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MB
  • 167页

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实施手册.doc

  • 1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验证的目的和意义……………………………………………………1一、验证的目的…………………………………………………………1二、验证的理由…………………………………………………………2三、验证的分类…………………………………………………………3四、验证的范围…………………………………………………………4五、验证的程序…………………………………………………………5六、验证的组织机构……………………………………………………5七、验证方案的制定……………………………………………………6八、验证的实施…………………………………………………………7九、验证结果的审批……………………………………………………8第二章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差不多概念……………………………………9166/167 一、生物…………………………………………………………………9二、细菌…………………………………………………………………9三、产品初始污染菌要求………………………………………………9四、消毒…………………………………………………………………11五、灭菌…………………………………………………………………11六、生物指示物…………………………………………………………11七、化学指示物…………………………………………………………12八、环氧乙烷……………………………………………………………12九、166/167 环氧乙烷灭菌机理…………………………………………………13一、环氧乙烷残留量……………………………………………………14十一、灭菌周期…………………………………………………………14十二、环氧乙烷灭菌验证………………………………………………14十三、D值………………………………………………………………14十四、参数放行…………………………………………………………14十五、产品放行…………………………………………………………14十六、半周期法…………………………………………………………14第三章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内容、方法、步骤…………………………16一、验证前预备………………………………………………………16二、安装验证…………………………………………………………18三、运行验证…………………………………………………………19166/167 四、物理性能验证……………………………………………………20五、微生物性能验证…………………………………………………21附录:验证相关表单目录……………………………………………………32第一章验证的目的和意义一、验证的目的每个生产企业在为生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中,都应考虑采纳以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并有一定质量水准的产品的方法。验证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规定要求差不多满足的认可(GB/T6583-1994idtISO8402:1994),是企业优化生产工艺的一个好的途径。验证的目的确实是为生产过程制订必要的参数,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预期的要求。传统的质量治理是建立在质量检验基础上的,而现代的质量治理是建立在质量保证基础上的。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抽样检验是不能保证每件产品全部达到技术要求的,由此,质量保证的理念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把质量建立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提早对原材料、过程中产品进行操纵,这些都喻示人们首先要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进行验证,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166/167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实行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在ISO9001或ISO13485标准的要素中都提出了相关的差不多要求。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讲,在硬件方面,涉及到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内容,在软件方面涉及到工艺、卫生、检验、验证、治理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操纵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当一个新建或改建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厂房完工后,或完成一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后,或编制一项新的工艺方案后,或确定选用新的材料后,下一步工作确实是需要进行验证和确认:1.厂房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2.设备的安装布局是否满足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3.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预期用途,是否进行了风险分析并将风险降低到可同意的范围;4.编制的工艺能否保证产品质量;5.选用的新材料是否对环境或人体产生新的危害。对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讲,验证的要紧目的可概括为:1.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166/167 为降低产品风险,提高安全性,满足预期用途提供了充分的证据;1.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为减少顾客投诉,创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可行的机会;3.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意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意第二方或第三方质量认证提供了可证实性的文件资料。二、验证的理由1、由于政府规范的要求医疗器械的进展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到规范化的治理过程。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提高本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依照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治理的专门要求,结合本国国情,相继制定或修订了医疗器械质量治理规范。在美国,联邦法律授权国家食品药物治理局(FDA)于1978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现行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公布了93/42/EEC《医疗器械指令》,90/385/EEC《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指令》和IVD《实验室用诊断医疗器械指令》三个医疗器械的指令。166/167 在日本,厚生省药务局颁发了《医疗用具质量体系》。在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治理规范》和《医疗器械监督治理条例》。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实施许可证治理。这标志我国医疗器械也同样进入依法治理的新时期。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生产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就必须对产品、工艺和系统进行必要的验证。2、由于质量保证的要求没有工艺验证就不可能专门好地理解和操纵好工艺,也不可能树立起对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方面的信心。验证能够确定一个好的生产过程,制订一个好的生产工艺,能够稳定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的风险,同时提供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机会。工艺验证是质量保证的基础。3、由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经验和一般常识都指出一个验证过的工艺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工艺,能够减少返工,降低不合格,减少损失。在坚持质量标准的同时,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优化是验证的自然结果。166/167 实际上一个工厂在一定程度上都验证过自己的工艺,他们不可能使用那些连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机器和(或)工艺。三、验证的分类医疗器械的验证以形式的不同能够分成系统验证、工艺验证、能力验证;以验证的目的不同能够分成设计验证、预期型验证、同步验证、再验证。1、系统验证是企业通过验证优化产品加工的过程。如以无菌形式提供的医疗器械产品应以最短的加工过程和达到十万级洁净度的生产条件来保证无菌产品对初始污染菌的要求或灭菌前的产品要求,在建筑生产厂房时就应按验证过的加工过程来进行生产布局,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被污染的机会,生产不同的产品所选用的生产设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由此可见,系统验证是全厂性的,是贯穿从建厂初期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系统验证能够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也能够请企业外专家来关心进行。国家已明确规定了加工过程和生产条件的,企业通过验证能够来检验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166/167 2、工艺验证是系统验证在局部的验证,是针对一个工序、一个工艺而进行的验证。生产工艺通过验证得到优化,同时明确受控的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工艺验证是质量保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艺验证能够从整个产品结构来考虑,从人的因素来考虑,也能够从设备条件和治理因素来考虑。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工艺验证。3、能力验证也称过程能力验证。过程能力是指一个过程在质量上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可理解为在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均处于受控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作业能力。企业通过对过程能力的验证,能够合理的安排生产打算。对设备生产能力的验证能够挖掘设备的潜力,合理使用设备,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范围和保养、合理编制维修打算。对人员生产能力的验证,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分工,安排生产任务,并可适时安排培训。在企业,一台高精度注塑机与一台已使用多年的一般注塑机其过程能力是不相同的;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与一名刚进厂的新工人的过程能力也是不相同的。过程能力通常用6倍标准差(6ó)来表示过程能力的大小,关于单侧操纵则用3ó表示。过程能力能够用过程能力指数(Cp)来衡量。过程能力不应与生产能力相混淆。166/167 4、设计验证是在设计的适当时期,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而进行的验证。设计验证的方法有设计评审,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以验证原来的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或进行模型或样机试验。医疗器械在设计时期还需要对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在模拟过程的实验加以验证。风险分析,在动物体外和体内的试验,生物学评价,临床研究和评价均可作为验证的一部分。5、预期型验证是对生产前的工艺、过程、材料等进行的验证,是一般在产品没有历史资料和外来资料借鉴的情况下,依照预先打算好的大纲建立起某个工艺做了书面证据。这时的预期型验证能够认为是确保产品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6、同步验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如工艺在实际贯彻过程中,通过获得的相关资料来证实某项工艺差不多达到预期的规定要求,假如与预期型验证的数据进行比较,能够获得工艺的重现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所采纳的EO灭菌工艺就必须进行灭菌的同步验证,以证明制订的工艺能确保产品合格,确保灭菌效果的有效性。7、再验证是指对差不多验证过的过程、工艺、材料、设备等在运行一定时刻后的验证,或验证过的系统的参数改变时针对改变部分进行的验证确认。在验证能够采纳批阅分析历史数据,对过程重新确认。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与常规操纵》标准中就规定了对验证过的灭菌过程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再验证,确认已验证过的系统是安全的,工艺是可行的、有效的。166/167 验证的目的是识不出重要的工艺参数,确定这些参数的合格范围并提出操纵这些参数的方法。没有中间过程的操纵,验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为了使验证过的工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求各方面的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不要随意改动系统和工艺参数。四、验证的范围就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方面的考虑,依照YY0036的规定,一般需要验证的有原料、运输、机械加工、配件清洗、人工组装、过程操纵、包装、灭菌、产品检测等。