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50 KB
- 6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文件编号:CQJY/CBT/SOPA/0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性操作规程(依据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编制)编制人:艾万辉审核人:徐育云批准人:发布日期:2013年4月30日实施日期:2013年4月30日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目录CBT-SOP-01-2013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3CBT-SOP-02-2013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7CBT-SOP-03-2013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9CBT-SOP-04-2013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3CBT-SOP-05-2013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5CBT-SOP-06-2013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7CBT-SOP-07-2013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20CBT-SOP-08-2013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24CBT-SOP-09-2013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27CBT-SOP-10-2013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29CBT-SOP-11-2013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32CBT-SOP-12-2013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35CBT-SOP-13-2013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40CBT-SOP-14-2013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43CBT-SOP-15-2013细胞洗涤离心机(XTL4.7型)标准操作规程……………………………………46CBT-SOP-16-2013台式低速离心机(XKA-2200型)标准操作规程…………………………………48CBT-SOP-17-2013SANYO的MBR-304DR型冰箱标准操作规程…………………………………51CBT-SOP-18-2013XL-200卧式血液速冻箱标准操作规程…………………………………………53CBT-SOP-19-2013DiaMed-ID-Incubator37SⅠ型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55CBT-SOP-20-2013ID-Centrifuge12SⅡ卡式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56CBT-SOP-21-2013XJ-8血液解冻机标准操作规程……………………………………………………57CBT-SOP-22-2013Haier的HXC-35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标准操作规程……………………58CBT-SOP-23-2013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60CBT-SOP-24-2013TD-3A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62CBT-SOP-25-2013封管热合器标准操作规程…………………………………………………………64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方法及原理3.1方法:试管凝集法3.2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4、试剂4.1血清抗A(市售)、抗B(市售)、抗A+B(健康O型人血清);4.25%A、B及0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4.3受检者血清或血浆;4.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5、样本采集及处理用一次性EDTA-K2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1ml,将标示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等信息的标签贴在标本管上,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标本送交输血科。6、操作步骤6.1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各1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合。6.2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6.3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7、结果判断:凝集为阳性(+),不凝集为阴性(-),ABO定型结果如下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ABO正反定型结果标准血清+被检者红细胞血检者血型标准红细胞+被检者血清抗A抗B抗A+BA细胞B细胞O细胞+-+A-+--++B+-----O++-+++AB---8、干扰:8.1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毕后应放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8.2试剂红细胞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以除去存在于红细胞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8.3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8.4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8.5按理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8.6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8.7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8.8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9、凝强度判断:观察结果应仔细,首先注意有无凝集,再按下述情况说明凝集强度:9.14+:红细胞凝聚成一大块,血清透明清晰。9.2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9.32+:红细胞凝集分散成多个小块,可见游离红细胞。9.4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红细胞。9.5±: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红细胞。9.6混合凝集视场(MF,mixedfield):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大多数红细胞分散分布为MF。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10、质量控制:单克隆抗-A(B)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次在使用前应检测特异性及效价,试剂红细胞的质控执行《输血科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每天常规血型鉴定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1、医学解释:11.1血以成为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输血必须输入ABO同型血,否则输入的红细胞可能迅速被破坏,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常常威胁生命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杜绝ABO血型不合的血液输入人体,这以显得十分重要。11.2肾、皮肤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时,必须保证供体与受体之间ABO血型符合,否则将发生排斥反应,造成移植术失败。11.3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可导致流产、死胎或因出生后抢救不及时而致死等。目前早期诊断仍依赖于ABO血型血清学检查。11.4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可用作遗传距离和聚类的分析,现以知道中国人氛围北方、南方两大群,前者以较高B基因,后者以较高O基因为特征。11.5其他:如亲子鉴定,法医学上对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等ABO血型鉴定。12、最常见的误差来源:12.1自制分型血清抗体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造成定型不准。12.2患者纤维蛋白原升高或异常蛋白质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可产生缗钱状假凝集。新生儿脐带血中喊有华顿胶(Whartonjally)或操作中使用了质量差的玻璃管(瓶),误认其脱下的胶状硅酸盐为串钱状凝集。12.3病人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可引起红细胞聚集,易误认为凝集。12.4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如A2和A2B型患者血清内有A1抗体,能凝集A1红细胞。此外还有I抗体等。有些癌症患者(如胃癌、胰腺癌等)血中大量的可溶性A或B物质可中和抗体血清的抗体,从而抑制反应,造成假的不凝集。12.5婴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出生3~6个月后方逐渐产生),或有从母亲获得的血型抗体,故新生儿不宜用血清作反向定型。12.6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会下降,某些免疫缺陷的人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有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球蛋白下降,血型抗体也下降甚至缺如。可出现反向定性错误。12.7用近期内输过血的患者血液做对照红细胞,其红细胞是多种红细胞的混合物。12.8病人红细胞已经被大量抗体包被(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浮于含高浓度蛋白的介质中,红细胞都回自发地发生凝集。12.9有些人红细胞膜有遗传或获得性异常,易发生多凝集(较罕见)。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2.10A或B的弱抗原易判断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误判为阳性。12.11由于患白血病或某些恶性肿瘤(如Hodgkin病)使A或B抗原变弱。婴儿及老年人的红细胞抗原较青壮年弱,在实验室内保存过久的红细胞及部分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性也会减弱。11.12当用血清配制红细胞悬液时,若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则会中和分型血清中的抗体,而不再与红细胞抗原起反应。11.13红细胞被细菌污染。12.14嵌合体(chimera)现象,此处指混和细胞群,见于异卵双生子。如有98%O型红细胞,2%B型红细胞会定为O型,但血清中只有抗A抗体。12.15用了不洁的玻璃器皿或使用了严重污染的血清、红细胞可出现假阳性。试管沾染了洗涤剂会造成假阴性。12.16红细胞与血清的比例不当、过度离心或离心不足可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12.17将出现的溶血现象(阳性)误认为阴性结果。12.18温度过高会造成假阴性。因为ABO血型系统的IgM抗体最适温度为4~22℃,如达37℃凝集力即下降。12.19弄错标本、试剂、标签,或出现记录错误。13、相关文件13.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3.2试剂盒说明书。13.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3.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RhD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RhD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方法及原理3.1方法:试管凝集法3.2原理:Rh血型抗体多系不完全抗体,属IgG型。因分子短小,与红细胞上的抗原作用后,不能使红细胞靠拢凝集。木瓜酶能破坏红细胞表面上的唾液酸,降低其表面电荷,减少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红细胞得以靠拢,在不完全抗体的作用下,红细胞便出现凝集。4、试剂市售IgG型抗D标准血清;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5、标本采集及处理同ABO血型检查。