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5页

浅议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探究和应用探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探究和应用探究  摘要:本文分别从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精度指标、以及控制网布设这两个方面入手,就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在建立与应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关键词: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精度指标控制网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Thispaperrespectivelyfromthehigh-speedrailwayprecisionengineeringindex,measuringaccuracyandcontrolnetworkinthetwoaspectsoftechnology,preciseengineeringsurveyingforhigh-speedrailintheissuesrelatedtothe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processinvolvedareanalyzedandresearched,hopecancauseparticularconcernandattentionofallstaff.Keywords:networkstandardmeasurementprecisionindexesofengineeringcontrolofhigh-speedrailway5 中图分类号:U21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出行旅客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不单单考虑到交通的方便与快捷,同时也将出行过程中的舒适性作为关键的衡量指标之一。特别是对于日益发展起来的高速铁路而言,列车运行的稳定、可靠、与舒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为此,工程作业中往往将需要对相关的指标进行衡量,以保障其质量的稳定。这也正是构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关键所在。本文分别从精度指标以及控制网布设这两点入手,对其展开详细简要分析与说明。1、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精度指标相关实践研究证实:在构建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过程当中,最关键,同时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对平面控制网、以及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的确定。通过此种方式,将高速铁路的施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障后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相较于常规意义上的铁路测量作业,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有着更强的系统性与精度性。因此,精度指标在选择与确定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平面控制测量基准指标的选择5 选择平面控制测量基准指标的目的在于:为控制网平差计算提供初始数据支持。考虑到高速铁路对工程测量精度指标的严格要求,因此需要保障实际施工中基本尺度的统一性(主要是指现场测定数据与坐标反算边长数值的一致性)。当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1.1高斯投影边长变形指标高斯投影边长变形指标以地球曲面的椭圆形态为依据,在曲面几何图形投影至平面的过程当中,产生变形是在所难免的。在测量学研究视角下,高斯投影边长变形指标的计算方式为:[测量边中点与中央子午线间隔距离²(单位:km)/2*地球曲率半径²(单位:km)]*测量边长(m)1.1.2高程投影边长变形指标在将高程投影面作为参考椭圆体面的状态下,参考椭圆体面所接收到的地面测量边长投影也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即所谓的高程投影边长变形。该指标的计算方式为:[测量边平均高程(单位:m)-投影面高程(单位:m)]/地球曲率半径(单位:km)由于过大的边长投影变形数值会对高速铁路施工及后期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必须针对边长投影变形构建独立的坐标系统。结合上述指标的计算方式,为充分保障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就需要按照如下指标加以控制:边长投影变形值≤10mm/km。1.2高程控制测量基准指标的选择5 现阶段,全国性统一采纳的高程基准为1985年版国家高程基准。考虑到高速铁路在线路长度、线路跨越管线等方面的特殊性,也为了保障高速铁路自身与周边相关交叉建筑物在高程关系上测量的准确与可靠,高程控制测量基准指标同样需要以1985年版国家高程基准为准。对于个别无1985版国家高程基准水准点的施工区域,可采取独立高程进行计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速铁路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需要及时进行消除断高处理,并对独立高程进行计算与转换。2、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5 高速铁路运行的快速性要求轨道几何线性具备高精度特征,精度误差应当控制在±2mm范围内。为了充分保障高速铁路轨道与地下工程在空间位置、以及高程等基本尺寸方面的吻合性,就需要构建专门性的平面控制网。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平面控制测量需要建立在三级控制网布设基础之上所展开。三级控制网主要包括:(1)CPⅠ:这一级控制网属于基础平面控制网,主要目的在于为高速铁路的勘测、施工、以及后期运营提供必要的基础性坐标基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该级控制网直接对后两级控制网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控制网布设中,对其点位间距进行严格控制(宜控制在4.0km以内),以保障后续控制网具有绝对精度;(2)CPⅡ:这一级控制网属于线路控制网,主要目的在于为高速铁路的勘测、以及施工作业提供控制基准。该级控制网在布设中的点位间距应当控制在0.8km范围内。同时,该级控制网需要布设为导线网模式,达到降低单导线横向摆动误差的目的;(3)CPⅢ:这一级控制网属于轨道控制网,主要目的在于为高速铁路的轨道施工、以及后期运营提供控制基准。该级控制网在布设中的点位间距应当控制在0.06km范围之内。3、结束语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的构建,当中对于铁路轨道的平顺性有着特殊且严格的要求。为此,本文针对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望能够引起同行工作者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参考文献:[1]鲍峰,程效军,周德意等.Px平差法在特种精密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1):60-63.[2]王晓红,陈柱,耿鑫等.仿真转台精密工程测量作业方法及精度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44-47.[3]沈建波.上海天文台65m射电望远镜预埋件安装精密工程测量[C].//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22-2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