,除此之外,需要验证的还有厂房条件、设备、制水、周围环境、人员卫生等。凡是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有关联的、能阻碍产品质量的因素、都应开展验证工作。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验证工作面大量广,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学、生物学、医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五、验证的程序验证工作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是一项全厂性的、综合性的、经常性的工作。生产企业必须对验证及验证结果最终负责。因此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开展工作。验证的一般程序为:1、成立验证工作小组;166/167 1、调查收集有关文献资料;2、组织学习相关标准规范要求;3、咨询有关专家(必要时);4、起草编制验证方案;5、验证实施与协调;6、汇总验证数据,形成验证报告;7、验证文档的治理。六、验证的组织机构由于验证工作在企业不是由某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因此验证工作需要由企业的治理层作出决策,着手策划,同时配备资源,一般是专门设立验证工作小组,能够由质量、生产、技术、采购、安全、设备等部门参加,因此依照不同的验证,验证工作小组也能够是其中几个部门或是汲取其他部门人员参加。参与验证工作小组的人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际间交流的能力和口头及书面沟通的能力。在技术方面有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验证的基础。参加验证的人员应通过必要的培训。在验证过程中,参与部门的要紧职责为:166/167 技术部门:制定验证打算,确定待验证的工艺条件,标准,检验和试验的方法,起草编制验证方案和必要的人员培训方案。并对验证工作提供技术性指导。质量部门:组织验证打算和方案的实施,确定抽样方案、负责检测、评价,确认出具验证结果报告。生产部门:参与验证方案制定,协同组织实施验证方案,收集验证资料,会签验证报告。设备部门:培训操作人员,安装调试设备,确认验证方案中对设备验证要求。生产车间:负责验证工作的现场实施,安排验证过程所必需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为开展好验证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验证的打算和方案应经授权人审核,治理者批准。各职能部门在验证过程中的相互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保证验证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获得正确、完整的验证数据。七、验证方案的制订166/167 验证过程一般有方案的制订,打算书的编制,方案的实施,结果的评价四个步骤。一般来讲验证过程需要对几组方案进行检查或试验,从中选择满足指标、符合要求的结果,将方案转化成生产工艺文件或用来确定生产条件。好的验证是要有一个以上的试验方案,记录的参数适合于进行比较,适合于推断,选定的方案重复性好。当验证项目确认后,验证方案一般包含打算的安排,验证方法的选用,检验和试验方法的确认,验证结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差不多内容如下:1、打算安排;1)成立验证小组2)收集文献资料3)确定验证范围4)编制技术要求5)确定验证步骤6)方案审批2、验证方法选用;1)方法设计2)选用分析3)确认3、检验方法确认;1)方法选用166/167 1)过程出证2)仪器选用3)仪器校准4)确认试验5)再确认4、验证结果;1)评价过程分析2)结果评价3)结果确认4)结果批准。关于无菌医疗器械来讲,涉及到多方面验证项目,其中各项目的验证目的、验证方法不同,因此,在编制验证方案时,要考虑到不同的验证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编制好的验证方案要经授权人审批后实施。当验证方案确定后,就要编制一份验证打算书。验证方案书的内容必须包括对验证对象(如设备、工艺过程、检测方法等)用流程式文字作简单明了的描述,一般的验证方案书可按下列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166/167 1)验证项目名称;2)验证目的;3)验证小组的构成;4)验证依据;5)验证项目;6)验证条件;7)验证方法;8)确认出证;9)结果评价。八、验证的实施在验证打算通过各方协商后,应按照打算的规定去做好预备工作,首先,要检查一下实施验证的一些必需条件,资源是否具备,例如各种标准器、检验化验仪器、试剂、记录仪器、测量仪器等等。这些工具都必须在验证前预备完善。另外,验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记录表格,也应预备完毕,不得随意代用。在验证方案实施前,还应对所有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校准检定,以确保验证的数据正确无误。166/167 在验证实施过程中所有参加验证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对验证方案进行认确实学习,掌握了解所规定的验证方法和要求,及有关的参数引用文件的规定。严格按验证方案的规定去进行操作,检查并记录各种运行状态,确认有关数据。若可能会出现对验证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的情况,能够另外起草一份补充方案,并讲明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和理由,待整个验证工作结束后,再重新改写。补充方案应经原方案批准人审批。九、验证结果的审批验证工作结束以后,验证人员应将验证结果整理汇总,形成一份验证试验报告。在预备验证报告时,可按照验证方案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描述,评价验证最终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工艺参数或标准,对偏离或不符合规定的结果应予以讲明,必要时可重新进行验证。验证报告应包括或参照以下内容:1)灭菌产品的讲明(包括、包装、灭菌柜内的装载图);2)灭菌器的技术条件;3)设施验证数据;4)所有性能的物理记录和生物记录;5)所有仪表记录仪等在进行性能验证时的校准讲明;6)复审和重新验证的方案(如需要);7)验证方案;166/167 1)所用程序的文件资料;2)所有人员的培训记录与证书(复印件);3)文件化操作规程,包括过程界限;4)程序维持与校核。验证报告在获得最终批准之前,所有参加验证方案会签的人员应对其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授权人正式签字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并将验证结果通报有关职能部门,作为制定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一个重要依据。验证结束后,有关的资料应由职能部门负责整理归档,便于今后的验证工作或新的项目实施验证时参考。验证文件、资料的保管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厂房、设备性的验证资料应作为长期保存,生产过程工艺性的验证资料可依照企业情况制订保存期限。第二章环氧乙烷灭菌验证差不多概念一.微生物166/167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看到的低等生物。微生物一般由单细胞构成也有简单的多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并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快速地生长和生殖。微生物的种类繁多,至少十万种以上,按其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生殖。病毒属此类。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仁和核膜,缺乏完整的细胞器。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属此类。由于病毒、细菌、真菌等形态结构、生理活动、代谢产物等不尽相同,它们又可各自进一步分类。必须指出,细菌形态保证在分类中仅仅是初步的鉴定依据,一般需按其生理特征,抗原构造和DNA硷基组成等鉴定。二、细菌166/167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形态微小、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在一定环境下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细菌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致病、免疫等特性有关。细菌个体专门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才能看见。一般以微米(1μm=1/1000mm)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可受菌龄和环境因素的阻碍,其大小有所差异。细菌的外形有球形、杆形、螺形三种差不多形态,分不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产品初始污染菌要求指灭菌前,附着在包装材料和医疗用品上的全部活的微生物之和。灭菌产品管道类内腔≤10cfu/件次,外部≤100cfu/件次;非管道类≤100cfu/件次;敷料类≤100cfu/g;消毒产品≤1000cfu/件次或重量(g)。166/167 应当指出,初始污染菌是产品从原料、加工、外协件、组装、过程检验、车间与职员卫生状况、传递、包装等环节中被污染的,它提供微生物污染信息,了解微生物污染水平,有利于分析污染微生物分类,用以提高产品安全卫生水平。初始污染菌的检验是方法结果,没有一个方法能检出产品存活全部微生物。二种检测方法比较项目GB15980EN1174-1洗涤剂培养基校正因子无菌生理蓝水营养琼脂无含蛋白胨,表面活性剂胰酪大豆琼脂有初始污染菌的检测,灭菌产品分不检验管道内腔与外部染菌数。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如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等,检验管道内初始污染菌尤为重要。附: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初始污染菌数检测:C1采样方法C1.1对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注射针、透析器及各类导管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执行。C1.2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专门医疗用品可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C1.3敷料类可用无菌手续取10g,放入100mL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后取样。166/167 C1.4采样数量:各类产品每批随机抽取10件样品。C2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将每样取5份平行样,检验方法参照GB7918.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查方法》规定执行。计算公式为:平均菌数*稀释倍数菌数/每件次(或g)=—————————件次或重量(g)四、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试验菌杀灭率≥99.9%以上,或对自然菌杀灭率≥90%以上可判为符合消毒使用要求。五、灭菌:使产品无任何类型存活微生物的过程。即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在杀菌试验中为便于给结果做出评价,除有专门规定外,将试验菌芽孢(菌量≥106cfu)灭菌指数达到106,也确实是讲,灭菌后1000000(一百万件)灭菌物中,只同意有一件以下有活的微生物存在,或自然微生物全部杀灭者为灭菌合格≥99.9999%。六、生物指示物166/167 对特定灭菌处理有确定的抗力,并装在内层包装中可供使用的染菌载体。用于监测消毒或灭菌效果。指示物包括指示卡、片、条、带、器等各种形式的指示器件。对用于监测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菌片,试验微生物的额定总数必须不小于1*106cfu。环氧乙烷灭菌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为指示菌,灭活指数达到106。生物指示物分菌片式生物指示物和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二种。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是兼菌片与培养基为一体的生物指示物。生物指示物国家标准:GB18281.2-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生物指示物的性能会受到使用前的贮存环境、使用方法或暴露于灭菌工艺所用技术的阻碍,因此,应遵守生产者的建议进行贮存和使用,而且应当在暴露于灭菌工艺之后,尽快地把生物指示物转至规定条件下复苏。生物指示物超过了规定的有效期不得使用。进行微生物性能鉴定时对生物指示物应选用:1、有卫生许可证与产品注册证的产品;2、产品应符合GB18281.2--2000标准;3、产品应有合格证;应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批号产品,做灭菌验证。166/167 应依照GB1828.2--2000检验含菌量,并符合标准要求。通过活菌计数,进行该数目的追溯性测定。假若所获得的数目是在生产者规定的额定总数-50%和+300%范围之内,或处于生产者规定总数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中间,应判为合格。检验方法:GB18281.2--2000标准附录A七、化学指示物暴露于灭菌工艺后,以显示物质发生物理和(或)化学变化来指示灭菌过程的化学制品。常通过颜色或形态改变来指示杀菌因子强度或消毒灭菌情况。化学指示物包括指示卡、片、条、带、器等各种形式的指示器件。用于指示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化学指示物,常用的有天津大学的圆形纸质化学指示片和美国3M公司的“斑马带”。目前环氧乙烷化学指示物变色原理有三大类:1、酸碱法2、偶氮染料反应法3、特效反应法依照变色原理,化学指示物在使用前或灭菌后应幸免化学物接触,使指示物变色或产生可逆反应。化学指示物国家标准:GB18281.1-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166/167 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八、环氧乙烷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简称EO),又名氧化乙烯,分子式C2H4O,化学结构式CH2-CH2分子量44.05,EO的这种小分子、不稳定三元环结构,使它具有专门强的化学爽朗性和穿透性。