6、操作步骤6.1取小试管1支,用蜡笔标记,加入抗D血清1滴,再加5%受检者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匀,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6.2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7、结果判断:受检管凝集,表示受检红细胞上有D抗原;受检管不凝集,即表示受检红细胞上没有D抗原,Rh(D)阴性。8、临床意义8.1Rh血型与输血。Rh阴性患者如输入Rh阳性血液,可刺激患者产生免疫性抗体,当第二次再接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Rh阴性妇女如孕育过Rh阳性胎儿,当输入Rh阳性血液时亦可产生溶血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8.2Rh血型与妊娠。Rh阴性母亲孕育了Rh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阳性胎儿后,在胎盘有小的渗漏时,胎儿血液可渗入母体血循环中,母体受到胎儿红细胞的刺激可产生相应的抗体。此种免疫性抗体能通过胎盘而破坏胎儿红细胞,如果第一胎所产生抗D抗体效价较低,一般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如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时,抗D效价很快升高。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9、质量控制:单克隆抗-D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次在使用前应检测特异性及效价,具体执行《输血科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每天常规血型鉴定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0、注意事项⑴ Rh血型系统的抗体多由获得性免疫产生,血清中很少有天然抗体,故不需要做反定型。⑵ Rh血型鉴定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因Rh抗原、抗体凝集反应凝块比较脆弱,观察反应结果时,应轻轻弹动试管,不可用力摇动。11、相关文件11.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1.2试剂盒说明书。11.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1.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和RhD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ABO正反血型和RhD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微柱凝胶免疫测试法4.2原理:本微量定型系统凝胶测试法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当抗原抗体反应,则红细胞发生凝集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4.2.1ABO血型基础血型抗原与抗血清反应与A1,B细胞反应抗-A抗-B抗-A,BA1BAA++++0++++0+/++++BB0+++++++++/++++0ABAB++++++++++++00OH000+/+++++/++++4.2.2Rh血型Rh血型系统包括的主要血型抗原:C,c,E,e,DCde=R1Cde=R2CcDdee=R1r与抗-D阳性反应的红细胞为Rh阳性。5、样本采集和处理:受血者血样为EDTA-K2抗凝血。抽取受血者静脉血1~2ml于专用管(紫色头管)内,离心分离出血浆。将细胞配成0.8%的悬液备用。6、试剂:6.10.9%的生理盐水;6.2长春博迅公司的血型定型试剂卡;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3长春博迅公司的0.8%的A、B型试剂红细胞悬液;7、仪器:7.1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7.2长春博迅公司的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7.3长春博迅公司的TD-3A型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8、操作程序:8.1工作准备:8.1.1将0.8%A、B型试剂红细胞悬液室温平衡。准备样本,标记卡。8.1.20.8%样本红细胞制备:将8μl压积红细胞加到1ml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8.1.3将50μlA1、B标准反定细胞加入血型卡的第5-6管中,将待检者血浆或血清50μl加到血型卡的第5-6管中。将0.8%样本红细胞分别加入到血型卡的第1-4管中,各50μl。8.1.4将血型卡放入TD-3A型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后,判断结果,并作好记录。9、结果判断:-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底部+/-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1/3之内1+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2/3之内2+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2/3之内3+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1/3之内4+凝集的细胞全部处于微管的顶部d.p.双群Hemo.溶血4+3+2+1++/--溶血双群10、方法确认: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0.1ABO系统抗体以外其他血型抗体可通过抗体筛查来检查。用O型细胞可检查血浆、血清样本有无其他血型抗体。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出临床意义抗体。10.2结果清楚明确,凝集在上层为阳性,沉积在下层为阴性,血型配血结果清晰明了,结果易判定。10.3结果稳定、可保存、可拍照、可存入计算机。可复检。10.4操作简明,凝胶卡中已有抗血清,加入样本细胞即可定型。避免因忘记加抗血清引起的错误。10.5可检出不完全抗体。避免了ABO以外血型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同时本卡不存在抗人球被中和问题,避免了费时费力的洗涤过程和假阴性。10.6样本用量少,有利于新生儿及少血液量样本的检测。10.7结果重现性好,血型配血操作可实现标准化,血型配血可自动化。11、质量控制:每批血型鉴定卡和试剂红细胞使用前进行质量确认,具体执行《输血科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每天常规血型鉴定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2、注意事项:12.1每日实验前,先取出标准细胞和微柱凝胶卡,放置一段时间到室温,以防冷凝集。12.2实验前将卡离心3-4分钟。必须标注血型卡。12.3血型卡封口已损坏时,管中干涸,或有气泡时,卡不可使用。12.4红细胞浓度要在 0.8%左右,不可太浓或太稀。12.5纤维蛋白可吸附部分红细胞,应将血样充分离心。12.6反定管先加样,以便标准细胞与血清或血浆反应。先加细胞后加血浆。12.7正反定型对照,确定结果及A亚型。正定型结果若为弱阳性,应怀疑为ABO亚型,可重做完全测试,正反结果不符时,请设计实验分析。12.8质控(ctl)为阳性时,请先用生理盐水洗细胞,再做血型。12.9严格按标准程序操作可检出弱抗原,血型亚型。12.10某些药物,疾病可导致弱阳性及正反定型不符。12.11细菌及异常血清蛋白可影响结果。12.12禁用严重溶血标本,它会强烈干扰结果的判读。严禁使用非抗凝血标本配制红细胞悬液,以免出现假阳性结果。12.13被酶处理过的红细胞会产生非特异性凝集,禁用被污染的标本和材料。12.14卡配套的专用离心机,以确保结果的准确。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3、医学解释:13.1输血已成为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输血必须输入ABO同型血,否则输入的红细胞可能迅速被破坏,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常常威胁生命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杜绝ABO血型不合的血液输入人体,这以显得十分重要。13.2肾、皮肤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时,必须保证供体与受体之间ABO血型符合,否则将发生排斥反应,造成移植术失败。13.3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可导致流产、死胎或因出生后抢救不及时而致死等。目前早期诊断仍依赖于ABO血型血清学检查。13.4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可用作遗传距离和聚类的分析,现以知道中国人氛围北方、南方两大群,前者以较高B基因,后者以较高O基因为特征。13.5其他:如亲子鉴定,法医学上对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等ABO血型鉴定。14、相关文件14.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4.2试剂盒说明书。14.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4.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盐水介质配血法4.2原理:天然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相遇,在室温下的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通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清之间有无凝集现象,判断供血、受血者之间有无ABO血型不合的情况。5、样本采集及处理血样本为血浆(EDTA-K2抗凝)。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3000转/分离心2分钟,分离出血浆,并将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血浆),并配制2%红细胞悬液。配血所用受血者血样必需是输血前3天内的。6、操作步骤:6.1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供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6.2按标记主侧管放受血者血清1滴,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放供血者血清1滴,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6.3观察结果:先观察试管上层液有无溶血,再斜持试管轻轻侧动或轻轻弹动,观察管底反应物有无凝集(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7、结果判断: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无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异型配血时,主测无凝集,次测凝集,无溶血,可以输给少量。输异型血时,如次测不凝集,不可以输血,应重新复查血型或追查其原因。8、质量控制: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每天常规实验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9、注意事项:9.1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9.2复核血型:配血时应复核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必要时要查对以前配血记录。9.3同型之间交叉配血不合的处理:①与个别同型供血者不能配合,可另选同型供血者进行配血。②当受血者与多个同型献血员配血不合时,首先要想到受血者血型鉴定有无差错,应用标准的抗A、B、O型人的血清和标准A、B、O型红细胞进行复查。其次,要注意是否为非特异性凝集,并进行确定。如果血型鉴定无误,又不能证明假阳性,则应进行ABO亚型的鉴定,选择同型的人进行输血。如为免疫性抗体造成的配血不合,要用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和(或)谱细胞检查病人的血清,确定免疫抗体的性质,选择不含与此抗体相应的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注。③当献血者标本与多个同型受血者血标本配血不合时,主侧不合应考虑献血红细胞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否为阳性,若次侧不合应考虑献血者血浆中是否含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10、相关文件10.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0.2试剂盒说明书。10.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0.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凝聚胺介质配血法4.2原理:针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及鉴定多采用红细胞的凝聚反应试验,而凝聚反应试验的成效则与分布红细胞表面之电荷以及抗体的亲和性息息相关。凝聚胺法是利用低离子介质(LIM)来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进而减少红细胞之间距,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接着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此种多价阳离子聚合物来中和红细胞上的阴性电荷,使细胞间发生非特异性凝聚;最后加入重悬液,使之中和由凝聚胺所引起之非特异凝聚,倘若没有凝聚发生,则判定为阴性;若有凝集,则得知存在特殊性之抗原抗体反应,则判定为阳性。5、样本采集和处理同盐水交叉配血试验。