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4页

现场生活办公区安全技术标准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现场生活办公区安全技术标准1.平面布置1)施工组织设计要对生活区的保卫、消防措施方案及设施平面图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并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如有)报公安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2)生活区临时建筑之间距离不小于6米。3)生活区必须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小于4米,并保证临时消防车道的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消防车道。4)严禁在建设工程内设置宿舍。2.临时建筑1)生活区临建的搭设材料需选用不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级)。2)临时建筑高度最高不大于三层。建筑物长度最大不大于30米。当建筑物长度大于15米时,要保证设置两个疏散楼梯。3)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室外。如设置在室内时,应为封闭式楼梯间,并保证有外窗、首层直通室外。4)二三层应设置外走廊,走廊净宽度大于1.0米,不宜设置内走廊。5)当设置内走廊时,要保证走廊净宽度大于1.1米。并设置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设施。6)房间内住20人以上必须设置不少于2处的安全门;居住100人以上,要有消防安全通道及人员疏散预案。3.消防设施1)生活区内应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放置在通道等醒目和便于使用的地方。灭火器应当加强保养,确保处于备用状态。 2)生活区应配置室外消火栓,应布局合理,两个相邻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米。消防干管直径不小于100毫米。消火栓处周围要设有明显标志,配备水龙带、枪头,周围3米内不准存放物品。3)消防供水要保证足够的水源和水压。如没有正式市政水源,则临时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36m3。4)消防泵房应使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设置合理,便于操作,并设专人管理,保证消防供水。5)消防泵的专用配电线路,应引自现场总断路器的上端,要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4.临电管理1)生活区宿舍照明要求使用安全电压。并统一设置专用充电插座。2)要求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4)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5)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6)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7)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8)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9)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5.工地食堂1)应选择安全地点集中设置厨房,厨房搭建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2)食堂使用的燃料必须符合使用规定,用火点和燃料不能在同一房间内,使用时要有专人管理,停火时要将总开关关闭,经常检查有无泄漏。3)厨房和液化气钢瓶间应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灭火毯。4)厨房内要有专人管理灶火。液化石油气钢瓶放置、使用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5)厨房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符合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定。6)厨师等餐饮人员要经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6.办公室、宿舍安全1)办公室内除根据工作性质需要,经保卫部门批准外其他办公室一律禁止使用电炉、电热器具及60瓦以上高热度照明装置。2)办公室、宿舍内一律不准存放易燃易爆、聚毒等危险物品。3)不准随意安装灯头或乱接乱拉电线,不得在灯泡上罩纸和电线上挂物。 4)宿舍内不准用易燃、可燃物料支搭,钉挡隔断。5)禁止卧床吸烟,烟头不准随地乱扔。6)室内使用炉火必须设专人管理,炉火使用按炉火管理规定办理。7)办公室宿舍要设专人负责日常防火卫生制度管理,要经常打扫,及时消除火险隐患,周围要设相应数量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