在4℃时比重为0.884,沸点10.8℃,因此EO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比空气重,密度为1.52g/cm3,挥发时具有芳香的醚味,可闻出的气味阈值为500~700ppm。EO液体无色透明,可与任何比例的水混溶,也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或油脂。环氧乙烷的蒸气压较大,因此对灭菌物品的穿透力专门强,能够穿透微孔而达到物品的深部,正是由于EO的这种深穿透性,使其具有专门好的灭菌能力,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纳先包装后灭菌的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当它在空气中含量为3%~80%时,就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并释放大量热能,因此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应特不注意这种潜在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166/167 环氧乙烷化学性质爽朗,与催化剂接触可引起聚合反应,这种聚合反应随温度、压力和水量增加而加快。该反应若发生在钢瓶内,可使环氧乙烷颜色加深,产生黄色粘稠状物,堵塞管道,阻碍灭菌效果。故环氧乙烷钢瓶应阴凉保存并规定其有效期。环氧乙烷还可与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CO2,氮气N2)相混合成混合气体,常用的比例环氧乙烷占10%、20%、30%。混合气体安全性好,灭菌时穿透性更好,有益于灭菌效果。应当指出,由于种种缘故,当前我国还有相当多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出厂前灭菌还采纳纯环氧乙烷,随着产品包装质量提高、技术进步,随着混合气体供应商产量增大,成本降低,供应网点增加,工业灭菌中使用安全、有效的混合气体来代替纯环氧乙烷必将是进展趋势。环氧乙烷对人的毒害作用要紧表现在直接接触和吸入。吸入环氧乙烷气体能刺激呼吸道,量多时可发生急性中毒;环氧乙烷气体或液体对皮肤也有毒害作用,若不慎将环氧乙烷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灭菌用环氧乙烷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098-91《工业环氧乙烷》。九、环氧乙烷灭菌机理环氧乙烷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生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孢子,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其杀菌机理要紧是由于EO166/167 能与细菌蛋白质上的羧基(-COOH)、氨基(-NH2)、巯基(-SH)和羟基(-OH)发生烷基化反应使蛋白质失去在差不多代谢中需要的反应基,阻碍了细菌蛋白质正常的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而导致微生物死亡。其反应如下:COOHCOOC2H4OH蛋白质NH2+CH2CH2O蛋白质NHC2H4OHSHS-C2H4OHOHO-C2H4OH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时对湿度有要求。当相对湿度低于25%以下时,不可能达到灭菌,即使延长灭菌时刻也无效。一、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处理后,残留、吸附在物品中环氧乙烷的量。不同的物品环氧乙烷残留量要求不同,目前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出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的要求为不大于10μg/g(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2mg/m3166/167 (GB11721-89《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阻碍环氧乙烷残留量的因素专门多,要紧与材料的组成、包装、灭菌时环氧乙烷浓度、作用时刻及解析方法、季节等因素有关,建议有条件的厂家采纳混合气灭菌及纸塑包装来降低环氧乙烷残留量。十一、灭菌周期实施环氧乙烷灭菌的全过程。在一密闭的柜室内,包括进行去除空气、处理(若采纳)、加入灭菌剂、EO作用、去除EO和换气(若采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十二、环氧乙烷验证按照规定的程序,评价灭菌周期所采纳的工艺技术参数是否达到灭菌要求的方法。十三、D值杀灭90%微生物个体所需的时刻(min)。十四、参数放行依照物理和(或)化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依照样品检验或生物指示物的反应结果,决定产品无菌。目前我国一次性医疗用品行业一般不采纳。十五、产品放行166/167 依照灭菌过程物理参数和生物指示物培养结果来评价灭菌过程,决定产品的放行。生物指示物总是应当与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监测配合在一起使用,以证明灭菌工艺的功效。不管生物指示物获得的结果如何,若灭菌工艺的某物理/化学变量超了规定范围,灭菌周期均应视作未达到预期目标。产品放行中常用的生物学性能鉴定方法之一为半周期法。十六、半周期法除时刻外所有其他过程参数不变情况下,确定无存活菌的EO最短作用时刻。应再重复两次实验来证实该最短灭菌时刻,两次重复试验均应无菌生长。规定的作用时刻应至少为最短灭菌时刻的2倍。半周期法的实际应用方法为:以初始灭菌工艺的灭菌时刻为起点,以试验生物指示物无菌为标准,在保证其他灭菌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逐次将灭菌时刻减半,直至找出试验生物指示物无菌的EO最短作用时刻(时刻临界点)。如:初始灭菌时刻为8hr第1次灭菌循环:灭菌时刻8hr,如无菌;第2次灭菌循环:灭菌时刻4hr,如无菌;第3次灭菌循环:灭菌时刻2hr,如有菌;166/167 第4次灭菌循环:灭菌时刻3hr,如无菌,则3hr为时刻临界点;如有菌,则确定4hr为时刻临界点。第三章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内容、方法、步骤一次性无菌医疗产品的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的要紧内容应依照国家标准: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操纵》中的规定;然而,环氧乙烷是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应特不注意有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指南在常规的验证内容基础上增加保障安全要求的有关验证。一、验证前预备1、验证方案环氧乙烷灭菌验证一般应包含编制验证打算、选用验证方法、确认检验或试验方法、评价验证结果等方面内容。其中编制验证打算时确定验证的步骤是特不重要的。通常的验证步骤是:运行验证安装验证验证前预备微生物性能验证物理性能验证166/167 2、人员应当由有资格的人员来从事环氧乙烷灭菌验证过程中的操作工作、微生物检验工作、设备治理工作及计量器具的治理工作。负责上述工作的人员应依照工作需要分不同意过相应内容的培训: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计量器具校准;物理性能及微生物性能鉴定。人员的资格培训应建立相应的培训情况记录,每套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至少两人,并取得设备操作上岗证。3、产品灭菌的适用性灭菌前应依照环氧乙烷灭菌的特性分析产品对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性。产品的灭菌适用性包括:产品:由产品的用途决定产品是否需要灭菌;产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环氧乙烷气体必须对产品材料具有穿透性。环氧乙烷灭菌的环境不应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产品结构:166/167 环氧乙烷灭菌气体的穿透性不受产品结构的阻碍。环氧乙烷灭菌的条件不应改变产品的结构。产品残留量: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EO残留水平将会阻碍产品对灭菌的适用性。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EO残留量应符合相应标准。产品再灭菌性:当产品需要再次灭菌时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不受阻碍,产品的EO残留量仍符合相关要求。产品最难灭菌部位:依照产品的设计确定灭菌剂最难达到的部位。4、包装1)包装讲明:应包含包装名称、包装材料、包装结构讲明及包装的印刷。应证明包装上的印刷可不能因灭菌而产生不良阻碍。2)包装的物理化学性能:证明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其物理、化学性能能够达到包装设计的预期要求。3)包装的封口强度:166/167 应证明产品包装在灭菌环境下封口强度能保证包装的正常功用。4)包装的阻菌性:应证明产品的包装能确保灭菌后的产品可不能受外界微生物污染源的阻碍。5)包装的储存验证确认;6)包装的机械振动试验;7)包装的渗漏、不透气性、耐压试验;8)再次灭菌的阻碍:应证明产品的包装经再次灭菌后其物理化学性能、封口强度、印刷等均保持其正常功用。5、化学指示物化学指示物的选用应符合GB18282.1-2000标准要求,并验证分承包方的生产资质。6、生物指示物生物指示物的选用应符合GB18282.2-2000标准要求,并验证分承包方的生产资质。7、灭菌剂灭菌用环氧乙烷应符合GB166/167 13098-91标准要求;分承包方应提供质保单、灭菌剂配方、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产品资料并核实验证。8、产品的初始污染菌产品在灭菌前必须进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测试,测试方法参见GB15980-1995标准,并确定产品从包装完毕至灭菌循环开始前的最长滞留时刻。9、加湿用蒸汽加湿用蒸汽须保证不能成为新的微生物污染源,建议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二、安装验证1、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需提供设备的使用讲明书、产品合格证、安全规程、维护保养打算、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要紧技术图纸(安装图、管道图、电气图)、备品备件表等要紧技术资料。2、计量器具校验166/167 灭菌设备上的要紧计量器具,如:温度表、压力表、湿度表、计时器及相应的传感器,在灭菌验证过程中要保证其相应的准确性,其精度符合等级要求。计量器具必须在规定的鉴定周期内使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必须具备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产品合格证及相关的合格证明材料。3、灭菌器供应商的资质证明需提供灭菌器供应商的工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卫生许可证。4、环境要求灭菌车间须达到防爆要求;应安装防爆排风扇;车间远离明火至少30米以上;应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生产区;环氧乙烷储存钢瓶应固定支撑、专用房间并通风阴凉;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2mg/m3(GB11721-89标准)。5、管道的安装灭菌器各种管道应依照其功能标色区分,并在显著位置有相应标志。灭菌器各管道的连接应保证密封、无泄漏。各管道间应保证相应的平行、等距、垂直连接。灭菌器管道与相应的操纵系统、辅助系统间应按安装位置图正确安装。6、电器操纵系统的安装灭菌器中开关、按键、指示灯、操纵仪表、指示仪表、传感器等电器的安装应正确,电器操纵系统应可靠接地。可通过启闭开关、按钮,检查仪表显示的正确性加以验证。166/167 7、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若有)检查主机、显示器、打印机、UPS、操纵机箱的可靠安装、正确连接和正常运行。三、运行验证1、辅助设备的运行验证辅助设备包括真空泵、气泵、循环泵、气化泵(若有)、加热系统(水箱、电热管)、蒸汽发生器(若有)等,依照各辅助设备应有的工作特性,分不接通电源试运转,验证各辅助设备运转的有效性。2、电器操纵系统的运行验证电器操纵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压力系统、气化系统,需验证加热(水箱)温度、灭菌温度、灭菌压力、气化器温度(若有)的上下限操纵,要求各仪表操纵正确、可靠。3、报警系统的运行验证应验证灭菌室超高温报警,灭菌室超高压报警,气化器(若有)超高温报警,灭菌剂(若有)超低温报警,计时器超时报警及开关门报警(若有)。要求报警装置正确、有效。4、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验证应验证计算机系统各部件,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UPS166/167 、操纵机箱等运行的正确性,要求能正常运性,达到预期功能。四、物理性能验证1、真空速率试验验证真空度达到-15Kpa、-50Kpa所需的时刻,要求抽-15Kpa时≤6min,抽-50Kpa时≤30min。注:本指南中所指的压力均指相对压力。2、正压泄漏试验验证灭菌器柜体在正压状态下的密封性。在空载、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加正压至+50Kpa,保压60min,观看柜体压力变化,要求泄漏率≤0.1Kpa/min。3、负压泄漏试验验证灭菌器柜体在负压状态下的密封性。在空载、温度恒定的条件下,预真空至-50Kpa,保压60min,观看柜体压力变化,要求泄漏率≤0.1Kpa/min。4、加湿试验验证加湿系统的有效性。在空载条件下,保持灭菌室温度恒定,预真空至-25~-50Kpa,将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压力加热至0.1Mpa,开始向灭菌室加湿。要求湿度明显变化在30%~85%的范围内。166/167 5、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1)应使用贴触式温度探头直接贴触柜壁来测得空柜室内表面的温度分布;温度探头应放置于能代表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如靠近柜室不受热的位置或柜门,和靠近蒸汽或气体入口的位置。其余的温度探头应均匀分布于整个灭菌器中。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应能提供空柜室内表面和空间的整个温度分布,探头数量要依照灭菌器的设计和灭菌过程技术规范确定。依照经验,通常进行这类温度测量宜采纳以下传感器数量:a)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m3时,至少10个,均匀分布;b)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m3时,体积每增加1m3时,增加1个测点;c)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10m3时,至少20个。