6、试剂:贝索的试剂盒:1)低离子溶液(LIM)2)聚凝胺溶液(POLYBRENE)3)悬浮液(RESUSPENDING)7、操作步骤7.1取试管两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主侧管加入受血者血清两滴,再加入2~5%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反之。7.2每支试管中加入0.7mlLIM液,混匀;再各加入2滴POLYBRENE液,混匀。7.33400转离心10秒,弃上清液,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7.4轻摇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若无凝集则必须重作。7.5加2滴resuspeneing液,轻摇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8、结果判断立即目测并镜检观察凝集状态。如果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若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不相合。若反应可疑,可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9、质量控制:每天常规实验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0、注意事项10.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10.2若病人血清含肝素多,如洗肾患者,则应加入双倍量的Polybrene液和肝素。10.3试剂使用前,应恢复室温再做。10.4在冬天气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由于某些病人血清可能含有冷凝集素等因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若有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加RESUSPENDING液时将试管立即置于370C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30秒内观察结果。11、相关文件11.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1.2试剂盒说明书。11.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1.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凝胶测试法4.2原理:本微量定型系统凝胶测试法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当抗原抗体反应,抗人球试验时,血细胞发生凝集。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5、样本采集和处理受血者血样为EDTA-K2抗凝血。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于专用管(紫色头管)内,分离出血浆。红细胞配成0.8%的悬液,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浆,并配制0.8%红细胞悬液。配血所用受血者血样必需是输血前3天内的。6、试剂:6.10.9%的生理盐水;6.2戴安娜合血卡;7、仪器:7.1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7.2DiaMed-IDIncubator37SⅠ温育器;7.3DiaMed-IDCentrifuge12SⅡ8、操作程序:8.1工作准备:8.1.1生理盐水室温平衡。准备样本。标记合血卡。8.1.20.8%-1%样本红细胞制备:加25μl样本压积红细胞悬浮液于2ml戴安娜2号稀释液中。8.1.3于1号管中(主侧)加入50μl献血者红细胞(0.8%)。25μl受血者血浆或血清。8.1.42号管中(次侧)加入50μl受血者红细胞(0.8%)。25μl献血者血浆或血清。8.1.537℃孵育15分钟。8.1.6离心10分钟。判断结果,并作好记录。9、结果判断:1+至4+为抗人球配血不相容;—(0)为配血相容,可以输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0、医学解释:ABO交叉配血试验是检查供、受血者血液中是否含有不相合的抗原和抗体成分的试验。其目的是发现ABO血型的不规则抗体;发现ABO血型以外的配血不和合,防止因错误定型所致的输血事故。是安全输血的根本保证。11、质量控制:每天常规实验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2、注意事项:12.1含抗体的新鲜血清,如补体尚有活性,遇相应红细胞抗原,可发生溶血现象,其意义与凝集相同。12.2可以用含EDTA的血浆代替血清使用。12.3每日实验前,先取出2号稀释液及标准细胞,放置一段时间到室温,以防冷凝集。12.4实验前将卡离心3-4分钟。必须标记合血卡。12.5合血卡封口已损坏时,管中干涸,或有气泡时,卡不可使用。12.6必须用2号稀释液保证反应结果可靠,细胞浓度要在 0.8%左右,不可太浓或太稀。12.7纤维蛋白可吸附部分红细胞,应将血样离心。12.8液体应加在反应卡反应室中。12.9严格按标准程序操作可检出弱抗原抗体反应,弱凝集。12.10某些药物、疾病可导致血液不配合。12.11细菌及异常血清蛋白可影响结果。13、最常见的误差来源:13.1自制分型血清抗体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造成定型不准。13.2患者纤维蛋白原升高或异常蛋白质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可产生缗钱状假凝集。新生儿脐带血中含有华顿胶(Whartonjally)或操作中使用了质量差的玻璃管(瓶),误认其脱下的胶状硅酸盐为串钱状凝集。13.3病人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可引起红细胞聚集,易误认为凝集。13.4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如A2和A2B型患者血清内有A1抗体,能凝集A1红细胞。此外还有I抗体等。有些癌症患者(如胃癌、胰腺癌等)血中大量的可溶性A或B物质可中和抗体血清的抗体,从而抑制反应,造成假的不凝集。13.5婴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出生3~6个月后方逐渐产生),或有从母亲获得的血型抗体,故新生儿不宜用血清作反向定型。13.6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回下降,某些免疫缺陷的人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有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球蛋白下降,血型抗体也下降甚至缺如。可出现反向定性错误。13.7用近期内输过血的患者血液做对照红细胞,其红细胞是多种红细胞的混合物。13.8病人红细胞已经被大量抗体包被(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浮于含高浓度蛋白的介质中,红细胞都回自发地发生凝集。13.9有些人红细胞膜有遗传或获得性异常,易发生多凝集(较罕见)。]13.10A或B的弱抗原易判断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误判为阳性。13.11由于患白血病或某些恶性肿瘤(如Hodgkin病)使A或B抗原变弱。婴儿及老年人的红细胞抗原较青壮年弱,在实验室内保存过久的红细胞及部分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性也会减弱。13.12当用血清配制红细胞悬液时,若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则会中和分型血清中的抗体,而不再与红细胞抗原起反应。13.13红细胞被细菌污染。13.14嵌合体(chimera)现象,此处指混和细胞群,见于异卵双生子。如有98%O型红细胞,2%B型红细胞会定为O型,但血清中只有抗A抗体。13.15用了不洁的玻璃器皿或使用了严重污染的血清、红细胞可出现假阳性。试管沾染了洗涤剂会造成假阴性。13.16红细胞与血清的比例不当、过度离心或离心不足可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13.17将出现的溶血现象(阳性)误认为阴性结果。13.18温度过高会造成假阴性。因为ABO血型系统的IgM抗体最适温度为4~22℃,如达37℃凝集力即下降。13.19弄错标本、试剂、标签,或出现记录错误。14、相关文件14.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4.2试剂盒说明书。14.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4.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HDN血型血清实验诊断的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明确HDN诊断及其原因,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9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对HDN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诊断及其实验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微柱凝胶卡式法4.2原理:本微量定型系统凝胶测试法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当抗原抗体反应,抗人球试验时,血细胞发生凝集。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5、样本采集和处理取患儿不抗凝血1-2ml及EDTA-K2抗凝血3~4ml,24小时内送检。将不抗凝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备用。6、试剂:5.10.9%的生理盐水;5.2戴安娜合血卡;5.3血清抗A(市售)、抗B(市售)、抗A+B(健康O型人血清)、抗D标准血清;5.45%A、B及0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5.5长春博迅公司的血型定型试剂卡;7、仪器:1)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2)DiaMed-IDIncubator37SⅠ温育器;3)DiaMed-IDCentrifuge12SⅡ7.5操作程序:7.5.1婴儿及母亲ABO血型鉴定是检查第一步,以便考虑以后进一步检查程序。7.5.2如母子ABO不合(母O子A、B,母A子B、AB,母B子A、AB)则按下列步骤进行患儿血液三项试验: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微柱凝胶卡式法)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取患儿不抗凝血离心后,用0.9%的生理盐水配成0.8%的红细胞悬液。2)在戴安娜LISS/Coombs卡上标明患儿的姓名或编号,撕开卡上的铝箔,加入配好的患儿红细胞悬液50μl。3)将卡放入戴安娜离心机离心10分钟后判读结果。4)结果观察:5)阳性:红细胞凝集,在凝胶柱中或表面形成红线。6)阴性:在微管底部形成密集的细胞扣。⑵患儿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7)患儿红细胞用大量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取压积红细胞1ml左右,加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匀。8)将上面备好的红细胞悬液置57℃的水浴箱中振荡10分钟后取出,立刻以2000转/分离心2-3分钟。9)吸上层红色液体(即放射液)于清洁试管中备用。10)分别取标准红细胞用稀释液配成0.8%的悬液,然后在戴安娜LISS/Coombs卡上标明患儿的姓名或编号,撕开卡上的铝箔,分别加入50μl备好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并于各孔均加入25μl放散液。11)在戴安娜孵育器上孵育15分钟后于戴安娜离心机上离心10分钟后观察结果。12)结果判定阳性:红细胞凝集,在凝胶柱中或表面形成红线。阴性:在微管底部形成密集的细胞扣。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检测结果判读试剂红细胞意义OAB-+-放散出IgG抗A--+放散出IgG抗B-++放散出交叉反应性抗体或IgG抗A和抗B(或抗AB抗体)---未放散出抗体++/-+/-放散出不规则抗体(ABO以外抗体)⑶患儿血清中游离抗体测定13)取患儿不抗凝血离心,吸取血清血备用。14)分别取标准红细胞用稀释液配成0.8%的悬液,然后在戴安娜LISS/Coombs卡上标明患儿的姓名或编号,撕开卡上的铝箔,分别加入50μl备好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并于各孔均加入25μl患儿血清。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在戴安娜孵育器上孵育15分钟后于戴安娜离心机上离心10分钟后观察结果。2)结果判定:血浆游离抗体检测结果判读试剂红细胞意义ABO+--游离的IgG抗A-+-游离的IgG抗B++-游离的IgG抗AB(交叉反应性抗体)---无游离IgG抗体-/+-/++游离的不规则抗体(ABO以外抗体)8、结果分析:根据三项实验结果综合判断ABO新生儿溶血病(排除O细胞阳性情况)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论---不能证实为由血型免疫性抗体引起的HDN+--可以证实为HDN-+-可疑为HDN--+可以证实为ABOHDN+-+可以证实为ABOHDN++-可以证实为ABOHDN-++可以证实为ABOHDN+++可以证实为ABOHDN9、注意事项:9.1母亲检出的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如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缺乏相应的抗原,则与HDN无关。9.2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了IgG类红细胞血型同种抗体,且患儿红细胞表达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特异性与母体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特异性一致,可明确诊断为HDN。