕所F就餐G购物H住宿I医疗救护J气象信息K路况信息L□其他:14.您认为高速公路停车区应提供()服务。A加油B加水、降温C车辆维修D休息、休闲E厕所F就餐G购物H住宿I医疗救护J气象信息K路况信息L□其他:15.您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的间距是()公里,高速公路停车区合理的间距是()公里,服务区与停车区间合理的间距是()公里。16、您认为公共汽车停靠站是否有必要在公路设计阶段设置?□高速公路不必设置,其他等级路有必要设置□高速公路及等级路均有必要设置□高速公路及等级路均不必要设置,应由运输管理部门运营管理规划设置□其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