3)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4)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3℃。5)空载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的温度传感器分布须有示意图表示。166/167 6、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1)在空灭菌室内放置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探头应放置于能代表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如靠近柜室不受热的位置或柜门,和靠近蒸汽或气体入口的位置。其余的温度探头应均匀分布于整个灭菌器中。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应能提供空柜室内表面和空间的整个温度分布,探头数量要依照灭菌器的设计和灭菌过程技术规范确定。依照经验,通常进行这类温度测量宜采纳以下传感器数量:a)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m3时,至少10个,均匀分布;b)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m3时,体积每增加1m3时,增加1个测点;c)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10m3时,至少20个。3)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4)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3℃。5)空载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的温度传感器分布须有示意图表示。166/167 7、灭菌室满载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灭菌室满载时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1)在灭菌室满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计算方法同上)均匀地分布在灭菌负载包装箱内,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到达灭菌工艺所需温度(如50℃)时,记录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值。2)标准要求所有温度传感器间温度的最大偏差≤±5℃。3)灭菌室负载要有装载模式图。五、微生物性能验证微生物性能验证在灭菌器物理性能验证合格后进行。它验证现用环氧乙烷灭菌工艺是否符合GB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操纵》标准。对新产品、新材料、新包装、新工艺的使用,通过灭菌验证为灭菌工艺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进行微生物性能验证前,需进行负载试验;以及试验用生物指示物的检测(若需要)。微生物性能验证方框图166/167 讲明: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此过程可选择做。阻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专门多,要紧有温度、压力、环氧乙烷浓度、相对湿度等。1、温度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灭菌时刻、对物品的穿透能力与温度紧密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环氧乙烷的杀菌作用加强,同时也能增强其穿透力和缩短灭菌作用的时刻。温度的常规极限通常在27℃-63℃,一般常用的合适温度为50±5℃166/167 。然而当温度高到足以使药物发挥最大作用时,再升高温度,则杀菌作用亦不再加强。在较高的温度下(例如40℃-57℃)环氧乙烷的用量为440mg/L、880mg/L和1500mg/L,其消毒作用是一样的。用环氧乙烷消毒时通过适当的提高温度,能够节约环氧乙烷用量与缩短消毒时刻。1)加温系统温度与均匀性环氧乙烷灭菌柜以热水循环方式加热,依照灭菌柜体积不同,热水循环系统数量也不同,安装试运行或经长期使用后,要检测循环系统的温度与流量是否一致。2)处理(负载试验)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一段时刻的予处理和(或)处理,使被灭菌物品内达到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它同以下因素有关:产品;规格(长*宽*高);数量(箱);总载量(<80%);堆放:装载物品不能接触柜壁,有一定距离间隔,作图示。小包装材料:大小、厚度;中包装材料:大小、厚度、含小包装数;大包装材料:尺寸、含中包装数;水箱温度(℃);被灭菌物品的温度(℃);166/167 3)依照鉴定的实践经验,通常进行这类测量的温度传感器数量与空载时相同。4)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应装入单个包装箱内和其他拟放入灭菌器中任何形式的包装内。5)温度传感器应放置于能代表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如靠近柜室不受热的位置或柜门和靠近蒸汽或气体入口位置。其余的温度探头均匀分布于整个灭菌器中,并作图示。6)全部灭菌时刻内,被灭菌物品应达到规定的最低温度,在气体作用期间的任何指定时刻,产品上的温度波动范围应小于或等于10℃,湿度应不超过±15%。7)温度的设定要考虑对灭菌物品、包装及印刷的阻碍。8)通过试验要得到不同位置升温速率,要表明温度最低点与最高点的位置,同时要探求温度与灭菌效果的关系。9)环境温度的阻碍,我国的环境温度变化专门大,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环境温度阻碍预处理所需时刻。10)规定经最长同意时刻予处理后被灭菌物品的温、湿度。11)灭菌温度参数确定,应依照环境温度,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升温速率、时刻等确定。166/167 12)从予处理区内移出被灭菌物品到灭菌周期开始通过的最长时刻。(通常认为移出时刻60min或更少为可行。)2、预真空(若采纳)预真空度的大小决定残留空气的多少,而残留空气可直接阻止环氧乙烷气体、热、湿气到达被灭菌物品的深层、长管内部。因此灭菌过程尤其是予湿前真空度对灭菌效果阻碍巨大,为使EO在灭菌器柜室和被灭菌物品内均匀分布达到能够重现,加入灭菌剂之前必须操纵柜内残留空气的含量,因为在静态条件下EO不能专门好与空气混合。通常在使用纯EO或与易燃气体混合时,要采纳高度真空排出空气。而关于那些不能承受高度真空排出空气的产品,则通常采纳非易燃的EO与稀释灭菌剂混合气体。一般的做法是靠抽真空将空气排出,但也有用气体置换的方法将空气排出,这要求有专门的安全预防措施,同时需对确定所需气体浓度的排气件进行确认。一般予真空到440mmHG(85Kpa)。预真空要考虑以下因素的阻碍:1)对被灭菌物品,包装的阻碍;2)环氧乙烷的均匀性;与被灭菌物品堆放,灭菌柜设计可能有关。3)等压灭菌与正压灭菌;166/167 4)对湿度的阻碍;5)设定真空度与达到该真空度所需时刻;6)真空持续时刻(保压)。3、环氧乙烷浓度工业上不常采纳低于300mg/L和高于1200mg/L的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低于300mg/L浓度的环氧乙烷气体在实际的工艺时刻内简直可不能产生确实有效的、足够的环氧乙烷分子。高于1200mg/L的浓度可不能缩短工艺的时刻但为了增加工艺所需气体量加以采纳。灭菌的效果是环氧乙烷分子的分子碰撞及受灭菌的生物体决定的。因此,分子越多工艺越有效。用600mg/L环氧乙烷的灭菌工艺比用300mg/L的工艺大约快一倍,用1200mg/L的工艺比用600mg/L工艺又快一倍。然而,考虑到环氧乙烷的费用及残留量等因素,工艺常设计成较低的环氧乙烷浓度。400--600mg/L是当今常用的条件。1)环氧乙烷加入量、加入时所需的时刻、达到最高压力时刻与换气前的最终压力。2)灭菌柜内的环氧乙烷浓度166/167 环氧乙烷的浓度能够用间接法或直接法来监测。间接法可用称重法和压力测量法计算其浓度;直接法可直接采样用气相色谱及远红外分析的方法测得其浓度。a)称重法:假设环氧乙烷和稀释气体均匀分散地进入容器并没有气体从腔体漏出,称取气体钢瓶在加EO前后的重量差异,计算出环氧乙烷浓度。b)压力测量法计算环氧乙烷浓度在初次充气的气体达到温度平衡时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浓度的理论计确实是理想气体定律为基础。引入E.O后,灭菌器内E.O浓度计算方法:AmericonNationalStandandST24-1992计算公式:E.O浓度=(K*P)/(R*T)K:E.O稀释常数P:引入E.O后压力上升值R:气体常数T:引入E.O后,箱体内绝对温度E.O稀释常数表EO/稀释K(mg/gmmole)10%EO/90%稀释4.40×103166/167 12%EO/88%CCL2F21.20×10420%EO/80%C028.80×103100%EO4.40×104气体常数表压力容积克分子温度气体常数大气压毫升克°K82.057大气压升克°K0.08205巴升克°K0.08314公斤/米2升克°K847.80公斤/厘米2升克°K0.08478毫米汞柱升克°K166/167 62.361英寸汞柱升克°K2.4549磅/英寸2立方英尺磅°K10.73注:1大气压=760毫米汞柱=29.92英寸汞柱=14.70磅平方英寸=1.013巴=1.033公斤平方厘米=101.3千帕°K=°C+273;°R=°F+460例:引入EO压力上升值33.88Kpa;引入EO后箱体内温度50.9℃;引入EO浓度100%4.40×104×33.880.08314×(50.9+273)554.2mg/L=C=c)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已成为测量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浓度最广的方法,低浓度可用氢火焰检测器(Fid),高浓度可用热导检测器(TCD)注意:a)采样用安全型仪器b)样品冷聚166/167 c)样品有代表性d)远红外分析大多数气体具有一定特征远红外光谱,可用鉴不气体并测定所含气体量。3)环氧乙烷对不同包装、被灭菌物品的穿透性,在灭菌周期,观看环氧乙烷穿透包装与被灭菌物品到达内腔所需时刻与含量。4)灭菌周期完成后,进入被灭菌物品小包装内环氧乙烷的量,由此能够验证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与灭菌柜内环氧乙烷均匀性。5)环氧乙烷的解析曲线灭菌周期完成后,被灭菌物品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时刻、通风),可由环氧乙烷残留量消逝与时刻(天)的曲线,得出残留量达到标准所需时刻。检测方法:化学法;气相色谱法(CE要求)。不同季节的环氧乙烷消逝曲线不同。观看被灭菌物品,在不同季节(温、湿度)消逝的浓度与时刻(天)曲线。注意样品的保存。4、相对湿度166/167 灭菌物品的含水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环氧乙烷的灭菌作用均有显著的阻碍。当微生物含水量过高,灭菌环境湿度低时,水分的渗透方向是向外的,环氧乙烷不易进入微生物体内,则灭菌效果不行;当微生物含水量低于外环境湿度时,水分向微生物体内渗透,环氧乙烷容易进入,假如微生物不是十分干燥,则灭菌效果较好;当微生物含水量太高,外环境湿度也大,两者处于高湿度动态平衡,由于水分太多,环氧乙烷被稀释或水解,则灭菌效果差,需要提高环氧乙烷浓度或延长作用时刻才能达到灭菌;若微生物太干燥,外环境湿度也低,两者处于低湿度动态平衡,则环氧乙烷不易穿透微生物内部,缺乏烷基乙基化反应所必需的水分子,故灭菌效果专门差,即使延长作用时刻或增加浓度也不能达到灭菌,必须采取加湿措施。在实际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常常用纸或塑料薄膜、纸盒等包着,灭菌过程中一部分水分和环氧乙烷被包装物汲取,因此必须依照灭菌物品及包装物的湿度和汲取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相对湿度。常规的灭菌过程中,将温度升高到50~55℃166/167 及加药前的抽真空都会使水分除掉一部份,使相对湿度降低,因此就需要向灭菌器内加入一些蒸汽,以达到使环氧乙烷可靠地杀灭微生物所需要高的相对湿度。一般理解为,在抽真空后,加药前,现在灭菌器内的湿度应操纵(30--60)%内为宜,若小于20%或大于80%时效果减弱,当相对湿度小于25%,对芽胞不起作用。1)微生物的EO灭活抗性受水分含量的阻碍。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操纵和监测产品所放置环境中大气的湿度,以使其微生物水含量与局部条件达到平衡。在灭菌周期开始前,一般是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如此的预处理能够减少灭菌周期持续的时刻。2)最好采纳灌入蒸汽方法加湿,因为加湿器工作时把未加热弥散为悬浮粒子如转盘加湿器和喷雾器,会对产品造成严峻的微生物污染。若预处理期间不能通过加入蒸汽加湿,则应考虑通过注入微生物含量受控的水和幸免产品再受污染的注水装置来加湿。蒸汽灭菌器的蒸汽质量应适用做预处理和处理加湿。3)加入蒸汽时湿度与压力升高的关系。4)予处理与予真空后,被灭菌物品小包装内湿度<30%应加湿,加多少蒸汽经多少时刻后被灭菌物品小包装袋内湿度>30%,以达到使环氧乙烷有效地杀灭微生物所需要高的湿度,加湿要考虑水蒸汽在灭菌柜内的均匀性。5)阻碍湿度因素被灭菌物品的含水量经予处理、予真空的湿度166/167 包装材料水分蒸发量与吸水量包装材料的水蒸汽透气性车间环境湿度对产品湿度阻碍生物指示物的含水量5、通风产品应放置在规定条件下,持续通风一段时刻。通风可在灭菌器内和(或)单个柜室或房间内进行。EO及其反应产物的残留物可能是有害的。生产厂必须认识到产品中可能有残留物存在。温度、停放时刻、强制气体循环、装载特性、产品与包装材料都对通风的效果有阻碍。测定通风区温度分布的方法,应与推举的测定预处理区温度分布的方法相同。应测定通风区的气流速度和气流分布图。通风:a)时刻和温度;b)柜室内和(或)房间内压力的改变(如有改变);c)空气或其他气体所换气速度;d)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和;e)柜室内和(或)空间内产品的摆放方式和分隔形式。166/167 6、换气抽真空,去除灭菌剂应依照对产品与包装的阻碍,设定规定压力(速率与时刻)。换气的次数与加入清洁空气至大气压力。应差不多去除灭菌柜内的环氧乙烷。出料应开启排风系统,爱护操作职员幸免吸入环氧乙烷。7、微生物性能试验除非能证明与往常经确认的产品、包装或被灭菌物品摆放方式等效,否则必须采纳新的或更改过的产品、包装、被灭菌物品摆放方式、设备或过程参数进行微生物性能鉴定。对等效性的证明,应形成文件。对适用生物指示物应作出规定,并形成文件。做微生物学性能鉴定的产品,应采纳与其常规灭菌相同的包装。微生物学性能鉴定必须通过对符合GB18281.2的生物指示物灭菌,证明该灭菌过程适合产品灭菌。应把这些指示物放置在整个被灭菌物品中具代表性的部位,所选的周期条件对微生物的杀灭力低于通常指定灭菌周期的杀灭力,达到保证无菌。166/167 假如模拟产品灭菌的过程监测器材和指示物一起用于EO灭菌的常规监测,则对过程监测器材的适合性应予证实。EO灭菌指示物应在预处理(若采纳)前放置于被灭菌物品中,同时在整个灭菌周期中保持在该位置。应规定产品的生物负载,并形成文件。相关的国家标准将包括微生物确认方法和常规操纵方法。