9.3当母亲患有IgG抗体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时,IgG抗体可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贫血,患儿DAT也可为阳性,检测母亲DAT为阳性有助于鉴别。9.4鉴定患儿血型时应注意“遮断现象”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影响鉴定结果,如患儿为RhD阳性且红细胞D抗原已完全被来自母体的IgG抗-D饱和,DAT呈阳性,用IgM抗-D鉴定RhD血型可出现假阴性,此时可用温和的热洗脱法解决RhD血型鉴定困难问题。9.5当新生儿ABO血型鉴定有困难时,可以根据其父母的血型推测新生儿血型(作为参考)。9.6使用脐血标本检测ABO血型不合HDN阳性率较高,部分阳性患儿并不出现明显的溶血表现。9.7一旦怀疑为HDN时,宜尽早采集血标本检测。7天后采集的血标本阳性率明显降低,也有部分HDN患儿出生2周后仍可检出阳性结果。10、相关文件10.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0.2试剂盒说明书。10.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0.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红细胞规则抗体筛选的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8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红细胞规则抗体筛选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试验方法及原理: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多数为免疫性抗体(IG性质),输血前受血者体内若发现此类抗体,应输入无对应抗原的红细胞,以避免抗原抗体反应,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若产妇体内发现此类抗体,则应确定其效价并观察其效价变化,以避免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目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是采用已知抗原表型的O型试剂红细胞,在不同温度下、采用不同介质筛查被检血清中有无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常用的方法有盐水凝集试验、聚凝胺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酶试验等。本科根据本科实际情况采用盐水凝集试验、聚凝胺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筛查不规则抗体。其反应原理同配血试验。5、样本采集和处理取受检者不抗凝血3ml(若不知受检者血型,应同时抽EDTA-K2抗凝血1ml)及时送检。6、实验程序:6.1盐水介质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6.1.1试剂:生理盐水,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0.5-0.8%的浓度)6.1.2仪器: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6.1.3操作程序:取小试管4支,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100μL),然后在前三管中分别加入Ⅰ、Ⅱ、Ⅲ号筛选细胞试剂各1滴,在第四管中加入3%的自身对照红细胞1滴,混匀后,根据需要(4℃,室温,37℃)放置数分钟,用血型专用离心机以1000rpm离心1分钟,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6.1.4结果判断:凝集强度观察同盐水配血试验,自身对照及Ⅰ、Ⅱ、Ⅲ管均无凝集者表明未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四管均凝集表明受检者血清(血浆)中含自身抗体或同时伴有同种免疫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若自身对照无凝集而Ⅰ、Ⅱ、Ⅲ管中至少有1管凝集出现表明受检者血清(血浆)中含有同种免疫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本实验的盐水法若出现凝集表示受检者体内有IgM型的不规则抗体存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2凝聚胺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6.2.1试剂:生理盐水;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0.5-0.8%的浓度);贝索的试剂盒:低离子溶液(LIM),聚凝胺溶液(POLYBRENE),悬浮液(RESUSPENDING)。6.2.2仪器: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普通离心机。6.2.3操作步骤:盐水介质法筛查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束后可转做凝聚胺试验,具体方法如凝聚胺配血法。6.2.4结果判断:凝集强度观察同凝聚胺配血试验,自身对照及Ⅰ、Ⅱ、Ⅲ管均无凝集者表明未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四管均凝集表明受检者血清(血浆)中含IgG自身抗体或同时伴有IgG同种免疫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若自身对照无凝集而Ⅰ、Ⅱ、Ⅲ管中至少有1管凝集出现表明受检者血清(血浆)中含有IgG型的同种免疫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6.3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6.3.1试剂:生理盐水,Ⅰ、Ⅱ、Ⅲ号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0.5-0.8%的浓度),博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卡。6.3.2仪器: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博研微术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及离心机。6.3.3操作程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具体方法如微术凝胶配血法,具体操作如下:1)将准备好的检测卡做好标记;2)将0.5-0.8%Ⅰ、Ⅱ、Ⅲ筛检红细胞各50µl分别加入对应的微管中;3)将待检者血清各50µl分别加入Ⅰ、Ⅱ、Ⅲ微管中;4)37℃孵育15分钟;5)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6.3.4结果判断:凝集强度观察同微柱凝胶配血试验,结果判断同凝聚胺法。7、质量控制:7.1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时至少应选择1种可检出IgG抗体的方法。7.2所有试剂都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使用前应对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7.3试验同步设置必要的阴阳性及自身对照。8、注意事项:8.1多数IgG类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比IgM类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更有临床意义,盐水介质法通常只能检出IgM类不规则抗体,不宜单独采用盐水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可结合凝聚胺或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8.2理论上认为,凝聚胺法除不能检出抗-K外,其他红细胞血型抗体均可检出,但实际工作中许多红细胞血型弱抗体(包括IgM和IgG类)不能被凝聚胺法检出,对部分IgM类红细胞血型抗体的检测,凝聚胺法甚至没有盐水法敏感。8.3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IgM和IgG类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均敏感,且操作简便,可进行大批量检测,目前已可实现自动化检测,但此方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不能鉴别抗体是否有临床意义,且试剂体格较昂贵。8.4条件允许时应采用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或凝聚胺法联合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以减少不规则抗体的漏检。9、相关文件9.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9.2试剂盒说明书。9.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9.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的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9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用以评估胎母血型不合妊娠时发生胎儿及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DN)的风险程度及其他临床需要。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原理将受检血清(如检测IgG类红细胞血型抗体,先用2-巯基乙醇处理)经连续倍稀释后与表达检测目标抗体对应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反应,以受检血清凝集试剂红细胞的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作为受检血清中检测目标抗体的效价。5、试剂:生理盐水,0.2mol/L的2-巯基乙醇(2-Me)应用液,博迅的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0.8%的A和B型标准试剂红细胞。6、仪器: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博研微术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及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7、操作步骤与方法:7.1准备试剂:观察微柱凝胶卡的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吸取2-Me15μl,加生理盐水至1ml为0.2M2-Me应用液。7.2血清/血浆标本的制备:取血清50ul和150ul的生理盐水作1:4的稀释后再加入0.2M2-Me应用液200ul混匀,密封试管口,37℃水浴60分钟。灭活母体血清中IgM时,必须将试管口密封,并经常摇晃试管,以保证灭活效果。同时用单克隆抗A或抗B作为对照,用来确认2-Me是否有效灭活IgM抗体。7.3取7只干净试管,做好标记;在第1管中加入处理后的血清200ul和200ul生理盐水,混匀(为1:16稀释);第2-7管中依次加200ul的生理盐水和前一管中的血清/血浆200ul,做倍比稀释。7.4将抗人球蛋白卡标记好,从第7管开始到第2管依次将倍比稀释后的相应50ul血清分别加入标记孔中。在所有孔中加入50ul与父亲同型的A型或B型0.8%红细胞悬液,测定孕妇血清中的抗A(B)IgG血型抗体。7.5将加样后的试剂卡,置37℃孵育器中孵育15分钟后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取出,判定结果。8、结果判定: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8.1产生1+凝集的最高稀释度,其倒数即为效价。8.2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8.3阴性结果:红细胞完全沉降到胶底部,在凝胶管底部形成红细胞扣。9、注意事项:9.1.为保证灭活效果,避免母体效价值偏高,灭活前应将母体血清稀释至用父亲同型红细胞检测凝集强度为4+的最高稀释倍数。9.2.灭活后的母体血清用父亲同型红细胞检测(即反定型试验)无凝集,证明IgM灭活比较完全,如出现凝集,说明灭活不完全,需要重新灭活。或者体内有IgG完全抗体,此种情况多见于O型血母亲。9.3.灭活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灭活时间过长或2-Me浓度过高可使血清蛋白变性呈胶冻状。9.4.为保证倍比稀释的准确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倍比稀释时要求每次移液后更换新的吸头。9.5.父亲红细胞标本也可用与其同型的A型或B型红细胞代替。9.6.每日试验前,先取出微柱凝胶卡放置至室温。9.7.检测卡应放在18-25℃储存,如若长期放在4℃冰箱,建议每1-2个月取出,用专用离心机离心一次,以防止干胶或产生气泡。10、相关文件10.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0.2试剂盒说明书。10.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0.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检测、控制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准确度、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的一致性,依据《输血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对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3、职责输血科所有工作人员负责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4、原理选择已知血浆和红细胞,标定其在不同检测介质(盐水介质、凝聚胺、抗人球蛋白以及微柱凝胶等)中的阳性及阴性检测的结果。通过每天或每批与检测标本同等的检测以证明其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剂、设备、检测程序、人员操作等)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限定的范围,证明检测结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5、试剂和仪器5.1仪器: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普通显微镜等。5.2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质试剂,单克隆抗-A(B)试剂,A、B、O型试剂红细胞,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AB型血清,IgG-D致敏的红细胞等。6、检测环境条件室温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7、步骤与方法7.1人员的培训和职责:做好质控的关键在人员,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质控的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明确各自职责。7.2实验仪器的维护及校准:仪器要求定期维护、校准;各仪器要定期进行自检,自检方法采取对比试验,包括室间质评、生产厂家的定期校准。具体操作执行输血科相关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7.3标本的控制:标本要求有唯一性标识。标本在采集、运送、交接、处理、贮存、销毁和记录等环节上都要控制,并具有可追溯性。7.4试剂的质量控制:选用质量可靠、通过质量评价的试剂盒。日常工作应进行两个水平的质量控制。7.4.1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常规使用方法的每日质量控制,对每一新批次试剂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标签、批号、有效期是否符合使用要求。7.4.2对每日连续使用的试剂,工作前应做试验,保证试剂的有效性;非连续性使用的试剂,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并填写质控记录。具体的操作执行输血科《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规程》。7.5实验操作步骤的质量控制:有阴阳对照品设置的试剂盒,每次试验操作时必须同时进行阴阳性对照试验及自身对照,试验操作步骤严格执行相关实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7.6室内质控实验结果记录:每次室内质控实验结束后,将结果记录到《输血科室内质控记录表》中。7.7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管理:本科质量控制负责人应每月对当月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并做本月室内质控评价。7.8失控处理:遇到失控,应按失控原因分析步骤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可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7.8.1立即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仔细操作,以查明失控的原因;另外,还可以查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7.9.2新开质控品,重新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的质控品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第三步。7.9.3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第四步。7.9.4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生产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8、注意事项:8.1不能每天随机选择A、B细胞不进行确证即作为质控细胞使用。8.2不能随机选择抗-A、抗-B血清不进效价验证确证即作为质控血清使用。8.3不能随机选用O型细胞,不进行临床有意义血型系统抗原的验证即作为抗体筛选细胞进行相关检测。8.4商品化室内质控品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8.5商品化室内质控品分装时要注意标识清楚。8.6质控品只能用于输血相容性室内质控研究,不能作为试剂。8.7使用本质控品,先在室温平衡10-15min,才可进行相关检测工作,如需混匀,应避免剧烈摇动。8.8若红细胞质控品出现轻微溶血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洗涤,重新悬浮后使用。8.9若质控血清如出现浑浊或有沉淀物出现时,应进行适当离心,去除杂质,将上清液移至新的容器中。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8.10如发生以下情况,请严禁使用1)超过有效期限的质控品。2)样品管已发生泄漏。3)样品管标记无法识别。4)红细胞样本已发生明显细胞污染,自身凝集等现象。5)血浆样本已发生严重浑浊现象。9、相关参考文件9.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9.2试剂盒说明书。9.3《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兰炯采主编;9.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输血科通过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重庆市用血质量管理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依据《输血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参加血型血清学参比实验室的室间质评。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室间质评,由质量控制负责人进行结果上报。4、原理室间质评(EQA)是本实验室以外的某机构所执行的客观地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种体系。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5、试剂和仪器5.1仪器: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普通显微镜等。5.2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质试剂,单克隆抗-A(B)试剂,A、B、O型试剂红细胞,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AB型血清等。6、检测环境条件室温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7、步骤与方法7.1输血科每年应至少参加1次省级以上血型血清学室间质评项目,一般为卫生部临检中心或重庆市用血质量管理中心发放质控品。输血科接到质控品后,首先按项目、批次逐一核查,如发现样品有缺、漏、编号重复等情况,立即与EQA组织单位联系。7.2质评内容包括以下项目:⑴ABO血型鉴定。⑵Rh(D)(或弱D)抗原鉴定。⑶交叉配血实验⑷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7.3血清学标志物质控品、ABO反定型的质控品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冷冻保存在-18℃以下,红细胞质控品保存在2~6℃的冰箱中。7.4在规定日期,从冰箱中取出质控样品,室温放置30分钟,使其充分复溶后平衡至室温。7.5室间质评样品与常规检测标本间同时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条件一致,不宜由专人在优于常规工作的条件下检测,具体操作执行各个质控项目对应检测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7.6认真分析检测结果并做好原始记录。7.7填写回报表7.7.1分析结果后填写回报表,包括本实验室编号及单位名称、各项目的试验结果、所用方法、仪器及试剂生产厂家、批号等。7.7.2在规定的日期内回报到EQA组织单位。7.8根据EQA组织单位单位对本实验室的质控结果评分进行总结,如果EQA活动中出现不满意结果,应按照EQA纠正活动的要求进行以下整改:尽快寻找和分析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原因,并进行有效整改。有效整改活动包括对质量体系相关要素的控制、技术能力的分析及进行相关试验和利用反馈信息等。7.9由输血科质量控制负责人将室间质评结果、整改报告进行祥细的总结,将室间质评材料以文档的形式保存。8、注意事项8.1用于室间质评的质控品量应充足,以便能对可疑的结果进行重复试验。8.2加样前一定要将质控品混匀,加样要准确。8.3质控品应进行防腐处理,包装符合要求,在限定的条件下贮存,按规定的日期与质控的常规试验项目同步检测。8.4所有质控品应避免反复冻融,复溶的质控品在2~8℃可保存1周。8.5参评的质控项目应与本实验室开展的试验项目相适应。8.6进行室间质评必须用检测常规标本的方法检测质控品,并应能反映常规工作水平,不应安排比常规检验人员更高级的实验人员检测,检测结果不应受到“特殊的复查”,检测人员不应更改实验结果或从其他参加室间质评单位获得结果。8.7对质评结果要经过仔细核查,确定无误后方可发出。8.8所有的质控样品应被视为有潜在传染性的物品进行处理。9、相关参考文件9.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9.2试剂盒说明书。9.3《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兰炯采主编;9.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输血科所用试剂质量控制的相关操作程序,以确保输血科试验的质量,使检验结果更准确。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医院输血科ABO血型、RhD血型、盐水交叉配血、凝聚胺交叉配血、柱凝胶法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筛查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试验项目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室所用试剂质量的管理。4、内容:4.1ABO试剂红细胞质控4.1.1物理检查:参照质量标准要求,逐项肉眼观察并记录。4.1.2抗原性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红细胞;抗A、抗B试剂血清。⑵方法:将试管排成2列,每列9支。第1管加0.2ml待检血清,自第2管起每管加生理盐水0.2ml,将血清倍比稀释,加入相应的试剂红细胞悬液0.2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A型红细胞应与1:128倍稀释的抗A出现明显肉眼可见凝集,B型红细胞应与1:64倍稀释的抗B出现明显肉眼可见凝集。⑷抗原性要求:与1:128倍稀释的抗A出现肉眼可见凝集,与1:64倍稀释的抗B出现明显肉眼可见凝集。4.1.3特异性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红细胞;抗A、抗B试剂血清。⑵方法:按每列5支试管排成4列,第1、3列加抗A试剂血清0.1ml,第2、4列加抗B试剂血清0.1ml。在第1列试管中加入A型待检红细胞0.1ml,第2列试管中加入B型待检红细胞0.1ml,第3、4列试管中加入O型待检红细胞0.1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见下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ABO血型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表待检血清标准红细胞凝集不凝集抗-AA、ABB、O抗-BB、ABA、O待检血清与相应红细胞的凝集应符合上表中要求,不得发生溶血。⑷特异性要求:A型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不凝集;B型红细胞与抗-B凝集,与抗-A不凝集;O型红细胞与抗-A、抗-B均不凝集。4.1.4质控频率:每批1次,每次随机抽检1盒检测。4.2抗A、抗B试剂血清质量控制方法:4.2.1抗A、抗B标准效价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A1,B型试剂红细胞(5%)。⑵方法:按每列9支试管排成2列,第1管加0.2ml待检血清自第2管起每管加生理盐水0.2ml,将血清倍比稀释,加入相应的试剂红细胞悬液0.2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抗体效价以产生“+”凝集的待检血清最高稀释度计算,不计红细胞悬液体积。两列试管终点相同作为待检血清凝集效价,并应符合以下要求,如两列终点相差一管,且效价均符合要求,则以凝集效价低的为终点;如两列终点相差一管,有一列效价不符合要求,则取双倍量待检血清复试。⑷抗体效价质量要求:抗A效价不应低于128,抗B效价不应低于128。4.2.2抗A、抗B试剂血清特异性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A1、B、O、AB型试剂红细胞(5%)。⑵方法:按每列5支试管排成2列,各管加待检血清0.1ml。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A1、B、O、AB型试剂红细胞(5%)0.1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结果见下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ABO血型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表待检血清标准红细胞凝集不凝集抗-AA1、ABB、O抗-BB、ABA、O待检血清与相应红细胞的凝集应符合上表中要求,不得发生溶血。⑷特异性要求:抗-A与A、AB红细胞凝集,与B、O红细胞不凝集,抗-B与B、AB细胞凝集,与A、O细胞不凝集。