生物指示物应放于产品中最难灭菌的位置,若产品的设计不能将生物指物放于其最难灭菌地点,则应采纳能提供已知数量活芽胞的芽胞悬液给产品染菌,芽胞悬液应符合GB18281.2标准。使被染菌的产品表面上芽胞均匀地分布于被灭菌物品中,但放置点应包括灭菌条件下最难灭菌的地点。用于生物学性能鉴定的生物指示物的数量应能验证整个被灭菌物品的微生物灭活。放置点的选择可与进行温度监测的位置相同,要想深入了解过程的有效性,应将两个生物指示物放置于每个热电偶的附近。依照已鉴定的实践经验,通常进行这类微生物学试验宜采纳以下生物指示物数量: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小于等于5m3时,至少20个;b)灭菌器柜室可用体积5m3至10m3时,每增加1m3,应增加2个生物指示物;166/167 c)灭菌柜室可用体积大于10m3时,每增加2m3,应增加2个生物指示物。应使用下列通用方法之一进行生物学性能鉴定。注:当采纳下面的方法A或方法B测定作用时刻时,应考虑产品上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当用这些方法测定作用时刻时,还应考虑用于测定灭菌前微生物污染的(各种)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方法A:存活曲线法方法B:部分阴性法EO灭菌指示物应暴露于除时刻外其他参数不变的时刻递增的EO灭菌过程。灭菌后,直接将试验样品浸入适当的培养基内,样品按培养后无菌生长的比例计数,至少包含以下7组灭菌结果:至少有一组试样均显示有菌生长;至少有四组试样中显示部分样品有菌生长(量化区);至少有两组试样显示无菌生长。D值可依照采纳本标准B7所述方法获得的结果求出。方法C:半周期法166/167 本方法是在除时刻外所有其他过程参数不变情况下,确定无存活菌的EO最短作用时刻。应再重复两次实验来证实该最短灭菌时刻,两次重复试验均应表明生物指示物上无菌生长。规定的作用时刻应至少为最短灭菌时刻2倍。还要进行能让存活菌复苏的短周期运转,以证明复苏技术的可靠性。应确定在确认研究中用于复苏生物指示物的条件,并形成文件。在确定培养时刻时,应考虑到EO灭菌后芽胞有可能延迟生长。生物指示物的培养时刻8、生物指示物的长菌检验灭菌后生物指示物应及时转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出被灭菌产品中生物指示物,应幸免交叉污染与实验室污染。经培养后生物指示物的一般肉汤培养基出现混浊,并符合枯草杆菌的特征,判为长菌。如有可疑,将培养物分离在一般琼脂平板上,经1-2天培养,枯草杆菌的菌落为粗糙型,黄色,边缘不整齐,扁平并有粘性。必要时作染色镜检。依照七次微生物性能确认试验及得到数据,计算各参数的均数,标准差与全距。作为验证灭菌工艺与制订灭菌工艺依据。9、二次灭菌对产品阻碍的验证166/167 由于一次灭菌的失败,必须对产品进行第二次灭菌,第二灭菌对产品是否有阻碍呢?应依照标准对产品进行感官、物理、化学各项指标检验。特不对EO残留量和EO反应产物进行监测,需要贮存多少天才能下降到安全水平,产品才能放行。10、车间空气中EO浓度测定检验依据:GB11721-89检验方法:1、比色法2、气相色谱法比色法:原理:环氧乙烷经酸水解成乙二醇,乙二醇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甲醛,甲醛与发色剂作用生成紫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可求得环氧乙烷含量。采样:0.5L/min10--20min正常生产时灭菌完成出箱时采样点:依照灭菌车间大小分布,工人操作点,采样高度工人呼吸带标准EO浓度:1mg/m3166/167 11、废水中EO浓度测定检验依据:EN550检验方法:气相色谱顶空分析法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依照气一液分配定律测定样品中EO含量操作:依照GB/T14233.1--1998。最好用六通阀进样,重现性好。评估:气相色谱法直接检测废水中EO含量,因废水经加酸处理变成乙二醇,因此用比色法结果不能反映出废水EO含量,结果偏高。12、噪音请环保部门测定附录: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相关表单环氧乙烷灭菌验证相关表单一览表验证项目表单序号166/167 一、验证前的预备1、环氧乙烷灭菌验证人员资格确认表EO表0012、产品灭菌的适用性①、产品确认表EO表002②、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验证确认表EO表003③、环氧乙烷残留量验证确认表EO表004④、再次灭菌的阻碍验证确认表EO表0054、化学指示物适用性验证确认表EO表006化学指示物文件资料验证记录EO表006-15、生物指示物适用性验证确认表EO表007生物指示物文件资料验证记录EO表007-1生物指示物含菌量检验记录EO表007-26、灭菌剂适用性验证确认表EO表008灭菌剂文件资料验证记录EO表008-17、产品的初始污染菌确认表EO表009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验记录EO表009-18、加湿用蒸汽确认表EO表010加湿用蒸汽质量检验记录EO表010-1二、包装①、小包装透析纸阻菌性能验证确认表EO表011小包装透析纸阻菌性能验证记录EO表011-1②、小包装贮存验证确认表EO表012小包装贮存验证记录EO表012-1③、小包装机械振动试验确认表EO表013小包装机械振动试验记录EO表013-1④、小包装渗漏验证确认表EO表014小包装渗漏试验记录EO表014-1⑤、小包装不透气性验证确认表EO表015小包装不透气性试验记录EO表015-1⑥、小包装封口验证确认表EO表016小包装封口粘合性能试验记录EO表016-1小包装耐压试验记录EO表016-2⑦、再次灭菌的阻碍EO表017166/167 续前表三、安装验证1、设备的相关资料确认表EO表018设备的相关资料确认记录EO表018-12、环境确认表EO表0193、相关计量器具校验确认表EO表020相关计量器具校验记录EO表020-14、灭菌器的安装确认表EO表021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确认记录EO表021-1灭菌器安装系统完整、准确性确认记录EO表021-25、电器操纵系统的安装确认表EO表022电器操纵系统的安装确认记录EO表022-16、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确认表EO表023166/167 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确认记录EO表023-1四、运行验证1、电器操纵系统的运行验证确认表EO表024电器操纵系统的运行验证记录EO表024-12、辅助设备的运行验证确认表EO表025辅助设备的运行验证记录EO表025-13、报警系统的运行验证确认表EO表026报警系统的运行验证记录EO表026-14、计算机系统运行验证确认表EO表027计算机系统运行验证记录EO表027-1五、物理性能验证1、真空速率验证确认表EO表028真空速率验证记录EO表028-12、正压泄漏验证确认表EO表029正压泄漏验证记录EO表029-13、真空泄漏验证确认表EO表030真空泄漏验证记录EO表030-14、加湿系统验证确认表EO表031加湿系统验证记录EO表031-15、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确认表EO表032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EO表032-1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EO表032-2续前表五、物理性能验证6、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确认表EO表033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EO表033-1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EO表033-27、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验证确认表EO表034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EO表034-1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EO表034-2六、微生物性能验证1、微生物性能验证确认表EO表035微生物性能验证记录EO表035-1生物指示物布点图和负载装载模式图EO表035-2初始灭菌工艺EO表035-3166/167 确认的有效灭菌工艺EO表035-4灭菌柜(室)换气记录EO表035-5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1环氧乙烷灭菌验证人员资格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参加验证的人员具备正确从事验证活动的资格验证要求:1、至少有两人经培训合格的验证人员;2、参与验证的人员与培训记录相符。验证依据:GB18279—2000166/167 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人员专业:□设备治理□操作□微生物检验□计量治理验证内容:记录确认1、环氧乙烷灭菌差不多常识□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2、设备规格性能□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3、设备安装□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4、计量器具校准□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5、灭菌参数设定□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6、设备操作□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7、设备维护□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8、物理性能鉴定□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9、微生物性能鉴定□合格□不合格培训记录单号_______验证方法:检查相应的培训记录相关文档:1、培训记录2、操作上岗证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2166/167 产品灭菌的适用性(1)产品讲明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产品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从产品的设计要求方面确认产品是否适用环氧乙烷灭菌验证依据:产品的技术文档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1、产品名称2、材料3、产品结构讲明(附图)4、确定产品最难灭菌部位相关文档:产品技术文档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3产品灭菌的适用性(2)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产品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其物理、化学性能达到产品设计的预期要求验证依据:产品技术文档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确认记录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产品的技术指标)□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产品技术文档相关文档:1、采样及灭菌参数记录;2、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4166/167 产品灭菌的适用性(3)环氧乙烷残留量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产品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环氧乙烷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验证依据:GB15980-1995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确认记录环氧乙烷残留量□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15980—1995.附录G相关文档:1、采样及灭菌参数2、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5产品灭菌的适用性(4)再次灭菌的阻碍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产品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如同意再次灭菌,应确保产品经再次灭菌后,其物理、化学性能和环氧乙烷残留量符合相关要求。验证依据:GB15980-1995,产品技术文档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确认记录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产品的技术指标)□合格□不合格2、产品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参见GB15980-1995和产品技术文档相关文档:1、采样灭菌参数2、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6化学指示物适用性验证确认表166/167 验证目的:确认化学指示物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1、采购符合法规要求2、产品符合产品标准要求验证依据:GB18282·1—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生产企业:验证内容:资料(记录)确认1、分承包方有关资料□合格□不合格2、法定的生产许可证□合格□不合格3、法定的卫生许可证□合格□不合格4、化学指示物样品①灭菌前样品□合格□不合格②灭菌后样品□合格□不合格5、进货检验文件资料□合格□不合格6、产品标准□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实相关资料相关文档:文件资料明细表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166/167 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6—1化学指示物适用性验证文件资料明细表序号文件资料名称编(证)号有效期备注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07生物指示物灭菌的适用性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定生物指示物对灭菌过程的适应性验证要求:1、采购符合法规要求2、产品符合产品标准要求验证依据:GB18282·2—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生产企业:验证内容:资料(记录)确认1、分承包方有关资料□合格□不合格2、法定的卫生许可证□合格□不合格3、法定的生产许可证□合格□不合格4、产品检测报告□合格□不合格5、进货检验文件资料①进货检验技术文件□合格□不合格②进货检验记录、报告□合格□不合格6、产品标准□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实相关资料相关文档:生物指示物灭菌适用性验证文件资料明细表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7—1生物指示物灭菌适用性验证文件资料明细表序号文件资料名称编(证)号有效期备注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7—2生物指示物含菌量检验记录菌种:生产批号:含菌量:供应商:检验时刻:检验人员:检验依据:检验方法:生物指示物预处理:稀释倍数:接种数量:166/167 