4.2.3抗A、抗B试剂血清亲和力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A1、A2、B型试剂红细胞(10%),要求至少3人份同型红细胞混合配制。⑵方法:在玻片上加待检血清0.05ml,加入等体积的相应的10%红细胞悬液,充分混匀,面积直径要求10mm以上。立即记录肉眼可见的凝集时间和3分钟时的凝块大小。⑶结果:在3分钟时的凝块直径≥1mm。抗A血清与A1红细胞反应,出现凝集时间不超过15秒,与A2红细胞反应不超过30秒。抗B血清与B红细胞反应不超过15秒。4.2.4抗A、抗B试剂血清冷凝集素和不规则抗体测定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O型试剂红细胞(尽可能包含除ABO系统以外的红细胞抗原)3例,配制2%~5%悬液;B型试剂红细胞3例(测抗A用),配制2%~5%悬液;A型试剂红细胞3例(测抗B用),配制2%~5%悬液;抗人球蛋白。⑵方法:取试管排成3列,每列3支。在管中加待检血清0.1ml,再分别加入5%O型试剂红细胞0.1ml,混合后,第1列放置于37℃,孵育1小时,做抗人球蛋白实验。第2列放置于4℃,第3列放置于20℃,均孵育1小时,肉眼观察结果。以B型红细胞悬液取代O型红细胞悬液测定抗A,以A型红细胞悬液取代O型红细胞悬液测定抗B。⑶结果:全部试管均不得出现凝集或溶血反应,以及缗钱状、冷凝集、细菌性凝集和理化凝集等非特异性凝集。4.2.5质控频率:每批1次,每次随机抽检1盒检测。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4.3抗D试剂血清质控方法4.3.1物理检查:参照质量标准要求,逐项肉眼观察并记录。4.3.2抗D试剂血清抗体效价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Rh(D)阳性试剂红细胞(2%~5%)。⑵方法:按每列9支试管排成2列,第1管加0.2ml待检血清自第2管起每管加生理盐水0.2ml,将血清倍比稀释,加入相应的试剂红细胞悬液0.2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抗体效价以产生“+”凝集的待检血清最高稀释度计算,不计红细胞悬液体积。两列试管终点相同作为待检血清凝集效价,并应符合以下要求,如两列终点相差一管,且效价均符合要求,则以凝集效价低的为终点;如两列终点相差一管,有一列效价不符合要求,则取双倍量待检血清复试。⑷抗体效价质量要求:抗D效价不应低于128。4.3.3抗D试剂血清特异性检测:⑴材料和试剂:待检血清;RhD阳性和阴性试剂红细胞(2%~5%)。⑵方法:按每列5支试管排成2列,各管加待检血清0.1ml。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RhD阳性和阴性试剂红细胞0.1ml,同时做红细胞悬液对照。置于18~22℃孵育15分钟,3400转/分离心15秒,肉眼观察。⑶结果:待检血清应与RhD阳性试剂红细胞发生凝集,而与RhD阴性试剂红细胞不发生凝集。4.3.4质控频率:每批1次,每次随机抽检1盒检测。4.4微术凝胶卡和抗人球蛋白的质控方法4.4.1物理检查:参照质量标准要求,逐项肉眼观察并记录。4.4.2方法:选用IgG型抗-D致敏的红细胞做阳性对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的AB型血清做阴性对照,正常O型红细胞做空白对照。具体操作执行输血科相关检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4.4.3质控频率:每批使用前检测1次,每次随机抽检1盒检测。4.5筛选红细胞的质控方法4.5.1物理检查:参照质量标准要求,逐项肉眼观察并记录。4.5.2方法:用已知的弱抗血清检测,同时对试验样品平行检测。具体执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4.5.3筛选红细胞质量控制见下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筛选红细胞质量控制表检验项目质量要求质控频率外观上清液没有溶血或混浊每天反应性和特异性与针对已知红细胞抗原的抗血清反应清晰效期内第1次及最后1次使用时4.6、凝聚胺试剂的质控方法4.6.1物理检查:参照质量标准要求,逐项肉眼观察并记录。4.6.2方法:用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对照品与O型Rh(D)阳性献血者红细胞做阳性对照,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的AB型血清加O型Rh(D)阳性献血者红细胞做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具体执行输血科相关实验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4.6.3低离子盐溶液质量控制见下表:低离子盐溶液质量控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质控频率外观肉眼观察没有混浊或颗粒每天PH6.7(6.5~7.0)每天导电性3.7ms/cm(23℃)(范围3.44~3.75)每批使用前5、相关参考文件5.1试剂盒说明书。5.2《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兰炯采主编;5.3《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输血科自备试剂的相关操作程序,以确保输血科试验的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更准确。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医院输血科ABO血型、RhD血型、盐水交叉配血、凝聚胺交叉配血、柱凝胶法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筛查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试验项目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室所用自备试剂的配制与确认。4、操作规程4.10.1mol/L2-巯基乙醇(2-Me)的配制①材料:2-Me,PH7.4PBS②配制方法:称取2-Me80mg,加入PH7.4PBS10ml,放4℃冰箱可以保存4周。③适用范围:该试剂为硫氢化合物,能分裂19S的IgM抗体成为7S单位。含IgM抗体的血清经2-Me溶液处理后,IgM抗体重链之间的二硫键被打开,不能再凝集盐水介质中的对应红细胞,用于含IgG和IgM混合抗体血清中IgG的检测;鉴定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别;消除被IgM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的自身聚集。4.2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①材料:KH2PO4(分析纯),Na2HPO4(分析纯),去离子蒸馏水。②配制方法1)溶液A:1/15mol/LKH2PO4溶液:取KH2PO49.08g(若试剂含结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5.0。2)溶液B:1/15mol/LNa2HPO4溶液:取Na2HPO49.47g(若试剂含结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9.0。3)取两种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符合要求的PH工作缓冲液,血清学试验常用PBSPH如下表:PH溶液A(ml)溶液B(ml)5.496.04.05.594.06.07.228.072.07.323.276.87.419.280.87.710.689.47.88.591.57.96.893.2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8.05.894.78.14.295.88.23.097.01)使用之前要检查工作液的PH,若不符合要求,加少量酸性溶液A或碱性溶液B矫正。③适用范围:广泛用于血型血清学试验、试剂稀释等。4.3红细胞悬液的制备①分别采取已知正常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以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见表)。红细胞悬液的配制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25102011112ml(40)0.8ml(16)0.4ml(8)0.2ml(4)②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或3个以上的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述方法制备。如用于不规则抗体筛查,则至少应选5人以上的红细胞混合。③参照定型血清质控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置4℃冰箱保存备用。如抗原性降低或长菌、溶血则应弃之。配置者应做好记录、登记。④如将红细胞保存,应严格注意无菌技术,以ACD保存液按4:1抗凝。可保存三周。临时取出一部分,洗涤后配成所需浓度使用。⑤2%的红细胞悬液一般用于滴定抗体效价,5%的红细胞悬液常用于血型鉴定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10%的红细胞悬液用于测定抗体亲和力。4.4生理盐水(NS)配制①材料:NaCl(分析纯),去离子蒸馏水。②配制方法:称取NaCl8.5g,加蒸馏水至1000ml,充分混匀。③适用范围:普通血清学试验,稀释试剂,配制等渗溶液等。四、相关文件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2、《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兰炯采主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1、输血申请1.1下输血医嘱,打印《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1.2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其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以及不输血的病情风险;患者或家属同意输血治疗方案后,签《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1.3“同意书”签完后,逐项填写并打印《临床输血申请单》。1.4按需要量开血型鉴定及配血电子医嘱。1.5作谈话记录,并将《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贴于病历上。2、受血者标本采集与送检2.1护士打印标本条码,由护士或医护人员两人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含EDTA-K2的真空采血管,于患者床前当面唱读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无误后采集血样。采集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进行护理记录。2.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立即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并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符合要求后双方在《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字。3、血型鉴定3.1对符合要求的标本方可进行血型鉴定。3.2对病人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只做正定型,可不做反定型。3.3血型鉴定结果必须由输血科两人核对,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核全名签字。3.4血型鉴定结果须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4、交叉配血4.1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4.2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并作交叉配血。4.3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常规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配血实验必须采用能检测出完全抗体和不全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卡式、凝聚胺、抗人球蛋白试验等)。4.4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交叉配血试验应由输血科两名工作人员互相核对全名签字,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由操作者填写配血试验试验结果,自己复核后全名签字。4.5交叉配合试验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5、取血与发血5.1确定取血前,护士嘱咐患者或家属按规定交用血补偿金,医师开取血单,确认本次取血数量。然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持取血单、配血报告及用血补偿金收据到输血科取血。5.2手续不齐的不得发血。5.3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备发血液的血型、外观和有效期等,准确无误后,取血者填写取血登记,双方共同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字后方可发出。5.4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或领走:5.4.1标签破损、漏血;5.4.2血袋有破损、漏血;5.4.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5.4.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4.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5.4.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5.4.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5.4.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5.5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5.6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6、输血6.1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并将用血补偿金收据立即交还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避免退用血补偿金时找不到收据。6.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6.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等,再次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6.4输注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6.6若有输血不良反应者,按输血反应流程处理,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疗部。6.7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取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作输血记录,内容包括:6.7.1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6.7.2输注的血液或血浆的袋数;6.7.3输注的容量;6.7.4血袋编号;6.7.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6.7.6输血人和医师签字。6.8其他完成后,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细胞洗涤离心机(XTL4.7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操作规程3.1生产厂家: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使用日期:2001年3月。3.2检测原理利用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3.3操作步骤3.3.1接上符合要求的电源,打开后盖上的电源开头。3.3.2对称放置符合要求的试管和试样,关上门盖。3.3.3选择分离性能参数:本离心机具有四种操作功能,其中1、2、3三档为标准操作程序;0档为转速和离心时间可以任意设定的。3.3.4启动分离,定时自动停机。3.3.5完全停妥后,打开门盖取出试管试样,工作结束后关上门盖。4、维护4.1离心机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机体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有良好的接地线。4.2开机前检查转头安装是否牢固,机腔有无异物掉入。4.3试管和试样必须对称放置,试样容量必须目测等量,应避免造成过大的不平衡。4.4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腐蚀机腔。4.5离心机停转后打开机盖,取出离心样品,用柔软干净的布擦净转头和机腔内壁,擦试离心机腔时动作要轻。4.6每次操作完毕,作好使用情况记录,定期对机器各性能进行检修。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4.7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技术人员检修5、注意事项:5.1转速—容量限制必须遵守离心机说明书要求。5.2试管和试样必须对称放置,试样容量必须目测等量,应避免造成过大的不平衡。5.3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侵蚀机腔或造成事故5.4离心标本前,盖上转头盖,关好离心机盖;离心机运行过程中严禁强行打开离心机盖板!!5.5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技术人员检修5.6使用离心机时遵守左右手分开原则,只以右手操作仪器。5.7转子装入旋转轴中,必须保证十字销槽对准销轴,机腔室必须保持清洁,积水必须及时清除并擦干,防止有腐蚀性的介质沾污机器内腔。5.8机器应该在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90%)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用完后切断电源。6、相关文件:6.1仪器使用说明书6.2《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工作状态及保养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台式低速离心机(XKA-2200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台式低速离心机(XKA-2200型)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操作规程3.1生产厂家: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使用日期:2013年4月。3.2检测原理利用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3.3操作步骤3.3.1转子和试管检查:操作者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转子、试管。严禁使用有裂纹、有损伤的转子、试管,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3.3.2安装转子:转子中心孔下部的槽对准驱动轴上的横销,将转子套入驱动轴,使驱动轴上的横销落在转子中心孔下部的槽内,加入垫片,将锁紧螺钉拧入驱动轴顶端的螺孔,用螺丝刀拧紧。3.3.3离心管加液及放置:离心管加液应两两目测均匀,对称放入角转子塑料管套工水平转子不锈钢管套内。离心管必须成偶数对称放置,否则会因不平衡而产生振动和噪声。3.3.4门盖的关闭:将门盖向下合到底,这时你可以听到门锁插销进入锁钩而发出的清脆声音,用手往上抬门盖,检查门锁是否已锁紧,门盖打不开,表示门盖已锁紧。3.3.5设置转子号、转速和时间:在停止状态下,用户可以设置程序号、转速、时间、加减档等参数。在运行状态下,用户可以更改转速、时间等参数的设置。⑴设置程序号:离心机在停止状态下,按“SET”键,转速窗口数码管显示“Prox”,进入程序设置状态,按“▲”或“▼”键选择需要的程序,参数对应“表3”,按“ENTER”键,调用并保存对应程序的离心参数,当程序号设置为0号时,可进行如下2、3、4、5步骤操作。⑵设置转速:按“SET”键,转速窗口数码管闪烁,进入转速设置状态,再按“▲”或“▼”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键选择离心机本次工作的转速。⑶设置时间:按“SET”键,时间窗口数码管闪烁,进入时间设置状态,再按“▲”或“▼”键选择离心机本次工作的时间。⑷设置加速档:按“SET”键,转速窗口数码管显示“ACCX”,进入加速档设置状态,再按“▲”或“▼”键选择选择合适的加速档,加速档位分1~2档,数值越大加速时间越短,默认为“2”。⑸设置减速档:按“SET”键,转速窗口数码管显示“dECX”,进入减速档设置状态,再按“▲”或“▼”键选择选择合适的减速档,加速档位分1~2档,数值越大加速时间越短,默认为“2”,“1为自由停车”。⑹当上述步骤完成后,按“ENTER”键,以确认并保存上述所设置的参数。3.3.6启动和停止运行⑴启动:按“START”键启动离心机运行,运行指示灯亮。⑵自动停止:运行时间倒计时到零,离心机自动减速停止运行,停止指示灯亮,当转速等于0时,蜂鸣器鸣叫3声。⑶人工停止:在运行中按“STOP”键,离心机减速停止运行,停止指示灯亮。3.3.7查看离心力:在运行当中,如果要查看离心力,按下“RCF”键,转速窗口显示当前转速下的离心力,并且右下角的小数点亮,以示与转速显示的区别。3.3.8离心管的取出:当转子停止旋转后,将电源开头标有“O”符号一端按下,切断电源,将门盖打开,取出离心管。3.3.9卸转子:当需要更换转子时,须卸下在用转子,用螺丝九拧出锁紧螺丝钉,取下垫片后再取出转子即可。3.3.10关闭电源:工作完成后,应关闭电源或拔出电源线插头。4、维护4.1离心机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机体应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外接电源系统的电压要匹配,并有良好的接地线。4.2开机前检查转头安装是否牢固,机腔有无异物掉入。4.3试管和试样必须对称放置,试样容量必须目测等量,应避免造成过大的不平衡。4.4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腐蚀机腔。4.5离心机停转后打开机盖,取出离心样品,用柔软干净的布擦净转头和机腔内壁,擦试离心机腔时动作要轻。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4.6每次操作完毕,作好使用情况记录,定期对机器各性能进行检修。4.7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技术人员检修5、注意事项:5.1转速—容量限制必须遵守离心机说明书要求。5.2试管和试样必须对称放置,试样容量必须目测等量,应避免造成过大的不平衡。5.3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侵蚀机腔或造成事故5.4离心标本前,盖上转头盖,关好离心机盖;离心机运行过程中严禁强行打开离心机盖板!!5.5离心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报请技术人员检修5.6使用离心机时遵守左右手分开原则,只以右手操作仪器。5.7转子装入旋转轴中,必须保证十字销槽对准销轴,机腔室必须保持清洁,积水必须及时清除并擦干,防止有腐蚀性的介质沾污机器内腔。5.8机器应该在通风、干燥(相对湿度小于90%)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用完后切断电源。6、相关文件:6.1仪器使用说明书6.2《台式低速离心机(XKA-2200型)工作状态及保养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SANYO的MBR-304DR型冰箱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SANYO的MBR-304DR型冰箱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规程》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日本三洋电机式会社,使用日期:2002年12月。4.2操作步骤:4.2.1将装置与专用电源连接起来,此时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入装置内。4.2.2当最初供电时,可能会发生出音响报警,这为正常情况,按下BUZZER键可停止,按要求确保监测瓶已注满10%的甘油。4.2.3待箱室内温度稳定在2℃`~6℃范围,务必让监测瓶温度与设定点温度保持一致,待装置运行检查完毕,便开始逐渐将物品放入箱室,但一次放入的热物品不能太多。5、维护:5.1每月清洁一次装置,使用干布擦拭掉装置外部和内部以及附件上的少量脏物。如果装置很脏,请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洗完之后用水将洗涤剂完全清除干净。5.2决不能将水倾倒在装置上或装置中,这样可能损坏其电器绝缘并导致故障发生。5.3清洁过滤器:从本装置前端框体下方往外拉,拆下过滤器,用水冲洗过滤器后将其重新安放于原位。5.4除霜:本装置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除霜循环即循环除霜和强制除霜,这两种循环均自动发生。5、注意事项:5.1不要在户外露天使用本装置如本装置受雨淋时,可能会漏电或触电,不要将装置放于潮湿地点或易受喷淋水的地点和总水管或水蒸气管道下面。5.2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决不要将本装置放于有易燃或挥发物质的地点,决不要将装置安放于存在腐蚀物质地方,可能会因腐蚀而造成漏电或触电。5.3库内不允许装入有挥发性、易燃性而容器又不能密封的物件,否则会造成爆炸、火灾。5.4在维修、保养,检查时,应在断开电源开关后拔下电源插头或供电侧总开关,否则会造成触电、损伤。6、相关文件及记录:6.1仪器使用说明书;6.2《血库试剂冰箱温度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XL-200卧式血液速冻箱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XL-200卧式血液速冻箱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规程》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江苏丹徒县迅达电子仪器厂,使用日期:2001年1月。4.2操作步骤:4.2.1采用自动控温系统,插入电源,绿色指示灯亮,即工作开始,待温度下降到-35℃时压缩机自动关机,待温度上升至-33℃时压缩机自动开机,无须工作人员操作。4.2.2当血液需短期速冻时,请将血浆袋少量分期放入,以便短期达到速冻效果。4.2.3存放时,请将血浆袋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空气对流。5、维护:5.1定期适当的清洁与保养可以延长冷冻箱的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在清洁保养前务必拔下电源插头。5.2压缩机上的灰尘可用吸尘嚣或软毛刷定期清理。清洗箱内壳和外壳时可用清洁的软布沾温水加无腐蚀性的中性洗涤剂擦洗,然后用干布擦干净。切勿使用热水和有腐蚀性清洁剂或有机溶剂等。门封可用10倍水稀释的漂白剂清洗,然后用水擦去残留物。5.3冷冻箱如要长期停机时,应先切断电源,将箱内外清理干净,敞门数日以使内部充分干燥,不建议连续超过六个月以上停机不用。5.4注意检查电源线,是否有裂缝或划伤。6、注意事项:6.1电源要求220+10%,50HZ,如电压过低或过高易损坏压缩机。6.2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必须使用单独的三孔插座并配合适当的电度表和保险丝,不要与其它电器共用多头插座,以免发生危险。6.3插座的接地端应有可靠的接地良好,地线不得与煤气管、暖气管、水管、电话线地线以及避雷针线相连,更不得借用单相电源的零线。若在潮湿的地方,除接地线外,还应装上漏电保护器。6.4切匆用水喷洒冷冻箱,以免电器零件绝缘受损和加速金属件的锈蚀。