结果编号培养后长菌数计算结果判定: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08环氧乙烷灭菌剂适用性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环氧乙烷灭菌剂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1、采购符合法律要求2、产品符合标准要求验证依据:GB13098—1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生产企业:验证内容:资料(记录)确认1、分承包方有关资料□合格□不合格2、产品质保单□合格□不合格3、进货检验文件资料①进货检验技术文件□合格□不合格②进货检验记录报告□合格□不合格4、产品标准□合格□不合格5、现场目测EO灭菌剂质量□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实相关资料相关文档:环氧乙烷灭菌剂灭菌适用性验证文件资料明细表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8—1环氧乙烷灭菌剂灭菌适用性验证文件资料明细表序号文件资料名称编(证)号有效期备注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9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初始污染菌符合性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产品初始污染菌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初始污染菌数应符合要求166/167 验证依据:GB15980—1995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验证项目:资料(确认)记录产品进入灭菌循环前的初始污染菌试验□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按GB15980—1995附录C文档:1、无菌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检验记录2、采样及灭菌参数3、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09—1166/167 无菌医疗器械初始污染菌试验记录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抽样时刻:抽样地点:抽样数量:10支(套)检验依据:GB15980—1995检验方法:GB15980—1995培养基名称:编号:供应商:样品编号12345678910含菌量(cfu/set)空白对比样品编号12含菌量(cfu/set)结论:166/167 检验员: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0无菌医疗器械灭菌加湿用蒸汽质量适用性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加湿用蒸汽质量对灭菌的适用性验证要求:证明蒸汽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并保证使其不能成为新的微生物污染源验证依据:蒸汽用水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内容:资料(确认)记录1、蒸汽用水技术文件□合格□不合格2、蒸汽用水检测□合格□不合格3、蒸汽用水的含菌量检测□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1、中国药典2000版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关文档:1、无菌医疗器械灭菌加湿蒸汽用水质量检测报告明细表2、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0—1无菌医疗器械灭菌加湿蒸汽用水质量检测报告明细表166/167 序号文件资料名称编号检测日期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1)透析纸阻菌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有效性验证要求:透析纸材料符合无菌包装要求验证依据:卫生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和保藏》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规格:进货批号:产地:验证项目:记录确认透析纸阻菌性能□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1—1相关文档:透析纸阻菌性能验证记录166/167 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1—1透析纸阻菌性能验证记录试验项目透析纸阻菌试验透析纸规格进货批号产地验证依据卫生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和保藏》166/167 试验方法1、菌预备:取粘质沙雷氏菌株接种环,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培养24h备用。2、将透析纸灭菌后,于净化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取样一块,小心贴于营养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用无菌吸管取粘质沙雷氏菌液1mL(内含5.6×107cfu/mL),滴于透析纸上,应防止菌液延渗或滴漏至包装材料边缘。盖上平板,放置在35℃培养箱、培养24h,然后观看平板上生长物情况。试验日期试验结果□阴性□阳性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2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2)贮存验证确认表166/167 验证目的:确认灭菌有效期内产品小包装的有效性验证要求:灭菌有效期内无细菌霉菌生长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型式:纸塑全塑灭菌日期:验证项目:确认记录小包装贮存抗细菌性能试验□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2—1相关文档: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贮存验证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2—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贮存验证记录验证项目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有效性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灭菌日期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试验方法取灭菌产品,贮存于23±2℃和50±2℃条件下,经一定时刻保存,各取10包样品,按无菌操作方法,进行无菌检查。取5包接种于需氧厌氧菌培养基中,30~35℃培养7天;另5包接种于霉菌培养基中,20~25℃培养7天,分不观看有无细菌生长。166/167 试验日期试验人试验结果阴性阳性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3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3)机械振动试验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的有效性验证要求:小包装经机械振动试验不破损验证依据:卫生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和保藏》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型式:纸塑全塑生产批号:166/167 验证项目:确认记录小包装经机械振动试验□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3—1相关文档: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经机械振动试验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3—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机械振动试验记录166/167 验证项目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机械振动试验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卫生部《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和保藏》试验方法1、碳粒试验法取灭菌产品,置于微细碳粒中,并将碳粒完全浸没包装产品,用振荡器振荡,300次/分钟,连续振荡12小时,用5倍放大镜观看碳粒侵入包装内情况。2、细菌芽孢试验(略)试验日期试验人试验结果无侵入侵入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4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4)包装渗漏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的有效性验证要求:试验结果无渗漏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型式:□纸塑□全塑生产批号:验证项目:确认记录小包装渗漏试验□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4—1相关文档: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渗漏试验记录166/167 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4—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渗漏试验记录验证项目小包装渗漏试验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166/167 试验方法取10包样品从中间切开,丢弃产品,然后用5mL注射器吸取罗丹明B试验液,分不对包装材料封口部位滴入1~5滴试验液,在60℃干燥15min后,观看颜料渗漏情况。试验液配置:罗丹明B(RhodaminB)0.15%表面活性剂0.15%异丙醇5%水94.7%试验日期试验结果□无渗漏□有渗漏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15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5)包装材料不透气性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保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的有效性验证要求:试验结果不透气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型式:□纸塑□全塑生产批号:验证项目:记录确认小包装不透气□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5—1相关文档: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不透气性试验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5—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不透气性试验记录验证项目小包装不透气性试验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166/167 试验方法将一张大小与样品相近的白色吸水纸(中等或中等/快速吸水滤纸或色谱纸)放置在平板玻璃上,包装材料内表面与吸水纸相接触。将染料倒入浅盘,把海绵放入浅盘中浸泡1min,将海绵放在测试样品上,海绵边缘不可越过样品边缘,应保持15mm的距离,持续2min。观看吸水性白纸上出现色斑的情况。仪器和试剂:一块110mm×75mm×32mm的称重纤维素海绵,由防水粘合剂粘合在110mm×75mm×12mm的钢板。试剂:1g/mmL水溶性览菜红和溴化十六烷荃三甲胺试验日期试验结果□无色斑□有色斑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16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6)包装封口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小包装的封口有效性验证要求:包装封口粘合完整,包装无破裂,无漏气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包装型式:□纸塑□全塑生产批号: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封口粘合性能□合格□不合格2、封口耐压力性能□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6—1、EO表016—2相关文档: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封口粘合性能试验记录2、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耐压力性能试验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6—1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封口粘合性能试验记录验证项目小包装封口粘合性能试验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166/167 试验方法随机抽取样品10只,撕开封口,观看封口粘合面网格清晰、均匀、无缺位状况。如是全塑包装的观看封口粘合部位,塑化均匀和完整。试验日期试验结果□符合□不符合记录人:日期:(企业名称)166/167 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6—2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耐压试验记录验证项目小包装封口耐压力性能试验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包装型式□纸塑□全塑试验依据试验方法随机抽取样品10只,放入灭菌柜中,按照灭菌工艺规定的温度,加气压至+35Kpa,保持10h。然后抽真空至-30Kpa,保持2h。取出产品观看包装有否破裂,如是全塑包装,还应观看有否漏气。