6.5请勿用湿手触摸冷冻箱内壁,以免冻伤皮肤,严禁贮存易燃、易爆、易挥发性物品。7、相关文件及记录:7.1仪器使用说明书;7.2《血库血浆贮存冰箱温度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DiaMed-ID-Incubator37SⅠ型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DiaMed-ID-Incubator37SⅠ型孵育器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达亚美中国有限公司,使用日期:2006年1月。4.2操作步骤:4.2.1孵育器的接通:位于孵育器背部的电源开关接通ID孵育器此时会显示:Incubator37SⅠ温度26℃请等待37℃15:00Ready4.2.2孵育时间的设置:按STOP/TIMER键,会显示以下信息:孵育时间15:00时间显示值会不停的闪烁,按STOP/TIMER键增加孵育时间或减少时间,其范围可在01:00~60:00中设置。若在此后的五秒钟内没有按任何其他键,则所设置时间会自动保存。如果关掉电源,则培养时间会返回到缺省设置(15分钟)。4.2.3孵育执行:在孵育过程中,盖子应该保持关闭状态,然后按START键,显示以下消息:START37℃15:00在孵育过程中,会显示剩余时间,结束时仪器会发出声音信号,并出现以下消息:孵育结束。按STOP/TIMER键确认孵育结束,打开盖子,并取出样品。5、维护:5.1清洗:用温和不含氯的清洗剂和无毛布、棉球或棉纤进行擦拭清洗箱内壁、盖子和机身,清洗前关闭仪器。清洗完后要留足够的干燥时间。5.2去污:如果仪器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溶液擦试并留足够干燥时间。6、注意事项:6.1要防止液体进入培养箱,如果大量液体进入培养箱,则要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吸干液体。6.2湿手千万不要触摸电器设备。7、相关文件:仪器使用说明书。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ID-Centrifuge12SⅡ卡式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ID-Centrifuge12SⅡ卡式离心机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达亚美中国有限公司,使用日期:2006年1月。4.2操作步骤:4.2.1离心机的接通:接通位于离心机背部的电源开关,在自检结束后,离心机会显示已准备好操作,并在仪器上显示READY.4.2.2按STOP/OPEN按钮:打开盖子将待处理的ID卡装载到离心机头中,关闭盖子,直到听到“咔哒”声表示啮合好了,然后自动锁紧。此时,仪器显示READY按START键,离心开始,定时器开始倒数计时。4.2.3若中途想中断离心可按STOP/OPEN键。离心结束时,仪器会发出提示声音,并自动弹开盖子,仪器显示OPERATIONOVERLIDISOPEN取出待处理卡,如长时间不再用仪器即关闭电源。5、维护:5.1清洗:用温和不含氯的清洗剂和无毛布、棉球或棉纤进行擦拭清洗箱内壁、盖子和机身,清洗前关闭仪器。清洗完后要留足够的干燥时间。5.2去污:如果仪器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溶液擦试并留足够干燥时间。6、注意事项:6.1若离心机存在外部损坏,离心机从高处摔落,有液体进入机内,机内湿气很重等情况出现,则要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请专业人员检查。6.2湿手千万不要触摸电器设备。在待用模式下要完全打开离心机盖子,避免在园子空间加热。7、相关文件及记录:7.1仪器使用说明书;7.2《达亚美离心机工作状态及保养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XJ-8血液解冻机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XJ-8血液解冻机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规程》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的解冻和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湖南长沙平凡仪器厂,启用日期:2013年4月8日。4.2操作步骤:将机器安放在平稳的台面上,将箱体内注满清水,接通电源,设置好温度和解冻时间,待设定温度稳定后即可放入血浆,按启动键,机器自动计时。解冻完毕(机器发出“嘟嘟”声),将血浆拿出。5、维护:每周清洁消毒换水一次。5.1.将箱体内水放完;5.2.将箱体内的水垢擦净;5.3.用10%“84消毒液”擦拭箱体内表面;5.4.换水;5.5.特殊情况如血袋破裂时,立即执行以上程序。6、相关文件及记录:6.1仪器使用说明书;6.2《血库血液解冻机温度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Haier的HXC-35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Haier的HXC-35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仪器设备认购、验收、使用、管理、保养维修和报废管理规程》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使用日期:2011年12月。4.2操作步骤:4.2.1将装置与专用电源(电源为220V/50Hz)连接起来,此时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入装置内。4.2.2当最初供电时,可能会发生出音响报警,这为正常情况,按下蜂鸣器键可停止,按要求确保监测瓶已注满10%的甘醇溶液。4.2.3本装置出厂前已预设为在4℃±1℃下运行以,无需设定温度。装置运行数小时后,冷藏温度才能够稳定在设定温度下。一旦冷藏箱内温度达到稳定,请检查监测瓶温度是否与设定点温度相一致。4.2.4打开灯开关,确保箱内照明灯正常运行。4.2.5待装置运行检查完毕后,便开始逐渐将物品放入箱室,但一次放入的高温物品不能太多。5、维护:5.1每月清洁一次装置,使用干布擦拭掉装置外部和内部以及附件上的少量脏物。如果装置很脏,请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洗完之后用水将洗涤剂完全清除干净。5.2决不能将水倾倒在装置上或装置中,这样可能损坏其电器绝缘并导致故障发生。5.3请定期(周期小于90天)清洁冷凝器过滤网:将机舱前面罩百叶窗拆下,拆下过滤网,用水冲洗过滤网后将其重新安放于原位。5.4除霜:本装置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除霜循环即周期除霜和强制除霜,这两种循环均自动发生。6、注意事项: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1不要在户外露天使用本装置如本装置受雨淋时,可能会漏电或触电,不要将装置放于潮湿地点或易受喷淋水的地点和总水管或水蒸气管道下面。6.2决不要将本装置放于有易燃或挥发物质的地点,决不要将装置安放于存在腐蚀物质地方,可能会因腐蚀而造成漏电或触电。6.3库内不允许装入有挥发性、易燃性而容器又不能密封的物件,否则会造成爆炸、火灾。6.4在维修、保养,检查时,应在断开电源开关后拔下电源插头或供电侧总开关,否则会造成触电、损伤。7、相关文件及记录:7.1仪器使用说明书;7.2《血库存红细胞悬液冰箱温度记录》。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日期:2011年8月。4.2操作步骤:4.2.1打开电源开关,液晶屏显示“ChangChunBOYan”,3秒后显示“HeatingXX.XX℃(加温)”,待温度升到37℃时显示“15:0037℃”(初始时间设定为15分钟:孵育温度37℃)并伴有提示音提示孵育目标温度已到,打开盖板放入免疫微柱凝胶卡后,合上盖板。4.2.2按需要设定孵育时间,触按“时间上移键”依次递增3分钟,触按“时间下移键”依次递减3分钟。4.2.3时间设定后,触按“运行”键开始倒计时运行。孵育时间到后,液晶屏显示“15:0037℃”同时伴有提示音提示。4.2.4触按“复位”键,恢复初始状态。5、维护:5.1清洗:用温和不含氯的清洗剂和无毛布、棉球或棉纤进行擦拭清洗箱内壁、盖子和机身,清洗前关闭仪器。清洗完后要留足够的干燥时间。5.2去污:如果仪器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溶液擦试并留足够干燥时间。6、注意事项:6.1要防止液体进入孵育箱,如果大量液体进入孵育箱,则要立即断开仪器电源开关,吸干液体。6.2孵育前应观察液晶显示温度是否已达到37℃±1.5℃。不操作时应合上盖板,以保持孵育温度。6.3避免短时间内频繁开动电源。避免与频繁启动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共用一条线路,以免引起干扰。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4本机属于实验室通用设备。应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使用。应选用坚固平实的工作平台使机器四脚与台面完全接触,这样可使仪器在工作过程更平稳、安静。6.4如长期不用时,应拔下电源插头,并用防尘布将机体盖好。7、相关文件:仪器使用说明书。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TD-3A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TD-3A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的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规程4.1生产厂家: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使用日期:2011年8月。4.2操作步骤:4.2.1连接电缆,打开电源开关,液晶屏显示“ChangChunBOYan”,数秒后门锁自动打开,液晶屏显示“Lidisopen”(请开盖)。4.2.2将装有微柱凝胶卡的转子放在电机轴上,然后盖好上盖,盖锁关闭,液晶屏显示第一级程序:“10090002:00”。4.2.3触按“运行”键,电机旋转开始运行。当第一级程序:“10090002:00”运行完,接着运行第二级程序:“2150003:00”。工作结束后,液晶屏显示“Lidisopen”(请开盖),盖锁自动打开,并伴有提示音国。如果盖锁没有关闭,即开机运行,液晶屏会显示“Closethelid”(请关盖),这时必须盖好上盖,关闭盖锁,才能开始运行。如果在运行中需要中止,触按“停止”键,当电机转速降为零时,即停止了工作。盖锁自动打开,并伴有提示音,液晶显示“Lidisopen”。4.2.4未运行时,需要打开上盖时,触按“停止”键,盖锁即开,上盖打开。5、维护:5.1清洗:用温和不含氯的清洗剂和无毛布、棉球或棉纤进行擦拭清洗箱内壁、盖子和机身,清洗前关闭仪器。清洗完后要留足够的干燥时间。5.2去污:如果仪器被污染,可用70%的乙醇溶液擦试并留足够干燥时间。6、注意事项: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6.1安放离心机的台面坚实平整,四只橡胶底脚都应与台面接触和均匀受力,以免产生振动。电源必须有接地线。6.2离心前应检查离心机转子有无松动。微柱凝胶卡必须成偶数对称放入。6.3离心机在工作时,不得移动离心机,不得打开上盖。开机后,如发现液晶屏无显示,请查看电源及保险丝。6.4有时程序显示不正确字符,这时请关闭电源,几秒钟之后再开机,即可清除。6.5如果发生意外盖锁未打开,请用开锁螺丝刀,从箱体右侧孔顶入将锁打开。当日工作结束时,盖好上盖,锁紧盖锁后关闭电源开关。7、相关文件及记录:7.1仪器使用说明书;7.2《达亚美离心机工作状态及保养记录表》。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文件编号:CBT-SOP版本/修订号:A/0主题内容技术性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3.04.20第64页共64页封管热合器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封管热合器的正确操作,确保该仪器的正确使用,依据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输血科实验室技术人员在血袋已有血辫用完,需再自已制作血辫时的封管操作。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操作,维护和保养。4、操作步骤4.1准备工作4.1.1检测封管热合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1.2封闭的管道外壁要求干燥,管径小于6mm。4.1.3封管电极要求洁净、干燥。4.1.4检查封口颚的宽度及厚度是否适宜。4.2打开封管热合器开机,绿灯亮。4.3将封管管道横放放封口颚中(管道不可高出电极),触动下操纵杆,绿灯熄灭红灯亮,移动电极自动移向封口管道进行封口(在此过程中,双手保持平稳,不可向任意方向摆动或拉扯管道,否则被热合管道将出现斜面,易造成血液渗漏)。4.4大约1~3S内,移动电极自动缩回,管口已被封闭,红灯熄灭绿灯亮。4.5从封口颚中取出封口管,检查封口有无斜面、渗漏,如有则重新操作。4.6热合完毕,关闭开头。4.7如封管操作中发生血液渗漏,用消毒液对封管热合器进行消毒。5、相关文件:仪器使用说明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海产品出口受技术标准影响研究
- 小麦播种技术标准及要求
- 探析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标准现状
- 9-技术标准(杨天桂2011版)
- 9.技术标准(08版)
- 水利工程机电技术标准体系现状研究
- 健丰企业机械设备点检技术标准
- 浅议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标准探究和应用探究
- 公司技术标准体系表2010.4
- 新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变化情况
- 甘肃省渡口码头建设技术标准
-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程序及技术标准
- 小儿手臂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程序及技术标准
-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多边许可定价探究
-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
- lch-酒店家具技术标准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调研问卷
- 基于纵向合作技术标准研发决策研究