试验日期166/167 试验结果□符合□不符合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7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验证(7)再灭菌的阻碍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再灭菌的有效性验证要求:应证明经再灭菌后,小包装的物理、化学性能能保证其正常功用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确认记录小包装的物理、化学性能□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见EO表011—1、EO表012—1、EO表013—1、EO表014—1、EO表015—1、EO表016—1、EO表016—2相关文档:1、采样及灭菌参数2、相关检验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8灭菌器安装验证(1)(相关资料)确认表166/167 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随机文件的完整性验证要求:1、满足合同或供应商提供的随机文件;2、满足采购灭菌器必须具备的法规要求。验证依据: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实施细则和供应商的随机文件灭菌器规格:灭菌器编号:生产企业: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工商营业执照□合格□不合格2)医疗器械注册证□合格□不合格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合格□不合格4)医疗器械卫生许可证□合格□不合格5)使用讲明书□合格□不合格6)灭菌器系统图□合格□不合格7)灭菌器安装图□合格□不合格8)灭菌器维护指南□合格□不合格9)灭菌器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合格□不合格10)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合格□不合格11)备品备件一览表□合格□不合格12)管道标志一览表□合格□不合格13)产品合格证□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实灭菌器相关资料相关文档灭菌器相关文件资料明细表验收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8—1灭菌器相关文件资料验收明细表序号灭菌器随机文件名称发证期有效期核实1工商营业执照2医疗器械注册证3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医疗器械卫生许可证5使用讲明书□有□无6灭菌器系统图□有□无7灭菌器安装图□有□无8灭菌器维护指南□有□无9灭菌器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有□无10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有□无11备品备件一览表□有□无166/167 12管道标志一览表□有□无13产品合格证及要紧配件合格证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19灭菌器安装验证(2)环境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的工作环境符合性验证要求:灭菌器安装环境要求验证依据:供应商提供的灭菌器安装环境要求灭菌器规格:灭菌器编号:供应商: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灭菌车间中应有防爆措施□合格□不合格2)灭菌车间应安装防爆排气扇□合格□不合格3)灭菌器安装的车间距明火至少有30m□合格□不合格4)灭菌器安装的车间应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合格□不合格1)EO钢瓶应有固定支撑,并存放于有防爆措施、通风阴凉的专用房间□合格□不合格6)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2mg/m3□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1—5条采纳目视法,第6条采纳化学分析法相关文档:1)灭菌车间周边环境平面图2)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检测报告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0166/167 灭菌器安装验证(3)计量器具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计量器具有效性验证要求:计量器具应符合灭菌器的技术指标验证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和计量器具的检定规定灭菌器规格:灭菌器编号:供应商: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水箱温度表□合格□不合格2)水箱温度传感器□合格□不合格3)灭菌器箱体温度表□合格□不合格4)灭菌器箱体温度传感器□合格□不合格5)箱体压力表□合格□不合格6)箱体压力传感器□合格□不合格7)箱体湿度表□合格□不合格8)箱体湿度传感器□合格□不合格9)计时器□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1)提供检定2)校准试验3)有效期确认相关文档1)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2)检定合格证1)产品合格证2)相关检定报告3)计量器具文件资料验证明细表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0—1灭菌器计量器具文件资料验证明细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生产许可证器具编号型号规格合格证号检定合格证号有效期1水箱温度表2水箱温度表传感器3箱体温度表4箱体温度表传感器5箱体压力表6箱体压力表传感器7箱体湿度表166/167 8箱体湿度表传感器9计时器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1灭菌器安装验证(4)灭菌器安装确认表验证目的:确保灭菌器安装准确和整机的完整性验证要求:1、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安装图要求;2、各系统的安装符合整机完整的要求。验证依据:设备安装图及相关技术资料(供应商提供)灭菌器规格:灭菌器编号:供应商: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合格□不合格2)灭菌器操纵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3)灭菌器供电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4)灭菌器供水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5)灭菌器供气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6)灭菌器加EO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7)灭菌器加湿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8)灭菌器废气处理系统完整性、准确性□合格□不合格9)各管道标识准确、清晰、易观看□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观看相关文档:1)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检查记录2)灭菌器系统安装完整、准确性检查记录3)装位置图4)管道标志一览表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1—1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检查记录166/167 序号验证项目客观证据评定1箱体安装位置□合格□不合格2箱体安装水平□合格□不合格3箱体倾斜度□合格□不合格4箱体周围无障碍□合格□不合格5门与箱体装配□合格□不合格6门的活动无障碍□合格□不合格7管道安装平直□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1—2灭菌器系统安装完整、准确性检查记录序号验证项目客观证据评定1操纵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2供电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3供水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166/167 4供气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5加EO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6加湿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7废气处理系统完整性、准确性□是□否8管道标识符合性、准确性□是□否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22灭菌器安装验证(5)电器操纵系统的安装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电器操纵系统安装的准确性验证要求:符合电器操纵系统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验证依据:灭菌器设备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内容:记录确认1、各开关、按键、链接口安装的准确性□合格□不合格2、各操纵单元和各操纵链标识的准确性□合格□不合格3、电器的安全性□合格□不合格4、组件生产号、技术条件的符合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核实相关文档:灭菌器电器操纵系统安装检查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166/167 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2—1灭菌器电器操纵系统安装检查记录项目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指标符合性安装准确性安全性标识准确性状况记录开关□是□否□是□否□是□否按键□是□否□是□否□是□否链接□是□否□是□否□是□否传感器□是□否□是□否□是□否166/167 仪表□是□否□是□否□是□否动力器具□是□否□是□否□是□否加热器件□是□否□是□否□是□否加湿器件□是□否□是□否□是□否安全接地□是□否□是□否□是□否□是□否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3灭菌器安装验证(6)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确认表166/167 验证目的:确认计算机系统安装的准确性验证要求:各部件接口连接正确、可靠验证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机的安装准确性□合格□不合格2、显示器安装准确性□合格□不合格3、UPS电源安装准确性□合格□不合格4、打印机安装准确性□合格□不合格5、操纵机箱安装准确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启动计算机逐项检查相关文档:灭菌器计算机系统安装检查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3—1灭菌器计算机系统安装检查记录项目名称型号及规格安装准确性启动运行其他现场情况检查主机显示器UPS电源打印机及连接操纵机箱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4灭菌器电器操纵系统的运行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电器操纵系统正常运行验证要求:实际偏差符合同意偏差的要求验证依据:灭菌器的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加热水箱温度的上、下限操纵□合格□不合格2、灭菌温度的上、下限操纵□合格□不合格3、灭菌压力的操纵□合格□不合格4、气化器(若有)温度的上、下限操纵□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校对设计参数与实际操纵参数的一致性相关文档:电器操纵系统运行验证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4—1166/167 电器操纵系统的运行验证记录验证项目参数设置运行数据同意偏差实际偏差加热(水箱)温度上限:____下限:____达到上限停止工作的温度______℃达到下限开始工作的温度______℃灭菌温度上限:____下限:____达到上限停止工作的温度______℃达到下限开始工作的温度______℃灭菌压力上限:____下限:____达到上限停止工作的温度______℃达到下限开始工作的温度______℃气化器温度(若有)上限:____下限:____达到上限停止工作的温度______℃达到下限开始工作的温度______℃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5灭菌器辅助设备的运行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各辅助设备正常运行验证要求:符合各辅助设备技术要求验证依据:各辅助设备的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真空泵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2、气泵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3、循环泵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4、气化泵(若有)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5、加热系统(水箱、电热管)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6、蒸汽发生器(若有)运行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启动观看相关文档:灭菌器辅助设备运行验证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5—1灭菌器辅助设备的运行验证记录表166/167 辅助设备运行时刻噪音旋转方向其他异常记录真空泵10mim气泵10mim循环泵20mim气化泵(若有)20mim加热系统(电热箱、水箱)30mim蒸汽发生器30mim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6灭菌器报警系统的运行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报警系统正常运行验证要求:实际偏差符合同意偏差的要求验证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灭菌室超高温报警□合格□不合格2、灭菌室超高压报警□合格□不合格3、气化器(若有)超高温报警□合格□不合格4、灭菌剂(若有)超低温报警□合格□不合格5、计时器超时报警□合格□不合格6、开关门报警□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校对设定参数与实际参数的一致性相关文档:灭菌器报警系统运行验证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6—1166/167 灭菌器报警系统的运行验证记录验证项目参数设置运行数据同意偏差实际偏差灭菌室超高温报警______℃______℃灭菌室超高压报警______Kpa______Kpa气化器(若有)超高温报警______℃______℃灭菌剂(若有)超低温报警______℃______℃时刻钟计时报警______min______min开关门报警开关门是否报警□是□否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7灭菌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验证要求:符合各部件的技术要求验证依据:各部件的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1、UPS运行的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2、显示器运行的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3、主机运行的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4、打印机运行的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5、检测机箱运行的有效性、可靠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启动观看相关文档:灭菌器计算机系统运行验证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7—1166/167 灭菌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验证记录验证项目标准要求运行时刻/次数观看记录其他异常记录UPSUPS应能保证计算机系统切断外接电源后持续供电10分钟30min显示器正常显示30min主机正常运行、检测3次操纵机箱检测机箱应保证与计算机的正常通讯和采样2次打印机正确通讯打印正确30min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8灭菌器真空速率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空载时真空速率的符合性验证要求:灭菌室真空度到–15Kpa时的时刻≤6min;灭菌室真空度到–50Kpa时的时刻≤30min;验证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真空速率□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抽真空观看。相关文档:1、真空速率验证记录2、数据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8-1166/167 灭菌器真空速率验证记录真空度(相对压力)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达到真空度所用时刻(min)真空速率(kpa/min)-15Kpa-50Kpa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9灭菌器正压泄漏速率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的正压泄漏速率符合性验证要求:灭菌器的正压泄漏速率≤0.1Kpa/min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器的正压泄漏速率□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加压至+50Kpa、保压60min观看。相关文档:1、灭菌器正压迫泄漏速率验证记录2、数据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29-1166/167 灭菌器正压泄漏速率验证记录正压保压开始时刻保压开始压力(kpa)保压结束时刻保压结束压力(kpa)压力变化值(kpa)泄漏速率(kpa/min)+50Kpa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0灭菌器真空泄漏速率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的真空泄漏速率符合性验证要求:灭菌器的真空泄漏速率≤0.1Kpa/min验证依据: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器的真空泄漏速率□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抽真空至-50Kpa、保压60min观看。相关文档:1、灭菌器真空泄漏速率验证记录2、数据记录166/167 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0—1灭菌器真空泄漏速率验证记录真空度保压开始时刻保压开始真空度(kpa)保压结束时刻保压结束真空度(kpa)压力变化值(kpa)泄漏速率(kpa/min)-50Kpa166/167 验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1灭菌器加湿系统验证确认表166/167 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器加湿系统的有效性验证要求:经加湿作用后,灭菌湿度应明显变化。验证依据:GB18279—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器的加湿性能□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1、真空至-30~-50Kpa;2、将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压力加热至0.1Mpa,开始加湿;3、观看湿度变化。相关文档:1、灭菌器加湿系统验证记录2、数据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1—1灭菌器加湿系统验证记录真空度(kpa)加湿开始时刻加湿开始时蒸汽压力(Mpa)加湿开始时灭菌湿度(%RH)加湿结束时刻加湿结束时蒸汽压力(Mpa)均衡时刻(min)最终灭菌湿度(%RH)166/167 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2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符合要求验证要求:温度最大偏差≤±3℃验证依据:GB18279-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室空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室的内壁上;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操纵温度为50℃时,观看各检测点的温度值。相关文档:1、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2、温度传感器布点图;3、数据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2-1166/167 灭菌室箱壁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温度传感器位置编号升温开始时刻升温开始时各点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时刻达到设定温度时各点的温度(℃)温度偏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2-2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以15m3为例)166/167 注: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所需数量的计算参见GB18279-2000。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3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符合要求验证要求:温度最大偏差≤±3℃验证依据:GB18279-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室空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室的空间中;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操纵温度为50℃时,观看各检测点的温度值。相关文档:1、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2、温度传感器布点图;3、数据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3-1166/167 灭菌室空间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温度传感器位置编号升温开始时刻升温开始时各点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时刻达到设定温度时各点的温度(℃)温度偏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验证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3-2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以15m3为例)166/167 注: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所需数量的计算参见GB18279-2000。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4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试验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符合要求验证要求:温度最大偏差≤10℃验证依据:GB18279-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验证项目:记录确认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在灭菌室负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负载中;启动加热/循环系统,在操纵温度为50℃时,观看各检测点的温度值。相关文档:1、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2、温度传感器布点图及灭菌室负载装载模式图;3、数据记录。166/167 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4-1灭菌室负载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温度传感器位置编号升温开始时刻升温开始时各点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的时刻达到设定温度时各点的温度(℃)温度偏差(℃)12345678166/167 91011121314151617181920验证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4-2灭菌室负载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布点图166/167 (以15m3为例)注:温度均匀性验证温度传感器所需数量的计算参见GB18279-2000。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5微生物性能验证确认表验证目的:确保灭菌工艺的有效性验证要求:通过半周期法确定它有效的灭菌工艺验证依据:GB18279—2000验证(操作)人员姓名:166/167 验证项目:记录确认微生物性能验证□合格□不合格验证方法:1、在灭菌负载(产品)预处理前,将已编号的规定数量的生物指示物按生物指示物布点图均匀地分布于负载中;2、按规定的初始灭菌工艺,按半周期法进行灭菌;3、将灭菌后的生物指示物进行无菌培养,并记录检验结果;4、找出有效灭菌的时刻临界点(半周期);5、至少再重复二次时刻临界点(半周期)和全周期(时刻临界点的2倍)灭菌试验,均应达到无菌的要求;6、确认有效的灭菌工艺。相关文件:1、微生物性能验证记录;2、生物指示物布点图;3、初始灭菌工艺;4、确认的灭菌工艺;5、相关参数记录、检验报告;6、数据记录;7、灭菌柜(室)换气记录。不合格描述:验证结论:□合格□不合格验证人:日期:审核结论:□合格□不合格审核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5-1生物指示物长菌时刻记录166/167 菌种:供应商:批号:含菌量:EO用量:灭菌温度:℃灭菌湿度:%RH灭菌序号灭菌时刻生物指示物布点数量培养时刻(天)及长菌数1234567∑%半周期为:________hr(半周期的验证)全周期为:________hr(全周期的验证)记录人:日期:166/167 (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5-2微生物性能验证生物指示物布点图及灭菌负载装载模式图(以15m3为例)166/167 讲明:1、小包装采纳________材料,_____支/小包;2、中包装采纳________材料,_____小包/中包;3、大包装采纳________材料,_____中包/箱;4、共负载______箱,计_____支。5、生物指示物数量的计算方法参见GB18279-2000。(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166/167 EO表:035-3初始灭菌工艺预处性理(若有)预处理温度_____℃±_____℃预处理湿度_____%RH±_____%RH预处理时刻_______hr灭菌灭菌温度_____℃±_____℃保温时刻_______min预真空_____Kpa±_____Kpa保压时刻_______min灭菌湿度_____%RH±_____%RH灭菌剂注入量_______Kg(浓度_____mg/L)灭菌时刻________hr清洗真空度_____Kpa±_____Kpa166/167 清洗次数_______次通风时刻_______min制表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5-4确认有效的灭菌工艺预处性理(若有)预处理温度_____℃±_____℃预处理湿度_____%RH±_____%RH预处理时刻_______hr灭菌灭菌温度_____℃±_____℃保温时刻_______min166/167 预真空_____Kpa±_____Kpa保压时刻_______min灭菌湿度_____%RH±_____%RH灭菌剂注入量_______Kg(浓度_____mg/L)灭菌时刻半周期×2清洗真空度_____Kpa±_____Kpa清洗次数_______次通风时刻_______min制表人:日期:(企业名称)EO灭菌验证表单EO表:035-5灭菌柜(室)换气记录产品名称:规格:包装型式:166/167 数量:生产批号:灭菌器编号:灭菌器规格:EO用量:灭菌时刻:hr真空度:Kpa通风时刻温度℃真空度/压力Kpa换气速率Kpa/min备注验证人:日期: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